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有沒有鏡子,天使化妝師在人生後花園描畫美麗人生

2020-12-24 錦時閱讀

錦時閱讀,主筆李巧兒。寫人間故事,閱情閱人閱世微。

【膽小怕事是女孩的天性,獨自夜行,稍有風吹草動,就魂飛魄散,可有一位青春靚麗的湘妹子卻「膽大包天」,不但成為國家首批殯葬專業第一人,而且不可思議的是,她畢業後本該坐在辦公室做文員,卻進了殯儀館與眾多遺體零距離接觸,成為遠近聞名的殯葬化妝師……】

採訪、撰文:李巧兒

01

1996年,15歲的馬蘭初中畢業了。

這時,馬蘭的父親得知國家將要在湖南辦首個殯儀管理服務學校——民政部長沙民政學校,其中有殯葬專業:殯葬化妝師。

思想開明的父親想:殯葬專業是國家首辦,而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學習這個專業,孩子將來不愁找不到工作,二女兒膽大,適合她。

於是,父親想說服馬蘭報考。

沒想到,馬蘭一口答應了。

就這樣,馬蘭開始學習殯葬專業。

學校裡有6、7個專業,殯葬專業班的同學共50多人,女生10人左右。

在學校裡,馬蘭和同學們不僅要學習美容化妝技術,還要根據畢業以後的工作特點,比如需要為死者寫輓聯、放音樂之類,學習書法、民族音樂、電腦、外語等。

在學校的三年,馬蘭認真學習,但學的是理論知識,並沒有真正接觸到殯葬這一行業,她甚至還沒有觸摸過遺體。

真正觸摸遺體,是在1998年她在廣州殯儀館實習的時候。

02

1998年中秋節前夕,學校為他們聯繫到了去廣州殯儀館實習的機會。

真正實戰起來,有些同學打退堂鼓了。結果,只有大約30名同學啟程到廣州。

到了廣州後,他們才知道,當時廣州殯儀館正好進行一項改革:女性不需要在殯儀館一線工作,即不必接觸遺體,只是做些行政管理工作,比如在辦公室裡打打電腦、接接電話之類的。

於是,馬蘭和幾位女同學被安排到辦公室裡實習。

但馬蘭想,我在學校裡學的就是殯葬化妝專業,如果不接觸遺體,我不是白學了嗎?

於是,馬蘭主動要求上第一線實習,踏出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步。

在太平間,馬蘭第一次面對50多具赤身裸體的遺體時,心臟激烈地跳了起來,但很快,她鎮定下來,雙手合什,閉上眼睛祝福:死了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我會認真工作,為您們打扮得漂漂亮亮,讓您們在天堂裡快快樂樂的,您們放心吧。

這一晚,她一晚上都沒有睡著。

在廣州殯儀館實習期間的那一天,馬蘭經歷了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一幕,但真正為遺體化妝,還是在她應聘來到廣東省的一個海濱之城——「陽江市殯儀館」的時候。

03

1999年,馬蘭即將從民政部長沙民政學校畢業了,這時,堅持就讀殯葬專業的只剩下30名同學。

各省各市的一些殯儀館得知全國首個殯儀管理服務專業學校的學生們畢業了,紛紛給學校的負責人打來長途電話說急需此類人才,其中,廣東省陽江市殯儀館的老館長也給學校打了電話。

於是,1999年7月1日,馬蘭和四位同學來到了陽江市殯儀館。

陽江殯儀館經過考核,當即聘用了馬蘭和另一位女同學為殯儀館的化妝師,另外三位男同學則在第二天又到別的城市的殯儀館了。

殯儀館特地為兩個女孩子安排了很好的宿舍條件,並告訴她們,有什麼困難儘管說,單位會盡力幫助她們解決,遠離父母本來有些擔憂的兩位女孩子,都覺得心裡暖乎乎的。

此前,陽江市殯儀館還有一位年紀較大的化妝師,馬蘭見到他時,便開口稱他為「師傅」。

第二天,馬蘭和女同學便接到了一項獨立的工作任務:為一名去世三天的死者化妝。

可是,當她們舉起化妝筆為死者化妝時,勇氣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愣在那兒不知從何下手。

最後,還是馬蘭伸出顫抖的手,輕輕為遺體的眉毛畫了一筆……

當死者的親屬久久凝視完逝者之後,衝著她們說:「死者比她生前還要漂亮,真的是謝謝你們。」

馬蘭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時才發現,即使房間裡的冷氣十足,她的工作服卻已經溼透了。

