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崛起背後的故事

2020-12-13 穿越黑暗迎接光明

為什麼任正非頂著所有人的反對,也要讓美國人進駐華為了。1997年華為創立十年,走到了企業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那一年華為的銷售業績收入41億,位列中國電子百強榜首前十。

但超過5600人的公司內部,拉幫結派,山頭林立,往往前方拿到訂單,後方卻跟不上生產,華為的及時交付率還不到%50,而同期外企對手卻高達%94,任正非感覺華為有點管不動。聖誕節前的一個星期,任正非決定去一趟美國,他要像最好的美國企業取經,任正非走訪了美國的四家科技公司。

前三個公司根本看不起,這個土裡土氣的中國人,只有IBM接待的任正非,當時的IBM,CEO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同樣龐大而僵化的IBM拉出了泥潭。他確定任正非迫切想要的就是他的經驗,抓到了任正非的軟肋獅子大開口,承諾向華為派出70位顧問,駐紮5年,每人每小時收費從300美元到680美元不等。

這麼一來華為至少要掏出20億,相當於當時全公司一半的銷售收入,同行一聽全都嚇壞了,花了20億買了一套管理系統,在中國絕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根本不現實。誰知任正非當即拍板,無論花多少錢,也要讓華為學會這套系統。

次年50多位西裝革履的IBM顧問,進駐華為300多名業務骨幹被抽調,只為配合IBM顧問的日常工作,這些骨幹心裡非常不滿,不僅升職路線被中斷,崗位也被取代,還要伺候這些顧問。

有人就直接在大會上開炮了,憑什麼讓美國人來管我們,任正非一聽,一拍桌子說誰牴觸變革,誰就離開華為,大多數國人早就習慣了中國千百年來的漸進式改革,直接對體制動刀,任正非還是第一人。

