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腳怪」論文登上學術期刊 現有證據無法證明其存在

2020-12-13 人民網江西頻道

原標題:「大腳怪」論文首次登上學術期刊

來自大腳怪的毛髮只不過是熊、馬或狗的毛髮而已。圖片來源:Dale O』Dell/Alamy

在北美洲,他們被稱為「大腳怪」或「大腳野人」。在喜馬拉雅山麓,他們則被稱為「雪人」或「喜馬拉雅雪人」。而俄國人稱之為Almasty。但在科學實驗室中,這些神出鬼沒、毛茸茸的人形生物只不過是熊、馬或者狗。這是一項新研究的結論,該研究第一次對宣稱來自這些神秘野獸的生物樣本進行了同行評議的遺傳分析。

並未參與該項研究(但之前曾對異常靈長類動物樣本進行未發表研究)的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家Todd Disotell表示:「很少有著名科學家願意公開談論大腳怪或雪人。」Disotell說:「這項研究是恰當的,它去除了汙染物並遵循所有標準的程序。」

所謂大腳怪及其同類的證據來自於那些發現這種像猿一樣的生物飛快穿過樹林或在泥巴裡找到巨大腳印的目擊者。關於這種生物像什麼,那些大腳怪的信徒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通常都圍繞一些史前類人動物的倖存者。然而許多目擊事件後來被證明是惡作劇,並且支持這種靈長類動物存在的科學證據也明顯匱乏。

2012年,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洛桑動物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呼籲人們向其提供被認為來自異常靈長類動物的毛髮標本。研究人員共收到來自全世界的大腳怪愛好者和博物館的57件毛髮樣本,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華盛頓州、德克薩斯州、俄勒岡州和俄羅斯以及印度的樣本,有一些樣本甚至有50年的歷史。然而研究人員立即發現,有一些「毛髮」根本就不是毛髮,而是植物或玻璃纖維;其他的一些則因為磨損太過嚴重而無法進行研究。

由牛津大學遺傳學家Bryan Sykes率領的研究小組將目光集中在最終剩下的37件樣本中。他們將每段毛髮分離並清理為2到4公分的片段,其中的許多由於被人手接觸過多而沾染了大量外來脫氧核糖核酸(DNA)。為了搞清每個樣本的進化源頭,研究人員確定了編碼12S 核糖核酸(RNA)的一種基因(來自於細胞線粒體內部)的序列,這種RNA通常被用來鑑定物種。與標準的DNA不同,線粒體基因只通過母體向後代傳遞。

研究顯示,其中7個樣本無法產生足夠用於鑑定的DNA。研究人員對剩下的30個毛髮樣本進行了測序,所有的結果都能夠與已知物種的12S RNA精確匹配。研究人員在7月1日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分析結果表明,其中10個毛髮樣本屬於不同種類的熊;4個來自於馬;4個來自於狼或狗;1個與人類毛髮完美匹配;而其餘的則來自於牛、浣熊、鹿甚至豪豬。

來自印度和不丹的兩個樣本與北極熊的12S RNA相匹配——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Sykes正在繼續追蹤以確定是否有一些喜馬拉雅熊是北極熊與其他物種的雜交種。

Sykes說:「我與大腳怪社團有很好的合作,他們都很高興——現在終於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方法能夠用來鑑別他們的發現。」他說:「他們正在以全新的熱情回到森林尋找那些『金髮』以證明自己的信仰。」

Disotell指出,這些發現如今以同行評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的事實,彌補了愛好者希望了解大腳怪和相關研究進入科學家的現代化實驗室之間的隔閡。他強調,這說明測試一個科學假說需要適當的程序。「我認為這項研究帶來的信息是:你不能按照老的方式行事;有科學的方法檢測你的想法。」

大腳怪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但未證實的一種似猿的巨型怪獸。在北美的印第安人中,早就流傳著這種神秘怪獸的傳說。有關大腳怪的說法最先是由美國人提出的,特指一種大型、多毛、像人的生物。多年來,世界各地關於發現大腳怪或其腳印的消息層出不窮。(趙熙熙)

