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詩裡,有大天地

2020-12-27 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蔡萊莉

「推開老家的木門/吱呀吱呀/它在說歡迎回家/刷上桐油/換上春聯/門仿佛年輕了幾歲/它喜滋滋地看著/一家老小跑進跑出/聽鍋碗瓢盆/叮叮噹噹/離別時/關上木門/它一聲不吭/默默地站在奶奶身後/目送我們漸漸遠去……」7月27日,江蘇省第三屆「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優秀作品詠唱會在江蘇常州舉行。舞臺上,無錫市新吳區南星小學六年級學生楊婷吟誦著自己的獲獎作品《老家的木門》。

兩位小演員正在朗誦獲獎作品《別人家的小孩》。 資料圖片

「短短十幾行詩,卻像一股出山的清泉,蘊含著濃濃的親情和對故鄉深深的愛戀。」江蘇省作家協會詩歌工作委員會原主任孫友田評價道。

「除夕那天凌晨,我們回到老家。村子裡靜悄悄的,當我們走到大門口,門卻『吱呀』一聲打開了,是奶奶,執著地候在門口迎接我們。原本因為缺少睡眠而昏昏沉沉的我,就在大門『吱呀』一聲打開的那一刻,完全清醒了,我聞到了家的氣息。」楊婷這般講述她的靈感來源。

用童眼與童心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發現生活之美,感知生活的情趣,正是江蘇省打造「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的出發點。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作家協會等部門聯合主辦,共收到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港澳臺地區,以及來自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家的兒童詩歌超過10萬首,從中評選出獲獎作品225首。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評委認為,這些獲獎作品真正體現出中國當代兒童詩創作的水準。「在詩歌創作比較小眾的當下,江蘇呈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狀態,這裡的兒童詩歌土壤肥沃,創作充滿生機活力,讓我們看到了詩的希望。」中國作協副主席高洪波說。

根植於生活的母體,兒童詩歌正在破殼生長。

1. 來自生活深處的詩意,有動人的氣息

「不管是哪類創作,生活永遠是靈感的源泉。關在屋子裡『憋』出來的作品,和在生活中通過觀察、感悟、提煉出來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視角,寫出來的詩都是不一樣的。」作為三屆「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活動的評委、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徐德霞說。

她發現,最近兩屆詩會,成人對於孩子的指導和影響逐漸淡出,孩子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善於從有「煙火氣」的生活瑣事中捕捉細節和感人的瞬間,表達的都是他們的心聲。

此次獲獎作者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江蘇省常州市劉海粟美術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吳艾雨。她在和媽媽去旅行的途中,創作了詩歌《星星》:「我在海邊/看到了滿天繁星/我問媽媽/星星為什麼掉不下來/媽媽說/天空是星星的媽媽/她把孩子緊緊地摟在懷裡。」

「很多人都會問,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才六歲,會寫啥?但是吳艾雨是個愛觀察、愛提問的孩子,她提的問題,還真是六歲孩子的視角。而媽媽的回答,也是非常巧妙,充滿了濃鬱的愛。」徐德霞認為,《媽媽是個魔術師》《父親是弓我是箭》《奶奶家的絲瓜》《如果爸爸不是警察》等一大批作品,都很鮮活,帶著生活的溫度,是孩子用詩人的眼睛、純真的心靈感悟到的生活,詩歌中充滿了他們對親人的愛和對美好世界的憧憬。

龍亭如在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小學戰旗分校任教。她指導學生創作的詩歌《夜》,獲得了本屆詩會二等獎。她說:「作為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帶著學生一起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通過獨特的視角觀察、體會,讓他們的語言變得豐富,文字變得靈動。」

來自於生活深處的詩意,總是富有動人的氣息。有一段時間,龍亭如喜歡給孩子們講《阿佛的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阿佛喜歡收集陽光等美好的事物、美麗的色彩。她就引導班裡的學生站在阿佛的角度去看世界,比如說阿佛遇到雨點會怎麼想、怎麼說。

在秋天,學校煮了南瓜湯給孩子們喝,有學生感慨:「哇,我們喝下了一整個秋天!」這給了龍亭如莫大的驚喜,「在孩子們心中種下詩歌的種子,一個不經意的瞬間,詩歌的花朵就已經開得鬱鬱蔥蔥」。如今,詩歌小畫報、詩歌漫畫明信片等創意傳播詩歌的載體,在龍亭如的班級裡蔚然成風。

2. 關注熱門話題,激蕩時代的回聲

江蘇省鎮江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孫莉茜的《朋友圈》,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六年級學生李萌宇的《我的「支付寶」》……從這些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少兒在進行詩歌創作時也有著鮮明的時代烙印。

