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七!
小七出品,必是精品!
前段時間群裡有小夥伴問這樣的「光束」怎麼用PPT繪製,今天小七帶著教程來了!
希望大家能夠一直關注我們公眾號一直關注七月Sun!為了讓這份教程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希望大家看完教程後能點擊一下右下角的「喜歡」和「在看」,給小七更多動力,誠謝大家的支持!學完教程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到交流群裡哦,我們會及時解答大家的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在前面的教程中小七講解過一次「粒子拖尾」效果的繪製,和這次的「光束」繪製有點相似。今天給大家講兩種方法,分別是二維法和三維法。
我們觀察這束光的組成,可以看出,這束光是一個圓形的平行光,有點像音樂演播廳的射燈發出光,也有點像「丁達爾效應」,如下圖所示。
首先我們講解第一種二維方法。
同理「粒子拖尾」教程中分層的原理。我們用多層明暗不一的二維圖形來表現光束。
下面講解具體繪製過程。
第一步:繪製外層泛光。
點擊:插入—形狀—流程圖:手動操作,旋轉到合適角度,大小根據自己需要可以稍微大點方便後面模糊處理—無輪廓選中圖形(梯形)點擊:右鍵—編輯頂點(調整底邊呈圓弧)
繼續選中點擊: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形狀選項--填充:漸變填充—類型:射線—方向:從中心—漸變光圈:(這裡以圖示粉色為例)添加兩個漸變光圈1和2
漸變光圈1:位置:20%--透明度:50%
漸變光圈2:位置:60%--透明度:50%
(調整到合適,看起來合理美觀即可)
第二步,繪製照射區域
點擊:插入—形狀—橢圓—無輪廓
選中橢圓: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形狀選項—純色填充:玫瑰紅(顏色加深點能突出重點)—透明度:50%—效果—柔化邊緣—大小(數值不要太大,要和泛光有明顯的邊緣感)
第三步:組合
將橢圓置於頂層,調整橢圓與梯形下邊緣重合,最後全選右鍵組合。
下面是詳細操作!
下面繼續講解下圖的製作,通過這兩個實例大家應該能掌握二維的畫法了!
這幅光束由光束和照射區域組成。
這個光束和前面講解的一樣,通過1、漸變填充2、柔化邊緣3、編輯頂點來完成!
照射區域教程,以圖中綠色為例。
點擊:插入—形狀—橢圓:無邊框,大小不定,可以覆蓋整頁PPT底部為好—LvyhTools(英豪)—線條相關—拆:線條2等分—刪除一半
選中圖形—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形狀選項—漸變填充—插入三個漸變光圈1,2,3。
漸變光圈1:漸變填充—類型:射線—方向:從中心—漸變光圈:亮綠色—透明度:30%--位置:0%
漸變光圈2:漸變填充—類型:射線—方向:從中心—漸變光圈:深綠色—透明度:30%--位置:30%
漸變光圈3:漸變填充—類型:射線—方向:從中心—漸變光圈:黑色—透明度:30%--位置:100%
選中圖形—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效果--柔化邊緣:100%--三維旋轉—預設:角度—透視:寬鬆—Y旋轉:微調整
最後將二者組合—導出即可。
光束的繪製過程和上面的一致!
下面講解三維畫法!
第一步:繪製外層泛光。
點擊:插入—形狀—橢圓:長3.3釐米寬3.3釐米,無輪廓
選中點擊: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形狀選項—純色填充—顏色:玫紅色—透明度:70%--效果--三維格式—頂部稜台:角度—寬度:30磅,高度:300磅
第二步,繪製照射區域
點擊:插入—形狀—橢圓—無輪廓
選中橢圓:格式—形狀樣式下三角—設置形狀格式—形狀選項—純色填充:玫瑰紅(顏色加深點能突出重點)—透明度:50%—效果—柔化邊緣—大小(數值不要太大,要和泛光有明顯的邊緣感)
第三步:組合
將橢圓置於頂層,調整橢圓與梯形下邊緣重合,最後全選右鍵組合。
下面是二維和三維畫法對比,大家根據所需自由選擇畫法!
學會了今天的案例,大家就可以用PPT按照自己的需要繪製出自己的光束示意圖啦!
到此,光束示意圖的教程就結束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學完教程可以將自己的作品發到交流群裡哦,我們會及時解答大家的問題!
希望大家能夠一直關注我們公眾號一直關注七月Sun!為了讓這份教程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希望大家看完教程後能點擊一下右下角的「喜歡」和「在看」,給小七更多動力,誠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