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機樣圖
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授權轉載
文 | 江湖大大
剛剛,有一個好消息,可能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廣州的越秀、海珠、荔灣、番禺多區下發了通知:中小學校人員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學校進出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服務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消息發布後,中小學校內的老師和學生,紛紛摘下口罩,喜笑顏開。他們玩起了擺拍,紀念這一個讓人高興的時刻。
現在廣州的天氣越來越熱,中小學生們又非常好動,戴著口罩很悶,的確很不舒服。看著小學生們天真爛漫的笑容,能夠摘下口罩,的確是讓人高興的一件事。
更為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我國疫情防控的巨大成功,特別是國外人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早在兩天前,河南也發布了類似的消息。通知中說:大中院校師生在確保有效通風換氣、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情況下,教職員工和學生無需戴口罩。中小學師生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在更早的5月25日,湖北省也發布通知:武漢市以外其他市州低風險地區學校校園內可不佩戴口罩,老師授課時可不佩戴口罩。
這個通知意義非凡,湖北省曾是疫情最嚴重的省份,中小學生又是重點保護的對象,現在湖北省低風險地區的中小學都可以不佩戴口罩,可見現在風險極低,防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6月份,相信有越來越多的省市,會讓更多學校的學生摘掉口罩。接下來的主題,就是脫口罩。
其實,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風險區域。很多戶外活動,其實都可以不用戴口罩。但是,很多城市都不敢發布通告,指引大家摘口罩。
畢竟,通知大家戴口罩容易,但要通知大家脫口罩可不容易,原因大家都懂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校可以不用戴口罩,脫口罩肯定是一個大趨勢,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對有些群體來說,卻是一個致命的消息。
不用我說,大家肯定能猜到,這個群體就是口罩廠老闆。口罩廠老闆最害怕的一天,終於來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廣州和河南的通知裡都寫道:中小學生和老師需隨身備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很多地區的教育局都規定:不得佩戴N95口罩上體育課。
這無疑又給一次性防護口罩廠、N95口罩廠致命一擊,特別是一次性防護口罩,即將爛大街,不要說賣,可能連送都送不出去了。
在某電商平臺上,三層含熔噴布的一次性防護口罩,最低價已經跌到了0.31元/只,還是包郵的。現在賣的口罩,都是前段時間生產出來的,那時候熔噴布還35萬元以上一噸,光是熔噴布成本都去到了0.35元/只。
按照0.31元的單價賣,不僅電商商家要虧錢,口罩廠也要虧錢。現在商家到口罩廠收購的批發價,已經壓到了0.15元一隻,口罩廠都在虧本清倉大甩賣。
再不賣出去,價格會跌得更低,虧損就更嚴重。
今年新註冊生產口罩的工廠,大約有5萬家,其中60%是正規口罩廠家。他們有辦理醫療證書,有10萬級無菌車間,可以生產出醫用口罩。還有40%的口罩廠,大約有2萬家,他們就是小作坊,沒有醫療證書、沒有無塵車間,沒有錢買合格的熔噴布,只能買最便宜的不合格熔噴布。
這2萬家口罩廠,生產出來的都是不合格的一次性防護口罩。這些口罩,在口罩緊缺的時候,消費者沒太多選擇的情況下,還是能夠高價銷售出去。
現在,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明顯提高了,不再是見到口罩就要,而是會挑品牌買。只買大品牌,比如比亞迪、三奇,而且都買醫用口罩,或者是醫用外科口罩。
而這些小口罩廠,根本沒有生產醫用口罩的能力,只能生產一次性防護口罩。現在的情況,基本上把他們逼上了絕路。
江蘇有些小鎮子的口罩廠,很多都已經停工了,有些口罩廠積壓了上百萬隻口罩,賣不出去。沒有訂單,只好停工。
有些口罩廠的工人,也不願意去口罩廠上班了。做口罩是按件計收入的,原來滿負荷工作,一天少說可以賺三四百元;現在工作不飽滿,三天打雨兩天曬網,還不如去其他工廠上班。
由於當時投資口罩廠的門檻很高,隨便一臺平面口罩機就要五六十萬,一噸熔噴布也要四五十萬,再租個場地,起碼100萬元起步。
所有這些開支都得是現款,大部分人沒有這麼多現金,口罩廠老闆往往是幾個朋友、幾個親戚一起合資投口罩廠。口罩能賣出去的時候,什麼都不是問題;口罩積壓,沒錢賺的時候,什麼問題都來了。
不少口罩廠股東之間天天打仗,朋友和親戚都沒得做了。
早期賺到錢的口罩廠老闆倒還好,把工廠關了,口罩機當廢鐵賣了離場就行。最難受的是那些高位入場的老闆,所有的投資都是最高的,卻遇到了口罩行情暴跌,就不要說賺錢了,本都不一定能賺回來。
現在,最難熬的,就是口罩廠老闆了,他們曾經風光無限,如今末日來臨!大家都在等待摘口罩的好消息,可他們卻在瑟瑟發抖!
