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時閱讀,主筆李巧兒。寫人間故事,閱情閱人閱世微。
【膽小怕事是女孩的天性,獨自夜行,稍有風吹草動,就魂飛魄散,可有一位青春靚麗的湘妹子卻「膽大包天」,不但成為國家首批殯葬專業第一人,而且不可思議的是,她畢業後本該坐在辦公室做文員,卻進了殯儀館與眾多遺體零距離接觸,成為遠近聞名的殯葬化妝師……】
採訪、撰文:李巧兒
01
1996年,15歲的馬蘭初中畢業了。
這時,馬蘭的父親得知國家將要在湖南辦首個殯儀管理服務學校——民政部長沙民政學校,其中有殯葬專業:殯葬化妝師。
思想開明的父親想:殯葬專業是國家首辦,而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學習這個專業,孩子將來不愁找不到工作,二女兒膽大,適合她。
於是,父親想說服馬蘭報考。
沒想到,馬蘭一口答應了。
就這樣,馬蘭開始學習殯葬專業。
學校裡有6、7個專業,殯葬專業班的同學共50多人,女生10人左右。
在學校裡,馬蘭和同學們不僅要學習美容化妝技術,還要根據畢業以後的工作特點,比如需要為死者寫輓聯、放音樂之類,學習書法、民族音樂、電腦、外語等。
在學校的三年,馬蘭認真學習,但學的是理論知識,並沒有真正接觸到殯葬這一行業,她甚至還沒有觸摸過遺體。
真正觸摸遺體,是在1998年她在廣州殯儀館實習的時候。
02
1998年中秋節前夕,學校為他們聯繫到了去廣州殯儀館實習的機會。
真正實戰起來,有些同學打退堂鼓了。結果,只有大約30名同學啟程到廣州。
到了廣州後,他們才知道,當時廣州殯儀館正好進行一項改革:女性不需要在殯儀館一線工作,即不必接觸遺體,只是做些行政管理工作,比如在辦公室裡打打電腦、接接電話之類的。
於是,馬蘭和幾位女同學被安排到辦公室裡實習。
但馬蘭想,我在學校裡學的就是殯葬化妝專業,如果不接觸遺體,我不是白學了嗎?
於是,馬蘭主動要求上第一線實習,踏出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步。
在太平間,馬蘭第一次面對50多具赤身裸體的遺體時,心臟激烈地跳了起來,但很快,她鎮定下來,雙手合什,閉上眼睛祝福:死了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我會認真工作,為您們打扮得漂漂亮亮,讓您們在天堂裡快快樂樂的,您們放心吧。
這一晚,她一晚上都沒有睡著。
在廣州殯儀館實習期間的那一天,馬蘭經歷了人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一幕,但真正為遺體化妝,還是在她應聘來到廣東省的一個海濱之城——「陽江市殯儀館」的時候。
03
1999年,馬蘭即將從民政部長沙民政學校畢業了,這時,堅持就讀殯葬專業的只剩下30名同學。
各省各市的一些殯儀館得知全國首個殯儀管理服務專業學校的學生們畢業了,紛紛給學校的負責人打來長途電話說急需此類人才,其中,廣東省陽江市殯儀館的老館長也給學校打了電話。
於是,1999年7月1日,馬蘭和四位同學來到了陽江市殯儀館。
陽江殯儀館經過考核,當即聘用了馬蘭和另一位女同學為殯儀館的化妝師,另外三位男同學則在第二天又到別的城市的殯儀館了。
殯儀館特地為兩個女孩子安排了很好的宿舍條件,並告訴她們,有什麼困難儘管說,單位會盡力幫助她們解決,遠離父母本來有些擔憂的兩位女孩子,都覺得心裡暖乎乎的。
此前,陽江市殯儀館還有一位年紀較大的化妝師,馬蘭見到他時,便開口稱他為「師傅」。
第二天,馬蘭和女同學便接到了一項獨立的工作任務:為一名去世三天的死者化妝。
可是,當她們舉起化妝筆為死者化妝時,勇氣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愣在那兒不知從何下手。
最後,還是馬蘭伸出顫抖的手,輕輕為遺體的眉毛畫了一筆……
