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曹林:不怕被人說「譁眾取寵」

2020-12-19 河北頻道

評論,對曹林來說意味著「說出來的釋放感」

原標題:「吐槽青年」曹林:不怕被人說「譁眾取寵」

近來,因為一篇《雪夜妄評中國各大新聞系畢業生的氣質》,中國青年報編委、知名時事評論員曹林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引發關注的,還有首發此文的微信公眾號——「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

自認「譁眾」卻不「取寵」

在撰文批評中國傳媒大學(以下簡稱中傳)學生「浮躁、功利、不讀書」後,曹林坦言自己「捅了馬蜂窩」。

除了各種爭議,他還要面對一些不大不小的尷尬。文章發表後的第三天,他在北大做一個面對多所高校師生的講座,來得最早的,是坐了兩個多小時地鐵趕過來的中傳學生。提問環節,一名中傳學生站起來,對曹林的批評表達了感謝,並表示自己選擇中傳「無怨無悔」。後來,曹林去中傳講課,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因為不知道圖書館在哪裡,他就搖下車窗問一名女生。那女生大概是認出了他,開玩笑說:「你是曹林老師吧?那你說,我們浮躁嗎,功利嗎,不讀書嗎?」然後指著前方說:「第二個路口左轉,路邊就是圖書館。」

「學生們很幽默,也很寬容。」曹林感慨。

這不是曹林第一次遭遇爭議。作為評論員,曹林戲稱自己練就了「強大的內心」。喜歡他文章的人覺得他坦率、直接,不繞來繞去,不講正確的廢話;不喜歡的人認為他譁眾取寵。「我不怕別人說我『譁眾取寵』,怕的是別人說我胡說八道,滿紙假話。」在曹林看來,有時「譁眾」是設置議題的一種技巧,平淡的表達難以引發關注和討論,標題上說得尖銳一點,能有效地設置議題,成功地激起公眾討論的熱情。「比如我批評中傳學生,就是為了引發大家對於當下大學生讀書問題的討論。」

曹林自認雖「譁眾」,卻不「取寵」。寫評論的時候,他不大考慮迎合和揣摩讀者的需要。「我一向覺得,評論員不是服務員,不必問,大爺,您需要什麼樣的觀點,給您來兩斤?愛看不看。我有自己的評論自信,我相信有價值的觀點總會有人看的,即使一時引發爭論,即使一時有人接受不了,但時間會證明獨到判斷的力量。」

不能啥熱就評啥

曹林與評論,結緣於大學時代。在華中科技大學念研究生一年級時,有一天看某條新聞,他突然很有表達的衝動,寫出來後覺得不錯,就投給媒體,沒想到竟然一字未改地發表了,這給他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從此,他養成了每天起床後就先在寢室敲一篇評論的習慣,巔峰時期,光稿費收入每月就有兩萬多元。受他激勵,好幾個同班同學和學弟都學著他寫評論,以至於當時一些媒體的評論編輯感到驚訝:華中科大怎麼有這麼多學生寫評論?

評論既滿足了曹林的表達欲,也讓他感受到能在一些時事中推動進程、影響他人的觀念,甚至提出有價值的議題。畢業後,他順理成章地選擇了以評論為業。

2013年底,在報紙上寫了十年評論的曹林,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以前他也玩過微博,後來覺得太碎片化,很多事情140字說不清,在公號上可以說得透徹一些,也更清靜一些。而相比在報紙上寫文章,公眾號的表達又更自由,「畢竟,你是自己的『總編輯』。」

在題材上,曹林認為自己不太喜歡追逐那些此起彼伏的「熱點」。在他眼中,所謂熱點,無非是幾大門戶網站編輯共同的口味。大家圍著熱點,過度評論、同質評論、跟風評論,第二天又撲向新的熱點,「沒什麼意思。」從常態中發掘「冰點」,在別人忽略的地方看到微妙的變化,這才是有價值的議題。

翻看公眾號的歷史文章可以發現,曹林的不少評論都不是評說時事本身,而是分析同行在報導或評論時的專業性問題,比如為什麼是假新聞,為什麼屬於營銷炒作,邏輯為什麼是錯的。「評論員的選題應該是問題導向,而不是熱點導向,有自己穩定的議題關注,而不是見啥評啥,攀附熱點。」曹林說。