加強現實題材的創作,突出時代感,是本次少兒詩會的又一個特色。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秘書長、本屆優秀作品詠唱會總編導李朝潤認為,加強現實題材的創作,需要注重一個「新」字。

「既鼓勵孩子們寫一寫司空見慣的花草樹木,同時也鼓勵孩子們多寫一些與當下生活和時代相關聯的作品。文學創作要關注時代,兒童詩也不例外。」李朝潤說。

「別人家的小孩」的說法在社會上廣為流行。在成人世界,這個說法多少有些戲謔、調侃的成分,但在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邢佳嘉看來,卻別有一番滋味。

一次節日聚會上,媽媽和親朋好友對話的內容,成為邢佳嘉的創作素材。於是,她寫下了這首《別人家的小孩》:「媽媽/在您的口中/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她練琴不倦/拿獎拿到手發軟/她奧數天才/沒有難題解不開/她乖巧可愛/從不給大人添麻煩/哈哈媽媽/告訴您一個秘密/在我的心裡/也住著一位別人家的媽媽/她酷愛鍛鍊/總保持完美身材/她廚藝精湛/常燒出精美小菜/她人意善解/從不絮叨和嘮煩/其實/我們都很平凡/但我們依然是彼此的最愛/讓我們多一些忍耐/用濃濃的愛/將小小的缺點衝淡。」

教育家孫雲曉認為,這是一首現實題材的兒童詩歌,小作者把自己和同學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獨特的視角進行了真實的反映和抒發。「《別人家的小孩》看似簡單,卻反映出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這首詩能夠叩中天下父母之心,它的最大魅力在於把深深的代溝變成了彩虹橋。當父母給了孩子榜樣,孩子就會將心比心,與父母有效溝通,相互包容、摯愛。」孫雲曉說。

《別人家的小孩》關注的是熱門的家庭教育話題,北京市海澱區北達資源中學初一學生楊宇涵創作的《妹妹,我想對你說》關注的是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對家庭氛圍的影響。媽媽生了個小妹妹,作者先是對小妹妹說,「你是我生活的侵略者」,還是「母愛的共享者」。慢慢她改變了說話的口氣,因為她發現小妹妹不僅「是我快樂的賜予者」,而且還是「我永遠的陪伴者」,最終感受到「父母終有一天會老去/而我們互相還會有個最親的伴兒/我有我妹/你有姐」。

童詩裡,有大天地,裝滿孩子們誠摯的心聲,也激蕩著時代的回聲。

李朝潤表示,從此次少兒詩會評選出來的獲獎作品,可以看出評委會以及主辦單位的導向,具體來說,就是作品要反映當前社會普遍現象,富有時代特色,同時要感情真摯、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

3. 激活詩心,給生命塗上別樣的底色

作為「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的起源地,江蘇創辦了全國首份少兒詩歌刊物《少年詩刊》,融詩歌的展示、交流、推廣於一體。200多所中小學積極加盟的「江蘇詩歌教育聯盟」在南京成立,帶動了一大批學校建設詩歌校園文化的步伐。一大批少年兒童步入詩歌創作的行列,為詩歌寫作的繁榮與多樣化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陪同孩子前來參加吟誦會的家長邢女士認為,「童心裡的詩篇」少兒詩會給孩子搭建了很好的展示文學才華的平臺,有助於推動文學新人的湧現。先不說這些孩子能不能成為作家,未來會不會走上文學創作之路,最起碼讓他們喜歡上了文學,領會到了寫作的樂趣,給生命塗上了一層別樣的底色。

「在學業壓力普遍較大的現實環境下,有些學校和家長未必會同意自己的孩子花很多精力在詩歌或文學創作上。然而,在孩子的生活中,除了學業之外,還有讓生命更豐富、更精彩的方式,那就是詩歌,這是與學業並行不悖的兩個臺階。」本屆少兒詩會評委、《兒童文學》雜誌主編馮臻認為,詩歌創作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和豐富性,提升綜合素養和審美情趣,使生命邁向更深廣的領域,讓孩子終身受益。

三屆少兒詩會期間,舉辦了多場詩人進校園活動。7月27日晚,高洪波、馮臻等作家走進常州龍虎塘小學,和小詩人、家長、老師交流詩歌創作心得。馮臻鼓勵現場的孩子們要堅持詩歌創作,不要輕言放棄。

「詩歌的篇幅短小,體裁輕盈,能夠直抒內心世界,孩子容易駕馭。少年兒童創作詩歌,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天然去雕飾,所以在文學創作中,孩子們應該要解放自己,把所想所思所感悟忠實地落到紙上,慢慢積累,就會有大的收穫。」馮臻說。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08日 09版)

