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網絡表情包 居然還能掙錢?

2020-12-27 快科技

一直比較低調的著名演員葛優,近期因為20年前參演的一部電視劇而在網絡上火了一把。葛優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飾演了一個好吃懶做的無賴紀春生,有幾個場景是他半躺在沙發上,被網友截圖製作成表情包並命名為「葛優躺」,在網絡上紅極一時。表情包作為網絡流行文化的代表,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到底什麼是表情包?

對於新興的網絡事物,很難有一個精準、科學的定義,但會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說法。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表情包的:表情包是在社交軟體活躍之後,形成的一種流行文化。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以時下流行的明星、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

從本質上說,表情包是一種流行文化,在網絡這個載體上實現。表情包作為一種表達方式,也經歷了各種變遷。從文字溝通,到使用網絡象形文字的表情符號,到卡通圖片表情,再到多種圖片表情包,人們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意見,溝通情感,得到認同,實現心理上的滿足。

作為目前最流行的網絡文化,表情包自然也受到了資本界的關注。表情包的生產和傳播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曾有媒體對表情包及其衍生品市場做出過評估,認為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表情包真有這麼值錢嗎?誰掙到了錢?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

象形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文字形式之一,後來才發展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可以這麼說,表情包是網絡時代的象形文字。

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教授斯科特?法爾曼在電子留言板上,首次使用「:-)」來表示微笑。這個ASCII字符,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個表情符號。這種用圖形來進行溝通的方式,開始在網絡世界裡流行。

日本人將這種符號表情不斷發揚光大,ASCII碼錶不斷豐富,不但有表情,還能搭建圖畫。日本網民發明的「顏文字」,在早年網絡論壇中一度甚為風靡。尤其在功能機時代,簡訊是人們交流的重要手段,當時還無法承載圖片等格式內容的傳輸,ASCII字符就成為人們進行表達和溝通的重要方式。

Emoji作為「顏文字」的升級版,自上世紀90年代問世,到今天都仍然盛行。2015年11月,一年一度的《牛津英語詞典》年度詞彙評選結果揭曉,一個Emoji表情被選為2015年度詞彙。這個表情是「Face with tears of joy」,也就是我們在QQ聊天中常用的「笑哭」表情。一個象形文字戰勝成熟的表音文字、表意文字被選為年度流行詞彙,可見網絡文化的影響力之大。Emoji表情之父,是日本人慄田穰崇。1999年出於開拓公司業務的需求,他設計出一套標準化的12px x 12px的表情圖標,用於尋呼機的溝通。隨後,功能手機、智慧型手機、ICQ、MSN、QQ等多種通信工具和通信軟體,都開始使用這種表情圖標,並且Emoji被計算機系統編碼「統一碼」(Unicode)採納。

真正讓Emoji實現國際化流行的是蘋果公司。2011年,蘋果公司在新發布的iOS5系統輸入法中,加入了Emoji表情符號。從此Emoji開始席捲全球,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Tumblr等各個網站上生根發芽。根據最新消息,微軟在最新的Windows 10周年升級中新增了52000個Emoji表情,其中既有跨種族的家庭頭像表情也有單親家庭頭像表情。Emoji作為一種系統化、標準化的網絡文字已經開始逐漸成熟。

相比於國際化的Emoji,國內網民經常使用的就是QQ默認表情。在這一時期,與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的水平相適應,國產表情包還處於對國外產品的模仿和跟隨階段。然而情況變化之快,超出人們的想像。

很快,網民們不滿足於默認表情,各種自定義表情開始出現,標誌著表情包原創新時代的到來。最早一批自定義表情大多是卡通形象,例如流氓兔、阿狸、悠嘻猴、兔斯基等。這時期日韓仍然是學習對象,表情包開始從單一的圖片格式引入gif表情。還出現了一大批「表情黨」,他們在論壇上灌水時,不想說話,就發表情。

