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口罩小鎮的輪迴:風來了,少於1億不叫賺;風走了,百萬存貨壓倉

2020-12-20 騰訊網

每經記者:吳治邦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隨著近期個別省份再現本地病例,「戴口罩」再次被疾控部門強調,沉寂已久的口罩概念股又被喚醒。

年初時,湖北的防護用品供給一度成為全球焦點,「紡布產業看中國,中國看仙桃,仙桃則看彭場鎮。」疫情的發生,讓以無紡布產業聞名的湖北小鎮彭場鎮意外走紅,「1個億」成為當地口罩廠家衡量是否賺錢的新指標。

由於無紡布產業具有「競爭激烈、利潤薄」的特點,彭場鎮當地老闆甚至對外自嘲稱,自己的人生也許只需要在三個時間點搞生產:「2003年非典、2008年禽流感、2020年新冠」,其餘時間「划水」即可。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地探訪了解到,早在2000年左右,無紡布產業就給當地帶來了多位億萬富豪、千萬富豪以及難以統計數量的百萬富豪。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雖有雄厚資本積累,時至今日,彭場鎮仍未走出一家類似振德醫療、奧美醫療、穩健醫療這樣的大型企業,更不用說可比肩3M、霍尼韋爾的防護耗材跨國巨頭。

如今站在新一輪風口上,這個有著30多年無紡布加工出口經驗的小鎮未來的方向也廣受關注。

湖北仙桃彭場鎮人民政府外景。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再次站上風口的彭場鎮

彭場鎮,一個坐落於江漢平原上的傳統農業鄉鎮,鎮域面積僅157平方公裡。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彭場鎮因無紡布產業鏈而聞名,產銷量長期居全國首位,「紡布產業看中國,中國看仙桃,仙桃則看彭場鎮」的說法在業內盛行。

作為防疫的「硬通貨」,全球對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的需求今年劇增,彭場鎮這些無紡布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再次站在了風口上。

「賺三五千萬都不算賺到錢,賺1個億以上才算賺了點錢。」彭場鎮人的這句口頭禪在媒體版面上賺足了關注。在以口罩為代表的防護耗材產品火爆熱銷那段時間,這句「豪氣沖天」的口頭禪也充分反映了彼時的造富效應。疫情過後,一些武漢市千萬級的高端樓盤,甚至還一度專程前往當地攬客。

一口罩公司的老闆對記者表示:「疫情前,公司主要做出口生意,一片口罩賺1分錢甚至是幾釐錢,但是疫情期間最高能賺接近2元。如果剛好踩準了那個最火爆的節點,所投入的本金甚至可以在一周內回本,你可以想像做這個有多賺錢。」

「口罩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對彭場的衝擊太大了,整個小鎮的人,不管老少幾乎都在聊口罩、做口罩。」提及今年上半年那段火熱的日子,上述老闆頗有些感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一口罩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幾位工人仍在一線忙碌著,「三四月份高峰期,我們廠基本上24小時輪軸轉才能滿足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

記者從一口罩生產線的工人處了解到,疫情前每個月的工錢在5000元左右,今年二三月份每個月可以領到4萬~5萬元,而且還包吃包住,但如此高額的工資仍然招不到熟練的工人。

該名工人表示,即使現在口罩廠的訂單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瘋狂,但仍然稱得上「高薪」——「現在每個月工資在1萬元,仙桃當地工資水平差不多2000元~3000元/月。」

據了解,在口罩需求最為緊張的時候,醫藥流通巨頭九州通、防護物資企業奧美醫療等均盯著這個小鎮。九州通是作為採購商過來拿貨,而本身生產防護物資的企業則是因為產能不足而來委託代加工。

事實上,口罩生產只是彭場鎮非織造布系列產品火爆的一個縮影,手術衣、防護服、消毒包等市場需求均推動著產業鏈上的企業站上風口,包括金融機構、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一位湖北境內醫療器械類企業高管向記者透露:「以前要去拿融資還是要費些周折,而現在,上午才和銀行大致說了下,下午錢就(到)帳上了。甚至在保供的最關鍵的時刻,政府還主動為停工企業輸送資金,要求立馬恢復生產。」

中國恆天旗下的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一謝姓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公司本身並不是主要生產熔噴布,但在疫情防控最為緊張的那段時間,也被要求轉產熔噴布。現在已經恢復正常了,但SSMMS系列產品同樣產銷兩旺。」

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外景。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走在彭場鎮的街道上,不管是街邊商鋪,還是路邊的指示牌,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非織造布產業已與當地融為了一體。工人臉上的喜悅、企業主神情的自信,無一不昭示著彭場鎮正身處風口上。湖北羽林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念在與記者交流時感慨道:「真沒想到這波能這麼瘋狂。」

