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劇戲音樂劇《楊月樓》已進入排演尾期。本劇由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演出,李寶春導演、編劇,金士傑擔綱藝術顧問,楊立新任表演指導,李寶春、何賽飛、金士傑、孫麗英、陸錦花領銜主演,擬以戲曲跨界融匯話劇、評彈、交響樂等多種藝術樣式的創新形式,演繹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楊月樓案,唱響絕代名伶楊月樓的人生傳奇。10月5日至7日,劇戲音樂劇《楊月樓》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完成首輪演出。
經過一個月的排練磨合後,劇組核心人員心目中的《楊月樓》又是怎麼樣呢?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李寶春在此劇中集編劇、導演、主演為一身,在整個創排過程中,他一直秉承著讓京劇的模樣再新一點的初衷,親自為年輕演員的rap選段指導舞蹈動作。由於高強度的連續排演工作,李寶春曾一度因疲憊感冒失聲,但是他在排練場沒有絲毫懈怠,依舊一絲不苟地進行工作。連年輕演員都頻頻喟嘆,李寶春在創作時精力無限。首演在即,李寶春充分利用這最後的排練時間,在一些細節處理上,精心雕琢潤色,只為給觀眾呈現一出「好聽、好看、有感動、有意義的作品」。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金士傑在新聞發布會上曾笑言,這部戲是具有實驗企圖的一次創作,主演們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有著各自迥異的體系,想要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不是一件易事。金士傑坦言,在排演過程中,為了使不同的表演體系能更好地接洽,他會有意識地適當將自身的表演方式向京劇處理靠近,彼此之間交互碰撞產生出奇妙的化學反應,也會有奇妙的花朵開放。幸而,經過這一個月的排練,彼此交流磨合,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這條船正開往正確的道路上。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表演指導楊立新與這部戲的緣分,可以追溯至兩年前。他曾多次與好友李寶春就劇本創作、排演交流溝通。談及《楊月樓》,楊立新表示出極大期待:「我本身就是票友,平日裡沒事也總喜歡哼唱曲子,寶春的戲我基本都看過。他致力於京劇表演與創新,他的思維很活躍,甚至比很多年輕人都要新潮,很願意創新,之前就嘗試創作過京劇創新類劇目。這次劇戲音樂劇《楊月樓》極具多樣性,因著「技在戲中」的巧思,融合話劇、評彈、RAP等元素卻不突兀。戲曲部分也是從京劇裡面提煉出來的精髓,用靈活的方法超越了京劇傳統的表演形式。」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劇中出演韋阿寶的何賽飛,非常擅於挖掘角色內心的情感,也時常揣摩隱在劇本背後的故事內容。她在琢磨分析韋阿寶這個人物後,覺得最後的服裝造型必須要與出場時形成鮮明反差,甚至希望在自己臉上畫傷疤,以期更好地完善豐富角色。她認為此次劇戲音樂劇《楊月樓》是雅俗共賞,並直言觀眾買戲票非常值得,可以看到多種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現場還能欣賞十餘首原創曲目,堪比演唱會。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孫麗英從事的事業雖與戲曲無關,但出生於梨園世家,從小耳濡目染戲曲藝術,加之四年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專業的學習背景,她對中國戲曲有著特殊的情感。她將用出色的演唱技巧,見證梨園先輩的命運起伏。她表示《楊月樓》是有大情懷的,在當前利好藝術家的環境中,有必要重新回顧憶想先輩們的功力與精神。
出演沈月春的陸錦花,作為評彈麗調傳人,是首次參演舞臺劇。「一個月的排練非常充實,每天都在充電,從一個門外漢,逐漸學會要從人物的眼神、聲音、調度去塑造豐滿角色。」
《楊月樓》彩排照片(攝影:柴美林)
每個演員的創作方法不盡相同,但好演員們之間的合作,是相互刺激與啟示。
劇戲音樂劇《楊月樓》以老傳統為基礎,以新創意為追求,繼往開來,金秋十月天橋藝術中心盛大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