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與莆田湄洲媽祖一脈相承

2020-12-20 棠梨子樹下

宏偉壯麗的赤水天后宮地處龍門鎮赤水村東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是龍巖市境內現存最大的媽祖廟。

赤水天后宮坐北朝南,是一座抬梁木構架三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古建築,通高約15米。二殿一廳二迴廊,中軸線自南向北依 次為:前廳、戲臺、天井、中殿.正殿,前廳和正殿兩邊有迴廊相連。前廳大門又稱山門,兩邊牆上各有一壁畫。大門兩邊各有 一個豎拱形側門,朝拜者按「男左女右」依次進入。大門內為前廳,前廳屋頂向中殿延伸的單簷式建築稱戲臺,為當地村民祭祀 媽祖生日時演戲的場所。越過天井就是中殿,中殿左右各有一個臺階,臺階兩側各植鐵樹,鐵樹高達3米,年年開花,中殿屋架 橫梁飾有仿宋雲龍木雕,圖案精緻。正殿正中神座上供奉媽祖神像,兩邊侍立著「千裡眼」、「順風耳」塑像。神座供桌上還供奉著一尊較小的木雕媽祖坐像.為1990年當地村民從莆田湄洲媽祖廟迎回的。

正殿天花板上繪有彩色龍鳳呈祥和海浪紋圖案,象徵人們祈望媽祖神庇護海內外赤子平安、發達的願望。正殿左右兩邊還各有一拱形側門,上書「清河寶地」、「湄洲別境」。正殿面闊三間,進深10米,系夾牆式建築,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夾牆內通道寬約3米,緊挨正殿環設九間房子,既可住人又可儲存糧食,方便而實用,。正殿神座後分別有29級和19級樓梯可直通二樓和三 樓,登樓遠眺,整個赤水村盡在眼帘。前廳屋脊正中有一葫蘆寶 頂,與其遙遙相對的正殿屋脊正中亦有一葫蘆寶頂,為明代著名的祭紅瓷瓶組成,系當年興建時的鎮宮之寶。

關於赤水天后宮的興建有兩種說法:一是天后宮西側有一條 赤水溪,溪上原有數座木橋,每年汛期木橋常被山洪衝走,村民 多次修橋,頻修頻圮。為解決交通和農田作業方便,村民發起捐 募興建天后宮,以求媽祖神靈保佑。另一種說法是清雍正年間,閩 西大旱,村裡許多男丁為謀求生路而紛紛從廈門乘船出洋過番,途中常遭大風大浪襲擊。村裡人為保佑親人平安,於是興建了天后宮。

據現存宮內的碑文記載,赤水天后宮興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系用黃土夯築而成。經數年努力,已初具規模。其間因 規模宏大,費用不敷而「觀成有待」;後又因「風雨所侵」、「眾慮其圮」,乃「竭力題充,共充銀白銀170餘兩錢有奇」,又經一年多的「通體修理,保前功於勿墜」,才於乾隆五十年(1785)蒲月 (五月)全部完成。赤水天后宮的建築藝術,不僅保留了宋代遺風, 也沿襲了明清時代的風格並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其宋代遺風表現 在穿鬥式木構架、三爪木雕龍飾及迴廊等。明清風格表現在穿插坊、雀替、舉架和布局等。地方特色表現在山門、瓦當及夾牆建築。因此赤水天后宮成為中國古建築史上珍貴的活資料。

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時代的變遷,宮內原有的大鼓、鐵鐘以及 大門外的一對石獅早已不復存在。龍巖市政府十分重視赤水天后宮的維修,並成立赤水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從1987年至1994年, 原縣級龍巖市財政共撥出15.5萬元進行維修,使其恢復了原貌。 計劃再撥款恢復五穀仙庵和樓內裝飾,並加建小橋、停車場及綠 化地,使其成為旅遊和觀光的勝地。

