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輩親?「戲精奶奶」的教育方式學起來

2020-10-17 北京月嫂解密

在疫情這段時間家長和孩子都在家不出門,相信各位家長在不能出門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已經和孩子相處了不少的時間。 現如今疫情也慢慢穩定了下來,公司復工、學生也準備復學,到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孩子繼續交給家裡面老人來帶。
老人幫助年輕父母帶孩子,雖然是一種情分,但隔輩育兒有時候的確讓人不理解,老人們對於孫子孫女的愛太過濃烈,經常好心犯了錯。


孩子冷,就用棉襖一層一層將孩子裹緊;怕孩子吃不好,就在孩子面前塞滿各種食物;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還要怪地板不好, 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也造成了很多孩子養不成好的習慣。
老人帶大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容易,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娃也可以理解,不過有的老人帶娃還是很有趣的, 一段視頻中,只有兩三歲的寶寶,忽然摔倒在地, 看到奶奶在一旁,就乾脆不掙扎,在視頻上我們看到這位奶奶 並不打算抱他起來,反而靈機一動,自己倒在地上。
家長可以準備一些帶有聲音或者會發光的玩具,這樣就會吸引到寶寶的注意力。 孫女見狀自己也來不及撒嬌, 眼神直接看向奶奶,奶奶太機智了, 然後奶奶用舒緩的動作在地上支撐本身,並告知孩子:奶奶要先用左腿蹬一下地面,然後右腿一使勁,哎,站起來咯!


這位「戲精」奶奶絕對是個寶藏任務,把最好的教育留給寶寶,讓寶寶能夠更加的堅強。 後來這位小孫女起來之後,奶奶在一旁鼓掌,這一幕好有愛。 不能不說,這位奶奶的操作,簡直是課本普通的隔代教育,這讓很多網友表示家裡有這樣一個老人,絕對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了。
由此可見,老人給自己帶孩子也不全是不好的, 很多老人都是第一次有孫子孫女,就跟年輕的父母第一次有孩子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家人就需要擁有一本育兒寶典,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多查查育兒寶典。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追求教育孩子的方法時, 很多書籍裡面就有很多的科學方法,教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可以讓孩子養成不錯的生活習慣,家長和老人都可以共同成長。 所以家裡如果有這麼一套書就十分的重要,就不會在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感應頭昏腦脹自己比較迷茫的時候,就可以翻開書本,從優秀家長那邊吸取經驗,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相關焦點

