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腳怪」論文首次登上學術期刊
來自大腳怪的毛髮只不過是熊、馬或狗的毛髮而已。圖片來源:Dale O』Dell/Alamy
在北美洲,他們被稱為「大腳怪」或「大腳野人」。在喜馬拉雅山麓,他們則被稱為「雪人」或「喜馬拉雅雪人」。而俄國人稱之為Almasty。但在科學實驗室中,這些神出鬼沒、毛茸茸的人形生物只不過是熊、馬或者狗。這是一項新研究的結論,該研究第一次對宣稱來自這些神秘野獸的生物樣本進行了同行評議的遺傳分析。
並未參與該項研究(但之前曾對異常靈長類動物樣本進行未發表研究)的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家Todd Disotell表示:「很少有著名科學家願意公開談論大腳怪或雪人。」Disotell說:「這項研究是恰當的,它去除了汙染物並遵循所有標準的程序。」
所謂大腳怪及其同類的證據來自於那些發現這種像猿一樣的生物飛快穿過樹林或在泥巴裡找到巨大腳印的目擊者。關於這種生物像什麼,那些大腳怪的信徒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通常都圍繞一些史前類人動物的倖存者。然而許多目擊事件後來被證明是惡作劇,並且支持這種靈長類動物存在的科學證據也明顯匱乏。
2012年,英國牛津大學和瑞士洛桑動物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呼籲人們向其提供被認為來自異常靈長類動物的毛髮標本。研究人員共收到來自全世界的大腳怪愛好者和博物館的57件毛髮樣本,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華盛頓州、德克薩斯州、俄勒岡州和俄羅斯以及印度的樣本,有一些樣本甚至有50年的歷史。然而研究人員立即發現,有一些「毛髮」根本就不是毛髮,而是植物或玻璃纖維;其他的一些則因為磨損太過嚴重而無法進行研究。
由牛津大學遺傳學家Bryan Sykes率領的研究小組將目光集中在最終剩下的37件樣本中。他們將每段毛髮分離並清理為2到4公分的片段,其中的許多由於被人手接觸過多而沾染了大量外來脫氧核糖核酸(DNA)。為了搞清每個樣本的進化源頭,研究人員確定了編碼12S 核糖核酸(RNA)的一種基因(來自於細胞線粒體內部)的序列,這種RNA通常被用來鑑定物種。與標準的DNA不同,線粒體基因只通過母體向後代傳遞。
研究顯示,其中7個樣本無法產生足夠用於鑑定的DNA。研究人員對剩下的30個毛髮樣本進行了測序,所有的結果都能夠與已知物種的12S RNA精確匹配。研究人員在7月1日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分析結果表明,其中10個毛髮樣本屬於不同種類的熊;4個來自於馬;4個來自於狼或狗;1個與人類毛髮完美匹配;而其餘的則來自於牛、浣熊、鹿甚至豪豬。
來自印度和不丹的兩個樣本與北極熊的12S RNA相匹配——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Sykes正在繼續追蹤以確定是否有一些喜馬拉雅熊是北極熊與其他物種的雜交種。
Sykes說:「我與大腳怪社團有很好的合作,他們都很高興——現在終於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方法能夠用來鑑別他們的發現。」他說:「他們正在以全新的熱情回到森林尋找那些『金髮』以證明自己的信仰。」
Disotell指出,這些發現如今以同行評議論文的形式出現在公眾面前的事實,彌補了愛好者希望了解大腳怪和相關研究進入科學家的現代化實驗室之間的隔閡。他強調,這說明測試一個科學假說需要適當的程序。「我認為這項研究帶來的信息是:你不能按照老的方式行事;有科學的方法檢測你的想法。」
大腳怪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發現但未證實的一種似猿的巨型怪獸。在北美的印第安人中,早就流傳著這種神秘怪獸的傳說。有關大腳怪的說法最先是由美國人提出的,特指一種大型、多毛、像人的生物。多年來,世界各地關於發現大腳怪或其腳印的消息層出不窮。(趙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