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驥」與「百聞不如一見」的故事,對我們還有實際意義

2020-12-27 天天拉呱

《按圖索驥》

伯樂是春秋時一位著名的象馬專家。

有一次,他從牲口集市上走過。

他看見一匹白馬,並說很好,買馬的人立刻出高價要了那匹馬。

他們說伯樂看中了馬沒錯。

果然那是匹日行千裡的良馬。

後來,伯樂把相馬的經驗寫成一本書叫《相馬經》。

他的兒子以為,只要看懂相馬經就會識馬了。於是,他一邊看書上的圖,一邊兒到郊外去相馬。

結果,他捉了一隻大蛤蟆,以為是良馬。

按圖索驥本意是諷刺,墨守成規。現常用來說明根據某種標誌即可找到需要的東西的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

漢宣帝時,西北邊境時常發生騷亂。臨近邊境了,羌人屢屢搶掠燒殺。漢宣帝立刻召集文臣武將開會商議,大家說馬上派精兵強將去圍剿,哪位將領率兵前往?

剛才主戰的人卻誰也不吭聲兒了,只有一位叫趙光國的老將願意去,漢宣帝問你要多少兵馬糧草,百聞不如一見,他說讓我到那裡看看在說。

趙將軍帶兵來到了西北邊境,他向當地的老人了解民情,他深入邊界去查看地形,他又派探子潛入羌人的駐地偵查,路上他還捉一個羌族士兵。趙將軍從士兵那兒探知,他們首領之間摩擦不合,於是,他派人向漢宣帝提出重兵屯守的主張。

