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上午,由宿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召開這次3·15專題發布會召開,目的是呼籲加快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倡導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鼓勵消費者主動監督,共同營造誠實守信、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擴大有效供給,為釋放中高端消費潛力創造條件,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參加的媒體有:新華日報、現代快報、中國江蘇網、江蘇工人報、宿遷日報、市電視臺、市電臺、西楚網、宿遷網等媒體代表;參加發布會的部門和單位人員有:市放心消費創建領導小組(消費者權益保護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絡員;各縣、區及市開發區、湖濱新區、蘇宿工業園區、洋河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負責人、相關科室和消協負責人;受表彰的先進示範單位代表、個人;消費者、維權律師代表;以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部分同志。
坐在發布席的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志文同志,市廣電總臺副臺長朱穎同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調研員、市消費者協會會長劉宇同志。
發布會共有三項內容:一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志文同志發布消費投訴公示相關信息、2018年度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督抽檢情況、2018年度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二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調研員、市消費者協會會長劉宇同志發布宿遷市區域公共品牌「信滿天下·季布故裡」使用管理方面的有關信息;三是舉行「宿遷放心消費網」開通儀式。最後回答記者提問。
第一項:發布消費投訴公示相關信息、2018年度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督抽檢情況、2018年度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
1.發布消費投訴公示工作的相關內容
為了落實國務院《「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建立消費投訴、消費維權公開公示制度」的規定,提高投訴信息的透明度,強化消費維權社會論監督,根據原國家工商總局和省工商局的相關要求,我局將從今年起,開展消費投訴公示工作。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一是明確公示行業。經過投訴數據排查分析,市市場監管局將選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投訴相對集中的汽車4S店、藥品零售、餐飲、黃金珠寶及大型商場超市等重點行業和領域作為投訴公示範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選擇其他行業領域納入公示範圍。
二是明確公示內容。主要包括經營者商事登記基礎信息、年報申報情況;市場監管部門受理的投訴內容以及處理情況;投訴量、和解調解成功率及行業內排名;市場監管部門質量抽查檢測結果、行政處罰情況;以及其他適宜公示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相關信息。
三是明確公示方式。消費投訴信息將通過「宿遷放心消費網」和市消協微信公眾號「宿遷掌上消協」進行實時公示,在宿遷晚報上開闢專版,定期公布消費投訴匯總分析。同時,探索通過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四是明確公示程序。全面運用宿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受理、處理各類投訴信息,實時推送公示內容。借鑑信用修復機制,探索建立信息更新措施,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者主動發現已經公示消費投訴信息不準確、損害經營者合法權益、或者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按照一定程序予以更正。
消費投訴公示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組成部分,是消費維權工作機制的新探索,我們將本著積極審慎、客觀合理、效能突出、分步推進的原則,著力於政府信息公開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在保護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從消費者投訴集中、反映強烈的行業、領域著手,將涉及面廣、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以及存在主觀故意或放任、性質惡劣、影響較大的投訴信息向社會公開。堅持效能優先,公示的內容、方式與載體的選擇,應當體現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有效警示經營者自律,真正實現社會公眾監督功能。同時,開通經營者更正信息的救濟途徑,避免幹擾市場正常競爭秩序,始終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總的說來,我們將循序漸進,以點帶面,通過部分行業、領域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創新公示模式,逐步擴大公示範圍、豐富公示載體、優化公示程序,最終實現所有消費投訴實時、全面公開公示,提升公示的社會影響力。
歡迎廣大企業、消費者和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並積極提供建議。
2.發布2018年度宿遷市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質量分析報告