自定義表情誕生於論壇,最終QQ也做出調整,開始設置自定義表情選項,並且接連推出了表情漫遊、表情編輯、表情導入導出、表情商城等功能。藉助中國最大的即時通信工具平臺,國內表情包開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2016年年初,一場「FB表情包大戰」在網絡世界掀起波瀾。大陸網友在境外社交網站Facebook上掀起了用表情包刷屏的熱潮。在圖片素材豐富程度、語言精練程度、表情包幽默程度上,大陸網友的創作都體現出了極高的水平。

從知名人士、明星、影視作品、動漫作品中搜集大量的素材,國內表情包已經發展出了完全獨特的風格和派系。表情包已經成為一種充滿活力和多元化的亞文化現象,這自然得益於國內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中國式表情包實現對外輸出指日可待。

原創者的淘金時代

一開始成為表情包的主人公,很多名人是拒絕的。表情包大多表達幽默詼諧的內容,因此表情包主人公呈現的不是平時光鮮亮麗的形象,而往往是不易被捕捉到的尷尬甚至出醜的樣子。然而,隨著表情包被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廣,經典表情包成為網絡熱門兒,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名人們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變化,甚至主動「擁抱」表情包,背後無非兩個字:利益。

以微信為例,其表情商店中有6款收費的明星包,每款售價6元,累計付費人數有幾百萬。明星包的主角包括小S、李易峰、吳亦凡等當紅明星,還有李光洙這種韓流明星跨國撈錢。

從表情包上掙到錢的,不僅是明星,更有廣大的原創設計者。最根本的原因是,表情包是時下最火熱的網絡流行表達方式,年輕人願意為這種虛擬的流行符號買單,這是一大片的藍海。

第一波掙到錢的,是創作了各種卡通自定義表情的畫手們。炮炮兵、阿狸、兔斯基、悠嘻猴、菜菜、小破孩等卡通自定義表情,從論壇發軔,一路火到QQ、微博、微信以及各種社交軟體。最早的這批原創者已經成功掘金。例如卡通形象阿狸的原創者Hans,在阿狸走紅之後出版了多部繪本,成為暢銷作家。阿狸繼續在網絡世界受到歡迎,Hans也成功轉型為內容供應商,獲得了千萬級別的風險投資。

表情包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作者行列,希望分一杯羹。很多專門從事表情研發的設計公司成立,年收入過百萬。

有一點不可迴避,那就是國內用戶的網絡消費習慣,「拿來主義」還是主流。付費表情包購買,仍然沒有成為主流的消費模式。利用付費下載的方式從消費者手中賺到錢的創作者,還是少數。很多原創者,現在是在一個爆款表情包基礎上進行二次商業開發,開展表情定製,接商業推廣活動,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掙錢。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社交應用用戶行為研究報告》,國內主流社交應用的商業化程度比較低,站內買商品活動的提及率僅為26.6%;微信的付費表情收入僅佔總收入的8.4%。但在國外,由於具備較好的消費環境和習慣,做表情包生意收益更加豐厚,Line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成功的變現者Line

7月1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一家新上市公司。開盤後股票價格上漲30%,按收盤價計算,市值約為87億美元。它成為今年在美國上市的、IPO價格最高的科技公司,也是全球科技領域自阿里巴巴以來IPO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這家公司的名字就是Line,母公司在韓國,公司設在日本。它推出的同名社交軟體產品Line,號稱擁有4億註冊用戶,涵蓋19種語言,主要市場是日本、泰國和中國臺灣等地。

Line實際上是一款和微信類似的社交軟體,那它為什麼能成為表情包界的大贏家呢?因為Line最吸引用戶的就是獨有的「聊天表情貼圖」,所以媒體將它定義為「靠賣表情包賺錢的公司」。

Line官方表情包有四大主角: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和詹姆士,設計可愛、特色鮮明,延續了一貫的日本動漫風格。這四個卡通形象也成為Line的核心價值,圍繞表情包,一系列的商業運營和衍生品開發有序開展,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

