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帆: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作者:南帆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2日 16版)

在微信上用表情包交流。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疫情防控表情包 新華社發

【網文問切】

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如同郵票、火柴花或者各種版本地圖的收藏,表情包正在成為另一種來自網絡的收藏項目。一個人的微信發出一張有趣的表情包圖片,另一個人回復了一張更為可笑的表情。雙方你來我往,分別亮出表情包庫存,力爭技高一籌。這種遊戲與成語接龍幾分相像,所謂的「鬥圖」替代了「鬥嘴」。一些人甚至覺得,沒有表情包的對話索然無味。現在,人們還想考察的是,這種修辭方式隱藏了多少潛力,涉及哪些文化觀念,能否走得更遠?

正在逐漸形成獨異的語言風格

人們首先意識到,表情包是讀圖時代的產物。古人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此,「聖人立象以盡意」。許多事實證明,歷史上存在另一個古老的讀圖時代。然而,表情包出沒於網絡空間的時候,相當多的圖像已經與「聖人」推崇的嚴肅、莊重、敦厚、質樸相去甚遠。從博物館、畫廊、各種型號的照相機到二次元空間,眾多圖像體系正在共同裝飾現代社會的各個層面。這些圖像體系分別擁有獨特的文化脈絡。

無論是隱於深山的巖畫、士大夫筆下的山水花鳥,還是來自民間藝人的剪紙或者年畫,種種圖像的風格與淵源大相逕庭。表情包創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國古代戲曲的臉譜。臉譜是通行於劇場的表情符號。通常,紅色繪製的臉譜表示忠義剛烈,黑色繪製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繪製往往作為奸臣的標記,如此等等。油彩繪出的「表情」與生旦淨醜的相互組合,業已在幕布背後規範了眾多角色的性格類型。這些角色魚貫步入戲臺,臉譜製作的表情包與角色的言談舉止事先構成了不變的默契。

日常世界紛紛擾擾,大多數凡夫俗子置身於種種人情世故,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然而,古代戲曲承擔了傳統的教化功能,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激濁揚清。因此,三尺戲臺必須清晰地劃分出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衝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為了避免混淆人物信息,臉譜如同事先敲下的褒貶烙印。相由心生,這種觀念是流行於戲臺之上種種表情包的基本依據。道德褒貶與臉譜風格之間顯而易見的呼應表明,古代戲曲擅長提煉與誇大角色的性格特徵,進而歸納為某種相對固定的類型。這些角色代表了一個單純而強烈的世界:是非分明,愛憎透徹,儘量祛除猶豫、妥協、矛盾、寬宥與諒解等曖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網絡文化無法適應如此剛烈的氣質。慷慨激昂的痛斥,義無反顧的赴死,撼人心魄的悲傷,令人動容的離別,古代戲曲垂青的那些情節過於嚴重,以至於不堪重負。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種「軟性」的符號,更為適合這一代人的溫情與寬容,令人開懷的幽默顯現了出色的智商與情商。遨遊於網絡空間,這一代人逐漸形成了獨異的語言風格。對於他們說來,老先生文縐縐的用語有些迂呆,例如「豈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叔的自信仿佛有些生硬,例如「生活難道是這樣的嗎」,他們輕鬆地發一個表情包:萌萌噠!

「萌」是許多年輕人傾心的形象風格。如同憨態可掬的孩童,「萌」不是咄咄逼人,而是適度地撒嬌、討人喜歡與甘拜下風。「賣萌」是這一代許多人共同認可的語言策略。當然,「賣萌」多半是故作幼稚。故作幼稚並非天真無知,而是以示弱的方式後退一步——那個稜角尖利的現實先由一批不苟言笑的「硬漢」扛一下吧。

表情包裡存有「言外之意」

許多時候,表情包可供對付種種不無微妙的語境,甚至處理小小的尷尬:不想持續微信聊天了,發一個表情圖片如同委婉的休止符;遇到幾句華而不實的讚揚,再發一個表情圖片表示感謝提攜,同時表示尊敬與謙遜。另一些表情包通常作為客氣話的形象替代,握手、抱拳或者咖啡與玫瑰花的圖片,可以避免費神地字斟句酌——情真意切盡在不言中。如同語調或者口吻在對話之中的輔助作用,表情包可以為單純的文字表述增色;更為重要的是,表情包時常作為另一種符號調節文字表述的分寸,製造緩衝,削弱尖銳的氣勢、不容置疑的果決或者周密分析形成的嚴謹。

