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後,她鬧心了10多天
□記者 蔡君彥
核心提示
「能參加無償獻血獻愛心,是好事,可我獻血後心裡一直很膈應,不知道自己到底是O型血還是AB型,擔心萬一血型不準,有人用了我獻的血出啥問題可咋辦?」昨天上午,鄭州市民李女士和丈夫一起從高新技術開發區趕往紫荊山立交橋,找到流動獻血車上的工作人員,希望確認自己的血型。
A
我的血型到底是什麼?
工作人員核實:確實是O型
「我的血型到底是啥,無償獻血證上標註的是不是錯了。」李女士說。
她的丈夫朱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住鄭州郊區,2月3日,到紫荊山立交橋下的流動獻血車上,各自獻血400毫升。可是,獻血後,李女士卻一直鬧心:她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血型了。
原來,當天採血的工作人員對她進行血型鑑定後說,她是AB型血,「我2009年剖宮產生孩子,當時醫生明明說我的血型是O型呀。」10多天來,她一直為這事鬧心。
2月14日上午,李女士接到一個電話,解開了她心中的疑團。打電話的人自稱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經再次鑑定,李女士的血型應為O型,並對她說了「對不起」。
B
我獻的血會被錯用嗎?
工作人員稱:不會的,回血液中心還要進行詳細鑑定
雖然不太擔心了,可是,細心的她昨天仍決定去找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核實一下。經工作人員核實,李女士獻的血確實為O型,獻血證上的AB型的憑條有誤。
「既然貼錯了,能幫我換成O型嗎?」李女士問,工作人員說,這裡不能換,想換需要去同樂路河南省紅十字血液中心。其實,不改獻血證上的血型也沒問題。
「萬一我以後需要用血,本來是O型,人家一看我獻血證上貼的是AB型,用錯血咋辦?」李女士趕忙說出擔憂,工作人員邢先生笑著說,不會,醫院肯定會先鑑定再輸血。
「萬一我獻的O型血被當成AB型血救人,出事咋辦?」對此,邢先生說,採集的血回到血液中心後,他們會再次細緻鑑定、檢測,若初檢有誤會改正。
C
血液鑑定為啥有誤差?
工作人員稱:初檢會有誤差,不過有再次鑑定
工作人員解釋說:採集無償獻血前,這裡對獻血人的血型只是初步鑑定,容易受到氣溫、試劑、鑑定時間長短等影響,此外,現場鑑定血型要靠工作人員的個人經驗判斷,如果血型檢測時因獻血者紅細胞懸液濃度過低或離心時間太短(未做反定型檢測),只用肉眼觀察結果,在血型抗原較弱的情況下,微弱、細小的凝集未看到,也容易造成定型報告錯誤,諸多因素影響下,出現個別鑑定誤差在所難免。
不過,回到血液中心更為嚴謹的實驗室環境後,工作人員還將對血型進行正、反定型,再次鑑定,以確保鑑定結果的準確性。K
線索提供 朱先生
>>>相關閱讀
兒子患上血液病 新密母親堅持獻血近2萬毫升
武警河南總隊220名官兵排隊獻血
北京規定高校無償獻血情況將與師生的評優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