根據Line披露的財報,其收入來源主要有三部分:通信、內容和廣告。其中通信收入的主體就是表情包銷售,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穩定在24%左右。2013年Line表情商店上線後,當年表情包的付費下載收入就達到108億日元。而內容收益(主要來自於遊戲)和廣告收益,都是在開發表情包基礎上獲得的。

做表情包買賣,Line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Line的商業開發模式也為業界所效仿。其實它的盈利模式很簡潔,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最直接的用戶付費購買表情包。Line平臺平均每天會發送約3.9億個表情。平臺上大部分的表情包都是收費的,價格從120日元到240日元不等。同時Line提供開放平臺,讓原創者上傳自己製作的表情包,出售之後進行分成。已經被培養出消費習慣的忠實用戶,讓簡單的表情包售賣非常紅火。第二種是企業投放。Line與企業合作,讓其通過表情包的方式推廣品牌、產品及服務。而Line則可以雙向收費,前端向用戶收取下載費用,後端向推出專屬表情包的企業收取進駐平臺的費用。第三種就是IP化開發。以自有的表情包形象為主角,Line開發了動漫、遊戲、圖書等多種產品。除了文化產品外,表情包形象開始實體化,出現在文具、商品包裝、服裝飾品、玩偶、貼紙上。同時各種主題商店、主題咖啡館建立起來,表情包形象從虛擬到實體,走近用戶。除了自主開發,IP授權與合作也為公司帶來一大筆收入。

Line的成功,激勵了一大批表情包從業公司。然而在國內特殊的消費和商業環境裡,到底誰能複製Line的成功,還未可知。

情感、分享、社交,表情經濟能否承載

從年初的「FB表情包大戰」人們開始認識到,表情包不僅僅是一種流行文化符號,更成為新一代年輕人尤其是「FB表情包大戰」主角「90後」,藉以表達自我、與社會溝通的工具。表情經濟不是簡單的表情包生產、製作、銷售與分發。當表情包已經成為一種亞文化現象,表情經濟需要承載情感溝通、分享與社交的功能。

從前文可以看到,最初表情包的誕生並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在網際網路交流中,表情包具有視覺衝擊力,在交流中成為對文字的補充,同時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與整齊劃一的文字相比,表情包更個性化、直觀、張揚,能夠滿足年輕人進行自我特色表達的需求。表情包的圖片化,更易於進行情感的表達和交流。

表情包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分享。只有當一個表情包流行起來之後,它才具備通用符號表達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爆款」表情包往往是偶然出現,來自於民間,創作者是草根,借廣大網民之手進行推廣。一些基於明確商業目的生產出來的表情包,即便有專業的推廣手段,也很難成為「爆款」。這實際上符合分享經濟的特點。

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社交。表情包最主要的使用平臺就是社交網絡。當一款表情包流行起來,你就會在自己微博的主頁和朋友圈裡頻繁地看到它。你也會不自覺地參與到轉發和使用的行列中。如果你無法認出最新款的表情包,那在網絡社交中,顯然就已經落伍了。