所以,表情包覆蓋的空間,往往是相對模糊的情感中間地帶:既非大怒,亦非大悲,當然也不是大喜——往往存在些許微諷,一定的自嘲;伸出大拇指誇獎的表情包不是由衷的盛讚,而是帶有若干禮儀與客套的成分;表明厭惡或者蔑視的斜眼、撇嘴並非義正詞嚴的控訴,而是隱含某些嬉鬧的意味。當然,這一代人也可能遭遇怒目圓睜、拍案而起的時刻:犀利、猛烈、剛硬、鋒芒畢露。然而,憤然投身於激辯甚至山呼海嘯的吶喊之際,他們語言之中的表情包消失得無影無蹤。

儘管「姚明臉」「兵庫北」「金館長」被視為表情包的三個著名原型,但是,在我看來,表情包的美學資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至周星馳的嬉皮笑臉,追溯至金庸《鹿鼎記》的韋小寶,追溯至二次元動漫。周星馳、金庸或者二次元動漫不僅伴隨這一代人度過青春期,而且賦予他們一張生動的笑臉。他們的經驗之中,世界從未顯出嚴峻的一面。無論遇到什麼,先笑再說——一個笑臉相迎的表情總比冷漠或者古板好一些。周星馳之後,無釐頭式的戲謔逐漸成為普遍的美學風氣。顯然,許多表情包的笑臉不那么正經,微笑的表情包透露出某些虛偽,「壞笑」「裝傻」或者「搞笑」無不存有種種言外之意。或許可以說,微信對話張貼出來的僅僅是表情而不是真實的內心。表情包是與外部世界對話之際擺出的文化姿態,真實的內心藏在另一種語言敘述的故事之中。

對於人類文化中的深邃內容,表情包無能為力

表情包如此流行,表情包的教學課程應運而生,種種製作軟體已經及時上市,工藝流程並不複雜——找一個表情填入現成的臉框即可。據說人類臉部的數十塊肌肉可以調配出千變萬化的表情,表情包僅僅截取肌肉撐到最為緊張的那一瞬。所以,表情包的首要特徵是誇張。男子漢氣概的不動聲色成為過時的老趣味,表情包就是將不動聲色改造為鋪張揚厲的漫畫。現實主義美學之中,不動聲色是強大,是暗傷,是摯愛;相對地說,漫畫是色厲內荏,是徒有其表,是虛張聲勢,動作過大的表情仿佛已經耗盡了內心的誠意。有趣的是,網絡空間的表情包並未許諾言行一致。表情包是小人物的遊戲,逗人一樂罷了,「言過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樂之處。當然,所謂「小人物」僅僅是一個虛擬;其實,表情包的主人公常常是「小動物」。

統計與分析表明,人們往往樂於將種種有趣的表情賦予小動物,貓、狗、兔子、公雞、鴨子均是表情包隊伍之中的常客。熊貓雖然體量龐大,然而性情溫順,不具攻擊性,無妨與這些小動物為伍。相對地說,那些兇猛的大動物很難入選,例如老虎、獅子、老鷹、蝮蛇或者鯊魚。這些大動物驕橫跋扈,不怒自威,這種風格的表情包只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更沒有人膽敢藉助神聖的龍製作表情包。小動物的特徵即是「萌」。一隻公雞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氣勢洶洶地奪門而出,誰也不會被這種表情包嚇住。沒有人覺得強敵將至,如此裝腔作勢無非博人一粲。

