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八大行星或再添一星?不是冥王星,質量超地球5倍?

2020-12-20 老劉穿越君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都有著無限的好奇,得益於科學技術的突破,現在我們對太空已經有了更深的認知,不過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所了解到的,還只是九牛一毛,就連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我們沒有底氣說真正知根知底。

在幾十年前,所有人都以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其中排名第九的,就是現在的冥王星,而隨著越來越多與其體積質量相似的天體出現,冥王星的地位遭到了質疑,尤其是在質量比其大27%的鬩神星被發現之後,2006年冥王星正式加入了矮行星的隊伍,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

然而近年來,卻不斷有傳言說,八大行星或許要再添一星,並且不是冥王星,它的質量還超過地球5倍,這是什麼情況呢?原來是有天文學家探測到,部分天體的軌道與太陽的距離竟然可達數百個天文單位,而這一現象就連海王星的引力散射效應也無法完美解釋。

因此天文界有不少人猜測,在太陽系中或許確實存在第九大行星,只是人類的技術有限,暫時還無法捕捉到它的身影,並且他們還利用計算機將這顆行星的相關參數推測了出來。這顆「第九大行星」,質量超過地球的5倍,甚至可能達到地球的10倍,與太陽的距離有200-800個天文單位。

而它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花上3年時間,之所以要這麼久,是因為它很有可能原本是宇宙中一名無組織無紀律的「流浪漢」,只是後來被太陽系「抓住」成為了第九大行星,不過這一推測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大家覺得這是真的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在以前人類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就是地心說,後來人們推翻了地心說,又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也就是日心說,不過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進步,人類不僅推翻了地心說、日心說等舊的宇宙認知,而且對太陽系的了解非常深入,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這些行星攜帶著各自的衛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
  • 「讀史」2005年1月5日,鬩神星的發現,徹底改變冥王星的行星地位
    2005年1月5日,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一顆矮行星——鬩神星。01矮行星什麼是矮行星?矮行星也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形狀(近於圓球),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
  • 【宇宙科普】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了,你知道吧?
    2006年以前,如果那時候你在讀高中,地理試卷上出現一道題,太陽系有幾大行星?你毫不遲疑的寫上答案: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ingo,得分,這就是送分題啊。最近,侄子的試卷上也出現了同樣一道題,他寫的答案是:八大行星。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冥王星(Pluto)
    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了整個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種子依然在人類中滋養,孕育。探索永不停息。前幾期,我們對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做了初步的介紹,清除其軌道周圍的其他星體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星體的公轉軌道上,沒有與它質量相仿的其他星體,它在其軌道上的引力佔主導地位。冥王星是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在柯伊伯帶上存在著許多其他的小型天體,有的質量甚至可以和冥王星比肩。而且2005年,柯伊伯帶以外的邊緣地帶(離散盤)發現了一顆比冥王星質量還大出27%的星體,此星體名為鬩神星(Eris)。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
  • 地球第九大行星或是黑洞:10倍於地球質量但只有保齡球大小
    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關於太陽系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的問題,它圍繞太陽的軌道遠遠超過海王星和冥王星。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理論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Jakub Scholtz)告訴《大眾力學》(Popular Mechanics):「很可能有什麼東西使它們保持在這些軌道上。」可能是黑洞。一項全新的理論表明,它可能根本就不是一顆行星。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可能是一個古老的原始黑洞---它很小,「可以放在你的手掌裡。」