相關焦點

  • 駁曹林: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扭曲了語文嗎?
    著名青年學者、《中國青年報》首席評論員曹林在頭條上發文《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扭曲了語文》,以為「這樣矯揉造作故作高深不知所云的作文成為滿分作文示範,既侮辱了語文教育,侮辱了漢語表達,侮辱了讀者,也侮辱了無數語文老師」。言詞激烈,對於《生活在樹上》持全盤否定的態度。
  • 駁曹林:「績點困境」絕不能只怪大學生不夠努力
    駁曹林:「績點困境」絕不能只怪大學生不夠努力 2020-10-10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是不是譁眾取寵?
    他的舉動惹得許多人的好奇,就跟著他來到學校,見到班主任,然後這位家長雙手將錦旗遞給老師,轉身就走。老師高興地展開錦旗,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了。人們看到紅色的錦旗上面印著兩行黃色的金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乖乖,這是什麼操作啊。
  • 倆人畫同樣眼線,張雲雷被眾人喜歡,而他被大家說譁眾取寵
    像是現在人氣比較火的嶽雲鵬還有張雲雷等這些年輕的相聲演員,或許有很多的人在質疑他們的相聲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他們是特別受歡迎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也有自己喜歡的標準,所以這都沒有什麼好評價的。自打德雲社火了之後,人們對於相聲這個傳統的藝術也是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現在相聲事業蒸蒸日上,這與郭德綱的付出都是分不開關係的。
  • 青年導演真敢說:女明星素顏盡數被吐槽,《吐槽大會》都不敢收你!
    青年導演真敢說:女明星素顏盡數被吐槽,《吐槽大會》都不敢收你!今年馬上就要結束了,看著盛典上的女明星們爭奇鬥豔,美的像花一樣,網友們除了咱們就只能讚美了。可是萬萬沒想到啊,就在前兩天,青年導演周國剛發布了一個短視頻,為網友揭秘了女明星的真實面貌。作為導演,有大把的機會接觸到女明星,他描述的女明星素顏的樣子,應該很有說服力吧。周國剛作為一名導演,本身不是很出名,只有《困獸小鎮》、《不良前任》、《劉胡蘭》等幾部作品,且屬於網絡電影。導演能力一般,其實嘴上功夫很不錯。
  • 浙大副書記鄭強:學術成果堪比高福院士,卻常遭人質疑譁眾取寵
    浙大副書記鄭強:學術成果堪比高福院士,卻常遭人質疑譁眾取寵 五年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主辦了評選「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的活動。在這場完全由學生評選、頒獎的活動中,時任貴州大學校長的鄭強入選並獲獎。
  • 「譁眾取寵」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譁眾取寵,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lay to the gallery 譁眾取寵I wish the band played我希望樂隊演奏更多新曲目,而不是整晚都在用他們最受歡迎的歌曲譁眾取寵。
  • 浙大教授反對過度學習英語,被人痛批:譁眾取寵,刺痛了誰的神經
    對於學習英語,小編有很多說不出的痛,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小編是非常討厭英語這門課程的,即便到了大學,很多英語課題都需要用上「猜」字訣。近幾年來,網絡上有很多關於「是否需要學習英語」的話題,小編的答案是:是,有很多就有疑問了,既然你這麼討厭學習英語,為什麼還認為需要學習英語呢?
  • 譁眾取寵 人越多越會作的星座女
    很多人都是生來活潑好動,也喜歡去人多的地方,但是有些人在一個人的時候卻會很安靜,不希望被打擾,人多的時候才會顯得口若懸河,八面逢源。十二星座裡,有這幾個星座的女生就是人越多越興奮,人越多越會作,並且是花樣作。
  • 中國版川普走紅 連英文都不會說只擅長譁眾取寵?
    據參考消息報導,這位「中國版」川普名叫李良偉,他甚至不會說英文,但他和川普有一點極為相似:擅長譁眾取寵。現在,李良偉可以說是業務繁忙,剛結束了深圳的表演,他就前往中山市為某家燈具店的開業做活動,還錄了一段商業片給湖南省的一家茶葉公司。李良偉對於合作對象也有自己的要求,像酒店,保險套,勃起功能障礙藥物和捲筒紙之類的代言,他就絕不參與。他說道:「你不能將我的價值與廁紙相提並論!」談到報酬,李良偉顯得有些扭捏:「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可以免費跟你合作。
  • 張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蔡少芬:有人命不久矣