相關焦點

  • 童詩有味似連珠
    童詩中有精練的語言,奇特的比喻,機智的比擬,鮮活的動詞,豐富的想像,新穎的構思,奔放的激情,細膩的感受,純真的童心。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童詩寫作?針對低年級孩子還不會寫作的現狀,為了在寫作指導中努力滲透童詩啟蒙意識,培養學生童詩寫作的興趣,我嘗試運用以下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童詩寫作。
  • 蒼南童詩
    天地之間,亙古及今,事物繽紛,蒼南縣依山傍海,數千餘年來,蒼南人民在這片土地上耕山牧海,薪火代傳,蒼南童詩即產生於此山海人文獨特的地理環境,伴隨著神話故事傳說而成長。千百年來蒼南人民在生活勞動中創編了許多童詩,這些童詩代代相傳,或反映民俗民風、世間趣事或寓以教育意義。古人說:「童,童子。徒歌日語。」
  • 偉大的想像力從童詩開始
    我發現這些參賽作品中有很多孩子們寫的好詩,與此同時,圖書市場出版的童詩質量參差不齊,除了有幾位著名童詩作家的詩集外,有相當多童詩的選本也不盡如人意。 在國內,古詩的圖書出版和網際網路朗讀古詩、講解古詩的欄目很多,但講解現代童詩的非常少。曾經有很多次,我應邀到學校為孩子們講解現代童詩,發現在這個領域有太多的空白。《童話裡的世界》一書的大受歡迎,使我產生繼續編寫解讀現代童詩的想法。
  • 童年邂逅童詩 童詩潤澤童年(圖)
    12月27日下午,撫州高新區名仕小學舉行了以「童年邂逅童詩 童詩潤澤童年」為主題的經典童詩誦讀展示活動。活動旨在傳承文化經典,打造書香校園。正在朗誦  此次活動共展示了八個節目,參賽學生分別朗誦了經典童詩《美麗的季節》《節日》《雨後》《日出夜晚》《粽子節》《河流》《我是個可大可小的人》,在舞臺上傳遞詩歌的芬芳與力量。
  • 童兜來襲,打造孩子們的童夢天地,童兜天地MALL開業典禮圓滿落幕!
    但是2018年11月30日,引起重點關注的事物是童兜天地MALL落戶昆明並舉辦了隆重的開業慶典活動。11月30日九點三十分,昆明童兜天地MALL經過近兩年的精心籌備,今日,在響徹雲霄的炮竹聲中於昆明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舉行了盛況空前的開業大典,終於以正式的面貌於昆明大型購物商圈亮相,現場熱鬧非凡,驚醒酣睡中的你。
  • 趣讀童詩,樂學語文——張曉楠童詩繪本新書分享會在菏澤成功舉辦
    ​近日,兒童文學作家張曉楠童詩繪本「童詩伴你學語文」新書分享會在山東菏澤噹噹書店成功舉辦,該書由鞦韆童書隆重推出,當日各大線上網店同步開售。張曉楠從詩歌創作角度生動形象地為小讀者們解讀了書中部分詩歌的奧妙,並與現場讀者一起創作詩歌。
  •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 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西部網訊 (記者 賀桐)今天(4月29日)下午,西安高新第一學校大禮堂裡詩聲朗朗,詩話柔情,老教授與師生們沉浸在詩的海洋裡,一場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活動正在進行。
  • 童詩教學|讓春天胖起來
    她在簡書裡說:皇上不急太監急,光是我這個不管事的太監無力回天!既然沒有捷徑,就慢下來吧,心安理得的用柏拉圖式的烏託邦在這片充滿硝煙的戰場上唱自己的歌。今天再一次給孩子們講了作文,希望他們第三次修改稿會有基本的作文結構,每段有個中心句,不偏題,語句通順就好了。下午給孩子們一起讀讀兒童詩,在兒童詩的想像的世界徜徉。
  • 基於兒童立場的童詩教學
    同主題誦讀首先必須確定一個主題,然後找幾本相關內容的童詩同時閱讀,這樣可以對這個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當然不同年段的孩子選擇內容會有很大的差異性,比如低年級的孩子適合讀短小精煉,富有童趣的兒童詩;而中高年級就可以選讀些有生活智慧,富有哲理韻味的兒童詩。比如當秋天到了的時候,班級就可以開展以「秋」為主題的兒童詩誦讀。
  • 童詩爸爸說童詩 | 為什麼說童詩是最貼近孩子的
    最近在做一些關於童詩的公益講座。 有不少家長在問,「老師,我感覺童詩似乎很有意思,但到底學童詩有什麼用呢?我孩子報的免費課都很多,都上不過來了。」 其實,非常理解當下很多家長的心態,延遲開學,唯恐孩子荒廢了學業,所以除了學校的網課,有不少家長還外面的班報了一大堆。這個時候,在很多家長看來,童詩,無非是打發時間,錦上添花的東西。
  • 嬰童用品一站式購齊 童兜天地MALL嬰童博覽會啟動