相關焦點

  •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巖市新羅區龍門鎮赤水天后宮
    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龍門鎮赤水村的天后宮,是新羅區少見的保護完好的古建築。這是龍巖市新羅區面積最大的天后宮。 龍門赤水天后宮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建築座北朝南,「是一座二殿一廳二迴廊、抬梁木構架三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古建築,高約35米,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前廳、戲臺、天井、中殿、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 湄洲媽祖分靈大連媽祖宮
    莆田網訊 日前,湄洲媽祖分靈大連媽祖宮在湄洲媽祖祖廟寢殿舉行。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吳國春舉行儀式,並將分靈媽祖、分靈證書授予大連媽祖宮。  大連媽祖宮管理委員會主任蔣木榮一行遵循古制,沐手拈香,敬備五果六齋,向祖廟金身媽祖依次行三獻禮、割香鞠火禮。他說,大連有莆田籍企業家和從業人員5萬多人,分布在建材、工業製造、石化、旅遊、文化、海產品加工等各行業。媽祖出自莆田,屬於全世界,大家都敬仰媽祖,一定要竭盡全力把媽祖文化在大連傳播好、發展好,為媽祖故鄉爭榮光,為大連發展作貢獻。
  • 湄洲媽祖祖廟見證鹿港湄洲媽祖分靈海南臨高天后宮
    高亞成 攝中新網湄洲島7月9日電 (林群華)7月9日下午,臺灣鹿港天后宮湄洲媽祖分靈海南臨高天后宮儀式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莊嚴舉行。當天,在湄洲祖廟媽祖金身的慈祥注視下,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贊代表祖廟見證了臨高天后宮主委方萍從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手上接過鹿港分靈媽祖和分靈證書,兩岸三地媽祖人代表歡聚一堂,一團祥和,現場掌聲熱烈。海南臨高天后宮主委方萍(右)與臺灣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交談。高亞成攝。
  • 該地竟有400多座媽祖廟!
    前幾天網上有一條消息,說是2020年11月21日,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揭牌儀式在龍巖學院舉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受邀參加活動並受聘為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顧問。出席活動的還有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袁錦貴,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顧問、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委林光大等。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現存禮制最高的媽祖廟,比湄洲島亦不遑多讓
    德濟門遺址之後,是全中國最早列入「國保」級別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媽祖信俗」在沿海地區,人盡皆知,據說在全世界有著數億的信眾,媽祖本名林默,今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傳說她生前醫術高超,有飄然渡海、預知禍福之能,死後被當地人奉為「神女」。
  • 湄洲媽祖廟
    湄洲島還與媽祖的名字連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媽祖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媽祖姓林,名默,人們暱稱默娘。她在人間只活了二十八個春秋,可她的名字,卻被人們傳誦了一千多年。相傳她自出生至滿月,不啼不哭,默默無聞。她從小習水性,識潮音,還會看星象;長大後「窺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難。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內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湄洲媽祖祖廟湄洲媽祖祖廟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宮下村東北面。湄洲媽祖祖廟的寢殿、正殿和聖父母祠是祖廟建築群的主要建築,是媽祖信仰在祖廟的主要載體。
  • 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
    莆田網訊 11月21日,龍巖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龍巖學院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龍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闕朝陽,龍巖市政協副主席、閩西客家聯誼會會長劉友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龍巖學院副校長鄒衛東等領導和嘉賓參加。