  • 隔輩親,隔輩親,奶奶做的繡花鞋
    隔輩親,隔輩親,奶奶做的繡花鞋。按照習俗講,每年清明節或者端午節都要給小孩子做繡花鞋或者五毒肚兜,以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有,但是我沒有享受這個待遇。因為我媽從來不做,小的時候,特別羨慕我的那些小夥伴能穿上漂亮的繡花鞋,而我永遠是大黑色布鞋,鬱悶的不行。
  • 隔輩親,隔輩親說的是真的
    昨晚孩子給奶奶發視頻聊天,想要奶奶來帶我去幾天,奶奶說過幾天就過來,正趕上這幾天孩子有點咳嗽,視頻的時候嗓子也不舒服咳嗽,奶奶問吃藥了嗎?吃的什麼藥?孩子爺爺聽見了。就說給孩子再去買點藥,別耽誤了。我答應了知道了。聊會天就掛了電話,今天早上起來爺爺的視頻又打過來了。說今天他去給孩子買藥了。順便買點常用藥,以備不時之需,這真是親爺爺奶奶啊,這真是隔輩親啊。
  • 爺爺進城看孫女背一袋子布娃娃:為什麼隔輩親更親呢?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把餘生的愛都給了第三代。那麼為什麼會有隔代親呢?我認為有如下幾種原因:1、因為血緣關係雖然說是隔輩親吧,但老人還不是因為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所以才會親。所以,隔輩親其實更多的是對兒女的疼愛吧,是自己血緣的延續。2、因為父母的缺席隔輩親、隔輩寵的出現,有一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父母陪伴和責任的缺位。尤其是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很多年輕父母由於工作原因,不能親自照料孩子,可這個時候恰恰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親子關係極其重要的時期。
  • 隔輩親能有多親?孫女才上大班,老兩口已經在惡補一年級知識
    那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愛就是寫在臉上,很寵溺的愛。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小視頻,從視頻中的聲音可以聽出來,是一個寶爸拍的。拍的是什麼呢?是爺爺奶奶在學習一年級的數學,一個人念著,另一個人計算著,還互相配合。寶爸問老兩口:你們孫女明年才上一年級,現在這是幹啥呢?爺爺說:我們的腦子能和你們比嗎?言外之意就是,年齡大了,記性不好。
  • 隔輩親的愛
    我寫的是關於我今天所見到的聽到的事…… 今天在與一位家長聊天時,聊到了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小姑娘下課了想休息會,看見奶奶來接又快速的跑回屋裡繼續練琴,奶奶進門看見用功的孫女說:好好彈,好好練,我家寶太厲害了。奶奶等孫女的時間裡我們聊著…… 奶奶說,只要是她孫女喜歡的,都滿足,都給她買給她花。孩子一雙鞋200塊,一身衣服下來五六百。
  • 最暖心的隔輩親,爺爺接孫女幼兒園放學,每天都隔空比心
    隔輩親,自古以來都是很普遍的一種家庭關係,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享受祖孫之間的天倫之樂,是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替代的。分析:百度詞條將隔輩親解釋為:「老人疼愛孫輩的程度遠遠超過疼愛自己的兒女。」隔輩親雖然是祖輩對孫子孫女的愛,但是父母也要注意,這個「愛」也要恪守一定的界限,不然很容易就會變成沒有原則的愛,也就是溺愛,而錯誤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會毀了孩子。
  • 親奶奶!孫子打預防,針還沒扎進去呢,奶奶疼的先叫起來!哈哈
    其實還有一種愛也是非常深厚感人的,就是來自爺爺奶奶的愛。俗話說「隔輩親」,很多人表示自己生了寶寶後,父母對寶寶比對自己還要好,都搞不清誰才是他們親生子女了呢!哈哈,看似吃自己孩子的醋,其實是炫耀那種隔輩親的愛。爺爺奶奶看見孫子孫女總是不自覺的嘴角上揚,發自內心的喜歡,這種血緣關係帶來的天生的愛也是非常感人的。
  • 最好的「隔輩親」,奶奶培養出6歲神童,識3000字能背近600首古詩
    ,爺爺奶奶對於孫輩更為重視的則是外部條件,比如害怕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等等,而且很多爺爺奶奶會滿足孫子孫女各種無理的條件,比如買昂貴的玩具、各種不健康的零食等等,但因為太過寵溺,孩子也容易變得狂妄自大等等,所以,面對這樣的隔輩親,孩子的父母也是十分苦惱。
  • 隔輩教育如何避免傷離別(原創)
    對於隔輩帶娃,尤其是在教育問題上,很多人會說出不少弊端。在跟小區裡這些帶娃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的接觸中,我也逐漸發現了更多背後的心酸。鄰居張阿姨心臟不好,一直吃藥維持,但是自從兒媳婦休完產假去上班後,張阿姨從外地來到兒子家,孩子都是張阿姨帶的。兒媳婦嫌張阿姨在帶孩子的時候總是沿用著老一輩的經驗,為此總是對張阿姨不滿意。特別是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因為育兒觀念不同發生家庭矛盾。奶奶疼孫子,慣得孩子刁蠻任性,調皮搗蛋,一身壞毛病。
  • 「隔輩親」家庭教育觀念如何協調?
