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所重點高校強基計劃錄取比例排名,中山大學成「新寵」!

2020-12-16 無憂文案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在36所高校開放報名系統之前,很多人對於這一計劃並不看好。因為「強基計劃」裡的專業很多都是大家心中的冷門專業,就業並不理想。同時,報考強基計劃還有很多限制,比如說只能報考1所大學同時還不能轉專業等。但最終的報名數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36所重點高校報名人數突破了135萬人。而自主招生報名人數最多的才僅有83萬人,由此可見學生和家長對「強基計劃」的追捧。那麼,各校的錄取比例都是如何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請看下面的數據:

由於每位同學只能報考一所高校,因此從報名人數上就能看到大家對於學校的追捧程度。從報名人數來看,中山大學的人數最多,達到了7.8萬人。中山大學之所以如此受到追捧,主要是其入圍之後沒有筆試,免筆試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畢竟強基計劃屬於提前批,即便沒有錄取也不會影響到後面的報考。除了中山大學之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報名人數都突破了6萬。這些名校都自帶光環,即便是冷門專業也依舊會有很多學生報考。當然,報名的這些同學當中有超過99%的同學不會被錄取,高校在學生選拔方面也會有自己的方法和考量。

如果從錄取率來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由於招收人數多反而成為了最「易考」的大學。不過,考慮到能報考清北的基本上都是學霸,整體實力相對較強,其真正難度還是要比其餘高校大很多。畢竟強基計劃的依據是高考分數,如果高考分數沒達標,報名就是走過場。中科大、哈工大、西交大等名校相對來說競爭不是很激烈,錄取比例都在千分之五以上,這比高考的錄取比例要高得多。其餘多數高校的錄取比例都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考慮到錄取人數較少,這個區間也算正常的。

錄取比例低於千分之二的高校的有3所,除了剛才提到的中山大學之外,還有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這兩所高校都不是傳統的熱門大學,但由於招生人數少而成為了最難考的大學。從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就可以看出不同高校的檔次,像清北就可以自成一檔,畢竟在招生人數方面都是自己定的。華東五校和西交大緊隨其後,招生人數都達到了210人。哈工大由於理科和醫學實力都一般,工科實力超群但只能得到180個名額,因此只能退居一檔和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一樣。南開、天大、北航、武大和中山等高校,綜合實力處於985工程高校中上遊,但基礎學科實力只能算一般。排在最後的電子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基本上都是行業類高校,基礎學科實力較差,只能象徵性給30個名額。

很多同學看到強基計劃報名如此火爆,是不是意味著其難度會比自主招生還要高呢?其實並不盡然,強基計劃最終能否錄取依靠的還是高考成績,這是一個大前提。這和自主招生完全不是一個規則,其選拔的目的性更加明顯,選擇的是那些真正坐得住冷板凳的同學。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有迫切的意願做基礎學科的科研。畢竟選擇這條路是很苦的,可能終身和名利無緣。讓那些高分考生不再扎堆學金融,這才是我們需要引導的。強基計劃只是一個開端,「錢學森之問」還要靠這些年輕人給答案!

