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學普及常識(陳景展道長專輯)

2020-12-17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道學苑公眾號,作者為陳景展道長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攝影:玄微散人)

導語

目前,喜歡道教的百姓越來越多,而信仰也逐步趨於理性化。這是可喜的一面。但是,很多人不知從何處了解一些道教常識。為方便大眾,亦是作為道學工作的常識普及,愚人整理了一些內容。特供南北往來者參考,亦請名山洞府的各修真霞友批評、指正。另外,由於全真、正一的差異,本文涉及教規、修持方法的一些概念皆以全真教為準。

(攝影:道心影像)

(1)道教的見面禮節和口頭語是什麼?

道教見面的禮節為抱拳禮。無論男女、老幼,均以左手在外,右手在內,自然合抱即成「抱拳禮」。

道教見面的口頭語一般是「慈悲」。答覆是「慈悲」,或「慈悲,慈悲」。

(2)道教常持誦的聖號有哪些?

道教常持誦的聖號有: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此三大聖號,可於早、中、晚分別持誦)及雷聲普化天尊等。

(3)道教「中乘法」中,常持念的經典有哪些?

日常持念經典的有:《太上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太上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延生保命妙經》、《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可分別簡稱為「早課」、「晚課」、「三官經」、「北鬥經」;以上四部,合稱《四品經》);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可分別簡稱為「度人經」、「雷經」);

《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可簡稱為「鐵罐」或「施食全集」;上下卷,度亡用);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可簡稱為「皇經」,三卷;子時、午時念誦;此經禁忌嚴苛,為記述玉皇爺功德,威力莫可稱量)。

另有一些老修行持誦《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可簡稱為「大洞經」)、《太上元始天尊說寶月光皇后聖母天尊孔雀明王經》(可簡稱為「孔經」) 、《太上元陽上帝元始天尊說火車王靈官真經》(可簡稱為「靈官經」)、《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經》(可簡稱為「真武經」)、《灶王本願經》(可簡稱為「灶經」)、《碧霞元君護國庇民普濟保生妙經》(可簡稱為「碧霞經」) 等。

除經外,還有大量的懺類、宮觀科儀等,內容龐雜,不再贅述。

凡誦經,必先拜先生,請求過經。先生擇吉日過經後,方可持誦。

(4)出入殿堂有何規矩?

凡從左側(進殿者的角度)進入,邁左腿一步跨入。如邁右腿,大忌;

凡從右側(進殿者的角度)進入,邁右腿一步跨入。如邁左腿,大忌;

凡從左側(出殿者的角度)跨出,邁左腿一步跨出。如邁右腿,大忌;

凡從右側(出殿者的角度)跨出,邁右腿一步跨出。如邁左腿,大忌。

凡出入殿堂,不可足踩門檻,不可從中間出入。如遇人多,則魚貫而入,不可擁擠、喧譁。

凡道士進入殿堂,必須穿雲襪,將褲腿扎進雲襪內。敞開褲腿者,不得進入殿堂。

(5)如何敬香?

一般,先敬香,後禮拜神明。敬香,有燒香、拈香兩種。

燒香,一般為三柱,亦可一柱,禁燒雙香。取相同的香三支,先檢查,有無折損,有無蟲咬,有無發黴等,或有長短不一、彎曲、變形,均不得用。取筆直、無發黴、無潮溼、無蟲咬、長短、色質相同的線香三支,於燭火上點燃,不可於長明燈上點香。燈上點香,神明不受。亦不可蘸油點香。

不可在穢處點香。不可用灶火點香。點畢,將香上的火焰輕輕閃滅或者輕輕上下搖擺使之自然熄滅。不可用口對著香吹。畢,雙手捧香,左手在外,右手在內,捧香的下端,舉至眉端,輕輕朝祖師打躬。但求心中純一、無雜想。插香時,須左手插香,不可用右手,不可雙手插香。每次一支,先插中央,其次上側(香案左側,敬香者右側),最後下側(香案右側,敬香者左側)。每根香,須插平直,不可前倒、後仰、左右傾斜。上香有咒,曰:「常焚心香,得大清靜。」每根香之間,間距不可過寸,通常為一公分左右。