1999年的7月2日,馬蘭說,就是這一天,她正式成為了人生後花園裡的一位化妝師,

後來,馬蘭的師傅因為肝癌去世,是馬蘭單獨為師傅做了美容化妝術。

馬蘭說,那時候,當她看著因疾病折磨而面容變樣的師傅,在她的手下又恢復了生前健康時的神採和安祥時,她愈發覺得這份職業是光榮、美麗的。

04

但是,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呢。

馬蘭來到廣東後,才發現廣東人在某些思想方面,其實還比較落後的。比如,廣東人比起湖南人,對待生老病死這方面,就比較迷信。

馬蘭正當妙齡,可愛嬌俏,卻從事殯葬化妝師,不少群眾都不理解。

有一次,她被派到某鎮某村收殮。

村路曲曲彎彎,運遺體的車進不去。馬蘭和兩位同事只得抬著死者,走一段較長的路才能到停在大路口的車子邊。

路面凹凸不平,三人都累得想停下來休息一下再走,但剛想停下來,在村頭一直看著他們的幾個村民馬上大聲嚷嚷:「不準停,也不準放下來,你們必須一直走,否則會把煞氣留下來的。」

馬蘭既生氣又好笑,但為了尊重當地風俗,她還是示意剛想發作的同事不要說話,幾個人又挺著早已疲累不堪的身體向大路口一步不停地走去。

一個夏天,馬蘭和同事到市區的某公路收殮。

當馬蘭出現時,圍觀的群眾當即像炸開了馬蜂窩一般,議論的聲音足以讓方圓幾十米的人都聽到:「怎麼是女孩子?還長得這麼瘦小?」、「做這種工作,怎麼能嫁得出去呵?」

馬蘭裝作聽不見,低頭認真做著自己的工作。

她說,殯儀這一行業,真的非常難以被人接受,而且也很辛苦,但這些都沒什麼,最難受的,就是被人以異樣、輕視的眼光來看她們。有段時間,她真的想做逃兵了。

但是,每當她為死者認真地化好妝,做好她的工作時,死者的親屬們常常會眼含熱淚誇獎說:「你做得真好。」時,她就又打消了做逃兵的念頭。

一天傍晚,她和同事到一個現場收斂一位捆綁炸藥自殺的男子的遺體。

當時,地上到處是零碎的人體內臟,聞訊趕來的死者親屬也沒有勇氣拾起來。

馬蘭卻用戴著手套的手,認真地把它們一點點撿起來,認真地為屍體還原。

死者的親屬後來還特意找到馬蘭,感謝她。

05

曾經有不少人,包括我,也問過馬蘭:「你這麼嬌小的一個女孩子,不害怕鬼麼?」

馬蘭說:「哪有鬼呢?而且,即使逝者有靈,他們也不會加害在人間給予他們最後美麗的人。」

16年來,馬蘭共為超過4000多具不同性別、膚色、身份等等的逝者化妝美容過。無論逝者生前多麼顯赫、位高權重,或者貧窮,但在她面前,這些逝者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她總是認真地為他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程劃上人生最美好、永遠的句號。

或許經歷過不少普通女孩子所難以想像過的場面,對生死的參透,令更加熱愛生活的馬蘭在面對兩次失戀時,仍然能保持平靜,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工作與學習中。

16年來,馬蘭曾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南粵傑出勞模」「陽江市勞動模範」「陽江十大傑出女性」等榮譽稱號。

馬蘭,這個偏要打一份驚世駭俗的工的小女子,就是這樣,把殯葬工作溶入了自己的青春中,用愛、信念、辛勤的工作,把青春舞成一面獵獵飛揚的戰旗!