趙將軍主張對羌人採取睦鄰政策,消息傳開,大臣們紛紛反對,他們仍然主張使用武力。

趙將軍又把自己看到的情況講得有根有據,漢宣帝聽了答應睦鄰政策可以試試,

趙將軍重兵駐守邊疆,羌人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從此西北邊境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成語百聞不如一見,強調深入實際的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睡前成語故事9-百聞不如一見
    .」 → 點選「設為星標 ★/ 置頂」百聞不如一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意思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多聽不如親見的可靠。出自《漢書·趙充國傳》。出 處《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例 句1. 我生平第一次過三峽,那瑰奇的景象令我激動不已,真是~。
  • 俗語「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道理更透徹,很多人因此吃虧!
    俗語「百聞不如一見」,背後典故意義深刻,可惜十人九不知!文/婉清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我們得見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就像一些國粹比如圍棋、京劇等,入門極其快,但想要真正的精通卻是一輩子也很難有所成就的。但若只是想要了解文化入門,最好的方式怕就是俗語了。
  • 每天諺語:百聞不如一見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諺語:百聞不如一見 2013-01-28 16:22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專訪:百聞不如一見——日本僑報社「第三屆難忘的旅華故事」徵文...
    新華社東京11月18日電 專訪:百聞不如一見——日本僑報社「第三屆難忘的旅華故事」徵文獲獎者池松俊哉眼中的中國製造新華社記者郭丹「中國工廠的高標準、高效率讓我吃驚。中國人的友善、好客讓我感動。」近日,在日本僑報社主辦的「第三屆難忘的旅華故事」徵文比賽中榮獲中國大使獎的日本青年池松俊哉這樣講述他的中國之旅感受。今年32歲的池松俊哉,在日本著名的羅森便利連鎖公司總部從事原料採購、調配及商品開發工作。2019年7月,因工作原因,池松被派往中國相關食品供應企業進行考察,開始了他首次中國之旅,這也為他參加「第三屆難忘的旅華故事」徵文活動創造了條件。
  • 「百聞不如一見」 用英語怎麼說?
    視覺展示比語言更生動A picture tells a story just as well as, if not better than, a lot of written words.It’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這個說法第一次出現在1911年的報紙上,引用編輯 Arthur Brisbane關於新聞和宣傳業的討論,「一圖勝千言」。
  • 每日一句 | 「百聞不如一見」用英語怎麼說?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百聞不如一見
  • 百聞不如一見的黃花梨龍紋中牌子大衣架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便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最好總結, 大山大川過眼入心,胸中溝壑內營,自然可揮筆如神注,氣韻自然流暢,畫面山河躍然紙上, 這是只靠臨摹是不可表達的。可見,這百聞後的一見尤為重要。上周五,某拍賣公司的古典家具在北京國際飯店預展。抱著百聞不如一見的心態前去近距離感觸這些精美的古典家具。進門第一件,便是一件黃花梨龍紋中牌子大衣架。
  •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下句話更加經典,卻總被人忽略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沉澱為我們留下了諸多文化瑰寶,民間俗語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語言文化,流傳於市井之間,卻道破人生智慧。大家都熟悉的這句「百聞不如一見」流傳於漢朝,意在告訴人們,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做事情不要盲目,凡事要調查研究之後才能下結論。漢宣帝時期,西北部邊境飽受羌患,羌族經常侵犯內地。漢宣帝派了許多將領皆以失敗告終。
  • 「百聞不如一見」是韓國古話?西漢大將趙充國表示:我有話要說!
    1月2日,認證為韓國旅遊發展局的帳號發布了一條旅遊宣傳視頻,在這條視頻的1分20秒處,宣傳畫面中出現了一行文案:「韓國有句古語叫』百聞不如一見』,意指聽一遍,不如親眼看一次。」先不說「百聞」是怎麼翻譯成「聽一遍」的,就是這句文案中的開頭一句立刻引起了網友的強烈質疑。「百聞不如一見」這不是漢語的成語典故嗎?什麼時候變成了「韓國古話」了?
  • Marvel Daily——英語裡的「百聞不如一見」怎麼說
    諺語 英語的成語or英語的「地方話」在我們之前的幾篇文章裡都有反覆講到那以下幾個是小麥精心為大家挑選的幾個容易犯錯誤or那些不常見的諺語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大家應該都有聽過「 Time is money.
  • 趣味|為什麼說「百聞不如一見」?
    答:都說「聞雞起舞」,單靠「聞」,你可能只是手舞足蹈,但如果一見面,說不定就得動「手撕」了呢。就像這樣...正解:成語出自《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大意為:聽得再多不如親眼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需上前方金城了解了解情況再來制定策略!
  • 海外華媒走進四川藏區:百聞不如一見
    中新網阿壩5月25日電 題:海外華媒走進四川藏區:百聞不如一見  作者 王鵬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藏區行,我會說『心弦震蕩』。」在海拔3400多米的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73歲的美國海外電視臺副臺長莫利人稱,幾天來在藏區的所見所聞令她吃驚。
  • 「百聞不如一見」的下句是什麼?同樣6個字,很少有人能做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聽到人們說起各種各樣的俗語,雖然短小,但是凝練著很深的道理,有些也極為接地氣,生動展現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從前車馬慢,人們見一個人很難,不過「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些學識淵博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受人追捧,如果一個崇拜他的人看見後,都會激動地說道「百聞不如一見」,那麼這句話的下句是什麼呢
  •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其實它的後半句才是經典,卻總被人忽略
    俗語的形成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說著說著就成了,沒有源頭可尋,人們經常使用一句話,將它默認為某種意思,從此大家一提起它就明白了;第二種脫胎於文學典故,是從文章、詩詞或小說中摘出的經典語錄,貼近現實生活,所以被口語化而廣泛應用。今天小解介紹的這句俗語「百聞不如一見」,就是第二種。
  •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不是畫貴而是百聞不如一見
    對應的漢語就是「百聞不如一見,畫意能達萬言」。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例句精選:Use some pictures than text.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 百聞不如一見 全球17處值得親臨其中的美景
    百聞不如一見 全球17處值得親臨其中的美景
  • 百聞不如一見!自貢童世界體育幼兒園開門大「集」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家未開先火的幼兒園,真有傳說中那麼好嗎?「百聞不如一見」正是家長們對這所特色幼兒園的最高肯定!在為期兩天的周末參觀活動後,自貢童世界體育幼兒園「火」到了網上——「這個幼兒園的環境真的很棒,衛生做得非常好,師資隊伍挺高的,期待我家寶貝9月的入園」「軟體硬體都沒得話說,還有停車場接送孩子特別方便
  • 「百聞不如一見」的宮廷點心,比名氣更重要的,是好吃和高品質!
    「百聞不如一見」的宮廷點心,比名氣更重要的,是好吃和高品質!最近幾年來,外國的點心在中國是出盡了風頭,像馬卡龍、甜甜圈等,因為超高的顏值成為了眾人追捧的網紅點心。今天,想與大家分享幾款「百聞不如一見」的宮廷點心,五一長假將至,也算是為宅家追劇。
  • 黃果樹瀑布:百聞不如一見 感受詩句中雄偉壯觀的景象
    原標題:百聞不如一見 全國網媒親見詩中黃果樹 中國演出市場重回春天?"
  • 百聞不如一見的美景——織金洞
    織金洞洞口有一迎賓廳,雙獅蹲坐,玉蟾望月,栩栩如生。穿過大廳,便是30多萬平方米的景區。全溶洞共分9大片、19個廳、49室、114個景點。其中最大的廳堂達10萬平方米,長300米,寬170米, 高50米,洞內最高處150米,最大跨度175米。萬壽山、望山湖、南天門、廣寒宮、靈霄殿、塔林洞、十萬大山、水鄉澤國.....宛如到了一個無邊無際的巖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