當死者的親屬久久凝視完逝者之後,衝著她們說:「死者比她生前還要漂亮,真的是謝謝你們。」
馬蘭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時才發現,即使房間裡的冷氣十足,她的工作服卻已經溼透了。
1999年的7月2日,馬蘭說,就是這一天,她正式成為了人生後花園裡的一位化妝師,
後來,馬蘭的師傅因為肝癌去世,是馬蘭單獨為師傅做了美容化妝術。
馬蘭說,那時候,當她看著因疾病折磨而面容變樣的師傅,在她的手下又恢復了生前健康時的神採和安祥時,她愈發覺得這份職業是光榮、美麗的。
04
但是,說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呢。
馬蘭來到廣東後,才發現廣東人在某些思想方面,其實還比較落後的。比如,廣東人比起湖南人,對待生老病死這方面,就比較迷信。
馬蘭正當妙齡,可愛嬌俏,卻從事殯葬化妝師,不少群眾都不理解。
有一次,她被派到某鎮某村收殮。
村路曲曲彎彎,運遺體的車進不去。馬蘭和兩位同事只得抬著死者,走一段較長的路才能到停在大路口的車子邊。
路面凹凸不平,三人都累得想停下來休息一下再走,但剛想停下來,在村頭一直看著他們的幾個村民馬上大聲嚷嚷:「不準停,也不準放下來,你們必須一直走,否則會把煞氣留下來的。」
馬蘭既生氣又好笑,但為了尊重當地風俗,她還是示意剛想發作的同事不要說話,幾個人又挺著早已疲累不堪的身體向大路口一步不停地走去。
一個夏天,馬蘭和同事到市區的某公路收殮。
當馬蘭出現時,圍觀的群眾當即像炸開了馬蜂窩一般,議論的聲音足以讓方圓幾十米的人都聽到:「怎麼是女孩子?還長得這麼瘦小?」、「做這種工作,怎麼能嫁得出去呵?」
馬蘭裝作聽不見,低頭認真做著自己的工作。
她說,殯儀這一行業,真的非常難以被人接受,而且也很辛苦,但這些都沒什麼,最難受的,就是被人以異樣、輕視的眼光來看她們。有段時間,她真的想做逃兵了。
但是,每當她為死者認真地化好妝,做好她的工作時,死者的親屬們常常會眼含熱淚誇獎說:「你做得真好。」時,她就又打消了做逃兵的念頭。
一天傍晚,她和同事到一個現場收斂一位捆綁炸藥自殺的男子的遺體。
當時,地上到處是零碎的人體內臟,聞訊趕來的死者親屬也沒有勇氣拾起來。
馬蘭卻用戴著手套的手,認真地把它們一點點撿起來,認真地為屍體還原。
死者的親屬後來還特意找到馬蘭,感謝她。
05
曾經有不少人,包括我,也問過馬蘭:「你這麼嬌小的一個女孩子,不害怕鬼麼?」
馬蘭說:「哪有鬼呢?而且,即使逝者有靈,他們也不會加害在人間給予他們最後美麗的人。」
16年來,馬蘭共為超過4000多具不同性別、膚色、身份等等的逝者化妝美容過。無論逝者生前多麼顯赫、位高權重,或者貧窮,但在她面前,這些逝者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她總是認真地為他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程劃上人生最美好、永遠的句號。
或許經歷過不少普通女孩子所難以想像過的場面,對生死的參透,令更加熱愛生活的馬蘭在面對兩次失戀時,仍然能保持平靜,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工作與學習中。
16年來,馬蘭曾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南粵傑出勞模」「陽江市勞動模範」「陽江十大傑出女性」等榮譽稱號。
馬蘭,這個偏要打一份驚世駭俗的工的小女子,就是這樣,把殯葬工作溶入了自己的青春中,用愛、信念、辛勤的工作,把青春舞成一面獵獵飛揚的戰旗!
註:本文為李巧兒原創。網絡配圖,圖文無關。作者簡介:《讀者》籤約作者、期刊作者、長篇作者、微博頭條文章作者。常用筆名:李巧兒、小錦、風吹黛眉、桃李春風一枝筆、錦機織了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