常言曰:「燒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插畢,可以檢查,如有傾斜、距離過寬,可用左手調整,使之插好。燒香畢,雙手抱拳,打一躬。轉身退至拜墊前,進行叩拜。

如遇法事法會,住持或監院一般須拈香。高功禮讓後,住持或監院上前。取檀木(一般長度不超過一寸;鬥壇禁燃檀,一般用降香)一支,以雙手大拇指和中指捧至眉心,默「玉清諱」。畢,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插入手爐中,默「」。再取一支,以雙手大拇指和無名指捧至眉心,默「上清諱」。畢,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插入手爐中,默「」。末,取一支,以雙手大拇指和食指捧至眉心,默「太清諱」。畢,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插入手爐中,默「」。拈香畢,抱拳打一躬。退至主墊前,叩拜祖師。叩拜畢,退至後壇跪墊。

(6)如何叩拜神明?

禮拜神明,貴在虔誠不二。可存聖容於泥丸。如有物件,宜先放在拜墊一側。主殿中間的拜墊,除監院老爺、知客代監院、方丈、法事中的高功、法事中的齋主外,道士、居士、信眾一般皆不得跪拜。

擇兩側拜墊跪拜。禮拜時,足呈「八」字站立,雙手自然抱拳於胸前,高不可過眉,低不可過膝。

男子下跪,雙膝外開,曰:「男跪一大片」,貴在大方、灑脫,以蓋滿單個拜墊為準。

女子下跪,雙膝合併,曰:「女跪一條線」,貴在含蓄、柔和。凡跪,臀部不可高過頭部,不可弓背,宜俯身默禱、至誠許願。下跪時,雙手隨身自然落於拜墊前端,皆掌心朝下。右掌指尖朝左前方,左掌指尖朝右前方,左掌覆於右掌之上,雙掌疊加為「十」字形。遂以眉心輕叩於左手背上,狀如「一」字。遂以三叩,幅度不可過大,不宜大起大落。如若身體臃腫,或疾病,或年老,或不便,意念到達亦可。此足、手、首,暗含老君「八十一化」之意。

三叩畢,起身直立,雙手從拜墊上隨身拾起,復成「抱拳」於胸的姿勢。此為一拜。如此三拜。畢,打躬。退半步,再打一躬。如有殿主在禮拜時敲罄,則再轉向敲罄人,行一禮,口稱「慈悲」。對方一般會還禮,答曰「慈悲,慈悲」。如遇神明、祖師誕辰前夕,《祝壽科儀》畢,則須拜三次。以上,是叩拜之禮。

(7)全真教敲罄有何規矩?

凡罄上沿、罄底,不得敲。一般,敲罄側中部。

不得敲「反手罄」。反手罄,即左手持罄棰,以手背對罄,敲響罄右側;或以右手持罄棰,以手背對罄,敲響罄左側。尤其是遇雲遊參訪的老修行回常住時,殿主老爺敲「反手罄」,有不恭敬之嫌,亦是對法器、祖師的褻瀆、輕慢。可不慎之?

全真教敲罄,稱為「抬頭罄」。一般,有人行叩拜時,三叩畢,抬頭起身,站立後,方可敲罄,意為「一拜畢」。不可在人叩頭時敲罄。值人叩頭時敲罄,謂之「碰頭」,大忌。每拜,最早在三叩畢,抬頭後,方可敲罄,故稱「抬頭罄」。通常,要待人起身直立抱拳後,再敲罄。如是法事中的高功,由於手持朝簡,一般直立後,打躬畢,再敲罄。

凡持罄棰,不可褻玩,不可朝下拎著。備用時,捧抱於懷。

經壇誦經時敲罄,一般敲單罄,不可敲大罄。

(8)何謂「五供養」,有哪些宜忌?

