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存活​!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2020-12-19 健康界

各種新藥和新技術的問世,讓我們看到,人類已經離戰勝癌症的那一天越來越近了!

11月11日,一條「針對惡性腫瘤的可行疫苗」的新聞佔據了國外各大媒體的頭條。這種新型疫苗是將化療和免疫治療強強聯合,目前在最難治的癌症之一--三陰乳腺癌的小鼠模型中進行測試,結果非常振奮人心,100%的三陰乳腺癌小鼠在接受疫苗注射後都存活下來並且沒有復發。這項重磅的研究也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化療+免疫!創新型「可植入」癌症疫苗研發成功

隨著醫學的發展,癌症患者目前有非常多的治療選擇,但目前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弊端,化療在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同時也損害體內的健康細胞,並且不能預防腫瘤轉移復發。免疫療法具有持續的抗癌效果,但是由於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使免疫藥物無法到達腫瘤內部起作用。

現在,一種新的,兩全其美的創新型症疫苗將化學療法的癌症殺滅力和免疫療法的長期功效組合在一起,添加在可在腫瘤部位附近植入的基於生物材料的癌症疫苗中。

可植入的癌症疫苗募集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並將其暴露於患者癌細胞的抗原中,從而引發針對腫瘤的免疫反應。(想觀看完整版新型癌症疫苗治療癌症視頻的病友,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獲得視頻連接)

這項研究由哈佛大學wess研究所與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生物學家,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合作研發的。

新型的可植入癌症疫苗於2009年首次開發,在多種癌症中顯示出了廣闊的前景,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已經在黑色素瘤中進行了初步的臨床試驗。在疫苗的最初設計方案中,研究人員將癌細胞中的腫瘤相關抗原(TAA,從腫瘤中分離出來或對癌細胞的基因組測序來鑑定並生產)與佐劑一起摻入阿司匹林大小的支架中,植入到腫瘤部位,樹突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相關抗原,並激發患者的免疫系統進行攻擊。但是開發癌症疫苗的關鍵限制因素之一是選擇TAA,因為目前只有很少的幾種特定腫瘤細胞系的抗原,而且很難預測哪種可以有效的激活免疫。這種方式耗費的時間非常長,並且成本很高。

而最近,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他們將化療藥物植入疫苗支架中,這樣,化療藥物到達腫瘤部位直接爆發性的殺傷癌細胞,癌細胞破裂死亡會釋放大量的腫瘤相關抗原,樹突細胞能直接接收抗原,從而激活免疫系統,繞開了漫長而昂貴的抗原開發過程。

100%存活!新型疫苗在三陰乳腺癌測試中大獲全勝!

三陰性乳腺癌屬於免疫冷腫瘤,目前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效果不佳。新型癌症疫苗瞄準了這種非常致命的腫瘤。

大家都知道,體內的腫瘤細胞信息在循環過程中,會被體內的巡邏兵樹突細胞識別。但樹突細胞不會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把癌細胞的特徵也就是癌抗原「告訴」殺手T細胞,殺手T細胞就會在體內殺死這些有特異性抗原的癌細胞。而癌症之所以能夠生長,是因為腫瘤是由患者自身的細胞構成的,而免疫系統不會將這些細胞識別為有威脅的異常細胞。因此,如何讓免疫系統重新識別殺傷腫瘤細胞是免疫治療的終極目標。

金黃色的是樹突狀細胞,這是體內最強大的抗原遞呈細胞,能夠從腫瘤細胞中吸收抗原並將其攜帶到淋巴結和脾臟中,在那裡樹突細胞將抗原呈遞給對腫瘤進行免疫攻擊的T細胞。圖片來源:哈佛大學懷斯學院

癌症疫苗技術是激活免疫系統讓其能夠識別和攻擊這些腫瘤細胞。那麼這款疫苗與傳統的疫苗相比有哪些驚人之處呢?注射後究竟是如何在體內殺傷癌細胞的呢?