2018年,原市食藥監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年度工作計劃的安排,切實加強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工作,將例行抽檢與專項抽檢相結合、將月度抽檢與「你點我檢」活動相結合、將法定檢驗事項和重點檢驗項目相結合,以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和商場超市為主,兼顧其他區域和經營主體,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全市科學組織開展市級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督抽檢。現將有關情況發布如下:
一、抽檢品種
去年,全市食用農產品市場監督抽檢共1607批次,其中合格1584批次、不合格23批次,合格率98.57%,全市2018年度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情況較好。
1.分類別佔比:抽檢品種覆蓋畜禽肉及副產品、水產品、蔬菜、水果、禽蛋、生幹堅果與籽類等種類。其中:蔬菜572批次,佔35.6 %;水果270批次,佔16.8%;畜肉197批次,佔12.3%;畜副產品149批次,佔9.3%;水產品140批次,佔8.7%;禽蛋109批次,佔6.8%;禽肉及禽副產品99批次,佔6.2%;生幹堅果與籽類71批次,佔4.4%。
2.分類別合格率情況:蔬菜572批次,其中合格555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97.03%;禽蛋109批次,其中合格106批次、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7.25%;生幹堅果與籽類71批次,其中合格70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8.59%;禽肉及禽副產品99批次,其中合格98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8.99%;水產品140批次,其中合格139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29%;畜副產品149批次,其中合格148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3%;水果270批次,合格270批次,合格率100%;畜肉197批次,合格197批次,合格率100%。
二、抽檢地區
監督抽檢區域覆蓋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開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蘇宿園區等9個縣區(開發區、新區、園區)。
1.分縣區佔比:沭陽縣470批次,佔29.2%;泗陽縣279批次,佔17.4%;泗洪縣315批次,佔19.6%;宿豫區157批次,佔9.8%;宿城區188批次,佔11.7%;宿遷經開區54批次,佔3.4%;湖濱新區67批次,佔4.2%;洋河新區68批次,佔4.2%;蘇宿園區9批次,佔0.6%。
2.不合格批次分布情況:沭陽縣470批次,其中合格468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9.57%;泗陽縣279批次,其中合格267批次、不合格12批次,合格率95.70%;泗洪縣315批次,其中合格310批次、不合格5批次,合格率98.41%;宿豫區157批次,其中合格155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8.73%;宿城區188批次,其中合格187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9.47%;湖濱新區67批次,其中合格66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8.51%;宿遷經開區54批次,合格54批次,合格率100%;洋河新區68批次,合格68批次,合格率100%;蘇宿園區9批次,合格9批次,合格率100%。
三、不合格樣品及項目
蔬菜不合格17批次分別是芹菜8批次、韭菜3批次、金針菜2批次、菠菜1批次、豇豆1批次、綠豆芽1批次、茼蒿1批次;禽蛋不合格3批次,均為雞蛋;生幹堅果與籽類不合格1批次為生花生仁;禽肉不合格1批次為雞肉;水產品不合格1批次為鮮魷魚。
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農藥、獸藥殘留超標。芹菜不合格項目:毒死蜱、氧樂果等;韭菜不合格項目:毒死蜱、腐黴利等;金針菜不合格項目:二氧化硫殘留量;菠菜不合格項目:克百威;豇豆不合格項目:克百威;綠豆芽不合格項目:氯苯氧乙酸鈉;茼蒿不合格項目:毒死蜱;雞蛋不合格項目: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生花生仁不合格項目:黃麴黴毒素B1;生鮮雞肉不合格項目:氯黴素;鮮魷魚不合格項目:重金屬鎘。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1.農藥殘留不合格
蔬菜類食用農產品出現農藥殘留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
(1)蔬菜種植者安全意識淡薄,一味注重劇毒農藥的藥效,對相關農藥的禁用或限用情況不清楚,導致違規使用一些禁用或限用的農藥;
(2)菜農對蔬菜生長過程中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施用農藥後未按規定的安全間隔期採收,往往提前採收上市,導致檢測出蔬菜農藥殘留量超標;
(3)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農藥是多種成分的復配農藥,有的標籤上雖沒有直接標註禁用農藥名稱但本身含有禁用農藥成分,如使用則會導致產出蔬菜中此成分農藥超標。
除了上述原因外,可能還有其他一些非主觀的原因,比如,種植基地周邊噴灑的農藥漂移過來造成了汙染;上茬作物施用過量的農藥造成了土壤汙染,導致被動殘留;以及從食品防護的角度,不能排除在包裝、運輸和擺售環節中造成的農藥的汙染。
2.獸藥殘留不合格
生鮮雞肉中檢出氯黴素,可能是因為相關養殖場為了追求經濟利益,違規使用氯黴素類藥物導致;雞蛋中檢出環丙沙星、恩諾沙星超標,主要是由於產蛋雞使用環丙沙星、恩諾沙星類藥物後殘留在體內而引入的。
3.重金屬不合格
水產品中鎘不合格,原因可能是水產品養殖過程中土壤或水質的鎘汙染所致。環境中的鎘元素具有富集作用,並且鎘在生物體內降解速度非常緩慢,沿食物鏈轉移蓄積,已成為影響水產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4.真菌毒素不合格
