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幾乎佔據了試卷的一半,除去作文,這一塊兒分值算是最高了,而這一部分的分值其實是比較好拿的,因為語文閱讀理解不像英語閱讀理解一樣是客觀選擇題,答案只有唯一。
語文閱讀理解基本都是主觀題,而且是有答題套路的,得滿分可能不太容易,但是得個70%到80%的分數還是比較容易的。語文閱讀理解有以下的6個解題技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看菜吃飯」,根據題目分值「踩點」
不管是語文閱讀理解題還是文科類的科目如政治、人文地理部分、歷史大題,都是要根據題目的分數去提煉要點,閱卷老師在改卷的時候都是根據這些要點來給分的。
一般來說,超過2分的題,答案往往有兩個對應的分值點,比如:4分的題一般來說要答兩個點,8分的題可能就要答四個點,當然並不是一定的,也有8分的題只要答兩點的,所以還是要結合題目來。
2、依文解題,在文中進行「淘金」
試卷出題人是依文設題,而我們在答題時就要依文解題,碰到那種截取了文章中的一句話,然後提出問題的題目,就要去這句話所對應的段落中去篩選信息,簡要總結一下,結合一些套路,後面黃小將會講到,看能把總結出來的信息分成幾點。
如果題目沒有規定不能使用原文句子回答問題,答題時就可以利用原文中和題目有關的句子,結合上自己的話去解題。
3、剖析文字,提煉答案
大多數題目都不能會讓我們能夠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需要我們根據題意要求,去文中尋找相關信息,有的題目答案可能並不只是分布在一段文字中,你可能需要在全文中尋找,並對原文中出現的一些句子進行改造、組合、壓縮、變換,從而提煉出答案。
4、答題規範和套路要牢記
答題時要用語文的專業術語和書面語,不要用口語去表述答案。遵循一些固有的套路,在解「某個句子或者某段話在段落中或者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之類的問題時,要注意這幾個點。
結構方面的作用:承上啟下、過渡自然、首尾呼應、結構嚴謹等。內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強化、深化、升華、畫龍點睛等。情節方面的作用:留下懸念、做出鋪墊、造成反差等。
修辭方法的作用:誇張,加強了氣勢;比喻、擬人使得文字生動形象;對比,凸顯了某某的特點等等。相關寫作手法的作用:欲揚先抑、欲擒故縱、象徵、虛實結合、寓褒於貶等等。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會利用其它題目的答案信息
在答題時充分利用本題的題幹信息,充分利用其它題目的答案信息,有一些先出現的小問題還可以為解答後邊出現的大問題提供答案基礎或思考線索,甚至有時小問題本身就是後邊大問題所求答案的一部分。
6、答案字數要「達標」
題目答案除了我們上述的規範之外,還要注意答案的字數達標,就是要在語義準確、文字精煉的前提下,儘量多答幾個要點,「鹽多不壞菜」,能用詞組答的不用詞,能用句子答的不用詞組。
因為既然不超過字數,答的多一點,離完備的答案就越近,因為不能保證自己所答的要點一定是對的,那還不如多答幾個要點。不然,如果答少了,可能就會遺落要點,造成失分。
這幾種方法大家在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是不是都用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