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蘇州有支外國人義警隊 搭起一座溝通橋梁

2021-01-10 騰訊網

今年9月23日,虎丘公安分局外國人義警隊宣告成立。據了解,目前這支外國人義警隊成員將近20人,分別來自美、日、英、韓等多個國家,這支義警隊伍是蘇州市區第一支外國人義警隊。

無論黑頭髮還是藍眼睛,不遠萬裡來到蘇州的外國友人,為何會對「蘇州義警」感興趣?穿上一身義警馬甲,老外們跟著警察究竟能做些啥?帶著商報讀者心頭的疑問,本報記者走近了他們。

「我愛蘇州,希望更多人理解她」

一頭短髮、一身紅裙,謝婉超顯得知性而幹練。

作為加拿大阿特斯太陽能公司的海外財務總監,謝婉超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滿滿的,時不時還要到遍布全球的20多個分公司去巡查,是個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這樣一個位居高位的企業老總,為何會擠出時間、放下身段,加入到蘇州外國人義警隊伍中來?

「我當義警不為別的,就是想和警察一起,儘可能給公眾一種安全感,用我的力量幫助別人。」5年前,受海外公司指派,謝婉超來到蘇州阿特斯公司任職,沒多久她就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蘇州的古樸與現代交融,優越的人文環境讓她特別有感觸。而最讓她嘆服的是,家居蘇州,平平安安的感覺一直很讓人舒心。

「我到過很多國家,說實話,安全感對外國人來說是第一位的。」謝婉超告訴記者,忙完一天工作後,她最喜歡的事就是戴著耳機去跑步,有時甚至深夜十一二點,她依然堅持鍛鍊。一個人在路上,5年來從未出過事。正是自己的這些貼心感受,讓她對參與社會公益有了一種衝動。今年9月,虎丘公安上門向境外人員徵求意見時,謝婉超毫不猶豫地填表報名,正式成為了一名外國人義警。

謝婉超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蘇州公安主動敞開了一扇門,作為在蘇州的外國人,為什麼就不能多做一點事情呢?!作為全球第三大太陽能產品製造商,阿特斯蘇州公司常年都有200多名境外人員,這還不包括一些臨時外派人員。無論公司人員還是隨行家屬,來到蘇州後,如何儘快辦理居留許可、防止居住證超期就是個事兒。而如何用中文跟中國人溝通,也讓很多老外「發怵」。

當上一名義警後,謝婉超主動把這些事「包攬」了,不僅經常向境外人員告知各種ABC,還及時和虎丘公安出入境警察聯繫,有啥需要交流、溝通的,都通過她這個「中國通」一一傳達。

「我愛這座城市,更希望通過我的熱傳導,讓更多的人喜歡她、理解她。」謝婉超笑意盈盈的目光裡,盡顯溫柔。

「為孩子,也為了更懂中國」

倪梅曼是個有趣的芬蘭老人,乍一看到記者手中的尼康專業相機,他就摸摸這、摸摸那,嘴裡還在不住讚嘆:「Wonderful!」

倪梅曼曾在芬蘭、德國等地生活了很多年,2000年來到中國。從2004年開始,老倪便在蘇州工作並定居蘇州高新區,目前是德國羅克山蘇州公司的一名員工,還娶了一位溫柔賢惠的中國太太。

老倪說,他的興趣十分廣泛,不僅喜歡攝影,還喜歡各種運動,參與各項公益事業更是多年在堅持。

早在芬蘭公司時,倪梅曼就曾和同事一起,將公司生產出來的反光背心、馬甲等捐贈給學校。這樣孩子們過馬路或玩耍時,司機就可以一眼看見減少事故。

來到蘇州後,只要一有空閒,老倪就會主動為小區、為公司、為他身邊的中外朋友做些事情。前不久聽說虎丘公安在招募外國人義警後,老倪馬上報了名,還特意拉上他的中國太太,這樣只會說「你好、謝謝」簡單中文的他,身邊就有了一位貼心翻譯,獻愛心更有勁了。

「當義警,我喜歡交通安全方便的宣傳,為孩子,也為了更懂中國。」老倪笑呵呵地說。除此之外,由於已經有了近十年在蘇州的生活經驗,老倪對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今後有外國朋友入境,他(她)想知道居住證怎麼辦理,甚至要找個休閒的酒吧、飯店等,老倪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告訴他(她),讓人家不至於人生地不熟。

