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是藝術管理專業考研的重要考試內容之一。
掌握一門學科的重要概念是認識一門學科的基礎。
1、管理
通過協調和監管其他員工的工作行為,好效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實現組織目標的各種活動。
「管理」這一概念當中包括了4個方面的主要含義:
(1)存在於組織中,為組織目標服務,不能離開組織談管理
(2)由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活動構成
(3)既強調目的又注重過程,兼顧效率和效果
(4)在特定環境下開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要內外兼顧,審時度勢,靈活應變
2、效率
工作中的投入產出比率,儘可能減少投入或在同樣資源投入下增加有效產出是提高效率的最基本途徑。與工作方式相關,指正確地做事,即選擇合理方法。
3、效果
指做正確的事,即所從事的工作活動有助於組織達到其目標。
4、管理職能
指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所從事的各種活動或發揮的各種作用。
(1)計劃
定義或設定目標,確定目標實現戰略,制定行動方案,分配資源,協調各種活動。
(2)組織
做什麼,誰去做,怎麼做(如何組合、向誰匯報、如何決策)。
(3)領導
引導員工或團隊行為,激勵積極性,建立有效溝通渠道,解決工作衝突,與其他人共事並且通過他們完成目標。
(4)控制
監控和評估工作績效,比較績效與目標差距,調整或糾正。
5、管理角色
(由亨利·明茨伯格提出)
管理者按照人們的預期在實踐中展示的具體行為或表現。
(1)人際關係角色
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工作,以及其他禮儀性和象徵性的職責。掛名首腦、領導者、聯絡者。
(2)信息傳遞角色
收集、接受和傳播信息的工作,傳遞篩選後的信息影響員工的行為和組織的運營。監聽者、傳播者、發言人。
(3)決策制定角色
做出決策或選擇,以確定組織和員工的行動方向。企業家、混亂駕馭者、資源分配者、談判者。
6、管理技能
(由羅伯特·卡茨提出)
是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和知識完成管理任務的能力。
(1)技術技能
熟練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領域的知識、技術和方法。
(2)人際技能
自己單獨或在團隊中與其他人溝通、相處的能力。
(3)概念技能
對抽象、複雜情況進行思考和概念化的能力(系統思考、綜合分析)。
參考:《管理學》(第11版)羅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