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喜逢中秋,小朋友們在父母的帶領下,到公園和景區遊覽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將遊覽時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頭腦中產生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遊記。
國慶假期進入倒計時,孩子遊記作業該完成了,怎樣寫好遊記呢?下面的寫作方法和範文,可以參考。
01寫作方法指導
寫遊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1、開頭直奔主題不要寫成流水帳
有的同學寫遊記會寫成流水帳:幾點出發,和誰去的,從哪裡到哪裡,怎麼去的。其實,作為遊記,這些可以不寫或者一帶而過,重點就寫遊玩的地方。
2、把握好寫作的順序
可以從總體到局部,也可以從局部到整體,也可以從遠都近,還可以從近到遠,當然,我們也可以用遊覽的順序來寫。切忌東一下西一下,讓讀者雲裡霧裡,有順序地描寫自己看到的景物。
3、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遊記的基礎。遊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狀、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
4、要做記錄
孩子遊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就是當時記住了,過後也難免遺忘,不利於組織作文。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遊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隨看隨記,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網上就有個小朋友蹲在西湖邊上寫作文,這樣邊看邊寫,看到的忘不了,想到的也忘不了,即興創作,也容易觸發靈感。
5、突出重點
遊玩的景點多了,孩子們寫起來容易犯的毛病是面面俱到。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引導一下,哪些景點給你留下印象較深,為什麼?或者是它有什麼人文典故。將它寫出來,緊緊抓住重點,寫景宜寫三處即可,不需要每個景點都寫。
02範文賞析:《石林遊記》
國慶喜逢中秋,爸爸媽媽帶我遊覽了內蒙古石林。這座石林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我們坐著景區的遊覽車,沿著陡峭的山間小路來到了石林景區。
【賞析】簡要交代時間、遊覽的景點。
下了車,大半年宅家的我就像出了籠的小鳥在自由飛翔。左看看,右看看,目不暇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石林,在石縫中插著許多小木棒。有的小木棒上還繫著彩帶。我好奇地問爸爸媽媽,才知道那些人插木棒是為了家人朋友祈求平安幸福。
再往前走,突然眼前一亮,遠處的石頭上有一個大洞,聽導遊介紹;這裡是以前成吉思汗用箭射出的洞,此時我眼前浮現出了成吉思汗當年「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景象。
往上看,高處有一個「桃園三結義」雕像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它十分雄偉又壯觀,每一個人物的形態都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樣。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藝術真令人驚嘆啊!石雕高十幾米,約幾層樓那麼高。雕像中間的是大哥劉備,旁邊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在保護著大哥。我不由地想起,他們在結拜時說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言壯語。他們腳下的碎石就像成千上萬的兵馬,在他們的指揮下要去攻打曹操的城地。他們團結一心的精神,正是我們祖國人民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法寶。
【賞析】根據參觀的順序描寫景物,重點寫「桃園三結義」的雕像,詳略得當。
這次遊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開闊了視野,我由衷地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祖國的大好河山。
【總評賞析】小作者根據遊覽的順序,描寫了觀察到的景物,重點描寫了「桃園三結義」的雕像,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感謝您的點讚和分享,你一定有更好地寫遊記的方法,請在下面的評論區留下寶貴意見,大家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