生花生仁檢出黃麴黴毒素B1不合格,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採收、儲運過程高溫潮溼導致黴變、腐爛,企業採購時沒有嚴格挑揀原料,或加工工藝控制不當造成。
5.食品添加劑不合格
金針菜中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主要原因是部分廠家為了讓乾貨色澤鮮亮以及起到防腐作用,人為用硫磺燻蒸乾貨,導致乾貨中檢測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對於涉及的食用農產品不合格信息,市局嚴格按照規定,已及時在原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進行公布,並指導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進行調查處置,確保人民群眾「菜籃子」安全。
3.發布2018年度宿遷市工業產品質量市級監督抽查情況
為了加強我市工業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及時掌握全市產品質量狀況,市質監局針對深化改革形勢、百姓生活需要、產業發展需求、熱點質量問題,認真組織開展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一)總體情況
2018年度,我市共計下達監督抽查計劃15次,涉及產品330批次,檢驗合格288批次,平均合格率87.3%,較2017年度下降4.8個百分點。其中,為保障農業發展,對化肥13批次產品實施監抽,檢驗合格12批次,合格率92.3%;為改善宿遷空氣品質,對全市重點耗煤企業煤炭11批次產品實施監抽,檢驗合格10批次,合格率90.9%;為了保障學生及居民身心健康,對配裝眼鏡、學生校服、蠶絲被、毛毯、木製家具等5類135批次產品實施監抽,檢驗合格123批次,平均合格率91.1%;為保障建築行業的健康發展,對安全玻璃、預拌混凝土、混凝土輸水管、建築外窗、混凝土預製樁、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6類144批次產品實施監抽,檢驗合格120批次,平均合格率83.3%;為了加強電商產品質量監管,對涉及宿遷生產企業的電商木家具、電商紡織品等2類27批次產品實施監抽,檢驗合格23批次,平均合格率85.2%。
在實施監督抽查的15類產品中,學生校服、蠶絲被、毛毯、混凝土輸水管、建築外窗和混凝土預製樁等6類產品合格率達到100%;合格率低於90%的產品分別為:電商領域木家具80.0%、電商紡織品88.2%、安全玻璃76.9%、木製家具81.2%、預拌混凝土72.1%。
(二)不合格情況
全市共計42批次產品監抽不合格。其中,化肥1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水分;配裝眼鏡9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光學中心指標偏差、柱鏡軸位偏差、球鏡頂焦度偏差;煤炭1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灰分;木製家具(含電商領域)5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釋放量;電商領域紡織纖維產品2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斷裂強力、纖維含量;安全玻璃6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碎片狀態;預拌混凝土17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強度;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1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抗壓強度、抗凍性。
針對42批次抽檢不合格產品,其中1批次煤炭產品上報市大氣辦外,其它全部由各縣(區)市場監管局依照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規範》要求,責令相關企業整改到位。
第二項,發布宿遷市區域公共品牌「信滿天下·季布故裡」使用管理方面的有關信息。
為整合地方特色商品資源,聯合提升區域產品形象,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去年開始,原市工商局牽頭策劃推出全市區域公共品牌。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籌備,最後選定「信滿天下·季布故裡」作為區域公共品牌。
「信滿天下·季布故裡」品牌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據《史記·季布欒布列傳》記載,季布是楚人(也就是現在的宿遷市),是項羽「四大名將」之一,為人仗義、信守諾言。當時有諺語稱:「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這也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信滿天下·季布故裡」品牌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誠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更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以「信滿天下·季布故裡」作為區域公共品牌,充分展現了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豐富的城市文明內涵,有助於打造誠信守法的企業形象,有助於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也有助於拓展地產商品的發展空間。
目前,「信滿天下·季布故裡」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註冊,並委託宿遷報業傳媒、西楚網、網易等媒體平臺開展了前期宣傳推廣。在此基礎上,市市場監管局還擬訂了區域公共品牌使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品牌使用的行業領域、主體資格、評價管理等內容,辦法將於近期公開發布,在此也歡迎我市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協力推動。
第三項,「宿遷放心消費網」開通儀式。
最後,記者提問環節。
問:剛才聽了李局長對2018年市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情況通報。我想問一下2019年市場監管部門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有什麼新的安排?
