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婦聯、江蘇省作家協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作為「童」字系列美育活動的重要品牌,已成為江蘇文化的一張閃閃發光的名片。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成為了一個享譽全國的青少年詩教活動,帶動江蘇內外青少年詩歌教育的蓬勃發展。
第四屆「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以「童詩寄情,夢圓小康」為主題,自4月開始徵稿,截止到7月底,共收到海內外投稿9萬餘首。經過初評、複評,第四屆「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作品評審會(終評)於2020年8月26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由「童心裡的詩篇」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朝潤主持,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葛萊同志委託,代表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主辦單位,感謝各位評委的到來,並以組委會的名義邀請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擔任終評評委會主任。按照《終評評審流程》規定,經全體評委個人評審、分組討論、集體評議三輪評審後,共評選出一等獎15名、二等獎45名、三等獎90名、優秀獎180名。
評
委
點
評
高洪波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評委會主任
疫情期間舉辦這樣的一次詩會格外難得,9萬多的稿件說明兒童對參與詩歌寫作的渴望度是很高的。在藝術標準上來講,對兒童詩的評判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對於一些好的作品都能讀出它的韻味,會心一笑。對我們兒童文學界來說,兒童文學是淺語的藝術,這其實難度很大。孩子本身就是兒童,這是他們自己說的話。也有一些孩子可能會裝老成,但他掩蓋不住自己的內心。所以高爾基曾說:兒童是最值得尊敬的人類。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對萬物的觀察,有一種人類本真的、原始的那種特殊的視角。而我們這屆作品中,很多詩都有這種獨特的視角。
梁鴻鷹
《文藝報》總編輯
經歷了疫情還有小康社會建設這一段過程,整個氛圍在作品當中都能反映出來,以往兒童詩都在寫身邊的小事,這次很多都是寫疫情、寫醫護的、寫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的,童詩在寫現實題材、表達現實性方面有了明顯加強。從藝術性來講,能看到有一些很有才氣的詩作,最重要的還是能看到孩子們的童心。他們有的從一個意象開始寫起,從一件小事開始寫起,從爸爸媽媽身邊的人開始寫起,還有寫花草自然等,很貼近生活,通過兒童的眼睛也看到了教育、家庭氛圍、倫常關係的很多問題。
施戰軍
《人民文學》主編
這些兒童詩特別有味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有少兒感覺的那種詩歌,有的真的很令人驚喜,只有孩子才能寫出這樣的詩歌。有些抗疫的詩寫的相當好,讀的時候心也跟著一起波動。有的詩還帶有一定的哲理性,這樣的作品很難得。還有一些特別的詩,既有兒童感,也通向未來的成人世界。本屆與上屆相比的特點是社會題材主題更多了,還有兒童自己對世界辯證的想法。總體上看,可以欣慰的看到詩歌后繼有人。詩歌總是和生命聯繫在一起,也許別的文學可能衰落,但詩歌會更強。
李少君
《詩刊》主編
孩子們的視野比以前更加開闊,上一屆作品中感性的詩歌比較多,但這次社會題材的比重在擴大。孩子們寫的哲理詩也在增多,是經過他們的思考的,這非常難得。當然還有很多抗疫等社會題材的,說明多元化也在兒童詩中呈現,反過來說兒童詩也越來越成熟。這次看到很多寫三代四代人的對比,這在我們那個時代是沒有的,這種對比帶來智慧的增長。現在寫詩的人越來越多,詩歌的用途也越來越廣,詩歌也會越來越好。
劉笑偉
《解放軍報》文化部主任
我有三點感受,第一,雖然「童心裡的詩篇」是江蘇舉辦的活動,但是影響是全國的,活動的輻射範圍廣,影響力也很強大。第二,雖然寫的是兒童詩,但也反映出了成人詩壇的狀況。兒童詩很天真,讀這些詩很愉悅。第三,雖然寫的是童心,但是折射出的是整個社會,很有啟示意義。
何言宏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能看出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孩子們的童心也在變化、在擴展、在豐富。疫情涉及到千家萬戶,兒童也通過家庭生活的變化,去感受當下整個民族面臨的這樣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我相信等他們成長以後這對他們一定是深刻難忘的。這是童心區別以往的一個重大變化。很多寫小康題材的詩,通過祖孫三代的對比,表現了我們國家短短的幾十年發生的重大變化,體現了他們的歷史感。也有很多詩歌提到了最新科技的變化,如手機,電子遊戲,主播等,專業的詩人寫這種科技題材都未必能處理好,但兒童寫得很好。
