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華人首富家族要來!他們布局中國狂吸金,他跑新加坡做首富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得中國市場,可蟬聯首富寶座;失中國市場,或被無情淘汰。中國市場猶如一塊沃土,成為各國華人首富及其家族的必爭之地。

日前,北京證監局發布消息稱,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在上交所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作為正大集團旗下卜蜂國際的全資子公司,正大投資最大股東為卜蜂中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高達99.9%,註冊資本41.58億元,董事長為謝吉人。

正大集團是最大華人跨國公司之一,涉獵製藥、地產、金融等眾多業務,2019年全球銷售額達680億美元,背後正是泰國首富的謝氏家族。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謝氏家族如今已成功進行第四代的交接,書寫出一個世紀的財富故事。不僅奠定其泰國首富地位,還創造出身家數百億的領導層團體,以及95後華人首富和中國最美女富四代,堪稱資本界的財富傳奇。

實際上,馬來西亞首富家族前不久也帶領金龍魚登陸創業板,以全年營收達貴州茅臺2倍的成績,成為A股市場規模最大快消企業。而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也是憑藉在中國大陸的龐大布局,一舉爬到雄霸首富10年之久的遠東地產黃氏兄弟頭上,成為新加坡首富。

01 百年傳奇首富家族

最早來中國投資的外企,持中信股份與中國平安股權

說起正大集團,就不得不提創始人謝易初。

1896年,謝易初出生於廣東澄海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年少時期就跟隨下南洋潮流,帶著8塊銀元前往泰國謀生,最終於1922年創辦正大莊菜籽行,從中國進口種子並賣給泰國農民,同時從事農產品種子培育、改良和推廣工作,也就是正大集團前身。

此後,正大莊的生意漸入佳境,謝易初也有了四個兒子,分別取名謝正民、謝大民、謝中民和謝國民,意為「正大中國」。正大莊興盛後,謝易初將其交由弟弟謝少飛管理,自己則回到位於中國的家鄉。

1953年,謝正民和謝大民赴泰國幫助叔父,並成立卜蜂集團,也就是國內所稱的正大集團,謝正民擔任董事長。五年後,謝正民將管理權讓於弟弟謝國民,在這位家族第二代掌門人的帶領下,正大集團開始走向鼎盛。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左右,謝家成為泰國最大的飼料經營商,泰國首富家族就此誕生。在最新的富豪榜上,謝國民距千億富豪僅一步之遙。2020年,謝國民以135億美元,約合885億人民幣財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81位。

實際上,正大集團作為最早來中國投資的外資企業,不僅在深圳拿下第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還擁有多個旗下品牌。包括主攻飼料研發及供應的卜蜂國際、主攻零售板塊的卜蜂蓮花、主攻地產板塊的正大廣場,主攻汽車業務的北易公司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著名綜藝節目《正大綜藝》,也是正大集團與中央電視臺合辦,其開播至今30多年,不僅為一代國人提供不少觀看樂趣,也為背後的正大集團提高了在華影響力。

此外,謝氏家族還是中信股份與中國平安背後的投資人。2012年,滙豐控股以727億元港元,全部出售所持15.57%中國平安股權,接手方正是正大集團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2015年,正大集團還通過正大光明投資,斥資803億港元入股中信股份,連同原有的1%股權,將持股比例增至20.61%。

市界發現,中信股份的非執行董事楊小平,正是卜蜂集團副董事長,正大光明(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以及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天眼查APP顯示,楊小平名下所有任職企業高達79家,且多與正大集團有關。

2017年,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提議,自己的兒子謝吉人出任正大集團董事長,三子謝鎔仁出任正大集團CEO,並獲得董事會通過。這意味著,正大集團正式步入第三代掌舵時代,而謝吉人正是上文提到的,正大投資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

02 四代掌權的謝家另一分支

弟弟是95後華人首富,姐姐成中國最美女富四代

謝家還有另一個非常牛的分支,是上文提到的謝正民。

1930年,謝正民出生於泰國曼谷,是正大集團創始人謝易初的大兒子,同樣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百億富豪。2020年,謝正民以35億美元,約合230億人民幣財富值,位列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538位。