火熱行情過後再現隱憂

事實上,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樣,彭場鎮確實在今年又站在了風口上,但這並非第一次。從這個小鎮過往的經歷來看,瘋狂過後或將面臨接踵而至的困境。

劉念向記者證實了這點。她告訴記者:「在2009年禽流感、豬流感疫情結束後,這裡很多公司倉庫裡有大量的庫存積壓,那是自己公司最艱難的日子。」劉念身後的整個家族基本上都在從事無紡布產業,從口罩機再到口罩生產,經歷著行業周期輪迴。

據了解,2009年後的那波蕭條周期裡,因外貿訂單一落千丈,不少企業生產線停工,加上與江浙等地企業日趨激烈的競爭,無紡布產業陷入價格戰的泥潭,而疫情高峰時產能的急速擴大正是後來企業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在產能急劇擴大的背景下,不到半年時間,彭場鎮的部分企業就感受到了行業景氣度回落。

湖北永科衛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紅對記者表示:「今年整體肯定比以前好,產值相較以往應該可以增長四到五倍,但最好的時間點還是在2~4月這個時間段內。5月底經歷了一波口罩價格的大『跳水』,那段時間誰都不拿貨,出現嚴重供大於求的情況,公司的那批貨還出現了虧損(的狀況)。第二次口罩價格低迷出現在7月中旬,但是到了8月份價格起來了。」

湖北永科(永發)衛材有限公司外景。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治邦 攝

陳紅進一步告訴記者:「在8月份之前,口罩價格還能跟隨著疫情的動態起起伏伏。但此後,即使有北京、天津、青島等地零星出現新冠疫情的情況,(口罩)價格也波瀾不驚,基本上一路走低。當前,公司的倉庫還有一百多萬片口罩的積壓庫存,但好在好口罩的包裝技術能大幅度延長儲存時間,壓力會小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陳紅的公司剛剛接了國外2000萬的口罩訂單,但每片口罩利潤已降至5釐錢。

劉念則對記者表示,由於國內、國際的口罩生產線呈幾何式增長,隨著口罩價格回落到正常值,自己工廠的產能很少有開滿的情況。

令這些口罩廠家頭疼的還有本地小廠的「甩貨」——小廠給出的售價非常低,還不夠正規工廠的成本價,這也令本就收窄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在完成資本積累後,這些老闆是否會考慮轉行?陳紅直言:「自己從小就接觸這個行業,也很熟悉這個行業,如果不做這個行業,也不知道後面能幹什麼。」

此外,今年行情最好的時候,彭場鎮的無紡布產業也被多方資本看好,還有意收購。據陳紅介紹,今年3~4月份時,有人試圖高價收購,但她拒絕了,「一片口罩賺1元錢也是賺,賺1分錢也是賺,做口罩的老闆也許就應該能屈能伸」。

口罩概念板塊指數日K線圖

高學歷「返鄉二代」或成新動力

從「一罩難求」到價格大幅「跳水」,期間不過數月時間,彭場鎮的中小防護耗材企業又坐了一回「過山車」。對於這些親歷者來說,每次在行業爆發期,也能賺得盆滿缽滿,完成資本的積累。但頗為尷尬的是,這個小鎮始終未能走出一家類似振德醫療、奧美醫療、穩健醫療這樣的大型企業,更不用說可比肩3M、霍尼韋爾的跨國巨頭。

這一切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數據顯示,彭場鎮現有無紡布及其關聯企業346家,出口量佔全國的1/3,是全國無紡布產業鏈條最完整、出口量最大的生產基地,可稱得上是無紡布製品的全球工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在當地調查走訪時發現,小鎮上大多數企業仍然處於產業鏈的底端,受託加工及貼牌是其主業。事實上,這種困頓局面也令當地政府官員感到困惑和壓力:「為何當地(有)這麼強的生產能力,還要去給穩健醫療之類的企業做代工?」

對於這種現象,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的謝姓負責人指出,主要跟產品的定位有關係,長期走中低端市場,平常的利潤都很薄,但是像奧美、振德這種公司走的是高端市場。

該負責人也向記者承認,難培育一家大公司,也確實和當地老闆的思維有關係,賺了錢沒有繼續投入至轉型升級,沒有做全國老大、甚至全球老大的想法。但是經過這次新冠疫情後,這些老闆的想法應該會有一些改變。

記者注意到,也有部分企業一直在嘗試轉型升級。劉念表示:「我們整個家族一直都在做這塊,興榮防護是我四叔在做,金佰利防護是我二叔在做,他們是第一批做這個行業的企業家,此前並非沒想過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但利潤薄,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撐,今年是一個好的時機。」