答:為了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強市,以千百億級產業培育為重點,著力提升我市工業企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走出具有宿遷特色的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市市場監管局研究謀劃了2019年度市級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
(一)在抽查範圍上實現「三個聚焦」
一是聚焦主導產品。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千百億級產業培育計劃,確定與地方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支柱產業、傳統產業產品作為重點抽查對象。二是聚焦保障安全。把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作為重點抽查對象。三是聚焦投訴熱點。把消費者和有關組織反映質量問題多,以及以往各級監督抽查發現質量問題突出的產品作為重點抽查對象。
(二)在工作安排上實現「三個提高」
一是經費投入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市工業產品市級監抽經費逐年提升,2019年在市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局預算投入156萬元用於產品質量監督工作,較2018年增長了36萬元。二是抽查類別有所提高。為了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心的產品質量問題,堅持問題導向,2019年的市級監抽產品類別,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了食品相關產品、電商平臺產品等重點產品。三是服務功效持續提高。通過及時發布產品質量抽查狀況,給予群眾消費提醒和建議;對年度性抽查結果,撰寫質量分析報告,進行科學評價和綜合評判,為市政府產品質量提升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三)在功能發揮上實現「三個更進一步」
一是更進一步提升質量。通過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及時發現區域性、行業性產品質量問題,使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更有方向性、更具針對性。二是更進一步關注安全。通過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尤其是加大對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產品的監督抽查力度,有效保障我市人民群眾的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三是更進一步消除隱患。2019年,我局將會嚴格依據法律法規,開展不合格產品後處理工作,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確保消除產品質量安全隱患。
問:剛才李局長通報了2018年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監督抽檢的情況,請問市市場監管局下一步還將採取哪些措施,來進一步加強監管,保障群眾「菜籃子」安全?
答:一是大力提升農貿市場快檢能力。加強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工作已列入2019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將投資120萬元,對全市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室進行提檔增效和升級改造,大力提升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的檢測能力,保障「菜籃子」安全。
二是持續開展專項監督抽檢。針對群眾反映大、問題發現率高、日常投訴舉報多的食用農產品,進一步提高抽檢頻次。通過開展「你點我檢」活動,提升抽檢工作針對性。同時,不斷強化風險防控和案件查處力度,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報紙等多種形式,公開曝光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違法經營行為。
三是著力強化經營主體責任。通過強化監管,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督促食用農產品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對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保證進貨來源可控可查。
四是有效推動部門聯動。充分發揮食安辦的職能優勢,通過聯席會議、聯合檢查等多種方式,加大與市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形成監管閉環,全力防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問:剛才各位領導啟動了宿遷放心消費網,請問,宿遷放心消費網的功能定位是什麼?怎麼樣保證良好的運行,而不會成為殭屍網站?
答:「宿遷放心消費網」是我們市廣電總臺和宿遷市放心消費創建辦公室共同打造的集創建成果展示、投訴公示、消費維權、消費警示發布等功能為一體的屬於廣大消費者的平臺,推動誠信宿遷建設、打造放心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宿遷放心消費網」的最終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們將通過以下幾項舉措做好「宿遷放心消費網」的運營工作:
一、擴大創建宣傳。廣泛開展宣傳行動,以市場、商場、車站、學校等為重要宣傳點,在重要時間節點發布典型案例、消費投訴數據、消費提示警示、徵集宣傳語等,最大化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知曉度和參與度。我們從從消費者投訴集中、反映強烈的行業、領域著手,排查涉及面廣、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問題,開展行業消費調查活動。
二、提高典型效應。典型也分「紅榜」和「黑榜」。目前,市放心消費創建辦公室制定了「放心消費誠信承諾公示」等宣傳計劃,對全市放心消費創建先進單位,也就是「紅榜」商家、企業,以新聞、廣告、視頻宣傳片等形式,進行免費宣傳,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帶動廣大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同時,對「黑榜」商家進行曝光。宿遷放心消費網與《我的消費我做主》欄目都是由市廣電總臺與宿遷市放心消費創建辦公室、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市消協,共同打造的消費維權平臺,下面我們將充分將兩個平臺進行融合,並結合宿遷手機臺,打造消費維權類的融媒體平臺,圍繞消費維權熱點難點,對不同行業、領域,通過暗訪曝光、追蹤調查、現場調解、部門表態等多種方式進行曝光。
三、推動消費維權。宿遷市廣電總臺作為宿遷放心消費網的運營方,我們將充分發揮我們的媒體資源,藉助我們9688968新聞熱線、宿遷手機臺的《我要爆料》板塊、西楚網的《西楚論壇》板塊等資源,廣泛徵集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線索,並通過媒體曝光、發布消費警示等方式,全力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做好消費投訴公示工作,選擇汽車4S店、藥品零售、餐飲、黃金珠寶及大型商場超市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公布市場主體所有的消費投訴內容以及處理情況;投訴量、和解調解成功率及行業內排名;市場監管部門質量抽查檢測結果、行政處罰情況,強化社會監督,倒逼經營者提升誠實守信的法制意識,切實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