情感、分享、溝通、社交,表情經濟承擔了如此多的功能。這些實際上都是人類基本的需求。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載體來承擔這些功能,滿足人類的需求。表情包的火爆,正是技術發展與人性需求契合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彩色動態甲骨文表情包 帶著遠古記憶走紅網絡
    一組甲骨文表情包正走紅網絡。古老的甲骨文被搭配上各種色彩,做出卡通化的局部動態效果,演繹出「女神」「贊」「上天」等網絡流行語。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網友驚呼:「快收藏,甲骨文竟然這麼有趣」,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時尚潛能。   表情包的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教授。
  • 網絡表情包的傳播特徵與社會影響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圖像文本以網絡表情包的方式呈現,依託社會熱點實現更新換代。網絡表情包通常以簡潔、有趣的圖片承載複雜的信息和內涵,受眾更易識記和理解,它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的交流需求得以廣泛傳播。表情包文化悄然興起,作為新興的流行話語體系,網絡表情包藉助即時通訊軟體日漸滲透於大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改變了人們的表達和交流方式,並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 「哭笑不得」表情包居然被搶註商標!這都行?
    現今娛樂時代,大家在即時通訊上的交流三句話離不開表情包,表情包的廣泛使用也產生了很多商機,做表情包的營銷號、表情包製作工具、畫表情包的畫手等等,就連商標都能有所涉及。據了解,該表情包是一名廣東的80後設計師GG所設計的,GG由於非常喜愛周星馳高效的「捂臉」動作,加上GG本身也喜歡做「捂臉」動作,於是就設計了一系列小黃臉的表情,歷經5個月,由四位設計師共同完成。
  • 有種行走的表情包叫陳赫,這次他帶來的表情包是……
    通過完美自黑,源源不斷地產出表情包那麼問題來了朋友們表情包的終極奧義是什麼?那就是短平快——以最騷的姿勢,最短的話語表現出使用者內心的狀態赤赤,無疑是天生為表情包而生的!「赤赤不哭,進入委屈模式」「用五指山壓制全場」「就想看看你還能有多少表情包」
  • 表情包讓交流更貼近(網絡文化關鍵詞)
    表情包的出現,反映出網際網路社會中人們真實、飽滿、個性化的交流訴求與期待。表情包不僅好用,更要用好,促進健康、正向的網絡空間的營造與培育上世紀80年代,一位教授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入了一串字符「:-)」,用以表示微笑。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原標題: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來源:光明日報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
  • 關於餓的表情包:居然餓醒了,果然帥不能當然吃
    居然餓醒了,果然帥不能當然吃 」喜歡表情包的朋友,請關注我吧,你的關注,是對我最大的獎勵!!
  • 盤點那些年在網絡上因表情包爆紅的孩子們!
    隨著人們越來越喜歡用聊天軟體來維繫感情的時候,光是文字已經難以表達我們各種情緒了,此時應運而生的則是表情包文化。網絡上流傳的段子:能用表情包說的話就絕不發文字!記得幾年前一檔街頭採訪節目,看人們手機圖庫裡什麼類型圖片最多,結果調查了好幾個年輕人,竟然手機相冊全是各種類型的表情包。一、表情包中的大哥大——宋民國躲過了宋仲基,沒想到竟然被宋民國攻陷。
  • 表情包裡的小胖子也長大了,簡直是大寫加粗,居然還是那麼可愛
    作為整部劇當中唯一能在"表情包界"壓制住謝廣坤的存在,在劇中初一露面就受到了不少觀眾們的喜愛,肉嘟嘟的很可愛,演技也很不錯,感覺從外形到內心簡直就是活脫脫的"熊孩子"。雖然現在可愛孩子類的表情包數不勝數,但是哪怕到現在謝飛機在表情包界的地位也沒有被撼動,直到現在也是有不少網友還在發他的表情包呢。
  • 搞笑表情包:熱門搞怪表情包,讓你鬥圖更輕鬆!
    搞笑表情包:熱門搞怪表情包,讓你鬥圖更輕鬆!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了,不論是語音還是打字,都是非常依賴網絡平臺的,而且現在的表情包也是越來越多種多樣哦,我們許多的小夥伴想必在平時生活中都是很愛使用表情包的吧,就連小編平時也是經常用哦,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熱門搞怪表情包吧,讓你鬥圖更輕鬆哦!
  • 微信更新,朋友圈鬥圖歡樂多~「表情包」英文居然不是emoji?