相關焦點

  • 華為手機成功背後的故事-虎嗅網
    更大的挑戰在於,華為公司研發人員已經成為了全球科技公司的獵物,在軟體、AI、晶片、材料,甚至色彩研究方面的最新創新,都成了競爭對手學習和模仿的對象。這對於一直低調學習借鑑的華為「不是一個好消息」。華為手機最近4年全球快速崛起的背後,其實這樣跌宕起伏的會議每天都在上演。
  • 華為三十而立 解讀華為成長背後的故事
    我和華為幾位同事主編的《槍林彈雨中成長》、《厚積薄發》、《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本書中,就記錄了大量這樣的故事,我稱它為「華為的英雄編年史」三、飢餓感驅使下的強大學習能力當年華為要想從一流大學,尤其像北大這樣的學校招到學通信的人才難而又難,即使從一般的大學招到學通信專業的學生也不容易。所以華為在2000年之前招收的理工科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不是學通信的。
  • 華為手機:一個硬核直男的崛起往事|餘承東|劉江峰|手機公司_網易新聞
    華為手機,從默默無聞到成為中國製造崛起的標杆,再到如今遭遇低谷險境,有太多可以復盤、分析的歷史鏡頭。這篇文章發表於2019年,回顧了華為手機立項、艱難開局、遭遇挫折、突出重圍、造芯崛起的完整過程。華為手機,本質上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硬核直男隱忍崛起的故事。
  • 華為的崛起,依靠俄羅斯的數學,網友:國內的數學成了腦筋急轉彎
    為什麼把華為的崛起,跟俄羅斯的數學扯上關係了呢?這還要從央視對任正非的一次採訪說起。2019年5月21日,央視「面對面」欄目組,對華為的任正非做了一個特別的採訪節目,節目中任正非介紹了華為的崛起之路、華為的管理理念、華為的全球布局等一些問題。其中在介紹華為的崛起之路的時候,特別講了一個小故事。眾所周知的是,俄羅斯的數學在世界上的數一數二的,特別是奧數方面更是人才濟濟。
  • 用匠心貫穿古今 看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背後的故事
    同樣因對產品初心而受到市場認可的品牌,還有華為,華為Mate系列的設計理念就是不斷探索、突破極限,對性能的傳承與科技的創新同樣從未止步。正是找到了「同道摯友」所以它們之間的合作很早就已經開始了,今年新一代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就是兩個品牌共同用科技書寫對產品初心的理解,秉承了保時捷設計的超跑基因和Mate系列的奢華屬性,集華為、保時捷品牌所長,於方寸之間躍見非凡。
  • 美國為何要置華為於死地?任正非43歲創辦華為,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其實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任正非把華為從一個小作坊幹成了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商,5G技術領先全球。這無疑,引來了「美方霸主」的嫉妒,背後原因是華為掌握的5G技術,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華為這個「毛頭小子」竟然在5G上領先所有對手,這是美國所不能容忍的,也是不能允許的,所以美國舉全國之力打壓封殺華為,這背後是恐懼!恐懼自己的霸主位置不保!恐懼中國會因為華為5G技術而超越美國!
  • 史上最強Mate,華為Mate40系列背後的故事
    這些「關鍵詞」背後,是華為歷史上最強的一代旗艦新品,同時也是研發歷時最長、難度與挑戰最大,聚合新技術最多的一代Mate系列。 「我認為是最困難的一代旗艦」,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小龍感慨稱。
  • 華為的中國夢(中國品牌 中國故事)
    開欄的話   品牌的背後,積澱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理念、文化傳統。品牌,是一個民族形象的展示。   每個知名的中國品牌,都蘊含著一代甚至幾代中國人高揚理想、勇於開拓的故事。通過這些中國故事,我們看到的是為了夢想的堅守、勤勞勇敢的品格與對和平發展的奉獻。
  • 華為上升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任正非要讓美國人進入華為,反對所有人的反對。華為成立十年,達到了對企業至關重要的十字路口,當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1億,躋身中國電子百強企業前十名。在擁有5600多名員工的公司裡,他們經常接到來自前面的訂單,但是後面的卻跟不上生產,而且華為的準時交貨率低於%50,而同期國外的競爭對手卻高達%94,任正非覺得華為無法管理。聖誕節前一周,任正非決定去美國,他想向最好的美國企業學習,並且任正非訪問了四家技術公司美國。
  • 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
    在全球擴建研發中心是華為甚至每一家談得上成規模的科技企業再尋常不過的操作,但對華為來說,在俄羅斯這一地區布局研究中心有著不同意義。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而事實上,華為的崛起,也和數學有關。華為30年,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早在1999年,在任正非的支持下,華為公司在俄羅斯就建立了專門的算法研究所,招聘了數十名全球頂級的數學家,創造性地用非線性數學多維空間逆函數解決了GSM多載波幹擾問題。
  • 華為官方正式闢謠,美科學家發聲,華為已經再次崛起
    華為官方闢謠眾所周知,華為取得5G通訊領域的主導權後,便遭到了美方的打壓,禁止美企與華為展開任何方式的合作。在美方的要求下,谷歌第一時間站了出來,禁止華為手機搭載谷歌GMS服務。當時,國產手機廠商由於沒有自己的操作手機系統,搭載的均是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也不例外。谷歌的落井下石,讓華為手機海外市場銷量遭遇滑鐵盧,多年的心血差一點毀於一旦。