製備方式有三個關鍵步驟:

1.首先,研究人員在藻酸鹽水凝膠支架上裝載了一種名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蛋白質分子。GM-CSF能夠刺激樹突細胞發育和成熟,這些樹突狀細胞吸收來自腫瘤的抗原並將其呈遞給淋巴結和脾臟中的殺手T細胞,以啟動免疫反應。

2.接著,就是找到腫瘤的特殊標記,腫瘤抗原。研究人員添加了一種新型的化療藥物-名為iRGD的肽相連的阿黴素(Dox),這種藥物的特殊之處是能精準找到並穿透腫瘤,這樣,阿黴素藥物就能精準的在腫瘤內部釋放,殺傷腫瘤同時釋放腫瘤相關抗原信息給樹突細胞。

當阿黴素(紅色)與腫瘤浸潤分子iRGD結合時,它可以有效浸潤三陰性乳腺癌腫瘤(藍色)以攻擊它們(左)。沒有這種修飾的阿黴素大部分留在水凝膠中,無法遷移到腫瘤中(右)。圖片來源:哈佛大學懷斯學院

3.隨後,研究人員在疫苗中加入第三種成分,稱為CpG,這是一種合成的細菌DNA序列,能夠增強免疫反應,讓疫苗的抗癌功效事半功倍。

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1.與未接種疫苗的小鼠相比,接種了疫苗的小鼠腫瘤生長明顯減慢,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

研究人員從小鼠的淋巴結和脾臟中提取並分析了細胞。令人驚訝的是,從淋巴結中取出的T細胞中有14%與腫瘤細胞發生了反應,這表明它們已被樹突狀細胞「訓練」以靶向癌症。

2.接受疫苗的小鼠具有更多的促炎性巨噬細胞,這表明抗癌活性更強,與更長的存活率相關。

對疫苗及其附近腫瘤的分析表明,用含有GM-CSF,Dox-iRGD和CpG的凝膠治療的腫瘤細胞表面蛋白質鈣網蛋白的含量增加,這是細胞死亡的指標。

3.聯合PD-1效果更好。

研究人員將疫苗植入小鼠體內,然後分別注射抗PD-1。組合治療的小鼠顯示腫瘤大小和數量顯著減少,並且存活了40天,而未治療的小鼠為27天,僅接受抗PD-1的小鼠為28天。這種協同作用表明,疫苗與PD-1聯合的效果更好。

4.局部注射,長期保護

為了模擬癌症疫苗如何施用於人類患者,研究小組測試了疫苗在切除原發腫瘤後預防癌症復發的能力。他們通過手術從小鼠身上切除了TNBC腫瘤,然後注射疫苗,結果顯示腫瘤復發率顯著降低,而且令人驚訝的是,接受凝膠疫苗的小鼠中有100%存活了下來,沒有轉移,而所有未經治療的小鼠都死於該疾病。這意味著,這種疫苗不僅可以破壞腫瘤細胞,並且具有記憶功能,可以在體內提供長效的保護,防止全身範圍內的腫瘤復發!

新型疫苗的獨特優勢

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Don Ingber博士說:新型疫苗是一種新穎的多功能抗癌療法,為治療多種癌症提供了新希望。它實質上是一種全新的聯合化療形式,可以通過單次注射進行給藥,與目前使用的常規治療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療效和更低的毒性。這種疫苗不僅可以原位激活具有腫瘤特異性TAA的樹突狀細胞,還可以重塑腫瘤微環境,使免疫系統更容易攻擊腫瘤,並產生防止進一步復發的終身免疫記憶。」

目前,研究小組正在繼續探索化學療法與癌症疫苗的結合,並希望提高其對其他難以治療的腫瘤模型的抗腫瘤功效。

我們期待這款疫苗能儘快開展臨床試驗得到更多真實有效的臨床數據。同時,全球正在開展許多針對癌症的治療性疫苗接種途徑。在國際臨床試驗官網clinicaltrials.gov中搜索術語樹突細胞疫苗,有54個臨床研究。這些研究中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疫苗接種的關鍵步驟是將癌抗原有效呈遞給T細胞。因為DC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遞細胞,因此,利用它們的多樣性可能產生改進的治療性疫苗。想申請的病友可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評估。

相關閱讀:

疾病控制率高達90%!新型癌症疫苗mRNA-4157對多種實體瘤有效

通用型腫瘤疫苗橫空出世!三分之一肺癌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

癌症疫苗取得重大突破!針對血液和實體瘤的通用型疫苗即將進入人體試驗

覆蓋八大癌症!新型癌症疫苗成為免疫治療的第三張「王牌」

癌症疫苗將成為攻破癌症的新希望

癌細胞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質,通過靶向這些蛋白質,免疫系統可以特異性地消除癌細胞,同時不傷害正常的細胞。目前已有問世的癌症疫苗,想了解詳情的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