據了解,劉念兄妹所控制的企業,基本上覆蓋了口罩產業鏈,包括口罩機、熔噴布、口罩生產。面對熔噴布的緊俏行情,其在江蘇的工廠已獲得了第三輪融資,希望藉助資本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

此外,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新鮮血液及動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當地無紡布二代經營者正在逐步接手。劉念表示,自己算得上彭場鎮無紡布產業鏈的二代,而她哥哥獲得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也返鄉投入無紡布事業,希望用最新的前沿知識對產業鏈提檔升級。

據了解,「回鄉」的「二代」中大部分具有數學、計算機、外貿、經濟學、設備檢修等高等學歷背景,甚至有海外留學經歷,這或將是當地誕生頭部防護耗材企業的新動力。

長期產業資本正湧入彭場鎮

彭場鎮無紡布企業處於產業鏈中低端,同時無頭部企業的現狀已經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時了解到,當地正在力推彭場鎮建設非織造布特色小鎮。根據當地政府對非織造布特色小鎮的規劃,初步資金投入規模70億~100億元,意欲實現「實施國家戰略、打造世界級產品」的目標。

非織造布特色小鎮的建設內容主要包含:工業平臺建設、國家非織造布產品物資儲備基地建設、配套完成園區「人工湖」等景觀和商業區建設、重資產招商及企業孵化器建設等。

彭場鎮政府人士給出的非織造布特色小鎮材料介紹稱,除了當地以自有資本繼續投入非織造布產業轉型升級外,疫情後,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大型財團也看中了當地產業鏈完備優勢,蜂擁而至,啟動區已落戶項目9個,共計投資25億元,其中有行業內龍頭企業愛普拉斯,知名企業上海捷英途等。另外,還有近20個項目計劃投資30多億元、徵地1100多畝,正在排隊待選。

仙桃市發布的官方消息進一步顯示,愛普拉斯將與本地企業拓盈公司共同投資10億元設立湖北德盈防護材料有限公司,將主要生產銷售醫療防護與應急公共安全物資,項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15億元。而愛普拉斯集團則是一家以生產無紡布醫用衛生材料、製品為主的大型OEM企業,主要客戶為世界500強公司及在相關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公司。

此外,針對彭場鎮非織造企業多而不強的特點,仙桃當地一些民間及官方的力量正在力推非織造布產業的整合重組,當地的多個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證實:「確實有人出來牽頭了,目前還沒看到具體進展。」

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的謝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出現一兩家這樣(的)大型企業,起到標杆的作用。」不過,武漢負責投融資的一企業高管則謹慎地表示:「整合重組是較為棘手的工作,最直接的問題是,誰來整合誰,誰來出這個整合的資金。」