  • 【解局】湖南新經濟乘風破浪,背後三個故事你知乎?
    湖南異軍突起的背後有啥「秘訣」?答案就在下面三個故事中。  先說「一個峰會」的故事。談起網際網路,業界流傳「冬有烏鎮,春有嶽麓」的佳話,「春有嶽麓」即為每年春天在湖南舉辦的網際網路嶽麓峰會。2014年首屆嶽麓峰會還只是「湖湘匯」成員的小規模論壇,到去年已發展為300多位業界「大咖」出席,累計3萬人參加。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曾在峰會上發出邀約,歡迎網際網路企業將第二總部落戶長沙。
  • 又誕生一個「華為」?我們一國產品牌正在崛起!
    我們國家又誕生一個「華為」公司?我國的國產品牌,正在世界上慢慢崛起!如今憑著我們自己的努力發展下,不管在經濟方面還是綜合實力上,都和以往有著很大的差別!如今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正在陸續被世界認知。然而華為更是如此,但在今天給大家說另外一個企業,那就是比亞迪了。說道比亞迪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汽車品牌,但在最近幾年裡,他的風頭更是不小!了解過的小夥伴都應該知道,他的創始人,更是立下了很大的目標,所以很多人聽到之後,往往都會覺得是在吹牛!我們都知道如今的比亞迪更是出售了海外,並且在世界上也都是靠前的品牌。
  • 鍾薛高、喜茶們的崛起背後:講好新故事,比從0到1更難!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鐘薛高、喜茶們快速崛起背後的秘密。  01、鍾薛高、喜茶們的成功之道  近年來市場上湧現出了大量定位精準、營銷巧妙的新銳品牌,他們靠數據決策選品,用技術能力做精細化的人群運營,展現出了與傳統品牌截然不同的新營銷生命力。
  • 世界讀書日|在這裡,我讀懂了任正非思想的精髓和華為崛起的奧秘
    近年來,隨著華為在全球範圍內聲名鵲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華為和其背後的華為現象。而華為作為一家世界級的科技巨頭,其管理思想經常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可以說,想要了解華為就必須讀懂它的管理思想的精髓。而理解任正非管理思想的精神和華為崛起的秘密,熵成為了最關鍵的那一把鑰匙。一.何為熵?熵的概念來源於物理學,它是用來度量一個體系或者系統混亂程度的標誌。而我們初中學習的熱力學定律,又稱為熵增定律。
  • 一切只為更好體驗 華為EMUI11&鴻蒙OS UX設計背後的故事
    從目前的新系統EMUI 11,到即將到來的鴻蒙OS都將採用這一UX設計以及風格,前段時間華為也是召開了媒體溝通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全新動效背後的故事。每一張壁紙都來之不易其實在最新的EMUI 11系統中,我們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手機的主題,壁紙都迎來了變化。
  • 全球手機銷量下滑的背後,是國產品牌手機的崛起
    出貨量排名第二的是我國的華為。 2019年Q2華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5870萬,同比增長8%,市場份額提升至17.2%。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的五個季度裡,華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有四個季度超過了蘋果。而助推華為手機出貨量持續走高的動力,是二季度華為智慧型手機在國內銷量大幅提升所致。
  • 厲害的何止華為!國內又一科技公司正在崛起,技術能改變世界
    華為的實力 說起國內的科技公司,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肯定都是華為,因為近幾年,華為的表現可以說是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科技型企業的風採!無論是各方面的硬實力,還是在面對壓力時的應對措施,華為都能夠做到萬無一失,這不是一般的公司能達到的水平。
  • 張維為:中國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中國崛起呼喚中國話語「新中國解決了『挨打』的問題、『挨餓』的問題,現在需要解決『挨罵』的問題。」張維為說,「中國崛起的故事很精彩,但是缺乏自信的話語進行講述。」因此,構建中國話語,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他一直以來身體力行、努力奮鬥的目標。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也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江瀚:航天突破背後中國品牌崛起: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們的星辰...
    在全球各大媒體的爭相報導中,最精準的無疑是新加坡《聯合早報》的一句話"中國過去幾十年取得的經濟成就為其科技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成功的背後是海量的中國企業"。根據相關媒體披露,在嫦娥飛天背後有著眾多的中國企業,這些年來為航天工程不斷貢獻力量的中國企業多達7.9萬家,其中不乏蒙牛、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等眾多大家熟悉的名字。從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個共同的標籤: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