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驗錯血型男子懷疑非親生欲出走
義務獻血引發尷尬事兩次去醫院查血型終消疑惑採血站稱初步鑑定易受多種因素幹擾血液中心會最終確定
小王的獻血證與醫院的檢驗單顯示的是不同血型(畫圈處)。記者 馮保強攝
一個月來,兒子突然和他母親「冷戰」,對家人亂發脾氣並有離家出走的念頭,讓68歲的老王傷感不已。原來兒子去年義務獻血時驗了血型,懷疑自己並非親生的,排除抱養的可能性後,繼而懷疑母親做過對不起父親的事情,弄得本來幸福的家庭矛盾重重。最後,才知道是血站給兒子驗錯了血型。
男子獻血意外發現與父母血型不符
6月14日,記者在廟灘子附近見到了滿頭白髮的老王。據老王介紹,2014年8月份,兒子小王在張掖路步行街一採血站進行義務獻血,當時的檢測結果為AB血型。兒子獻血後將獻血證借給朋友使用,一個多月前,兒子拿到還來的獻血證時,突然很好奇地問了他們二老的血型。老王說,因為自己經常體檢,所以非常清楚地記得自己的血型是O型,老伴的是B型血。「當時我知道兒子是AB血型後,對這個檢查結果非常吃驚。」老王告訴記者,因為兒子出生不久,就做過全面的檢查,明明是O型血,怎麼突然就變成AB型了呢?
「當時,我以為是時間太久,記錯了,因為血液關乎很多人的生命,獻血站不可能誤檢。」老王說,當時由於對血型知識不懂,對兒子的血型與自己不相符的結果也沒在意。
質疑並非親生兒子發怒要離家出走
「我當時沒想過自己和父母的血型不一樣有什麼問題。」小王告訴記者,隨後他偶然通過網上查詢得知B型血的母親和O型血的父親根本不可能生出一名AB血型的孩子,懷疑被父母親騙了,自己並非親生,有可能是抱養的孩子。
據老王介紹,在隨後的一個多月裡,孝順的兒子突然變得孤僻暴躁,並經常質問他「我是不是你們抱養的,給我說實話」。「你不說實話我就離家出走」……老王說,兒子是他42歲時才出生的,屬於晚來得子,家人都很疼他,有可能面對非親生的消息讓兒子難以接受,不但不去上班,還對父母的態度非常惡劣。當得知自己是在三嬸工作的醫院出生的,家人的陪護很細心,不可能出現抱錯的情況後,兒子開始懷疑母親的作風問題。老王哭笑不得地說,兒子雖然沒有表現出對他母親的不滿,但一直「冷戰」不交流。
為消疑惑兒子兩次醫院檢查血型
「因為兒子的義務獻血,打亂了我們家幸福的生活。」老王說,因兒子無法釋懷,對家人的成見日益加深,無奈之下,他提議全家三人去醫院檢驗血型,但兒子強烈拒絕其母參與。
5月底,老王和兒子瞞著老伴來到城關區人民醫院進行驗血,檢驗單的血型顯示均為O型血。「看到和兒子一樣的血型檢驗單,我才知道有可能是血站將兒子的血型驗錯了。」老王稱,但這次的檢驗結果並沒有打消兒子的疑慮,6月5日,兒子獨自前往蘭州大學第一醫院檢查血型,檢查結果還是O型血。
「看到兩張相同的檢查單,兒子才轉變了態度,家裡的矛盾才得到了緩和。」老王告訴記者,兒子這一個多月對他的傷害太大了。隨後,記者從老王提供的三張血型檢驗單中看到,小王在城關區人民醫院和蘭大一院檢測的血型,與父親老王在城關區醫院檢測的血型結果相同,都是O型血。
血站驗錯血型資料庫顯示為O型血
「這麼重要的檢驗結果,血站怎麼能出現錯誤?」老王告訴記者,兒子的血型出現錯誤差點導致他們家庭的破裂。就此,小王也無奈地表示,當時本來是出於好心去獻血,卻沒想到好心差點釀成壞事,一個多月來,多次的質疑和亂發脾氣讓年邁的父親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愧疚。
「萬一我以後需要用血,本來是O型,人家一看我獻血證上貼的是AB型,用錯血咋辦?」小王擔憂地告訴記者,萬一自己獻的O型血被當成AB型血救人,會不會出事?
小王說,6月13日上午,他去該血站詢問時,工作人員通過現場調取獻血數據發現,自己的血型顯示為O型血。小王當場提出,出現誤判為何沒有通知自己時,工作人員稱,有時候也有漏發的情況,具體情況需詢問省血液中心。
隨後,記者採訪了該血站的工作人員,對方稱,採血站對獻血人的血型只是初步鑑定,容易受到氣溫、試劑、鑑定時間長短等因素影響造成定型報告錯誤。不過,回到血液中心更為嚴謹的實驗室環境後,工作人員還將對血型進行正、反定型,再次鑑定,以確保鑑定結果的準確性。如果判斷有誤,他們將會統一發簡訊通知復檢結果。
就記者獻血證誤判的血型能不能更改的提問,這名血站工作人員表示,條碼憑證無法更換,只能手改或者在下次獻血時完全改過來。 (蘭州晨報 記者 馮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