「這一代人」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稱謂。事實上,許多年長的人不忌諱使用微信表情包,展現自己擁有一個童心未泯的內心世界。儘管如此,這種修辭方式無法擴展到某些舉足輕重的文本。人們很難想像,哪些表情包可以插入經濟狀況藍皮書或者鑑定一個人品行的檔案材料。哲學著作大門緊閉,社會學論文或者法學教科書拒絕聯繫。這時,人們不得不意識到,這種修辭方式僅僅徘徊於文化的邊緣而無法涉獵正統的思想和學術。

文學可以嗎?考慮到源源不斷的表情包生產,人們或許可以放縱一下想像:未來的網絡文學是否會出現純粹由表情包組成的敘事或者抒情文本?對於表情包製作來說,喜怒哀樂的表述俱已納入視野。然而,至少在目前,這種修辭方式仍然與文學存在很大的距離。

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給予證明:從李白、杜甫到如今眾多現代詩人的作品,能否在不同詩行的縫隙騰出空間安放表情包?如果不願意摧毀「詩意」,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相似的情況也將發生於小說領域。魯迅的《狂人日記》無法向表情包開放,甚至帶有相當戲謔風格的《阿Q正傳》也不行。對於種種嚴肅的主題,表情包無能為力——如果不是造成損害的話。

迄今為止,人類文化之中最為深邃的那一部分仍然寄存於文字符號,另一些符號體系遠未獲得充當一個真正競爭對手的資格。在「讀圖時代」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概念時,這個結論是意味深長的。