所有的口罩廠老闆,都想做出口,把口罩賣到海外去。但可怕的是,口罩在中國過剩的情形,也開始在海外一些國家開始上演。
第一個口罩過剩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的口罩價格,也經歷了一輪慘烈的暴跌。
就在一個月前,一盒50隻裝的口罩,需要3000日元,折合人民幣大約在200元左右;而現在呢,只需要1500日元,折合人民幣大約在100元左右。平均一隻2元錢,注意,這可是合格的醫用口罩哦。
日本的口罩價格也崩盤了,很多轉行做口罩,一些大量進貨的的商家,都發生了庫存積壓。日本人也開始摘下口罩,不戴口罩了,購買口罩的意願不大。口罩商只能高買低賣,低價銷售,虧本甩賣清倉。
其它國家也在防疫物資,也在爭取自供自足。他們不會像中國的口罩廠投資一樣,一哄而上,也有一些企業加入口罩的生產行列。
義大利的防疫官員就說,從9月開始,他們的口罩將不再依賴進口,他們能夠基本實現自供自足。而現在,他們主要都還是從中國進口口罩,隨著他們的口罩產能爬升,中國的口罩海外銷量也會銳減。
一方面海外對中國的口罩需求開始減少,另外一方面口罩國際貿易充滿著風險和欺詐。口罩商也不知道,金錢和風險,哪一個會先來。
5月17日,又有一家大家並不太熟悉的公司——金髮科技,接到了美國9.75億美金的KN95口罩訂單,折合人民幣69億元。
消息一經公布,金髮科技的股票就拉了漲停板。按照合同,作為買方美國某公司應當在收到金髮科技開具的發票3個工作日內,支付40%,即27.6億元預付款給金髮科技。
但是,當金髮科技開出發票之後,意外發生了,美國公司違約了。買方因資金歸集及大額支付流程,訂單金額40%的前期款項支付將稍微遲延。
金髮科技69億元的超級大單,會不會重蹈某公司10億美金覆轍,尚未可知。目前,金髮科技也沒有公告最新的消息。總之,與美國做口罩生意,風險很高。
口罩出口的大生意,基本上與前面講的小口罩廠無緣。尤其是沒有資質的口罩廠,自己想賣是賣不出去的,只能給有資質的口罩廠貼牌,價格也是收購方說了算,不是口罩廠說了算。
貼牌也掩蓋不了小口罩廠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廣州有一家醫藥公司,賣了871萬隻一次性防護口罩給南非。其中有500萬隻口罩,有嚴重的質量問題被退貨。
這些小口罩廠的劣質口罩,即使想盡辦法走出國門,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後遺症。錢不一定能賺到,還把中國製造的品牌給搞臭了。
做口罩出口,一些大廠家都活得如此艱難,就更不用說小廠家了。出口,對口罩廠來說,只是看起來很美。
國內大範圍脫口罩已經成為一個趨勢,而且也具備了脫口罩的客觀條件,只是有些部門還是相對謹慎,也怕擔責任,不敢叫大家脫口罩而已。
現在廣州、河南、湖北等地方,宣布中小學校內不用戴口罩,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為更多地方、更多部門宣布脫口罩打開了一個缺口,脫口罩會成為接下來的主題。
有關部門也看到了口罩過剩的情況,也是在有意讓消費者多戴一段時間口罩,不敢馬上公布。因為一旦大範圍宣布脫口罩,口罩的銷量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價格更加雪崩。
其實,讓大家繼續戴著口罩,也可以說是擴內需,保就業的一個措施。所以,有關部門也很糾結。
海外疫情也逐漸開始得到控制,海外國家也在擴產,爭取自供自足,他們對中國口罩的需求也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也會慢慢減弱。
真的,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留給口罩廠的時間都不多了。口罩廠的末日,很快就要到了。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