相關焦點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專業特色簡介!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強基來了!強基計劃36所高校10大強基學科質量分析
    強基計劃2020年1月15日,我國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提出,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專業特色簡介
    導讀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強基計劃」一文看懂36所高校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36所高校都已經發布了「2020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從已經發布的招生簡章來看,各個高校的招生政策各有異同,下面來帶大家解析一下:1、報名條件從已經發布的招生簡章來看,高校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可以劃分成兩類: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第二類
  • 36所「強基計劃」高校和「專業計劃」人數,才是實力排名!
    今年是「強基計劃」施行的第一年,數據顯示,近60天,「強基計劃」相關內容搜索熱度環比增長192%,「強基計劃報名入口」、「強基計劃36所一流大學名單」、「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等是網民最關注的相關問題。36所「雙一流」高校「強基計劃」名單及「專業計劃」人數大排名!目前,36所試點高校已經正式啟動2020年「強基計劃」。
  • 2020強基計劃錄取結果開始公布,36所高校入圍!有你填的那所麼?
    2020年是「強基計劃」開始實施的第一個年頭,其中有36所高校入圍,成為首批的試點,一些高校的測試基本上都已經結束了。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強基計劃」?也即是從2020年開始這些入圍的高校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具體的不同我們可以查看下邊的詳情表格。
  • 中山大學2020強基計劃解讀!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又稱「強基計劃」),從2020年起,在36所高校試點基礎學科本科招生改革,實施強基計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 2021強基計劃招生將會暴增!哪所強基高校更適合你?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強基計劃就是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通過對比2020年強基計劃各個高校招生簡章,不難發現這些高校在招收對象上無非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二是五大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以上的學生。
  • 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36所高校入選強基計劃試點名單
    強基計劃的招生定位和招生程序是什麼?7月5日前,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並公示錄取標準。
  • 四川大學、中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各省市區錄取分數線
    什麼是「強基計劃」?簡單地說就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下面讓我看看四川大學、中南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各省市區錄取分數線。
  • 2020年25所重點高校4省強基計劃資格線排名,誰最被高估?
    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作為「自主招生」的替代,各校今年強基計劃招生的情況將直接影響這一計劃未來的招生情況。目前已有25所高校公布了強基計劃的面試入圍分數線,小編選取了山東、四川、河南和河北四個高考大省的分數線情況進行了統計,這基本上能代表國內高校全國的平均招生分數。強基計劃實施前,不少網友預測其分數線不會特別高,因為招生的這些專業都是一些偏冷門,而且還有一定轉專業的限制。
  • 強基計劃36所試點大學名單
    目前我國強基計劃試點大學一共有36所,這36所大學都是我國985工程名校,也是雙一流大學,考上任何一所大學「強基計劃」的學生都是十分優秀的。那麼我國強基計劃36所試點高校都是哪幾個,都有什麼專業?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後附強基計劃報名、錄取流程):1、清華大學2020強基計劃專業11個: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理基礎科學、化學生物學、理論與應用力學、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歷史學類、哲學類。
  • 這36所強基計劃高校的專業特色簡介,考生和家長提前了解!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
  • 什麼是強基計劃? 湖北 8月10日可查錄取結果!
    今年,教育部制定出臺《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積極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逐步建立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的有效機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以強基計劃取代。36所強基計劃高校是哪些學校?
  • 冷眼看「強基計劃」,強基看點應該是這些
    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2020年是要載入史冊的一年,因為今年是「強基元年」。36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均已經發布,由於強基計劃限報一所,錄取後還不得轉到強基以外的專業,且除了五大學科競賽國銀以上破格入圍的以外,都要根據高考成績入圍。
  • 中大、華工2020年「強基計劃」各省市區錄取最低綜合成績
    2020年,全國高校取消自主招生,在36所高校推出「強基計劃」,廣東省有兩所高校進入試點名單,一所是中山大學,另一所是華南理工大學。一、中山大學中山大學位於廣州市,創立於1924年,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2001年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
  • 中山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中山大學強基計劃」,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2020年強基計劃高校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文科全部大降分
    導讀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1.強基入圍分數線是什麼?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2.強基入圍分數線一個學校有幾個?
  • 「強基計劃」招生:北大專業最多,吉大掉隊,三所985高校無緣
    以下是2020年「強基計劃」高校招生人數排名及有關信息,一起來看看吧!三所985高校無緣「強基計劃」透過上述榜單不難看出,2020年試行「強基計劃」的高校共有36所,全部來自「985工程」,只不過沒有湖南大學、東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這三所985高校。如果用「雙一流」的視角來看,36所「強基計劃」高校等同於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特殊類招生丨讀懂36所強基高校特色!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且點燃一把火 導讀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由有關高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