    放到育兒上也是這樣的道理,我相信很多家庭,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再有就是能學到本事,有養活自己回饋社會的能力。每個人對於教育這個詞都有自己不同的定義,而這個不同的產生,和個人的成長年代以及大環境小環境都有關聯,其次就是個人的性情問題了。
  • 隔輩親,給花錢就親,不花錢就不親?
    這個婆婆看見孫女親,但是不願意在孫女身上花一分錢,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媽媽買的,當奶奶的連個玩具也捨不得給孩子買,就是每天給孩子吃好喝好都說隔輩親,什麼才是親呢?天天嘴上說寶貝親寶貝親的,卻捨不得給孫女花一分錢,有的婆婆給看娃,有的甚至連娃都不給看,平時連電話也沒有,孩子生病住院打電話叫人家去醫院幫忙看倆天孩子都不願意去,不知道這到底是親還是不親。老人的心海底深,摸不透!
  • 「超甜爺爺」每天接送孩子都給孫女比心,網友:這種隔輩親,愛了
    現在父母都要賺錢養家,爺爺奶奶就成了「帶娃主力軍」,接送孩子上學,帶孩子玩等等都是爺爺奶奶來做。 「超甜爺爺」每天接送孩子都給孫女比心,網友:這種隔輩親,愛了 這位爺爺每天都會送小孫女上學,
  • 爺爺怕小孫女曬黑,拿著敞篷傘跟隨孫女腳步獲高贊:果然是隔輩親
    C:得虧這是小孫女,這要是兒子恐怕一頓毒打是少不了了,隔輩親,真是一個神奇的現象。許多人總是對這樣的隔輩親非常的排斥和不理解,因為兩代人的育兒觀念和想法都會有很大的不同,老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會引起許多家庭矛盾
  • 隔輩育兒不科學?這位奶奶的帶娃方式風靡全網,她的秘訣在哪裡
    這位硬核奶奶的帶娃方式風靡全網,你覺得怎麼樣?最近火了一位「硬核奶奶」,她就是個帶娃「牛」人,可謂是風靡全網,她的秘訣在哪裡呢?她從不讓孩子看電視看手機,就是各種玩!把早教都融入到玩耍中去了。例如,只用一張紙巾就能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奶奶站在小凳子上,高舉一張紙巾,孩子則站在距離奶奶一米多的位置。
  • 世上有一種愛叫做「隔輩親」
    一許多年輕的爸媽因為工作繁忙,很多時候都會讓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於是就有了一種寵溺,叫「隔輩親」。他們,就是隔代的親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不管你長多大,爺爺奶奶們都在傾情的愛著你,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太多了,不勝枚舉、數不勝數的事例。
  • 3歲孫子直呼其名,爺爺卻很高興,「隔輩親」現象為什麼會產生?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既有老人又有孩子的大家庭中,經常會有「隔輩親」的現象。孩子越小父母越不敢管教,家裡的老人恨不得把自己的孫輩捧在手心裡。李文的兒子今年3歲,長得虎頭虎腦既聰明又調皮,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和孩子更親?有科學排序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01.隔輩親,到底誰和孩子最親?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喜歡逗小孩:你更喜歡去奶奶家還是姥姥家啊?有些孩子喜歡和爺爺奶奶相處,有些孩子卻更喜歡姥爺姥姥,這並不是十分絕對的事情,誰對孩子更好,孩子就會更喜歡誰。
  • 「隔輩親」能偏心到什麼程度?網友:我3歲的兒子資產都比我多
    為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家庭選擇生育較少的孩子,使得孩子越來越寶貴,爺爺奶奶對於孫子輩的都更加疼愛,甚至於出現無下限寵溺的情況,對於孫子的要求常常是無條件滿足。「隔輩親」能偏心到什麼程度現在隔輩親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晚婚和少育使得孫子輩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飽含寵愛。不少爺爺奶奶對於自己孫子的寵愛程度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讓很多當父母的人很是吃醋。「隔輩親」能有多偏心?這個話題在網上引起了一波熱烈的討論,不少網友紛紛在網上分享自己家庭的現狀。
  • 隔輩親把孩子當小皇帝寵?別讓這樣的愛,成為孩子獨立的絆腳石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年輕人,他們深知老一輩人帶孩子的方法太不科學,而且隔輩親也讓他們對孩子過於太溺愛,甚至養成一個個小公主小皇帝,蠻橫無理,自私的無法無天。爺爺奶奶們看孫子那簡直就像眼珠子一樣,寶貝的不得了,所以他們也成為孩子的老虎皮,容不得別人罵一句,也不能讓別人打一下。但是這樣的育兒方法是真的愛孩子嗎?其實未必,反而成為阻礙孩子獨立和性格養成的絆腳石。
  • 究竟是奶奶親還是姥姥親?這幾則故事很動人
    老三家的小姑娘剛上幼兒園,這時蹦躂著過來和奶奶說生日快樂,樂大媽更開心了。這時,一旁的姑奶奶就問小丫頭,"囡囡,你跟奶奶親還是姥姥親呀?"小姑娘不假思索,"跟姥姥呀!姥姥每周都會接我去遊樂園玩呢,還會給我買好多好多玩具!"樂大媽臉上的笑容不變,心裡卻滿不是滋味。明明自己是孩子的親奶奶,怎麼在孩子那兒,反倒是姥姥更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