未來的新抗原疫苗試驗將招募更多的晚期患者測試疫苗的療效,利用預測來提高有效的新抗原和檢查點抑制劑和其他免疫療法協同試驗的抗原呈遞的改進方法,」科學家們說。「如果成功,在隨後的試驗中,個體化疫苗將被用於各類癌症,擁有足夠數量的新抗原接種疫苗具有巨大潛力。

我們期待,從現在起20年後,人類能夠接種疫苗來預防癌症,戰勝癌症,相信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


相關焦點

  • 全球已有8種癌症疫苗研發成功
    耶魯大學正是基於先前的成果來研究這種癌症疫苗。 ISV疫苗 主要用於淋巴瘤 ISV疫苗也叫原位疫苗。這是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淋巴瘤免疫治療項目主任Joshua Brody博士的團隊研發的新型癌症疫苗。
  • 科學家研發出新的癌症疫苗(雙語)
    一種新的癌症疫苗顯示能100%成功治療老鼠身體內的惡性黑色素瘤。   加州拉霍亞市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達拉斯德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給患有黑色素瘤的老鼠注射了一種名為PD-L1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這種藥物可以防止腫瘤細胞攻擊它們的免疫系統。研究發現,同時被注射一種叫Diprovocim的化學物質的老鼠有100%的存活率,Diprovocim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 新冠疫苗接種一次管多久​?
    新冠疫苗接種一次管多久​?新冠疫苗接種一次管多久?疫苗研發到了哪一步?記者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了解到,我國4款新冠病毒疫苗已開啟國際Ⅲ期臨床試驗,部分試驗將在9月初完成首輪接種。Ⅲ期臨床試驗是確定疫苗能否獲批上市的關鍵研究,將真正驗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數千至上萬人的樣本量。
  • 癌症疫苗大突破!打一針即可殺死癌症腫瘤 便宜無副作用且根治率達97%
    打一針就可以殺死小鼠所有癌症腫瘤一次注射可以殺死實體瘤?是的。這種有針對性的方法可以省去那些令人討厭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比目前的療法更有效。這一研髮結果已經發表在2018年1月的《科學》子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RonaldLevy博士是該研究的資深作者。
  • Transgene和BioInvent合作 開發多功能溶瘤病毒以治療實體腫瘤
    作者:Mailman近日,兩家生物技術公司Transgene和BioInvent展開合作,共同開發治療實體腫瘤的病毒免疫療法。BioInvent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發現和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免疫調節抗體。據悉,該公司的一款主打產品BI-1206現正處於第一階段臨床試驗,主要用來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 迎戰實體腫瘤!
    目前,國內也進行了大量的間皮素CAR-T臨床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小鼠實驗中,接受新型間皮素CAR-T療法的晚期卵巢癌小鼠的腫瘤出現快速消退。來自斯坦福醫學院的Majzner教授團隊研發了全新一代針對實體腫瘤的CAR-T療法,這種特殊的CAR T細胞療法之所以被譽為最有希望的療法之一,是因為它靶向一種在很多實體腫瘤中高水平存在的抗原--B7-H3,包括一些兒童癌症。
  • 針對GPC3靶點的CAR-T實體瘤數據出爐,有患者活過四年
    眾所周知諾華是全球第一個獲得CAR-T治療血液腫瘤通行證的企業,他們在血液瘤CAR-T治療領域取得了成功。但如今諾華的放棄CAR-T實體瘤項目,加之在實體瘤臨床的滑鐵盧,不由得讓人們聯想:實體瘤是CAR-T無法逾越的大山嗎?
  • 炙手可熱的TILs療法在五大實體...
    目前TILs療法已經在各類實體腫瘤中遍地開花,取得振奮人心的臨床數據,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有望成為攻破實體瘤的又一炙手可熱的新武器!--TILs療法成為治療實體瘤炙手可熱的新武器 由於腫瘤患者體內的TILs細胞數量不足,以及腫瘤微環境和PD-1的影響,TILs細胞的功能受到了抑制,不能在腫瘤組織中有效的殺傷腫瘤細胞。
  • 李嘉誠的醫藥帝國:傍上「死神疫苗」 旗下公司暴漲300%
    黑色素瘤抗原疫苗免疫療法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雙盲及安慰劑對照的第三階段適應性試驗,旨在評估 seviprotimut-L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主要終點為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二B/C、第三A和第三B/C期於進行根除性手術切除後具高復發風險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無復發存活期(RFS)及整體存活率(OS),並按照與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達成的特殊評估協議進行。
  • 癌症免疫療法新技術——溶瘤假病毒