20世紀90年代初,正大集團在謝國民部署下向健康產業跨越,其子謝炳以擅長的資本運作能力大力布局。如今,謝炳不僅是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正大製藥集團董事長,還是中國生物製藥創始人,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其以約480億人民幣財富,位列榜單第200位。

早在2019年10月,謝炳及其妻鄭翔玲,就將中國生物製藥價值約268億人民幣的股份作為禮物,轉到年僅24歲的兒子謝承潤名下,使其一舉成為95後華人首富。而在一年前,謝承潤加入中國生物製藥,擔任董事長助理一職作為過渡。

資料顯示,謝承潤出生於美國西雅圖,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系理學士學位,他還有一個大3歲的姐姐,名為謝其潤。謝其潤同樣畢業於沃頓商學院,是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並被譽為中國最美女富四代,與弟弟不同的是,其為中國國籍。

2015年,謝其潤父親謝炳突然宣布辭任中國生物製藥主席,改由女兒謝其潤擔任。謝其潤上任伊始,中國生物製藥市值只有400億港元左右,如今即便經歷一波下滑,中國生物製藥市值仍達到1200億港元之上。此外,謝其潤還和母親鄭翔玲,以18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年胡潤女企業家榜第28位。

從謝正民這一分支來看,謝氏家族已成功完成第四代接棒工作。都說「富不過三代」,可謝氏家族卻書寫出一個世紀的傳奇故事,不僅奠定其泰國首富地位,還創造出身家數百億的領導層團體,以及95後華人首富和中國最美女富四代,堪稱資本界的財富傳奇。

03 馬來西亞首富也入局

750億身家蟬聯首富20年,市值是A股創業板前三

實際上,不僅是泰國首富家族,馬來西亞首富前不久就已登陸A股。

10月15日,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7.9%,報56元/股,總市值高達3036億元,位列創業板第三位,僅次於寧德時代與邁瑞醫療。目前,金龍魚依舊以3735億市值,穩居創業板前三位,拉開第四位的愛爾眼科千億市值。

金龍魚全稱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48.8億元,主要從事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9年,金龍魚實現營收1707.43億元,是貴州茅臺2倍左右,成為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快消企業。

金龍魚控股股東為Bathos Company Limited,持股比例高達89.99%,其背後是近百歲華裔大亨郭鶴年家族的豐益國際,主要股東為郭孔豐、ADM、郭氏集團和嘉裡集團,郭氏家族持股比例至少在40.84%。

郭鶴年能成為馬來西亞首富,與其父親郭欽鑑打下的基礎不無關係。郭欽鑑14歲時便到馬來西亞謀生,後創辦東升公司,並與時任馬來西亞柔佛州州務大臣的拿督翁私交甚好,在獲得特權後壟斷柔佛州的大米和麵粉生意,成為馬來西亞大富豪。

1947年,郭欽鑑給郭鶴年3萬美元創業,給到郭鶴年很好的練手機會。不久後,郭鶴年父親去世,在母親的提議下,郭鶴年與兩個哥哥郭鶴舉和郭鶴麟將家產整合,共同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並推薦25歲的郭鶴年做董事主席。

十年後,郭鶴年動用資源,在靠近檳榔嶼的北海建起馬來西亞第一所煉糖廠——馬來西亞製糖公司,在當時還是一塊空白的煉糖業大展拳腳。隨著產業擴大,手握重金的郭鶴年還收購馬來西亞糖廠93.3%股份,「亞洲糖王」就此誕生。

1971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創建豪華酒店,取名為「香格裡拉」,意為世外桃源,全面進軍酒店業務,讓其收穫「酒店大王」的稱號。緊接著,郭氏兄弟以知名食用油品牌「金龍魚」 成功打開中國市場,並斥資5億美元在北京興建國貿中心,成為當時外資在中國內地投資最大的項目。