香、花、燈、水、果。

凡道家用香,僅用植物,忌從動物身上取,故一般不用藏香鬥前,忌燃檀香。花,宜選梅蘭竹菊,或其他潔淨、無異味的花,神前忌月季。燈,忌動物油脂。水,宜用泉水、甘甜的井水或淡茶水,不宜用碳酸飲料或不潔淨的水。果,應供時新水果,不供反季節水果,不供石榴、甘蔗等不潔之物,不供榴槤等有異味之物,太上前不供李、荔枝、慄、梨子等。切開之物、食過之物,不得上供。空盤不供。供果,皆單數成一盤,條形、散碎之物不計(如香蕉、核桃、葡萄乾、棗等)。三、五、七、九盤(單數)為一樘。

大供,可以有三樘、五樘、七樘、九樘(單數)。凡供果類,宜去掉包裝,清洗乾淨。由於保質期的不同,易於變質的水果(如葡萄、草莓等)應及時撤供。

(9)道教尊奉的最高神明是什麼?

道教尊奉的最高神明是:

玉清聖境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上清真境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太清仙境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合稱「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10)玉皇大帝的全號為何?玉皇大帝全號: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金闕雲宮九穹歷御萬道無為通明大殿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相關焦點

  • (陳景展道長專輯)
  • 漫畫:普及安全使用常識
    由國家藥監局主辦的「全國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10月25日閉幕,普及安全使用常識,守護公眾健康。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雙11」在即,小到隱形眼鏡、體溫計,大到血壓計、減脂儀,這些常用的健康美體產品你加入「購物車」了嗎?
  • 騰訊道學: 「人有靈」系列創意上線,中國道家也有潮牌了?
    承接之前兩者的結合,各名山道觀、騰訊道學與騰訊動漫經過不斷的探索,聯合推出了「人有靈」系列概念創意。、李遠國教授、馬西沙教授、王博教授、詹石窗教授等研究道學的權威渠道和人士在文化上的建議。這對刷新傳統道家印象和普及道家文化都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這一系列創意命名為」人有靈「,「人有靈,因修而會道」,這一摘自《雲笈七籤》卷四十五的主題句已頗有道家韻味。此外,創意採用了許多道家元素作為裝飾,使時尚潮品也多了幾分靈氣。
  • 首屆老子道學網絡論壇即將隆重開啟!敬請關注轉發
    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文明基因,更加堅定地把「老子道學思想」發揚光大。讓老子文化造福於世界,造福於未來。這次網絡論壇,將通過大象國學、東林讀書等在線網路直播方式邀請業界專家、學者為我們講述老子道學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美德。讓老子文化造福於世界,造福於未來。
  • 2022年全面普及 濰坊市中小學開展人工智慧常識教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秦國玲有條件、有基礎的學校,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在小學三年級和初高中起始年級開設人工智慧常識課程;2020年每個縣市區有20%以上的學校開課,2021年達到50%以上學校,2022年實現全面普及。義務教育階段3-8年級學生每學期學習時間不少於5課時。
  • 道學人才培養基金招募計劃
    但是,今日中國道學人才極度匱乏,「道」在老百姓眼裡越來越陌生。為提升道士文化素質,以及國人的道學修養,培養更多道學人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決定面向道友們募集,籌備成立道學人才培養基金。二、出資方法每人10萬元起捐,不設上限。
  • 深圳市投巨資普及科學常識
    普及科學常識,提升市民素質。深圳市科普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去年舉辦全市性的科普活動68次,投入科普經費2073萬元。
  • 道學在未來的世界(深度解讀)
    道學是中華民族有特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道學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有著5000年以上思想歷史,道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道學是孕育和提煉中國傳統哲學的基礎,也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基石。
  • 道學在未來世界
    中華文明的根源在於道學。
  • 中南大學牽手馬來西亞道教學院舉辦「道學與科學」研討會
