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腕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護腕,我都不建議帶。手前臂和手腕都是墊球的時候最長接觸到球的部位。墊球的時候除了技術之外,最講究的是手感。帶上護腕之後擊打球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對卸力和送力的判斷不準確。至今為止,我基本上沒見過有人帶過護腕墊球。
二、護指
傳球和攔網,只要姿勢不標準,吃蘿蔔等一系列手指受傷的事情特別容易發生。
對於護指,我覺得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可是護指真的是太鬆了!!!對於排球這種瞬間高速接觸的運動,護指對於關節的保護作用真是微乎其微。
運動膠帶!可以更好地防護關節,幫助發力防止受傷,還可以防止指甲裂開,還可以把無名指和尾指纏在一起(防止攔網的時候尾指被打骨折)。
三、護肘
貌似現在國際排聯規定,正式比賽的時候不準帶過長的護肘。個人覺得護肘對於關節的保護要大於摔蹭的保護。
四、護臂
扣球和發球的時候因為揮臂速率較快,姿勢一旦不標準或者熱身不足,很容易肩膀肌肉拉傷。排球對於肩膀的運用,速度更快,動作幅度更大,帶上護臂之後會有一定的限制效果。
五、護腰
對於護腰的話,本人覺得新手前期用不到,扣球力量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腰腹的力量。不管是因為身體素質還是技巧,新手一般很少在扣球的時候完全用到腰腹力量。如果真的要買的話,建議不買普通的護腰,買護腰中有加鋼條、硬板等固定裝置的那種,防護效果比較好一點。
六、護膝
打排球到現在我覺得最重要的莫過於有一個好的護膝。除了一些非預見性外力傷害,最容易得的就是膝蓋問題。很多球友都是因為膝蓋問題不得不減少打排球的次數,不能暢爽體驗排球的樂趣。這期間半月板磨損,韌帶之類的傷害,每個都足夠你告別排壇好一陣子。
打排球會用到的護膝,一般有這麼幾種:普通防護類的,護髕骨半月板類的,還有防磕碰類的。
首先是普通防護類的
這種護膝就是保護膝蓋周圍的肌肉,防止肌肉過度拉傷。如果身材比例較合適,膝蓋問題不大的話,帶這種打排球就足夠了。這種護膝隨處可見,主要是買到膝蓋圍合適的,不要太緊也不要太松。
護髕骨半月板類的
這種護膝挺常見的,一般中間會有開孔,這個圓環會把力均勻地分散在膝蓋上,免得過於作用到髕骨上。有球友之前打球的時候膝蓋容易疼,帶上之後就好了很多。
還有一種是比較高端的護膝,專業運動員帶的也很多,這種防護效果更好,就是有點貴。
最後防磕碰類的,
在後排接球救球經常會碰到膝蓋。用這種專用排球護膝,可以在膝蓋接觸地面的時候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前面有一塊厚厚的海綿,魚躍救球必備良品。這也是比較常見的護膝之一。
七、護踝
很多人都帶護踝。因為業餘打排球經常會有不開眼的菜鳥,看到扎網的球也硬要扣,導致腳面過界。如果這個時候你不幸踩到了,輕點是扭傷崴腳,重一點你就得再次告別排壇幾個月了。護踝很多時候起到了防護作用,主要是穩定踝關節方向,防止踝關節的內翻或外翻。
護具只是外力,最重要的是自身調節好!!
1.運動前充分熱身,活動肌肉和關節,特別是膝蓋。
2.糾正自己的不良動作。
3.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鍛鍊局部力量的動作。
~~~~~~~~~~~~~~~~~~~~~
2014年,VSPORTS/威思波特(南京)貿易有限公司籤約美國運動防護品牌——Mueller/慕樂,成為慕樂在中國地區的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