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雨水節氣標誌著降雨開始、雨量漸增,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水獺開始捕魚了,淘氣的它將魚擺在岸邊,如先祭後食的樣子。
五天後,大雁由南而北飛。
又五天,春雨潤物無聲,草木隨地中陽氣上騰而抽出嫩芽,大地欣欣向榮。
雨水這日的特殊風俗——「認乾爹、認乾娘」
雨水這天,有一項風趣的活動叫「認乾爹、認乾娘」。目的是讓兒女順利、健康成長。過去醫療條件不好,一些孩子生病後無法醫治,需要藉助乾爹的福氣將其帶大,於是便有了雨水節認乾爹的習俗,這個乾爹、乾娘通常是村外的一株古榆或老柳樹,也有可能是一塊大石頭。雨水節認乾爹、乾娘,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
雨水,是春花作物培育管理的重要時期,其天氣特點對越冬作物生長有很大的影響,農諺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正月陪陪客、二月剷剷麥」,剷油菜、剷麥(給油菜和麥子鬆土),施肥料成為常規性勞作。清理田間溝渠,為排水作準備等農活一般也都展開了。
雨水,也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主要季節,一般到正月末二月初,人們剛從年味中清醒過來,抓緊時間,趁連綿的陰雨天氣來臨之前,搞些水利工程的維修加固十分必要,因此,每年此時都是農村修理堰壩,清理排灌渠道淤泥和雜草的關鍵時刻。
雨水時節也是種竹、種木的最佳季節,冬去春來,竹木根系開始萌動,如種子催芽成功,該適時播種一樣。尤其是種竹子,雨水前後種竹不僅成活率高,而且當年可以出筍成竹。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在美好的春景裡,深圳德福康全體工作人員,祝願疫情儘快平息,早日恢復正常的農業、生產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