    眼看到聖誕節了,沒想到收到的唯一驚喜,居然來自微信。微信悄咪咪進行了一次重大更新,「微信改版」瞬間衝到熱搜第一。此次新版本微信中加入了一個神奇的功能,那就是支持用表情包來回復朋友圈。這可讓喜愛表情包的童鞋們激動壞了。一時間,battle四起、戰況慘烈,幾乎每條朋友圈下面都出現了表情包回復。這次朋友圈氣氛之熱鬧,表情包之豐富,簡直就是史無前例。更有不少朋友表示:真是太賺了!順手從朋友圈撈了好多表情包!俗話說:一個表情包,勝過千言萬語!
  • 南帆: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作者:南帆《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2日 16版)在微信上用表情包交流。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疫情防控表情包 新華社發【網文問切】 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
  • 表情包紅出宇宙 網絡IT的你知道多少?
    這一波又一波的表情包,把外媒也驚到了。Buzzfeed、IBT、馬尼拉公報等媒體都紛紛進行了報導,推特上也有很多人在討論。  誰的手機裡沒有成噸成噸的表情包?表情包一開始可能只是表達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但是,自從日本網友用emoji表情在推特上描述一件事兒的時候,表情包從那時起就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變成了一種活生生的動態語言,我們甚至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嘲諷。  特別是當你是從事網絡工作的。在企業中有很多錯誤的發生,比如IPv6的遷移、路由協議的變動等,容易歸咎於網絡工程師;甚至於某些概念的火熱,比如炒作SDN等也都怪罪到工程師身上。
  • 鬥圖、收圖……表情包成為網絡社交的新主角
    □鵲華秋社交媒體時代,網絡表情包正在逐漸取代語言和文字的部分功能,成為網絡社交的新主角。由於表情包可以無限制存儲、無限次製作與傳播、種類多樣,特別受年輕人喜愛。解讀這個表情包需要一定的樂理知識,以及現代流行文化對蕭邦的概念化理解。再例如,解讀取材於日系動漫、遊戲中的表情包,需要對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和受「二次元」文化影響的各種網絡文化有所了解。有些時候,表情包甚至會為溝通幫倒忙,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萌噠噠的動物表情包,為什麼受到網絡熱捧?
    不知不覺,表情包已經成為我們社交聊天的首選,隨著表情包的不斷發展,表情包的種類越來越多,你以為只有人類才會生產表情包?錯!動物表情包分分鐘佔領人類的網絡社交,霸屏你的手機!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表情符號,是以斯科特·法爾曼教授提出的「:-)」為起點,後從顏文字發展到Emoji再到如今的表情包,短短三十餘年,網絡表情符號如燎原野火般佔領網友們的交流界面。
  • DNF表情包的那些事兒 沒有表情包是不完整的
    筆者認為沒有黃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DNF表情包,DNF玩家喜歡用自己獨特視角,製作表情包吐槽遊戲裡的重大事件,在沒有表情包無法聊天的時代,真的很刷存在感。 不要小看這些表情包,裡面都是蘊含了玩家無窮的智慧啊,勇士們還不右鍵保存起來嗎? 關於韓服8.8職業大平衡,很多職業被砍成了下水道,玩家們有苦說出來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只能用表情包表達一下玩家們憤懣的心情。
  • 司機被做成表情包走紅網絡,沒想到竟然還牽扯出一起事故!
    司機被做成表情包走紅網絡,沒想到竟然還牽扯出一起事故!奧迪A5與思域相撞,司機被做成表情包,車主攤手表示無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各大平臺以及朋友圈車友群微博等,都在流傳一張司機下車後攤手表示無奈的各種表情包。上面還配有文字,甚至還有些表情上沒有打馬賽克。這讓一眾吃瓜車友表示很好奇。而就在這一表情包的背後,居然牽扯出一起奧迪a5與思域相撞的事故。
  • 過去一星期,最懂我的居然是一個表情包
    除了捂臉,「斜眼笑」也來自於網絡流行的借鑑。混跡百度貼吧的用戶可能更清楚,在貼吧裡「滑稽」的表情一度稱神,成為一個典型社區文化的印記。「狗頭」表情包最先破圈始於微博,在一句評論的末尾加上「狗頭」表情包,就成了和字面意思完全相反的一句話,意為「狗頭保命」,常用作嘲諷。這個表情包也蔓延到了微信聊天框裡。「我裂開了」這個詞彙其實早已在微博、豆瓣小組等等用得爐火純青,而微信選定並將其擬人化,便是選取了最能夠讓年輕人共鳴、共情的一個方式。
  • 表情包:眨眼表情
    張曼玉眨眼wink表情包gif圖, 權律二眨眼wink表情包gif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