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一則「男子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的報導引發關注。時令水果柚子與讓人恐慌的「肌肉溶解」相結合,把柚子相關話題推上「風口浪尖」。吃柚子導致肌肉溶解?紅心柚被打針染色?……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吃柚子導致肌肉溶解?單純吃柚子不會
肌肉溶解,又稱橫紋肌溶解症候群,致病原因為肌肉直接缺血或損傷、過量運動、細菌與病毒感染以及攝入藥物產生副作用等,其中他汀類藥物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症狀就是肌肉損害(以橫紋肌溶解症候群最為嚴重)。
新聞事件中該男子正好是服用了他汀類藥物,且連續食用大量柚子,柚子內的呋喃香豆素等成分抑制其體內藥物代謝酶,使其血液中他汀類藥物濃度升高,導致肌肉溶解。但對健康人群來說,沒有服用相關藥物,吃柚子便不會導致肌肉溶解。
需要強調的是,柚子(尤其是西柚)和相關藥物的食用量達到反應劑量才會引起中毒,反之則沒有相應影響;柚子中的呋喃香豆素類物質主要局限於小腸,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因此通常在口服藥時會受其影響。
這些常見藥也不能和柚子同吃:降壓藥(如硝苯地平)、抗焦慮或鎮靜藥(如地西泮、咪達唑侖)、抗過敏藥(如息斯敏、特非那定)、抗排異藥物(如環孢素)等。為安全起見,服藥前3天和服藥後6個小時都應避免吃柚子。
果肉不均的紅心柚是被打針染色的?為柚子叫屈
有些紅心柚的果肉顏色不均,有的果肉是白色的,便被不少網民質疑是打針染色。
相關試驗表明,紅柚靠打針染色的機率極低。如果打針注射色素,柚子表皮會有明顯針孔,且易腐敗變質,不利於保存和運輸,對商家來說得不償失。此外,色素通過真空難以均勻擴散,果肉顏色差別大,極易識別。
事實上,紅心柚屬於芽變品種,其含有的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使柚子果肉呈現紅色。肥料種類、施肥方法(用量)、灌溉方法等水肥管理上的不同,都有可能導致其果肉顏色不均勻。
柚子、西瓜、草莓、海帶、花生等食品都曾被染色傳聞侵擾,然而最終均被權威消息「打臉」。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切莫信謠傳謠。若發現違規售賣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柚子中含sk5病毒可致人死亡?這個鍋柚子不背
網傳說法中涉及的「sk5」以及類似傳言中涉及的sb250、bp5、ctc5等都是並不存在的病毒,當然也不可能因為感染這些病毒導致疾病甚至死亡。所謂感染原因是「食用草莓、西瓜、楊梅、柚子以及水產品等食物所致」更是子虛烏有。多地公安機關已依法處理數名該類「病毒謠言」製造者。
經核查,這是一個被反覆加工的謠言。「吃XX感染XX病毒」就像一個「網紅」公式,可隨意套用,變換不同的時令食品,感染不存在的病毒,變裝成不同的謠言版本進行傳播。
類似傳言屢「闢」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此類信息與公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加上適宜的時間節點和熱點,不少網民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致其「經久不衰」。
柚子該吃還得吃
正規渠道購買
勿信謠言
理性食柚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審核把關)
資料來源:中國藥聞、科普中國、上海網絡闢謠等
相關連結:
柚子皮、醋可除甲醛?不僅沒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來來來!「柚子君」帶你一起抵擋「柚惑」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周文婧)
監製:龍新華
原標題:《連吃7天柚子後「肌肉溶解」,都是柚子惹的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