老倪說,他現在已經退休了,相比過去整天忙忙碌碌,在時間上就可以遊刃有餘。這樣今後中國公安如果找到他,讓他和太太一起為大家做事,就可以有很多的選擇。雖說做義工還是當義警,都沒有報酬,但能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忙碌著、快樂著,也是一種極好的人生樂趣。

「我們像一座橋梁,讓彼此了解對方」

「這下好了,以後我們獻愛心,終於知道可以找誰啦。」談起自己當上「蘇州義警」的經歷,新加坡人蔡汶志一臉的興奮。

蔡汶志目前是科裡(蘇州)貿易有限公司的董事,公司專業生產純淨水設備。掐指算來,蔡汶志來蘇州十多年,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蘇州」了。如今,你要問他蘇州城有哪些好吃的,家門口哪個麵店的澆頭最贊,他都會娓娓道來。風土人情熟悉了,老蔡想得更多的,是怎樣為別人做點什麼。而「蘇州義警」的出現,恰恰讓他找到了自我,讓他在這個駐足十多年的城市,重新發力。

蔡汶志告訴記者,在新加坡,像義警、義工這樣的組織他們也有,並且還會有一個固定聯絡點叫人民聯絡所。每到晚上、周末或節假日,聯絡所就會貼出各種告示,告知大家即將要做什麼事情、到哪裡做。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有的放矢去獻一份愛心。

來到蘇州後,由於一度找不到「組織」,老蔡只能通過外國人朋友的口口相傳,時不時到福利院、敬老院做點事情,或者和在蘇臺商們一起外出活動。今年9月,虎丘外國人義警出現後,老蔡成為首批加入的一員。

「作為外國人,除了關心環境安不安全,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居住條件是否合法有效。」為此,老蔡經常把自己因籤證過期,被上海浦東機場拒絕入境的經歷拿來「說事」。周圍同事和朋友聽後很有感觸,很快配合公安完成各種居住申請。剛到蘇州時,一些新加坡朋友不了解中國法律,生怕自己一不小心違了法,也會受到像「鞭刑」一樣的重罰。老蔡就拿出各種小本本耐心解釋,讓外國朋友打消顧慮,知法懂法。

「我們就像一座橋梁,讓外國人和蘇州公安彼此都能了解對方,雖說誤會免不了,但儘可能少一點總歸不錯。」蔡汶志這樣理解。

「讓外國人當義警,這不是作秀」

虎丘公安出入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潘霆介紹,這幾年,蘇州湧來的境外人員比較多。僅在高新區,目前就有日商俱樂部、韓商協會、臺商協會、歐商會等境外人員總部雲集這裡,獅山路新區商業街更是成為外國友人休閒聚集的場所。

外國人多了,他們在蘇州的工作、生活情況就要關注。通過外國人義警這個平臺,可以加強本地法律法規在外國人中的宣傳,同時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及時了解外國人的實時動向和訴求。

今年9月,經過反覆調研與考察後,20位外國友人從虎丘公安出入境管理大隊以及獅山派出所民警手中,接過義警制服和聘書,正式成為一名外國人義警。

潘霆說,首批20位外國人義警均是熱心公益的外企管理人員,平時接觸比較多的,就是協調外國人在蘇州遇到的各種問題。他們大多在蘇州生活了幾年,非常樂意加入義警隊伍。外國人義警隊伍最突出的貢獻,就是能夠化解民警與外國人之間的語言障礙,拉近雙方的距離,方便在蘇州生活工作的外國人,儘快融入本地的環境。而這支義警隊伍,是蘇州市區出現的第一支外國人義警隊,如今已經在江蘇省內小有名氣。

不久前,虎丘公安還特意邀請外國友人,參與拍攝了一部微電影。通過外國人在蘇州可能碰到的酒店拎包案、失竊案及酒後駕車,向境外人員廣泛宣傳防騙、防盜、交通安全意識。如今這部微電影,已在新區泉屋百貨、新區商業一條街、明基、名碩等工廠滾動播出,一時吸引了不少眼球。