    文丨白露自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首次成功應用於黑色素瘤患者以來,抗癌免疫療法已經變得多樣化,並聯合放療、化療成為多種惡性腫瘤適應症的治療標準。目前批准的免疫療法包括針對免疫檢查點和腫瘤相關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免疫刺激細胞因子、CAR-T細胞、基於樹突狀細胞的癌症疫苗,以及局部應用的溶瘤病毒療法。
  • 解放軍總醫院即將首次發布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的臨床研究數據
    記者獲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韓為東教授已獲得上述兩個著名國際會議的正式邀請,將正式公布他們團隊在CAR-T細胞治療實體瘤方面的臨床研究數據,即「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CART細胞針對肺癌和其它實體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
  • 超級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治療AML展現強勁療效!
    SELLAS生命科學集團公司(SELLAS Life Sciences Group Inc)是一家處於後期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新型癌症免疫療法用於多種癌症適應症。近日,該公司公布了I/II期研究中採用新型癌症疫苗galinpepimut-S(GPS)治療處於第二次完全緩解(CR2)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最終隨訪數據。
  • 非洲豬瘟疫苗現重大進展 市場空間有多大
    央視新聞報導,中國農科院今天(10日)發布,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製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後,今年8月,疫苗研發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一株雙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實驗室安全評估與有效試驗,突破了規模化生產技術瓶頸,近期已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市場空間有多大?
  • NK細胞免疫療法開赴癌症治療新徵程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根據腫瘤的生長特性和對身體危害程度,將腫瘤分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以及介於良、惡性腫瘤之間的交界性腫瘤。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叫癌,來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叫肉瘤。 ​癌症發病情況怎樣?
  • 進擊實體瘤!藥明巨諾併購Syracuse,開啟TCR布局
    當時,成立於 2006 年的 Eureka 就已專注於開發 T 細胞新療法來治療癌症,其核心技術包括自主研發的 ARTEMIS 平臺和 E-ALPHA 抗體發現平臺,主要用於治療多種實體瘤和血液瘤。今年 3 月,Eureka 完成了 4500 萬美元 E 輪融資,並與 Lyell Immunopharma 進行了戰略合作,尋找更多實體瘤靶標以治療癌症。目前該公司正在美國開展抗 AFP ARTEMIS 細胞療法針對晚期肝癌(HCC)患者治療的 I/II 期臨床試驗。
  • 實體瘤免疫治療再迎希望,ScTIL細胞治療晚期實體瘤臨床研究正式啟動
    相比血液腫瘤,針對實體瘤的免疫細胞治療面臨幾大難題: 第一,異質性難題:實體瘤的基因突變很多,且常呈現高度異質性,僅針對單個靶點的療法(如CAR-T/TCR-T),容易產生靶標逃逸而導致耐藥。
  • 智愛媽媽 |​ 二價、四價、九價的HPV疫苗,到底該怎麼選擇?
    智愛媽媽 |​ 二價、四價、九價的HPV疫苗,到底該怎麼選擇?政務 QHPV疫苗接種的年齡和覆蓋範圍
  • 5年前他身患癌症,黑色素瘤合併腦轉移,歷時4個月腦中癌細胞消失!
    醫學界這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求治療癌症最好方式的心路歷程。目前治療癌症的方法,從初期的手術切除,到中、末期搭配外科的放射線治療、藥物治療,雖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著復發的恐懼與治療後副作用的煎熬。然而,近幾年使用免疫細胞療法來對抗癌症,終於被醫學界所接受。往後幾十年內,免疫細胞療法很可能是對抗癌症極有效、安全、主流的手段。
  • Cell:黑色素瘤的異質性阻礙了有效的免疫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黑色素瘤中,如果腫瘤中的細胞能夠分化為更加多樣化的亞型,那麼它就不太可能受到免疫系統的影響,這就降低了免疫療法發揮療效的機會。這些研究結果可能為設計針對癌症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提供了更好的工具,並且為研發抗癌疫苗指明了新的途徑。
  • 新型抗癌疫苗,抗癌效果到底如何?有什麼優勢?一次說清楚
    比如手術治療只適用於早期實體癌症,而放療化療等雖然能夠殺死癌細胞,但是副作用大,對患者的身體造成的損傷也更大,靶向治療需要特定的基因序列才能精準打擊腫瘤,而新發現的免疫療法,副作用小,可腫瘤也會對此產生免疫抑制,並且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