李東華
魯迅文學院副院長
本屆參評作品真的是從「童心」裡飛出的詩篇,那些與成年人的思維方式、感知方式、表達方式有時完全不同的童言童語,不時地以其出人意料的想像力和迭出的金句讓人眼前一亮,讓人捧腹大笑,讓人油然而生「後生可畏」的讚嘆,讓人在滿紙的童真童趣裡想重回爛漫童年。本屆參評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的另一點是孩子們視野之開闊,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宇宙萬物、大千世界,都已被他們收入眼底。目光的寬廣帶來思想的獨特和深刻,小小詩句濃縮著他們探索未來的好奇心和進取的勇氣。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用詩歌來感受人生,用詩歌在心與心之間架起相通的橋梁,讓詩歌成為孩子們生命的支點。
徐德霞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我們的活動貴在堅持,「童心裡的詩篇」越來越成為了一個品牌, 輻射越來越強,影響力越來越大。孩子們的詩寫出了當下的疫情生活的真情實感,我也看過很多其他寫疫情的作品,同為寫疫情的主題,孩子看的角度跟成人都是不一樣的,他們能找到細微的點,不是大而化之。兒童詩的藝術性是非常高的,有些詩大人也未必能寫的出來,因為他們缺少那種純淨的眼睛,兒童那種純淨的童心。孩子們的詩大人看了以後為什麼覺得那麼舒服,那麼耐品味,那麼感動,因為詩中有孩子的真情。
馮 臻
《兒童文學》主編
孩子創作的詩歌還是很有亮點的,他們既是善於捕捉生活意象的藝術大師,也是天生思考生命的哲學家,還是天生調皮的幽默大師。他們無意當中就能運用賦比興的手法,把宏大的主題融合在微小的細節中展現,天然化用詩歌技巧,不著痕跡。讀這些輕靈的兒童詩是一種享受。
王 珺
《中國教育報》文化讀書周刊主編
看到童心裡的詩篇,有一種重回童年的感覺,想起了自己朦朦朧朧的少年時期,感覺特別真實,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相比之下,我讀到的短詩都比較有詩意。好的兒童詩,是孩子眼睛看到的,是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詩的孩子多了,我們的社會也會變得越來越好。讀到這些詩很感動。
金 本
《少年詩刊》主編
跟那麼多的詩歌活動比較,「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活動產出的結果的確非常亮眼。最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個就是這些小詩人對生活有獨特的發現。很多小孩子寫詩限於生活現象的描摹,或者別人怎麼說,自己就怎麼說,而這些小詩人對生活都有獨特的發現。第二個就是這些作品很多都有大情懷。很多孩子寫詩都是都是小貓小狗雲朵等,小盆景多,大情懷少,比較缺乏大情懷。有了大情懷,詩歌的品味就不一樣。
王泉根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南京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學之都,江蘇的文學無論成人文學還是兒童文學都很強,從古代文學到現當代文學都有很多大家,「童心裡的詩篇」活動在兒童詩領域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參與評審的這些作品輻射之廣,數量之多讓我感覺很震撼。讀下來感受到作品的現實性大大增強,而小孩子的作品最怕的就是通篇空話、強說愁。還有些詩寫到新農村新建設,令人非常欣慰。現在的小孩都遠離了社會,但是作品裡有好幾首提到了農村的變化,而且裡面有童心的表現,讀這些兒童詩有很大的收穫。
吳思敬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我們活動的主辦方——江蘇省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廳等單位,做這樣一個活動非常具有開創意義!這項活動把詩歌教育、特別是新詩的教育,從孩子開始抓起。對於青少年,尤其是在基礎教育當中,如何抓好詩歌教育,這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考慮的一個問題。因為詩歌教育對於孩子的人文素質的培養,對於他未來世界觀的形成非常重要。所以我認為「童心裡的詩篇」活動的意義太大了,把孩子們對於詩歌熱愛的火花、火苗,用如此一種積極的形式給推了出來。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起到一個非常好的帶頭作用!我充分肯定這項活動具有的意義,也同意它正在成為品牌。這些優秀作品被選出來後彙編成詩集,這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我堅信,我們未來21世紀的一些大詩人,可能就會從我們這個活動中誕生。