2019年,國貿中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4億元,而在內地數十個城市布局物業項目的嘉裡建設,全年實現營收158.5億元。也就是說,僅國貿和嘉裡建設一年,就為郭鶴年家族提供近200億元收入,也就是每天5000多萬元,這還不算金龍魚這個龐然大物。

隨著千億帝國的建立,郭鶴年開始成為各大富豪榜單的常客,並多年穩居華人富豪前十位。市界發現,2020年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上,96歲的郭鶴年以115億美元,約合750億人民幣身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20年。

04 憑中國躋身新加坡首富

雄霸十年倆兄弟被擠出前三,海底撈大陸收入佔比超90%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首富在中國也有龐大的生意布局。

2019年,福布斯亞洲新加坡50大富豪榜顯示,雄霸首富10年之久的遠東地產黃氏兄弟退居第二位,而爬到他們頭上的,正是變更國籍的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其以138億美元,約合近千億人民幣身家,問鼎新一屆新加坡首富。

實際上,1971年出生於大雜院簡陽的張勇,是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其父親是國營四川拖拉機廠的廚師,母親是小學教員。

年輕時的張勇,曾倒賣汽油票,也花錢買過教訓。直到1994年,張勇和舒萍、施永宏、李海燕四人共出資8000元,在四川簡陽開辦第一家海底撈。此後,張勇從四川本土向全國進發。

2011年,張勇在新加坡註冊公司,開啟全球化擴張道路。緊接著的2012年,海底撈首家海外門店——新加坡克拉碼頭店便宣布營業,此後又成立美國洛杉磯Arcadia店、韓國首爾店,並進駐日本市場。

不過,海底撈的主要市場還是在中國大陸。官網顯示,海底撈目前已經在中國160多個城市設店,數量超過800個,而在海外市場,店鋪最多的新加坡只有12家分店,總共也不過幾十家店面,甚至不及國內的1/10。

2019年,海底撈實現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7億元,同比增長42.3%。其中中國大陸實現收入23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的高達91.1%,其他各國相加同樣不足在中國大陸收入的1/10。

實際上,早在2017年,張勇就在新加坡購下價值1.38億的豪宅,當時還傳出張勇夫婦可能已入籍新加坡。直到2018年5月,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此時張勇夫婦國籍已為新加坡,並引發一陣熱議。

此外,在2020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再度以190億美元,約合1420億人民幣,蟬聯首富席位。值得一提的是,邁瑞醫療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西廷,與立邦漆創始人吳清亮,分別以178億美元及148億美元身家,排名榜單第二與第三位。