  • 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八大行星雖然軌道有點傾角,但幾乎可以被看成是在同一平面上,只有冥王星是很特別的。冥王星的軌道周期是248個地球年,太陽系內圈的其他行星的軌道是很接近於正圓的,而且很靠近黃道面。但是王明星確實高度傾斜的,與黃道面的角度大於17度。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冥王星是意外發現的,體積只有月球的1/5,被除名太陽系大行星行列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上,經常能夠看到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可是如今太陽系只剩了八大行星,還有一個行星到底去了哪裡?這個行星到底是如何發現並命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冥王星。由於這個行星比較黑暗,距離太陽比較遙遠,而且體量不是很大,科學家們就用希臘神話中的鬼王冥王來給他進行命名,取名為冥王星,並列入太陽系十大行星行列之一。冥王星衛星眾多冥王星的體積不大,只相當於月球的1/5,如果按照太陽系行星的標準來測算,冥王星個頭最小,比水星還要小,排名最墊底。
  • 為什麼原本是行星的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變成了一顆矮行星?
    除了地球之外,還有五顆行星是肉眼可見的,他們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17世紀末,天王星被發現了,這次當時是革命性的,因為沒有人認為在可見的五顆行星之外,還可能有更多的行星,自從它被發現後,越來越多的候選行星被發現,比如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他們都被發現在我們現在所知的小行星帶裡
  • 冥王星有何反常?行星行列不要它,被踢出竟然不冤!
    深邃無比的宇宙,遨遊太空是多少人的夢想,可是人類也剛剛飛出地球,太陽系至今無法飛出,外面還有銀河系,整個我們所處的地球被廣袤無垠的宇宙包裹著,何為中心,中心在哪?不過太陽系的中心到是很簡單,擁有九大行星,不過因為冥王星的反常,行星行列不要他,被踢出竟然還不冤!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冥王星很可怕麼?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咋了?它長這樣,有點「可怕」!
    眾所周知太陽系上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在很早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它在後來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於是太陽系從此只有八大行星。
  • 少了個冥王星,太陽系的行星數量還能否恢復到九顆?很有可能
    冥王星曾經是位於太陽系最外側的一顆行星,遠日點達到了48.871個天文單位,它位於柯伊伯帶之中,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柯伊伯帶天體。儘管冥王星的個頭很小,體積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而質量只有月球的六分之一,且軌道還有部分與海王星軌道存在著交匯,但由於彼時人類的天文觀測能力還極為有限,所以它仍然被定義為一顆行星。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恢復行星嗎?
    行星的標準是什麼?既然把冥王星開除,肯定是冥王星沒有達到行星的標準,那麼,行星的標準是什麼?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恆星進行公轉的天體。恆星的自傳往往和行星的公轉相一致。隨著冥王星被降級,對行星的定義也進行了更新,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1. 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2. 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近似球體。3. 在公轉軌道上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可以清空軌道上的其他天體。
  • 同樣是圍著太陽轉,為何冥王星被踢出9大行星?你不懂它的可怕!
    因為"冥"這個字在我國字典裡可不是什麼好字,那是和死亡和地獄掛鈎的。正因為如此,當冥王星這3個字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時候,都會不由地感到一絲涼意。當然,科學家之所以要這麼起名字,最初也是為了表示對它的敬畏之心。但是,冥王星被踢出局可不是因為它的名字,而是它的一系列詭異的行為。
  • 冥王星竟然不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誤解十:太陽是一個燃燒的火球太陽正在發光但不是像火一樣燃燒,太陽發光是因為它的(表面)溫度,大概在5500攝氏度,熱量不是由燃燒(一種化學反應)產生的,而是通過核聚變(一種原子能反應)產生的誤解九: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遠 排在最後的行星冥王星位於被稱作「柯伊伯帶」的多冰物質區域,柯伊伯帶從海王星軌道向外延伸,冥王星軌道之外是另一片多冰物質區域帶,稱作「奧爾特雲」 它和柯伊伯帶一樣,是冰凍彗星的所在地,就我們目前所知,還有四顆矮行星在更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比冥王星還大,它們分別是哈烏美亞
  • 被踢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錯在哪兒啦?
    其中,在1930年,科學家克萊德·湯博首先發現了冥王星,並把冥王星當成是第九大行星。不過,到了上世紀的90年代,科學家在柯伊伯帶發現了很多質量和冥王星差不多的天體,這直接威脅到了冥王星的地位。2005年,科學家甚至發現了比冥王星質量還要大的鬩神星。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很多人其實都持有這樣的觀點,那就是冥王星是因為質量很小,所以才被踢出九大行星的隊伍。而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級,其實和科學對於行星的定義有關。這個天體一定要繞著太陽轉,否則月亮都有機會當行星了,所以這裡把行星和衛星區分開了。天體必須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個類球形。(天體並不能完全稱為一個規準的球形,一般赤道位置都會稍微寬一點。)這條其實是為了區分小行星和行星的,有很多小行星就不是球形的。行星要足夠大,這是因為只有足夠大,才能夠通過引力把軌道上的小行星都清理得乾乾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