朱壽桐
澳門大學特聘教授
首先,我覺得我們的小詩人,觀察、描寫生活的角度與深度都在往前推進。例如上一屆描寫手機的優秀作品,放到今年這一屆來看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今年大家都寫得很好。也就是說,手機對家庭、父母、孩子之間關係的介入,越來越成為孩子關注的方向。其次,我認為孩子在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美的呈現,這本身就是對祖國、新生活的一種讚歌。孩子們本身都擁有感性思維,他們的詩也都具有哲學意義,但應當避免曲裡拐彎的用複雜的句式、辭藻呈現。避開了非常直接的生硬的表達,以及非常複雜的語句表現,那麼孩子們的詩的境界會更加提高。
李朝潤
江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
剛才,各位老師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對本屆入選作品從不同角度作了精彩點評。正如我開頭介紹的那樣,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等多家部門之所以舉辦《童心裡的詩篇》等「童」字系列品牌活動,就是為了從詩教樂教入手,用美育啟迪孩子們的心靈,提高他們的審美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從各地投送的稿件來看,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值得注意,就是相比之下,讓人眼晴一亮的作品,往往出自一、二年級或三、四年級的學生之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貼近自然的心靈更清純,感悟生活的觸角更敏銳,發現世界的目光更獨特。這,恰恰是最可喜也是最可貴的。在對作品的評選與宣薦中,我們一直強調以下幾個性:一是童真性。兒童詩,沒有童心、童趣、童樂,就失去了兒童詩最為鮮明的特質。特別帶有主題的創作,更要注意這一點,更不能離開兒童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二是生活性。所謂生活性就是要讓孩子們從小就要學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細緻入微地體會現實中的美好。三是現代性。兒童詩的創作,如何拓寬題材,不再是小花小草、小鵝小羊、蝸牛松鼠、大象螞蟻等等,而是具有時代氣息、現代氣息。這次入選的作品中,不僅有寫手機的,也有寫網際網路的,還有寫時光穿梭機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四是美學性。美是一切文學藝術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素。美的思想、美的情懷、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是所有創作者必須追尋的目標,也是兒童詩創作應當注意的一個方面。人們常說,詩歌養心,它滋養美如花朵的生命,這是兒童詩最具美學價值的所在。五是引領性,這是最關鍵的一點。我們做這個活動,不僅是兒童詩創作的本身,而是通過它看到詩意中國的遠方。中國新詩走過一百多年的歷程,有輝煌,也有不足。這些年來,兒童詩的創作亦是如此,總是在不斷努力中向著更高的臺階邁進。記得在前兩屆兒童詩的評選中,一些老詩人看到孩子們優秀的作品,有的喜形於色,有的熱淚盈眶,有的甚至這樣評價,孩子的詩歌創作,從某種意義說,或許就代表中國未來詩歌創作的走向。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但兒童詩的純真、兒童詩的美感、兒童詩的浪漫,對我們如何改進語文教育、如何進行詩歌創作,如何構建未來的詩意生活,無疑具有一定的引領和啟示作用。
江蘇省委宣傳部未成年人處副處長馬如俊作為監審委員出席了會議。
主辦單位
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文明辦
江蘇省教育廳
共青團江蘇省委
江蘇省婦聯
江蘇省作家協會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承辦單位
江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頻道
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
協辦單位
江蘇文藝出版社
優漫卡通衛視頻道
揚子晚報
江蘇教育報刊總社
《揚子江詩刊》
《興趣閱讀·少年詩刊》
江蘇省朗誦協會
江蘇詩歌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