  •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pt.fjsen.com 2008-04-24 13:16   來源:東南新聞網       位於彰華縣鹿港鎮,是臺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該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宮之一。天后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后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說在每年農曆3月23日為天后媽祖的誕辰,這裡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
  • 莆田文峰天后宮的前身今世,你知道多少?
    這是湄洲灣畔第一座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的媽祖廟。在古老的《興化府莆田縣誌》上,有一段關於媽祖「聖泉救疫」的故事。「靈惠井,在白湖之側,環境斥滷,而井居其間獨甘。舊記雲,時疫,有夢神示『一井鑿而飲之,無不愈』。是歲,神始封靈惠,故井亦名靈惠泉。」白湖,在木蘭溪之側,白湖渡、白湖市,乃興化軍城對外交通的重要渡口和對外貨物貿易的主要集市。
  • 湄洲媽祖赴臺給民進黨「去中」一記重擊
    湄洲媽祖赴臺巡安,無異給民進黨「去中國化」一記重擊!社論摘編如下:睽違20年之後,大陸福建湄洲媽祖金身日前再度赴臺,將到35座宮廟,展開17天的繞島巡安。這項宗教典儀、信仰盛會無關政治,顯示兩岸宗教一脈相傳,無法阻擋;同時證明兩岸文化交相融合,無法切割。
  • 媽祖坐動車買實名票 網友:高鐵歷史上承運的最大「年齡」旅客!
    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官方微博截圖據莆田市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的消息,此次媽祖出,是為了參加9月6日至12日,湄洲媽祖祖廟聯合臺灣鹿港天后宮以及崑山慧聚天侯宮共同開展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媽祖巡安布福江蘇、上海活動。
  • 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來莆朝拜觀光
    莆田網訊 前些天,漳州南靖霞露媽祖廟一行975人抵達媽祖故裡湄洲島,眾人統一佩戴印有媽祖標誌的紅色帽子,恭抬分靈媽祖並以鑼鼓隊等為陣頭,一路踩街至祖廟天后宮。在祖廟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香團人員分批進入祖廟園區,佩戴口罩並保持安全距離,有序進行朝拜觀光。
  • 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在天津拉開帷幕
    參加此次臺灣北港媽祖文化之旅的近200位臺灣同胞,主要是來自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以及臺灣十大媽祖廟的信徒,他們這次到天津的訪問,受到了天津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組委會的盛情邀請,這是迄今為止臺灣媽祖信徒到天津祭拜媽祖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在結束天津的訪問後,他們還將前往北京、福州、莆田、泉州和廈門進行參觀和祭拜媽祖的活動。
  • 全國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泉州,知名度卻遠不及湄洲島天后宮
    泉州天妃宮(亦稱媽祖廟、天后宮)位於市區南門天 後路.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當時賜額「順濟宮」。是全國最早興建的天妃宮。相傳天后林默娘為莆田湄洲人,系唐末都巡檢林願之六世孫女,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
  • 湄洲媽祖首次坐動車「巡安」
    6日上午9點07分,動車D3142次從福建莆田站緩緩啟動,這趟列車3車3F座位上的「旅客」一下子引起了眾人注意,她是首次坐動車「巡安」的海上女神——湄洲媽祖。湄洲媽祖當天乘車的目的地是江蘇崑山。9月6日至12日,湄洲媽祖祖廟攜手臺灣鹿港天后宮以及江蘇崑山慧聚天后宮共同開展「2019年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暨湄洲媽祖巡安布福江蘇、上海活動」。6日上午,媽祖從莆田湄洲島祖庭出發,上午9點坐上動車,下午4點多便能到達江蘇崑山。近900公裡的路程,僅需7小時,朝發夕至。
  • 林金贊:努力把湄洲媽祖祖廟建成臺胞登陸的第一家園
    中新網莆田3月23日電 (張麗明)「媽祖是臺灣最主要的民間信仰之一,更是離島臺胞的精神支柱,崑山慧聚天后宮的建成對在崑山的臺胞來說是件幸福的事。」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23日如是說道。應崑山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崑山慧聚天后宮邀請,林金贊當天參加慧聚廣場「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暨第八屆海峽兩岸(昆臺)文化交流月啟動儀式,與參加活動的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交談,感謝其對媽祖文化的支持,並贈送媽祖文化紀念品。
  • 廣東最大的媽祖廟,由霍英東捐建,氣勢恢宏,堪比北京故宮
    南沙天后宮是南沙區的標誌性景區,是廣東到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媽祖廟,建築群坐落於大角山南麓,前面就是遼闊的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南沙天后宮依山而建,氣勢恢宏,融合了北京故宮和南京中山陵的建築風格和氣勢,獨特的建築美學讓人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