「讓外國人當義警,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讓老外參與各種社會管理。了解多了,事情也就好辦多了。」潘霆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湛江經開區親子瑜伽 為愛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
    湛江經開區親子瑜伽 為愛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通過開展親子瑜伽活動為孩子與家長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增進了情感,增強了信任,提升了家庭文明素養,有效推進了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家越美 粵幸福」主題活動縱深發展。
  • 【文明•故事】一張小小的農民畫,搭起一座民俗文化橋梁
    【文明•故事】一張小小的農民畫,搭起一座民俗文化橋梁 2020-09-22 18: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抗疫志願者廖環:高校老師用外語搭起抗疫溝通橋梁
    而對於外籍人士,還有一群身穿綠色小馬甲的志願者跟「三人小組」一起衝鋒在前,運用他們的外語優勢搭起溝通的橋梁,廖環就是其中之一。「我多年來都參與志願服務,加上自己是老師,性格上也比較喜歡與人溝通,也想運用外語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得知老師投身抗疫志願者,學生們也對他的服務經歷十分感興趣。
  • 用心感受 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
    導讀:一對男女相識、相知、相愛的更高境界,是心心相印,是心有靈犀;人與人之間,最完美的層次,是思想上的相通,心靈能產生共鳴....   我們常說和誰談的來,也常喜歡用氣味相投來形容朋友的契合。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會發生、能達到,主要是建立在雙方面中間有一座橋,能夠互通的橋;想搭起這座橋。
  • 《愛上閱讀的秘密》:用孩子能讀懂的繪本搭起溝通的橋梁
    而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卻在時間的鴻溝中,天然喪失了用同樣的思考方式和孩子對話、溝通的能力。這本《愛上閱讀的秘密Ⅱ》用孩子能讀懂的繪本搭起了一架溝通橋梁,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對話更加有效。 大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學習、社交能力培養,自我意識、責任意識養成、情商啟蒙;小到改掉一個壞習慣,學會在發脾氣時控制情緒,減少挑食……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怎麼解決?
  • 「開元義警隊」,平安全方位
    12月14日上午,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湖濱派出所舉行「開元義警隊」成立暨出徵儀式,社區民警、輔警以及全體義警隊隊員共50餘人參加了活動
  • 嵊州有支退伍老兵組成的義警隊
    為此,魏龍剛花了整整一周的時間,積極與學校聯繫溝通,並幫忙進行網上申報,最終順利解決了張濤孫子的就讀問題。北京有「朝陽大媽」,黃澤有「旗兵義警」,一句調侃,道出義警工作的重要性。2019年,同樣曾是退伍老兵身份的派出所教導員俞棋彬,選拔並組建起了一支由160名退伍老兵參加的義警隊伍,並用自己的名字諧音為隊伍命名,寓意在國旗和黨旗下,守護一方平安的退伍老兵。
  • 「用藝術搭起巴中友誼的橋梁」
    中國青年與巴西青年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充滿了激情。」納伊瑪說。  在中央芭蕾舞團抵達巴西之前,《巴西利亞郵報》《聖保羅頁報》等巴西主流媒體已經進行了許多相關報導。《巴西利亞郵報》還介紹了近年來芭蕾、戲劇等文藝事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據中央芭蕾舞團負責人王全興介紹,中央芭蕾舞團將在巴西5座城市進行巡演,巴西利亞是首站,之後還將赴裡約熱內盧、聖保羅、庫裡蒂巴和貝洛奧裡藏特演出。
  • 雲南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雲南佤鄉留守兒童的暑假:關愛之家搭起成長橋梁  【解說】孩子們在假期本應享受父母陪伴的快樂。然而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刀董村,有一群留守兒童在假期中卻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似乎不屬於他們。
  • 選書師,書籍與讀者之間的一座橋梁丨光明時評