(作者:南帆,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原標題: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來源:光明日報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
  • 表情包裡有哪些「言外之意」
    福建社科院研究員南帆: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
  • 表情包裡有哪些「言外之意」(文末有福利)
    福建社科院研究員南帆: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
  • 表情包對網絡傳播中非語言符號的替代和重構
    三、三體重構:表情包對非語言符號的影響 表情包作為一種新生的非語言符號,既延續了原始非語言符號的功能,又對其有所擴充。它憑藉直觀、幽默以及精確表達複雜含義的能力,重構了人們對非語言符號的生產、認知和使用,變革了智能網際網路時代的非語言話語形態。
  • 網絡青年群體傳播符號--表情包走紅體現時代變革
    傳媒研究學者多麗絲·格雷伯提出:「曾經我們一度推崇的藉助文字符號傳遞的抽象意義,已開始讓位於建立在圖像傳播基礎上的現實與感受。」表情包在網絡空間的流行正是其中一例。表情包是一種流行於社交媒體平臺的特殊網絡傳播符號,主要形式為靜態圖片或動態GIF 圖片,具有表達詼諧、互動快捷等特點,使用者多為網絡青年群體。表情包的走紅存在社會文化、群體心理、傳播技術等原因,同時也對社會產生了利弊交織的影響。
  • 網絡表情包的傳播特徵與社會影響
    表情包在社交網絡上暴露了人的基本屬性,比如性格、審美、語言風格等,但同一群體成員的認知結構、表達方式具有相似性,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觀念。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網絡表情包是這種文化認同的表現形式,受眾能夠藉助表情包這個載體塑造身份認同,尋找群體歸屬感。 多義性。網絡表情包作為一種象徵符號,使用了隱喻、比喻、諷刺、歧義、雙關、悖論、誇張等多種修辭方式。
  • 表情包讓交流更貼近(網絡文化關鍵詞)
    表情包的出現,反映出網際網路社會中人們真實、飽滿、個性化的交流訴求與期待。表情包不僅好用,更要用好,促進健康、正向的網絡空間的營造與培育上世紀80年代,一位教授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入了一串字符「:-)」,用以表示微笑。
  • 微信新表情上線,成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
    最近,微信表情包上新了 6 個 「靈魂小表情」,分別是翻白眼、666、讓我看一眼、嘆氣、苦澀和我裂開了,被網友刷屏。每一次微信更新表情包,無一不是年輕人使用頻率極高的網絡熱詞,比如之前版本的「吃瓜」、「Emm」、「社會社會」,都源自網友對某些熱點事件的集體吐槽,進而成為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
  • 發表情包吐槽老闆被罵,對網絡亞文化要多些包容
    近日,江蘇南京90後員工小吳因不滿工作安排,在網上發「老闆很傻」的表情包向同事吐槽,正好被站在身後的老闆看到,認為是一種侮辱。小吳與老闆及老闆娘發生爭執後打了起來。因為雙方對於表情包是否有侮辱性有分歧,民警兩次調解都未達成一致。
  • 微信表情小辮子怎麼弄 微信如何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微信|表情-軟硬體資訊-川北在線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微信表情小辮子怎麼弄 微信如何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時間:2020-10-12 23: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表情小辮子怎麼弄 微信如何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呢?
  • 揭秘網絡表情包 居然還能掙錢?
    從本質上說,表情包是一種流行文化,在網絡這個載體上實現。表情包作為一種表達方式,也經歷了各種變遷。從文字溝通,到使用網絡象形文字的表情符號,到卡通圖片表情,再到多種圖片表情包,人們通過這種方式表達意見,溝通情感,得到認同,實現心理上的滿足。作為目前最流行的網絡文化,表情包自然也受到了資本界的關注。表情包的生產和傳播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
  • 微信表情包 狂歡背後的身份認同
    微信表情包 狂歡背後的身份認同時間:2020-12-14 16:36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11月18日,騰訊微信團隊上新了6個小表情,分別為翻白眼666讓我看看嘆氣苦澀和裂開,整體看起來哀怨卻又有些可愛。網友們稱其為靈魂表情包,直呼哪個都好用,每個都pick。
  • 微信表情包使用說明 判斷一個人的心情看聊天表情就知道啦!
    微信表情包使用說明 判斷一個人的心情看聊天表情就知道啦!時間:2019-06-03 11:31   來源:今日頭條 有趣青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微信表情包使用說明 判斷一個人的心情看聊天表情就知道啦! 作為一種表達感情的視覺符號,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用在了網絡聊天或者社交平臺裡。
  • 萌噠噠的動物表情包,為什麼受到網絡熱捧?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器表情作為一種表情符號,表情包似乎有著長久的淵源,但表情包的使用歷史卻極為短暫。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表情符號,是以斯科特·法爾曼教授提出的「:-)」為起點,後從顏文字發展到Emoji再到如今的表情包,短短三十餘年,網絡表情符號如燎原野火般佔領網友們的交流界面。
  •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流行文化產物,而 「emoticon、sticker」 和 「meme」 這三個和 「表情符號」 有關的概念就誕生於愈發多元的網絡文化。本期節目講解這三個英語說法的具體意思和與其所對應的社交網絡文化產物。 歡迎你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博 「BBC英語教學」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
  • 表情包暴露了你的年齡?微信大數據下的細思極恐
    猝不及防,你使用的「表情」已經悄悄暴露了你的年齡。確認過眼神,是用同一類表情包的人對於一個合格的當代年輕人——網絡衝浪十級選手來說,對話全靠表情包延長時限,群聊各路神仙鬥圖歡樂無限,微信表情包添加到了上限,這些都是常態。在這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事是一個表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個!
  • 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76.0%受訪者使用微信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喬亞楠,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微信聊天上。除了工作聯絡,還要維繫朋友感情。喬亞楠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在聊天時通過表情符號表達情緒。「不用表情符號會覺得很無趣」。
  • 網絡表情符號 | 「我一定會考上川大的!」用emoji怎麼表達?
    網絡交際是一種虛擬場景中的交際,這種虛擬的場景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現實場景的模擬。在這種虛擬環境中的人際傳播行為也是對現實人際傳播的一種模擬。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這種虛擬語境的交際變得尤為重要。網絡表情代替了現實人際傳播中人們進行互動的動作、表情等功能,對文字不能、不方便說明的內容進行表現或者單獨形成意義。正如現實人際傳播中的非語言符號,網絡表情符號也是一種重要的網絡輔助交際符號。
  • 佔領世界的表情包:表情符號的語言學及跨文化交流
    一言不合就甩表情包,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習慣的社交方式。微信的收藏裡沒有幾個表情包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聊天,它超越了語言的界限,快速地在全世界不同國家流行起來。   本書著眼於表情符號這一官方認定的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交流形式。這些閃爍的眨眼、酷酷的眼鏡和微笑的表情正越來越多地被人們使用,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