註:本文為李巧兒原創。網絡配圖,圖文無關。作者簡介:《讀者》籤約作者、期刊作者、長篇作者、微博頭條文章作者。常用筆名:李巧兒、小錦、風吹黛眉、桃李春風一枝筆、錦機織了相思字。

相關焦點

  • 《美麗人生》,悲劇還是喜劇?悲慘人生還是美麗人生?
    01在樂天派奎多眼中,人生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積極樂觀地生活,就是美麗的人生兒子質問他:為什麼蛋糕店門前會標註「猶太人與馬不得入內」?他解釋說:前面有間五金店,不歡迎西班牙人和馬進去。再往前有個藥店,不歡迎華人與袋鼠。店主不歡迎,有什麼辦法?
  • 《美麗人生》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美麗人生》人生,像一場蓄謀已久的意外。當那個滿心歡喜的人遇到你,他可能是你生活的意外,也可能是命運安排到你身邊的天使,總會給你不經意的驚喜,讓你相信美麗的人間。在《美麗人生》中,男主意外的遇見多拉,並且在她的世界中創造各種"意外"。誰能想,這意外,伴隨了多拉一生,成了男主一生用生命守護的愛。男主是個絕頂聰明的猶太人。他說話很快,很多,在生活中,幽默風趣,甚至有些可愛。他憑著一份獨有的專一的真切的執著的愛,成功得到多拉的芳心。在一次次偶然中,讓她留戀不已。
  • 《美麗人生》——絕望中的希望之光
    一、一個簡單的故事《美麗人生》這個故事發生發生在1939年後的義大利,這是一個對猶太人而言如噩夢般的時期。電影導演也是主演貝尼尼在講到為什麼起名《美麗人生》時提到。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託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期間,得知要被史達林暗示時,他從容地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了這樣一句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我在第一次上生命課的時候,學年末給我當時的學生(現在北附初三),每人寫了一封信,信上最後一句是「願你不負此生。」這也是《影像中的生命課》的作者,我大學恩師,路曉婭老師給我的一句祝福,這個祝福至今對我影響深遠。
  • 人生的鏡子,你能有幾面?
    明明已經是頂級顏值了,還是執著地天天到魔鏡跟前打卡: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上最美麗的人? 因此,通過以上事實,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鏡子這個物件,對人產生的影響實在不能小覷;二,鏡子如果只用於對形象外觀的反射,似乎更容易帶來煩惱。這,就是全部了嗎?
  • 影訊:《美麗人生》重映!世界上最美麗的謊言
    4K修復版高分經典《美麗人生》將於明天在大銀幕上與中國觀眾見面。跨越國界的父愛,跨越時間的經典,值得去電影院感受一下!《美麗人生》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裡。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遊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儘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裡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 《美麗人生》:美麗的人生到底該是什麼樣呢?
    時隔23年後,2020年1月3日,《美麗人生》以4K高清修復的面貌與中國觀眾重逢。在坎城電影節首映時,本片曾讓全體觀眾含淚起立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時至今日,在國內的豆瓣網上,本片仍以9.5分高居排行榜第五。
  • 《美麗人生》: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
    《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託·貝尼尼執導,羅伯託·貝尼尼、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裡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義大利上映。影片上映後一度引起討論和追捧,並斬獲了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獎項,一舉拿下第51屆坎城電影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的榮譽。
  • 《美麗人生》主演是導演夫婦,有愛的人生,是美麗的
    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他們的美麗人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個國家的電影工作者,幾乎一致地開始拍攝一些反戰題材的片子,來控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鋼琴師》、《布穀鳥》、《老槍》還有名聞天下的《辛德勒的名單》,這些影片都一致的控訴法西斯犯下的罪行。
  • 《美麗人生》:讓我們淚流滿面的常是親情
    近日,由羅伯託·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美麗人生》時隔23年後在內地重新上映。在不少老觀眾眼裡,經典仍舊是經典,不但在回味中再次見證著偉大和不朽,而且在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經驗的豐富中,產生著新的體驗與感懷。在筆者這個新觀眾眼裡,《美麗人生》帶給我的衝擊,更多的來自親情的偉大。  影片背景為二戰時期的義大利。
  • 《美麗人生》:心中有陽光,無處不美麗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說了不怕大家笑話,大二的時候學校組織觀影活動,看的就是《美麗人生》,作為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在下不小心當場留下了眼淚,以至於被舍友調侃了好久。但有一說一,不是我淚點太低,而是這部電影中蘊含的感情著實深刻,那種瀰漫整部電影的愛的味道總會令人不由自主的將自己代入進去。