    「寵粉嘉年華嬰童博覽會」活動現場。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楊毅星)12月11日,母嬰盛典「寵粉嘉年華嬰童博覽會」在昆明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外廣場啟幕。11日-13日期間購買嬰童用品,這裡不僅可以一站式購齊,還將享受超值折扣。
  • 偉大的想像力從童詩開始 | 贈書
    巴喳——巴喳[英]傑·裡弗茨穿上大皮靴在林子裡走,巴喳——巴喳!這首詩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有個人穿上了大皮靴,他要開始走路了。我們知道,軟底的鞋子走路發出的聲音比較小,要是踩在地毯上聲音就更小了。但是大皮靴可就不一樣了,大皮靴的鞋底很厚很硬,走起路來聲音也很響。那麼,這樣一雙大皮靴走起路來動靜可就大了。有個「篤篤」聽到這聲音,馬上就飛進樹枝間躲了起來。「篤篤」是什麼東西?「篤篤」就是經常發出「篤篤」聲的東西。
  • 金源兒童成長天地、童兜百貨超值「福袋」迎新春
    為迎接農曆新春佳節,2013年2月1日至15日,金源 「Kids Fiesta兒童成長天地」特別推出了 「超值福袋」商品。顧客在活動期間只需要花99元,就可以購買到價值超過199元的福袋一份。   2月1日一早,金源 「Kids Fiesta兒童成長天地」裡人氣沸騰,顧客們早早便排隊搶購「福袋」。
  • 童詩碩果滿枝頭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 方西河)7月28日下午,嶽陽市少兒詩歌書畫研究會會員以及顧問、市社科聯領導在白楊坡小學參加了「不忘初心,詩意前行」交流、研討暨表彰大會,童詩創作與推廣取得的累累碩果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焦點
  • 童詩教學|42個孩子寫了33首詩,這堂課是怎麼設計的?
    指向第一條目標:自主選擇閱讀的材料,體驗童詩的樂趣。同時,綜合運用默讀、略讀、誦讀的方式,從一個詞走近童詩,回應目標,也為本課學習做好鋪墊。選擇的詩中,有老師寫的詩,「教師不寫何以教孩子們寫?」用教師的示範,以及身邊同學的詩,孩子們更容易親近。)2.
  • 【童詩有約‖第12期】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 土堡再現
    從教27年,苦心琢磨作文教學門道,有十餘篇作文教學論文、習作指導文在《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海峽讀寫研究》《作文周刊》等CN刊物上發表,指導學生在《小學生周報》《快樂語文》《讀寫天地》《作文世界》等刊物上發表習作近470篇(首)。
  • 號外||給孩子寫一首童詩
    號外||給孩子寫一首童詩童詩欄目將最大擴容,展現精彩紛呈的童詩詩作。6月刊將在5月下旬發行。 1、來稿郵箱    來稿請發郵箱:2470973045@qq.com  安濟編輯    來稿務必註明「投稿6月童詩」。(只接受原創首發,只接受郵箱投稿)。2、鄭重聲明:凡是不按規範格式來稿者,均不予審稿和用稿。
  • 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
    作為首期親近母語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進階教師、兒童誦讀課程社群培訓師領教,劉曉琳老師心系閱讀,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前不久,她在誦讀課社群裡分享了關於童詩教學的案例和方法,乾貨滿滿,老師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哦!位老師們好,我是劉曉琳。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林良童詩二首【誦:趙依晨】| 中外好童詩
    中外好童詩 聰善賞析 林良的童詩語言淺白如清水,卻仍然有值得品味的意蘊。
  • 童詩是每個心靈的晨曦
    他替孩子做主張,說:「你們那離臺灣近,能不能託人帶套楊喚的童詩回來?他那麼好,中國大陸卻遍尋不著他的詩。」我一愣。朋友是個書痴,接下來半個小時,就是他滔滔不絕地和我普及「楊喚畢生創作的、不足二十首之兒童詩,何以成為中國一代兒童詩的典範作品」。  朋友終究設法搞到了一套臺版的「楊喚兒童詩」。而我,又等了三年,才捧到中國大陸出版的《永遠的楊喚》。這些,都已是好幾年前的往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