這意味著,在中國市場均具有龐大布局的三位華人,包攬了新加坡首富的前三甲席位,並直接將曾雄霸首富10年之久的遠東地產黃氏兄弟,擠到第五位。

相關焦點

  • 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首富原來都是「中國人」
    甚至許多外國的首富都是華人,比如說日本首富孫正義,因為當年投資馬雲,賺了上千億,到處說自己祖籍是中國福建。其實如果不是中國強大了,可能孫正義也不會認祖歸宗。除了孫正義,還有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中國福建。「酒店大王」「糧油大王」「傳媒大亨」說的也是他,他是香格裡拉大酒店創始人,金龍魚調和油是他的產品,他還是香港電視有限公司的大股東。
  • 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母公司和央視合作創辦《正大綜藝》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文景繼馬來西亞首富之後,泰國首富家族也要來A股了!近日,據北京證監局官網披露,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投資」)日前與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 東南亞五國華人首富,身價373億,那與國內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總體來說,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富豪比中國大陸出現的更早,分布也更為廣泛,尤其是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國,華人華僑基本佔據了各國富豪榜的大多數席位,華人華僑的商業頭腦以及經營天賦顯露無疑。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各國的首富都是哪些人。菲律賓首富施氏家族,創始人施至成,家族財富172億美元。
  • 華人富豪榜揭曉 淮安父子成「江蘇首富」
    8月1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5瀚亞資本·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總上榜人數達到1577人,上榜門檻20億元。61歲的大陸首富王健林首次超過李嘉誠成為全球華人首富,87歲的李嘉誠位列第二。而據人民網記者不完全統計,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前600名中,江蘇佔據23個席位,蘇太華系的嚴介和、嚴昊父子以850億元的財富成為「江蘇首富」,蘇寧雲商的張近東則以490億元位居第二。躋身2015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的江蘇企業家中,蘇太華系的嚴介和、嚴昊父子以850億元的財富成為江蘇首富,他們在全球華人富豪榜中排名也比較靠前,位居第12位。
  • 貝佐斯超越比爾蓋茨成全球首富,馬化騰超越李嘉誠成華人首富!
    很多人認為這樣很不公平,其實不然,任何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這必然和他們自身的努力,離不開關係,當然了,你非要鑽牛角尖,說什麼「富二代」,那我也無話可說了。今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貝佐斯第一,馬化騰為全球華人首富。這分別是貝佐斯第一次全球首富,也是馬化騰第一次登上全球華人首富的寶座。對於二人來說,可謂最大的褒獎了!
  • 東南亞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呢?你知道馬來印尼新加坡的首富是誰?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前十大富豪絕大多數都是華人。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是華人,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佔據八席;郭鶴年印度尼西亞首富黃奕聰是華人,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佔據七席;
  • 印尼華人有多富?2020印尼首富依舊是泉籍兄弟
    印尼華人主要是自己做老闆,可以說,華人在印尼各行各業都有所涉足,且有的也佔據了重要經濟位置。根據印尼公布的資料顯示,3%的華人掌握著印尼80%的財富。比如已故印尼華僑林紹良曾是華人首富,1984年有海外媒體稱林紹良資產超越美國洛克菲勒家族,1995年184億美元登頂華人首富,全球排名第六。又如祖籍莆田的金鷹國際集團主席陳江和,2006年以220億美元身家榮登印尼首富。
  • 中國版「猶太人」,一半人口在海外,包攬全球7個國家首富
    其實從各商幫的代表人物也可窺一斑,浙商出了馬雲、宗慶後、丁磊等中國首富,而他們的生意仍主要在中國,馬雲雖然能與世界各國政要、首富推杯換盞,但阿里巴巴還得靠廣大的中國網民。閩商則可以說是東南亞的扛把子,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的前十大富豪中,大多都是福建人。
  • 泰國首富家族要來A股了,當年爆紅的《正大綜藝》就是他們家合辦的
    繼馬來西亞首富之後,泰國首富家族也將登陸A股,此前,其母公司已在港交所上市。正大投資作為泰國著名跨國企業正大集團旗下卜蜂國際(港股代碼:00043.HK)的全資子公司,最大股東為卜蜂中國有限公司,佔股為99.9%。
  • 低調的泰國首富家族衝擊中國A股!你一定看過他家辦的節目
    這個家族走向「泰國首富」之位的每一步,似乎都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作者:小鹿|編審:蘇蘇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旗下的金龍魚剛在A股上市不久,泰國首富謝國民家族也要來了!近日,正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投資」)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已同中信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北京證監局備案。光說正大投資,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