目前,已登陸A股市場的防護物資生產企業有奧美醫療、振德醫療、穩健醫療、藍帆醫療、英科醫療等,它們與彭場鎮的企業一樣因海外訂單而成長起來。

那麼,疫情過後,在產業資本積極介入彭場鎮的情況下,未來能走出一到兩家頭部防護耗材企業嗎?我們拭目以待。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搶房、澳門豪賭、沒1億不叫賺錢……口罩小鎮瘋狂,可他夢碎了
    作為全國最著名的無紡布重鎮,湖北仙桃的彭場鎮成為最大的口罩生產基地之一。短短幾個月,財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這個小鎮上滾動。1995年出生的小鎮青年陳波,也被卷進這場遊戲中。此刻,他正蹲在一家口罩廠,埋頭拆封驗貨。陳波是一個口罩倒爺,趕上了這個千年難載的機會。最好的時候,一單生意就賺16萬。但用不了多久,這個年輕人就會發現,這場遊戲早已暗中標註好規則,得到的如南柯一夢,失去的可能更多。
  • 上市5天後跌了100億,穩健醫療賣口罩賺的20億都是泡沫?
    於是,李建全聘請了一位專業人士,來管理北京的全棉時代電子商務公司,結果一年後,虧了2300多萬。他否定了線上賣的更便宜,質量可以差一點的思路,下了鐵令:線上線下,同質同價。2010年,全棉時代參加雙十一,在天貓上只賣了3萬;2013年雙十一,一天營業額1854萬;2015年雙十一,達到了1.24億;2019年雙十一,突破4.58億。
  • 夢碎口罩鎮:小鎮青年誤闖財富賭局
    說話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從安徽開車到湖北仙桃,找到陳波,想買一臺口罩機和60萬隻口罩。做成這一單,能賺30萬,相當於陳波一年的收入。那是3月中旬剛解封時的彭場。這個位於湖北仙桃的小鎮,為全球提供超過四成的口罩原材料熔噴布。貫穿全鎮中心、長度僅5公裡的彭場大道,沿途20多家大型口罩工廠。
  • 夢碎口罩鎮:小鎮青年誤闖財富賭局,時運上的瘋狂起伏
    說話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從安徽開車到湖北仙桃,找到陳波,想買一臺口罩機和60萬隻口罩。做成這一單,能賺30萬,相當於陳波一年的收入。那是3月中旬剛解封時的彭場。這個位於湖北仙桃的小鎮,為全球提供超過四成的口罩原材料熔噴布。
  • 農村人做批發年賺百萬,光壓貨就有三百萬,這樣的生意你敢做嗎?
    現在人都說小生意賺不了大錢,可為何農村老闆從小批發零售商,短短七八年的時間就年賺百萬收入,光庫存貨將近三百萬,這樣壓庫存的生意,一般人真不敢幹。大家都知道幹服裝生意壓貨是必然的,可為了把生意做大就必須要有庫存,沒有大量的庫存根本支撐不起下面的客戶需求,現如今夏季的服裝正處於火爆銷售期,市場供不應求。
  • 手竿釣魚的時候為什麼要常常壓風線入水?
    釣魚人都會遇到一些老釣友或者一些有經驗的釣友在釣魚的時候,常常會在拋竿之後有一個「壓竿稍」的動作,有的人在將竿稍壓入水中以後還會把杆子往後撤一段距離,然後再推回去。許多新釣友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就是壓風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樣做的道理。
  • 湖北武漢:以「三風」建設留住鄉韻鄉愁
    武漢市蔡甸區花海文旅小鎮。光明圖片  1.價值引領鑄魂立德,培育文明鄉風  今年4月11日,武漢市黃陂區啟動「青年廣場講習匯」主題宣講活動,近千名群眾相聚黃陂廣場。除誦讀原文原著外,以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藝術形式進行的宣講受到群眾熱捧,成為廣大基層群眾學精神、講政策、話發展的「精神家園」。
  • 我家狗叫野格,銀漸層叫百威,金吉拉叫茅臺,走的是不醉不歸風
    據某不知名編輯(我本人)統計,家貓一生中至少要被呼喚名字30000次。可如果你以為給貓取名字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呵呵,天真了,年輕人!昨天,博主@阿糞青 整理了一波「給貓起名」的畫風:起因是有網友說,自己養了兩隻貓,一隻叫夏洛克,一隻叫狄仁傑,走的是探案風。
  • 來了!康佳6.4億斬獲煙臺古現改造5宗地 打造文旅小鎮
    華僑城康佳文旅小鎮,真的來了。   11月27日,煙臺開發區古現駐地舊改項目A、B、C、D、E五宗地掛牌結束,5006號(A地塊)、5008號(C地塊)、5010號(E地塊)三宗地合併出讓;5007號(B地塊)、5009號(D地塊)兩宗地合併出讓,5宗地均由煙臺康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康佳+毅康)同時競得。
  • 剛剛宣布,中小學校內不用戴口罩,口罩廠末日來了
    按照0.31元的單價賣,不僅電商商家要虧錢,口罩廠也要虧錢。現在商家到口罩廠收購的批發價,已經壓到了0.15元一隻,口罩廠都在虧本清倉大甩賣。再不賣出去,價格會跌得更低,虧損就更嚴重。今年新註冊生產口罩的工廠,大約有5萬家,其中60%是正規口罩廠家。他們有辦理醫療證書,有10萬級無菌車間,可以生產出醫用口罩。
  • 釣魚時為何要「壓風線」?談不上技巧,只為圖個方便
    這個觀點我就不太認同,甚至覺得有點胡扯,壓風線不是多此一舉的動作,但也算不上什麼技巧,這樣操作只是為了圖個方便而已,和魚咬鉤、浮漂出多大信號,並沒有關係。為什麼要壓風線?只是為了圖個方便,壓了風線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有風浪、輕微走水,尤其是水面上比較髒有一些漂浮物,這個時候就要壓風線,如果不壓,線就會飄走,然後帶動浮漂,使得浮漂目數發生變化,如果水面上有漂浮物,那麼線和漂移動的更快,對垂釣的影響也更大。當然了,走水比較快的時候,你就算不壓線,浮漂也會移動,但壓了比不壓要好點。