相關焦點

  •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大腳怪真的存在?FBI公布塵封40年的秘密!
    據今日俄羅斯等媒體6日報導,當地時間5日,聯邦調查局資訊管理科通過社交媒體公布了一份1977年有關大腳怪的調查文件。文件達22頁,主要包括的是聯邦調查局方面和「大腳怪信息中心及展覽會」主管彼得·伯恩的信件往來。文件顯示,伯恩在1976年底曾致信聯邦調查局,要求他們協助對找到的一些可能來自大腳怪的毛髮和組織進行比較分析。
  • 中國高科技論文登上美國權威學術期刊!李彥宏領銜
    4月3日,百度CEO李彥宏領銜帶隊的論文《AADS: Augmented autonomous driving simulation using data-driven algorithms》登上了《Science》雜誌子刊「Science Robotics」,論文的發表一方面展示了百度作
  • 「黃金大米」論文遭學術期刊撤稿,被認為有「道德錯誤」
    「黃金大米」論文遭學術期刊撤稿,被認為有「道德錯誤」 楊茜 編譯 2015-08-0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 學術期刊論文濫用英語詞彙
    當前,我國很多中文學術論文中存在著亂用、濫用英語詞彙的現象,儘管很多英語詞彙都已經具有被普遍認可的中文譯名,完全可以用漢語表達,還是被硬生生地搬進了學術期刊論文當中。一些不必要的英語詞彙夾雜在中文學術期刊論文裡,不僅破壞了漢語言文字的整體美感以及意義上的連貫性,更對學術論文的嚴肅性、嚴謹性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學界對濫用英語詞彙的態度  對於學術期刊中的中文學術論文大量使用英語詞彙的現象,學界持有不同的觀點。
  • 期刊學術不端行為如何界定?
    最近某位明星學術不端的新聞登上熱搜,其在直播間自爆更改過考生身份,從而掀起了軒然大波。近年來,剽竊、偽造、篡改等類型的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從翟天臨論文作假到湖南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抄襲,再到107篇論文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撤稿,如何才能遏制學術不端行為?什麼才是最準確的學術不端認定標準?
  • 安吉爾研究論文登上全球權威學術期刊
    作為高端淨飲水專家,安吉爾近年來憑藉其科研實力,不斷探索,將實驗結果提升至理論層面,連續發表多篇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論文,並獲得IWA、ACS、RSC等國際權威學術組織機構的認可。 從其發表於ACS OMEGA 上的論文可以看出,安吉爾科研人員以季銨鹽為安全、高效抗菌劑,創新採用等離子體技術,在玻纖膜上通過接枝法,製備出一種新型的正電位玻纖膜,和普通的膜相比,它在具備高效持久抗菌活性的同時,也具有穩定性好、材料安全可靠、環保性強等一系列優勢。
  • 學術期刊論文問題多 專家:規範編審建立良好學術共同體
    學術期刊論文風波此起彼伏專家建議  規範編審建立良好學術共同體  ● 學術期刊應當成為一個鼓勵各類學術人才交流思想和觀點的地方,不應該成為少數學術精英的集聚地  ● 目前以論文為核心的學術評價體系雖然有不少弊端,但也有存在的必要性。
  • 美國「大腳怪」現身,體長超2米,在森林中來回穿梭!
    「大腳怪」的傳聞是真的?體長超2米,樣貌或與人類相似!大家有聽說過蜥蜴人嗎?據說它的外形與人類無異,卻擁有很多獨有的優勢,似乎具備超能力一樣。儘管業界流傳著不少關於它的傳聞,卻沒有下足定論,它到底存不存在?
  • 華南理工本科生論文登上著名期刊《自然》雜誌
    本報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林潔)記者今天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國際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12月7日在其生物技術分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領銜、華南理工大學主要參與的合作研究論文《構建人類泛基因組序列圖譜》。
  • 評論:實現學術期刊的合理評價與利用
    它屬於文獻計量學應用研究的範疇,是通過期刊「引證率」來判斷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進而判斷其學術質量,最終作為學術評價的參考依據。由於評選核心期刊往往借用各類量化指標,這決定其評選不只是學術評價的過程。論文引用率和轉載率的高低,也不能絕對地反映該論文學術水準的層次高低,在現實中存在錯誤觀點被高頻率引用的狀況。另外,核心期刊存在愈發明顯的功能異化問題。
  • 現有證據無法排除存在真實交易可能的,不以逃稅罪起訴
    不起訴理由現有證據無法排除XXX藥業與XX藥業存在真實交易的可能,12份增值稅專用發票是否為虛開,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根據現有證據無法排除帳簿記載的大量退貨的合理懷疑,無法認定稅務部門認定的逃稅金額,不符合起訴條件。