  • 高考後的00後群體整容事件:你的人生,不只「美麗」
    高考後的00後群體整容事件:你的人生,不只「美麗」。高考成為了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一方面它代表著你從低等教育進入了高等教育的行列,另一方面它改變了一個人的生活環境。美麗就是開學的無價禮物,想美麗,要趁早。這已經成為了暑假的第一宣言。這個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卻被整的後退了。孩子,請記住,你的人生,不只「美麗」。
  • 《美麗人生》:戰爭無法摧毀偉大的人性,荊棘密布的人生依然美麗
    影片以喜劇手法向觀眾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裡的悲慘生活,讓觀眾在殘暴的集中營裡看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美麗人生。主人公圭多憑藉其幽默詼諧又充滿活力的個性贏得心上人多拉的芳心,婚後兩人育有一子喬舒亞。第二,融入黑色喜劇元素,淡化戰爭環境,反傳統敘事模式別有深意且更具影射力《美麗人生》是一部描寫二戰題材的電影,但電影卻沒有籠罩在戰爭的陰霾和恐怖的氛圍之中。與之相反,電影開端卻充滿歡聲笑語和幽默情趣。
  • 美麗人生 快樂因你而生 蘭蔻全新美麗人生香水盛大派對
    Lancme蘭蔻全新美麗人生香水盛大派對 圖片來源 蘭蔻 這註定是一個美麗與幸福的夜晚,Lancme蘭蔻為所有來賓帶來一場時尚摩登、華美浪漫的派對。當晚,極具現代感的北京鳳凰中心籠罩著Lancme蘭蔻全新美麗人生香水標誌性的浪漫粉色。
  •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文|呂中師◆我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夢想和堅持。」TT用了8年,從一個小助理做到市場總監,手上方案費用要以「億」計算,年薪數百萬。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卻堅信兩個字「奮鬥」,才有了後來的風雨之後見彩虹。不管是名人,還是我們普通人,每一個人都會有感覺艱難和堅持不下去的時刻,但只要往前看,肯努力奮鬥,都會有看到光明的那一天。
  • 《美麗人生》:人生很美麗,愛一個人,會發光
    從他們的故事中,可窺見人生真諦,正如電影中那句經典臺詞: 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 無論什麼樣的災難降臨,只要生命還在,生活始終要繼續。
  • 《美麗人生》:給你美麗人生
    看了美麗人生這部二戰背景下的影片,慢慢地,緩緩地講述著愛情,親情的故事。在圭多和多拉的愛情故事中令我動容的是,圭多每一次深情地說「早安,公主!」那語氣仿佛多拉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在圭多得知多拉要與政務官結婚時,失魂落魄頻頻出錯。
  • 《美麗人生》重映看哭!把苦難人生當作遊戲,規則由你翻譯
    今天,影得君想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1997年由羅伯託·貝尼尼自導自演的經典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這部片子豆瓣9.5分,曾拿到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最佳外語片、最佳配樂三項大獎。這部影片,近日以4K修復版在中國大熒幕重映。
  • 小鞋子|天堂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現實主義鏡頭下的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獎。在同年同獎項的角逐中,另一部與孩子有關的電影,講述的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它就是《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就影片的名字而言,很多影迷青睞「小鞋子」這個稱呼,認為它更貼近影片的內容,更能體現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但我個人認為「天堂的孩子」是導演內心情感真實的吐露,可能更符合導演的意思。
  • 美麗人生:人生是如此美麗,影片如現實
    《美麗人生》便是如此。影片開頭,居然在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這一恐怖的歷史背景下,描述了主角與妻子相識相知的童話般美麗的愛情故事。年輕的圭多和朋友因為生計,來到妻子多拉居住的地方。兩人在一處草屋相識,多拉正在為村民燒馬蜂窩,結果自己從屋頂掉了下來,正巧圭多經過一把接住了多拉。兩人因此結緣,圭多也從此深深愛上了多拉。
  • 豆瓣高分電影《美麗人生》,美麗的人生,從這裡開始
    文/劉年最近這幾天,小編選擇了以前不少沒看過的電影來看,其中,最為我讓我感動的就是這部《美麗人生》。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就得了無數的好評。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說一說電影,到底是怎麼感動萬千觀眾的。正如這部電影名字所說的,美麗人生,這部電影充滿了親情、愛跟溫暖,但同時它也是揭露出了那時候社會的殘酷。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我們總會陷入一些不大不小的絕望之中,但是,每一個人在面對絕望的困境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很大可能是不一樣的。面對困境的時候,很多人都都選擇了放棄,不再做掙扎,把所有的結果,無論好壞全,都全部交給了老天爺讓他替自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