  • 湖北這個小鎮竟然比襄陽、宜昌更早通地鐵?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襄陽和宜昌的地鐵還走在規劃階段,不知道哪一天能夠開工,而湖北又一座小鎮已經走在前面,2019年7月29日就已經開工建設,預計今年春節前後地鐵就會通車。湖北哪座小鎮能達到要求?就算是好多地級市都達不到要求,宜昌2019年GDP為4460.82億元,但是整個宜昌常住人口只有413.79萬人,這個數字包括底下的縣人口,所以說宜昌想達到建設地鐵的標準都夠嗆,何況一個小鎮?
  • 蘋果每年賺走中國幾千億,還好他在賺蘋果的錢,一天就進帳1億多
    眾所周知,蘋果的業務遍及全世界,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中國才是蘋果最大的市場,其高達15000多億元的營收,絕大部分是來自於中國的消費者,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25%左右,也就是說蘋果每年能從中國賺走幾千億。不過伴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高,現在我們國家也出現了不少科技巨頭。
  • 《樹大招風》—風來了,管你是大樹小樹!
    香港三大賊王,張子強曾經搶劫啟德機場裝甲運鈔車1億6000萬港元,綁架李嘉誠兒子李澤鉅得贖金10.38億港元,綁架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得贖金6億港元;葉繼歡是香港第一個手持AK47當街與警察對峙的人,曾經連環打劫香港十多間金鋪;季炳雄組成的「省港旗兵」多次從內地到香港持械行劫金行。
  • 湖北大學副校長錢建國:沙湖水琴園風,助你乘風破浪啟航夢想
    武漢晚報訊(記者李金友 通訊員諶謹)「粼粼沙湖水,朗朗琴園風,助你乘風破浪啟航新人生!」7月25日,湖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錢建國喊話全國考生:「歡迎來武漢上大學,到湖北大學來!」海報 | 陳昌 攝影 | 胡冬冬湖北大學位於沙湖之濱,前身為1931年創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學院,是省屬重點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專業涵蓋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萬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餘人。
  • 北大校友「百萬口罩行動」直捐武漢501個社區18.1萬隻口罩
    2020年3月11日,由北京大學校友會發起的「百萬口罩行動」向武漢市漢陽區11個街道的121個社區和5家養老院捐贈50000隻醫用外科口罩後,武漢市漢陽區政府向北京大學校友會發來了感謝信。近期,在武漢市慈善總會和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北大校友捐款購買的18.1萬隻醫用外科口罩和部分N95醫用防護口罩,捐贈到了武漢市區的4個區35個街道501個社區。北京大學校友會及其全球校友組織,成為向武漢最多社區捐贈口罩的高校校友會。
  • 一個口罩倒爺的江湖:跟黑社會搶貨,「傻子都能賺一百萬」
    如果不出意外,這臺口罩機每分鐘能飛出90至100片的口罩,晝夜不歇,每天收益1200塊,三個月就能回本。可每隔兩分鐘,飛出來的口罩都會擠壓變形,這天的收益減半了。機器的主人,50歲出頭的男人靜默地站著,手裡攥著工具,滿臉胡碴,眼睛直勾勾的。就在7天前,他還是個貨車司機,對口罩一竅不通。  窗外,夜幕籠罩江漢平原。廣袤的田野、縱橫交錯的水塘子,全都遁進黑暗當中。
  • 海外再不全民戴口罩,這1.9萬家新增口罩業務的公司要哭了?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量達到1.16億隻。王剛表示,現在中國的口罩每日產量,「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2億隻」。據企查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4月4日,我國經營範圍包含口罩且在業存續的企業共計6.9萬家,其中,有1.9萬家企業是在1月25日疫情爆發後新增的。而2019 年全年,新增口罩經營範圍的企業才 458 家。
  • 北大全球校友開展「百萬口罩行動」,18.1萬隻口罩直捐武漢501個社區
    昨日,由北京大學校友會發起的「百萬口罩行動」,向武漢市漢陽區捐贈50000隻醫用外科口罩,這批口罩將用於11個街道的121個社區和5家養老院。據了解,街道社區抗疫工作者組成的防控隊伍,是武漢抗疫一線的主力軍。
  • 夢溪小鎮:走不出的小鎮尋常歲月,光陰慢
    散文集《日子瘋長》寫道:「街道雖不長,卻也分了好些街市。往西走的一段叫西堤,朝東去的一截叫河街,其間還有一步街,都只一袋煙的行程。居民的營生,大多相類而聚。」 從河街向一步街走,過了財神廟就可看到一家篾匠店,對面堤下是一家木匠。房舍內一字擺放著四口棺材,似乎是做壽木生意的,但院外又整齊碼放著箍桶、鐵鍬木柄,大約是個雜貨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