  • 學術期刊總編自揭家醜 稱該刊31%投稿存在抄襲
    事件源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於9月9日的一篇通訊文章,文章的標題頗為引人矚目———《中國某期刊檢測出31%的投稿中有抄襲現象》。作者張月紅寫道,「從2008年10月開始,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來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襲現象,這個數字是驚人的。」接著,她用一些事實介紹,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如何應對存在的抄襲現象。  「31%」也就是接近1/3!
  • 超自然力量是否存在?一直未被解答!
    超自然力量是否存在?這便是懷疑論者和科學家存在的普遍現狀:它們拒絕承認超自然現象的存在(靈媒能力、鬼魂等),因為這將從某種程度上挑戰或者「打亂」他們的世界觀。  心靈力量  2011年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聲稱發現了心靈力量,諸如超感覺力(ESP),存在的充分證據。這篇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達裡爾·J·本姆(Daryl J.
  • 學術研究必知:論文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被撤稿?
    但是,撤稿無論對於作者還是期刊來講,都是不希望發生的事情,會對作者、讀者和期刊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是涉及學術不端行為的撤稿,作者可能還會面臨來自所在科研機構和資金支持等部門的調查和懲罰,都應儘可能避免。一篇已經發表的論文,在什麼情況下可能被撤稿呢?
  • 科幻片《獵殺大腳怪》首曝主演 楊紫瓊重磅加盟
    《獵殺大腳怪》聚焦世界自然之謎 國際級造型特效高能助力電影《獵殺大腳怪》主要講述了在馬來西亞的原始森林裡,生存著傳說中富有研究價值的大腳怪。楊紫瓊飾演的角色作為環境保護研究者,在一次度假村遊玩途中,意外地發現了大腳怪的存在。
  • 論文存在這7種情況,在投稿時會被認定學術不端!
    在學術不端現象屢禁不止的情況下,編輯面對大量的初投稿,僅僅憑藉自身專業知識和經驗已經遠遠不夠,為保證初審質量,期刊編輯應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充分利用期刊全文資料庫的文獻檢索功能,加強對學術不端論文的審核力度,從源頭上杜絕學術腐敗。國內大多數科技期刊採用了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來對文章進行檢測,輔助文章的初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排名第一的化工學院的教授被石錘學術造假,其學生實名舉報
    近日,一封長達123頁的舉報材料登上熱搜,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其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猶如一顆炸彈被扔進池塘,這封舉報材料引炸了整個學術圈。,至少有50篇學術期刊論文造假。張裕卿指導舉報人造假張裕卿發表的學術論文造假張裕卿存在一稿多投的不端正行為張裕卿存在相互抄襲的行為除了舉報張裕卿本人的學術造假的行為之外,呂翔還舉報張裕卿多次幫助其女兒張思萌進行學術造假
  • 學術論文關鍵詞選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科學合理的關鍵詞選取對於學術論文被檢索和學術期刊提升影響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一些學術論文中,關鍵詞的選取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既會對學術論文的嚴謹學術印象造成不良影響,也會造成學術期刊被檢索概率下降,進而導致學術論文被檢索閱讀及被引用概率下降,不利於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提升和社會影響力的擴大。醫刊彙編譯經過大致歸納,這些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 學術論文寫作方法有哪些?聽聽期刊主編怎麼說!
    如在某一爭論劇烈的問題上,學術界長期僵持不下,某一學者在該問題研究的方法論上指出了存在的缺陷,為問題本身的解決鋪平道路的學術論文就屬這種情況,這種方法論的研究和發現往往具有革命性的意義;(7)是否具有考證價值?這主要是指歷史科學的研究,一般來說,鑑別史學論文有無新意的標準為:新資料,新觀點(全新);新資料,老觀點;老資料,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