    選書師不只是對圖書做出整理歸類工作,也不只是為讀者提供某些簡單的參考意見,而是要對整個圖書市場有全面了解
  • 在滬外籍人士的抗疫戰:從不解到感謝,這群人架起了溝通橋梁
    漢娜所在的這個微信群,有200餘名來自世界各地、常住浦東新區聯洋社區的外籍人士。如果將這個微信群放大,可以看到千千萬萬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他們該怎麼應對疫情?如果在上海被隔離,他們擔心嗎?「會有情緒波動是人之常情。但不管是哪國人,我們共同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浦東新區外辦副主任陳斌說道。
  • 探訪成都「特殊」烘焙坊:為心智障礙者搭起接軌社會的「橋梁」
    嶽依桐 攝探訪成都「特殊」烘焙坊:為心智障礙者搭起接軌社會的「橋梁」中新網成都7月25日電 題:探訪成都「特殊」烘焙坊:為心智障礙者搭起接軌社會的「橋梁」作者 嶽依桐「這是您的麵包,總共10元。哦!與眾不同的是,這裡有三位特別的員工,他們都是心智障礙者。張智誠(右)正在幫助師傅做麵包。 嶽依桐 攝「麵包慢點點」的主營單位,成都市新葉助殘公益服務中心副主任楊豔介紹,心智障礙者是殘疾人中就業最困難的群體,因為理解能力、溝通能力較弱,他們很難適應工作,尤其是自閉症患者,行為、情緒的不可控讓他們往往被工作機會拒之門外。
  • 蒲城堯山派出所召開向人民匯報暨義警隊表彰大會
    向人民匯報暨義警隊表彰大會現場為進一步加強公安機關與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繫,踐行新時期楓橋經驗,做到「黨政信任,群眾滿意」,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2020年12月18日,蒲城縣公安局堯山派出所召開「向人民匯報暨義警隊表彰大會」。
  • 一塊小小的黑板報,一座社區與居民溝通的橋梁
    除了有刊頭、院落黨支部和院委會主辦等內容外,「總第53期」的序號也很是亮眼。這期黑板報的內容有兩個:一個是告知院落居民,原來的院委會主任劉興元老大爺已80多歲了,為了「金色陽光」自治得更好,現需要選出新的院委會主任。
  • 蘇州最「低調」的湖,是金雞湖的兩倍,有網紅景點外國人多
    在蘇州有個面積非常大的湖,它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名字叫做獨墅湖。和大名鼎鼎的金雞湖相比,知道獨墅湖的遊客更少。但這裡面積大約11.52平方公裡,卻是金雞湖的兩倍。據說獨墅湖的形成是因為宋朝時期的一次大地震,經過歷史不斷演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
  • 蒲城縣公安局堯山派出所召開向人民匯報暨義警隊表彰大會
    12月18日,蒲城縣公安局堯山派出所召開「向人民匯報暨義警隊表彰大會」。堯山鎮黨委書記賈瑋出席會議,公安局副局長喻偉作講話。堯山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及各村書記、義警隊全體成員、轄區企業代表共計150餘人參加活動。
  • 在蘇州抗疫戰線,有一群「洋」志願者
    、輔警開展蘇城碼核查工作,減少了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盧卡斯來中國近十年了,他曾在我國很多城市工作和生活過,他認為蘇州是一座開放和包容的國際化城市,所以選擇定居蘇州。  盧卡斯說測溫、查驗蘇城碼、便民服務這些看似細小瑣碎的工作能讓很多乘客感覺到安全和溫暖,現在疫情進入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有個別市民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外國人,認為外國人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離開了,現在疫情控制住了,
  • 漢語為我們架起溝通的橋梁
    他說:「漢語為我們架起溝通的橋梁,促使我們不斷努力學習。」蘇伊士運河大學的桑英傑說:「漢語豐富了我的人生。」蘇伊士運河大學四年級學生王淼說:「漢語是一座橋,這座橋讓不同文化的人走進同一個溫暖的家。」在才藝表演環節,選手們卯足了勁兒,亮出「十八般武藝」。有妙語連珠的繞口令和快板,有中國流行歌曲演唱,還有太極劍表演、模仿秀等。文昊表演的相聲博得一片掌聲,最終獲得本次比賽特等獎。
  • 杭州14所高校校園內將出現義警隊
    通訊員趙蕾洪珂凡記者方秀芬近日,由杭州市公安局錢塘新區分局和浙江財經大學聯合舉辦的下沙高教園區平安校園建設暨「平安校園·反詐先行」動員大會暨高校義警隊啟動儀式在浙江財經大學舉行。高校義警隊,是一支完全由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志願隊伍,協助民警以更積極的姿態進行高校反詐宣傳活動,致力於儘可能減少大學生被詐騙案件在校園發生的機率。
  • 17歲小夥用電腦配件搭起一座"曼哈頓"城
    17歲小夥用電腦配件搭起一座"曼哈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