  • 中國各省首富大曝光!原來是他他他
    高考狀元年年都有變化,有些省級首富可是雄霸一方許多年的。  這些大佬都是傳說中的富可敵國啊,讓我們來看看這31個省級行政單位的首富們!  1、北京首富王健林。萬達集團,2200億。  財富榜排名第1,中國首富。連他兒子都是香饃饃。  2、浙江首富馬雲。
  • 泰國首富家族也要來A股了!正大投資計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原標題:泰國首富家族也要來A股了!企業也要來A股了!   正大投資是做什麼的?這家公司為何也要來A股?   背後是「泰國首富家族」   正大投資來頭不小。
  • 這些身無分文的華人,憑什麼成為東南亞首富?
    作 者:吳強 私人董事會教練來 源:正和島在吉隆坡飛曼谷的航班上,我在看一本寫郭鶴年先生的傳記,書裡提到了一個叫陳弼臣的人,說他十七八歲來泰國,全部家當只有一張草蓆和一個枕頭,後來創立了盤古銀行。真是華人海外創業的典範啊!當地的朋友告訴我,早年在泰國創業的華人大部分來自廣東、福建和海南,他們身無分文,只帶著草蓆和蚊帳,露宿街頭。早上他們把蚊帳拿進當鋪,當點本錢做小生意,晚上就去當鋪贖回蚊帳睡覺。很多大名鼎鼎的華人企業,就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中幹出來的。
  • 低調泰國首富家族衝擊A股!沒吃過他豬肉,一定看過他家辦的節目
    |作者:小鹿 環球人物導讀:這個家族走向「泰國首富」之位的每一步,似乎都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旗下的金龍魚剛在A股上市不久,泰國首富謝國民家族也要來了!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個家族走向「泰國首富」之位的每一步,似乎都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從農民到海外傳奇謝氏家族的發家經歷堪稱華人「下南洋」的歷史寫照。家族企業第一代創始人謝易初,1896年出生於廣東省澄海縣外砂鎮蓬中村(今汕頭市龍湖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 新加坡十大富豪,9個都是華人,為何新加坡當年卻選英語當母語?
    最近新加坡十大富豪公布,首富依然是海底撈的老闆張勇,第二富豪也是剛剛移民新加坡的李西革。李西革是中國最大呼吸機廠家邁瑞醫療的老闆,資產也超過了150億美元。今年以來李西革的身價是一路暴漲。其實不僅僅前兩名的富豪,在新加坡的十大富豪中,只有排名第四的薩維爾林是巴西人,他是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另外的9個富豪都是華人。排名第三的富豪吳清亮是李嘉誠的老鄉,也是著名的塗料大王。排名第五的富豪黃志祥是地產大王,祖籍福建,他的父親被人譽為烏節地王。
  • 李光前:一名營養不良的華人首富
    李光前: 一名營養不良的華人首富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偏這碎銀幾兩能解萬種愁腸。李光前忙忙碌碌,富甲一方,只為世人解萬種愁腸。上世紀30年代中期,李光前躍居華人首富,是新加坡、馬來亞等地家喻戶曉的「橡膠大王」「黃梨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李光前在美國紐約創辦西亞公司。1941年,李光前已經成為世界頂級「橡膠大王」。同年,李光前赴華盛頓參加國際橡膠會議。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他被迫滯留在美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中國95後首富家族登頂泰國富豪榜!他身家270億,母親出身農民
    有意思的是,正大集團這四兄弟的名字連起來,正是「正大中國」幾個字。值得注意的是,謝正民的90後孫女謝其潤,95後孫子謝承潤都不簡單:謝其潤,被譽為中國最漂亮的90後女富四代,是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主席,掌握千億帝國;謝承潤目前所持股份市值達270億人民幣,是95後華人首富。
  • 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馬化騰以2950億成全球華人首富
    這一捐贈減少了他在微軟公司的股份,從1996年的24%下降到現在的只有1.3%。儘管如此,比爾·蓋茨的財富還是增長了11%,達到5700億元,這歸功於他的成功投資,包括美國移動通信鐵塔公司Crown Castle、UPS和墨西哥可口可樂裝瓶公司Femsa。胡潤表示:「五年來,蓋茨第一次不再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
  • 又一筆隱形資產浮出水面?他比哥哥李澤鉅還有錢,成真正華人首富
    不過事後李嘉誠也沒有報警,而是囑咐家人日後要低調做人。雖然如今的李嘉誠已經失去了華人首富之位,但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真實財力遠在馬雲、馬化騰等富豪之上,從其強勢進軍英國市場就可略窺一二。
  • 新加坡首富張勇又花2億多元買頂級豪宅送兒子
    海底撈老闆,新加坡首富張勇又在新加坡買豪宅了,這次是送給他20多歲的兒子。新加坡首富張勇買2億多元頂級豪宅送兒子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勇您很嗨,海底撈老闆就更嗨。已公布的海底撈2020年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淨虧損9.65 億元,但從下半年來看,海底撈生意蠻好的,似乎「生龍活虎」,幾乎不受疫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