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朋友璇,全職帶娃,家裡的小不點兒快3歲了。那天她無奈地對我說:「每天獨自應對這個越來越有主見的娃,感覺有點頭大。每天不是問為什麼,就是在說「不」。」 相信很多家長都對以下的場景十分熟悉了。
※「該刷牙了,快來刷牙。」 「不要!」
※「一會上車要坐到安全座椅裡。」 「不行!」
※「垃圾桶太髒了,不要摸。」 「不!」
每天都要說幾百遍的「不」!
很多孩子在某方面確實和變色龍很像,他們總是會做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為。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之前乖巧的寶寶怎麼突然之間就變得那麼不可愛了呢?大人們為了應對孩子而絞盡腦汁,到最後他們的種種反抗行為,似乎在向我們昭告 「你們永遠也別想猜透我的心思」。
他們總是喜歡說「不」,讓我們覺得生氣又無可奈何,有時候更是氣得我們失去理智,說出一些過分的話,甚至失控揍起了孩子,讓我們一度懷疑人生。
其實,只要我們能提前了解孩子各個敏感期的特徵和表現,對孩子的行為有一個合理的心理預期,這樣即使矛盾激化了,我們也有妙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至於讓彼此陷入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
了解孩子各個敏感期的特徵和表現是很有必要的
一、 當你的孩子喜歡說「不」,大概率是因為孩子要進入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了。
孩子三歲左右,習慣用「我」或「不」來回答問題。「我」的意思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和一切都要佔為己有。「不」則代表否定一切,你說這樣他偏不這樣,和你對著幹,即使他心裡想這樣做,也會說不;同樣和自己對著幹,這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原因是這個時候孩子總是要想方設法突出自我,讓人關注自我。
自我意識敏感期不可強行壓制
如果家長們沒能提前了解這個階段的表現,或者用了不恰當的處理方法,就會覺得孩子總是不聽話,處處跟我們作對,讓我們生氣崩潰。要知道這是孩子成長必經且重要的階段。我們不可強行壓制,否則孩子長大後會失去主見和獨立意識。
二、 孩子喜歡說「不」,其實是想通過與別人不同的意見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存在。
當孩子發現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他們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時,他們就會有點焦慮,這種焦慮是因為大腦前額葉沒發展成熟,然後他們喜歡以說「不」的形式表示出來,並且堅持到底。
比如當媽媽提出我們要出去吃飯,他會說「不」,然後你告訴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媽媽出去吃怎麼樣?」然後他還是繼續說「不」。幾個回合下來,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到最後他卻緊緊地跟在你們的後面,讓你覺得好笑又無奈。
希望自己無時無刻被關注
孩子說「不」其實是想通過與別人不同的意見來確認自我價值的存在。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更希望自己能無時無刻被大人們所關注。所以他們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反抗,甚至是惹人生氣的行為來引起大人們的關注。
孩子雖然小,但都需要大人的尊重。我們要充分理解孩子的行為,要學會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尊重他們的選擇。只要不是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其實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耐性和包容。
三、 孩子喜歡說「不」,其實是他們很想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但是又不能像成人那樣對每一件事物都有清楚的判斷。他們往往僅憑自己的興趣和情緒做出決斷。儘管這些行為在大人們看來是不合情理,不合時宜,對他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小辰吃完晚飯並沒有如往常一樣去玩玩具,而是主動收拾碗筷。媽媽很開心,對他連連誇獎。收到鼓勵的小辰更是要幫媽媽洗碗,但是媽媽害怕他把碗打碎割到手,就阻止了他,這個時候小辰不依不饒,媽媽堅決不讓步。最後小辰又哭又鬧,把玩具扔了一地。想想這原本是好事,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訴求斷然拒絕,然後包辦代替,無疑會激化矛盾。當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得不到充分釋放,那麼他的主動性就會受到大大的破壞。
讀懂孩子的心理訴求
如果一味地以成人的思維和角度去考慮孩子參與事情的結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參與的情緒和興趣,沒有讀懂孩子的心理訴求,那麼你跟他之間就會很容易起衝突。
四、 孩子喜歡說不,其實可能是一時興起,更多的是代表一種宣告,可能根本沒有想要去執行。
孩子這個年齡階段對於他們脫口而出說的話或者不假思索做的事極有可能是因為情緒腦的發育不完全,無意識做出的行為。所以,家長在看待他們這些反抗行為時,要先保持冷靜,沒有必要太過於較真。
同時,我們在和孩子說話時,也要注意不要用容易被他拒絕的方式,而要用引起他注意力的方式直接表達你的意思;不要採用詢問的方式,而要以尊重的態度、堅定的口吻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然後保持眼神交流,讓他做一件具體的事。
學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例如,你要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你應該說:「請你馬上開始收拾玩具!」而不要說「你可以把你的玩具收拾一下嗎?」因為孩子只會從字面去理解這句話,覺得這個玩具可以收,也可以不收。孩子很容易用一個「不」字把你拒之門外。對孩子來說,說「不」是件輕鬆、不費力的活。
重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培養
當孩子開始說「不」的時候,正是孩子培養自我意識的開始,是孩子了解社會規則、與人交往的關鍵點。家長們不要覺得頭疼,因為這是孩子長大成人必須經歷的重要的階段,當我們對他的行為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時,你就會試著理解他,尊重他,並更好地引導他往好的方面發展。
當孩子說「不」,你的做法又是怎樣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我是二孩寶媽,家庭教育踐行者。喜歡用文字分享育兒心得。
我堅信:成為更優秀的父母,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