    文章由娛樂通知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張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蔡少芬:有人命不久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常刷微博的習慣,在12月10號的時候,張晉就因為一則短視頻,馬上就上了熱搜,視頻的內容是他在涮著火鍋,還一邊開心的吐槽蔡少芬,他說,大家都怕重慶人說普通話,但是在自己看來可不是這樣,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
  • 自媒體人,請勿譁眾取寵
    最討厭那些捕風捉影以譁眾取寵的媒體人,最鄙視造謠惑眾之流。吸引大眾眼球,騙得人家流量以增加自己收益,說難聽點,是文化欺詐。借高曉松之名,做李詠文章,是典型的譁眾取寵。為文之人,只要勤耕不輟,一以貫之,學問自然只增不減。泰戈爾說:「不管鳥的翅膀多麼完美,如果繫上了黃金,就再也不能展翅高飛。」圖眼前利益,投機取巧,所行必不遠。
  • 浙大教授反對「過度」學習英語,被人痛批:譁眾取寵,刺痛了誰的神經?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對於學習英語,小編有很多說不出的痛,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我個人是非常討厭英語這門課程的,即便到了大學,很多英語課題都需要用上「猜」字訣。近幾年來,網絡上有很多關於「是否需要學習英語」的話題,小編的答案是:是,有很多人就有疑問了,既然你這麼討厭學習英語,為什麼還認為需要學習英語呢?
  • 用舌頭創作繪畫,別人稱他是譁眾取寵,而他自己卻稱是獨特藝術
    用舌頭創作繪畫,別人稱他是譁眾取寵,而他自己卻稱是獨特藝術文/華勇在繪畫界,從來都不缺少創新,不過韓曉明用舌頭舔出一幅國畫的事情,還是震驚了很多人。針對韓曉明的創作形式,很多人認為他是譁眾取寵,不過韓曉明在接受開放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是獨特的藝術。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韓曉明還自我介紹是世界非遺項目繼承人,不免讓人感嘆韓曉明真是大言不慚。
  • 對話周鼎:我不是一個譁眾取寵的人
    周鼎:我不關心這些事情,昨天(12月28日)我和中國青年報的記者說了這個事情,如果一個老師是為了一百萬去上課,他就不配拿這一百萬,一個老師如果不是為了一百萬去上課,他該怎麼上還怎麼上。記者:這件事對你有沒有影響?周鼎:肯定有很大的影響,這個事情遲早會過去的吧。
  • 吐槽大會:李誕叫袁弘乾爹?那他和張歆藝是什麼關係?
    在這一期李誕吐槽時間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活躍,李誕說自己和明星還是有一段差距的,他掃視了場內一圈,陳喬恩、袁弘等都沒被收入眼內,他選擇了天王級的明星劉德華做比較。
  • 社交小丑,靠譁眾取寵博人心的星座
    &nbsp&nbsp&nbsp&nbsp所以巨蟹座在社交中往往會比較迎合她人,其實巨蟹座不是想討好別人,只是為了自我保護,她覺得交不交朋友無所謂,不要樹立敵人就好,所以去學做報紙,不要樹立敵人的念頭,太過於保護自己,就會被別人看成是譁眾取寵,巨蟹座並沒有想要得到任何人的寵愛,僅僅只是要求不要被別人嫌棄而已。
  • 《追光吧哥哥》鄭爽不怕得罪人,吐槽初舞臺,四位哥哥被躺槍
    汪東城在先導片的時候因為耍帥頻頻出錯翻車,沒想到在這次的初舞臺上面,效果也不是那麼理想,很多人都知道他曾經是《飛輪海》的成員之一,如今是單飛的狀態,但是近年來在內地的活動也不少,沒想到汪東城的表演越來越油膩了,就連鄭爽都看不下去,鄭爽直接在演播廳吐槽;我的親爹啊,這個。。。
  • 新浪推任志強、張鳴、袁騰飛等反共公知為十大熱門時評人 遭吐槽
    @熱門微博推薦他們為2014年最有價值的時評,並稱他們是「撥開迷霧」尋求真相,引網友吐槽。如學者@司馬南評論道,「謝謝整理這份材料的人,你們的工作將被記入歷史。這份材料清晰地告訴我們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掌控在什麼人的手上.」而網友@超級隱身表示,「可以說,這十個人的微博裡都比較多的存在九號文件裡所列的七個思潮問題。這樣的人能成為十大,足以說明中國的宣傳系統官員從上至下全部撤換都不冤枉。」網友@平民王小石:「傾向何等明顯?」@shally-zeng:這是直接說新浪和公知們是一夥的?
  • 中英互譯:"譁眾取寵"用英語怎麼說?
    「譁眾取寵」,漢語成語,意思是以浮誇的言行迎合大眾,騙取大眾的信賴和支持(court people's favour by saying something impressive; gain notoriety by sho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