    華聲在線1月5日訊(記者 劉玉鋒)為落實黨中央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提升中南大學文科的影響力,2016年1月2日,中南大學道學國際傳播研究院與馬來西亞道教學院、馬來西亞華人協會,在馬來西亞檳城聯合主辦「道學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 普及禁毒常識 爭創無毒村(居)
    原標題:普及禁毒常識 爭創無毒村(居)   12月以來,新塘鎮禁毒辦、各掛點部門與村(居)開展了系列禁毒宣傳教育活動,讓群眾進一步認清禁毒形勢,支持禁毒
  • 西班牙華媒籲華人普及出入境常識
    業主表示,行李超重的問題其實已經屬於常識性普及的問題了。業主告訴記者:「國內外的攜帶行李規定是不同的,一般歐洲航空的行李規定是每個乘客可以攜帶兩件行李,每件行李不超過23KG,手提是8KG。而國內就不一樣了,乘坐國內航班,每位旅客的免費行李額(包括託運和手提行李):經濟艙旅客為20公斤,公務艙旅客為30公斤,頭等艙旅客為40公斤。
  • 張文宏說,比常識普及、邏輯和學科知識更重要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教育者大會接受採訪時,張文宏首次談起對孩子的教育,他認為可以分為四個層面,依次是常識普及、邏輯教育、知識傳授和智慧教育。他認為,教育首先是要做好常識普及。我們可以理解為科學素養的培養,就像此前張文宏曾說過「抗擊新冠就要多喝牛奶」,可有人將此視為「至理名言」,冰箱裡塞滿牛奶而導致過期,可這是一個常識性問題啊,張爸對一些缺乏基本常識的行為是不認可的。
  • 2020第二屆三清山瑜伽文化節暨道學&瑜伽峰會盛大開幕!
    10月30日,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裡,萬眾期待的2020第二屆三清山瑜伽文化節暨道學&瑜伽峰會盛大開幕啦!本次瑜伽文化節,從10月30日開始到11月1日,歷時3天!導師雲集本次瑜伽文化節邀請了聞中、呂波、李磊、苗苗、魏立民、祥雲、肖亞非、印緣芳子、於伽、張海英、周小媛等界內享有盛譽的專家作為導師,為全國各地百餘名瑜伽學員分享豐富的道學和瑜伽精華。三清山風景名勝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錢慶斌在文化節上致辭。
  • 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2020 春恬花花託育分享兒童遊泳注意事項
    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2020 春恬花花託育分享兒童遊泳注意事項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三伏天的到來,各地區2020兒童遊泳安全常識普及開始推廣,遊泳本來是一個很健康的運動,但要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識,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健康,春恬花花國際託育園下面帶來兒童遊泳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曲阜市為村民普及急診急救心肺復甦常識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8日訊「右手手心貼住左手手背,右手手指向上拔住左手手指,左手掌根壓住胸口、用力下壓……」 為提升轄區群眾健康素養,普及健康知識和急救常識,近日,曲阜市姚村中心衛生院組織家庭醫生團隊到姚村鎮顏家村開展家庭醫生下鄉義診送健康活動
  • 《尼各馬可倫理學》道學疏解導論(上)
    《尼各馬可倫理學》道學疏解導論[1] (上)柯小剛 此文見收拙著《道學導論(外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另可參考拙譯《尼各馬可倫理學義疏》(華夏出版社,2011年)。這個問題出於亞里斯多德自身的語境,問的是倫理學與形上學的關係。進一步思索的話,因為西方形上學追求不變的智慧和知識,而道學恰是變易的智慧,所以,這個關於醫學和健康的問題也就問到了形上學與道學的關係。
  • 菏澤市二院:開展孕期營養知識講座 普及孕期健康常識
    魯網10月30日訊為普及孕期健康常識,提高居民優生優育水平,10月29日,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孕婦學校開展《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知識講座。
  • 乙醇汽油2020年全面普及,這些使用常識讓人意外,好好看看
    不過除了油價上漲的問題,今年乙醇汽油實行全面普及的消息,也讓人備受關注。根據官方的說法,乙醇汽油可以有效減少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碳、PM2.5等汙染物質的排放,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氣品質。另外添加乙醇的話,可以有效解決能源憂患。目前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而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和植物秸稈等,都屬於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