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在即,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二)

2020-09-06 韶華夢

今天,小編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你最堅定的支持者

孩子在遇到壓力和挑戰的時候,如果能夠主動與您溝通,這說明作為家長,已經和孩子在情感上建立起了支持性的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來講也是非常有作用的。有了家人的支持,孩子心中就有被愛、被支持的感覺,就容易放鬆下來,心理就有了彈性,抗壓能力就強,在挫折的磨礪下甚至還能收穫優秀的品質。

因此,保持這種支持性的關係,就是給了孩子一份安全保障,同時也維持了有效溝通的渠道。青春期的孩子們總會面對很多變化和挑戰,家長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幫助和引導孩子,支持和保護孩子。

鼓勵宣洩:孩子想哭就讓他盡情哭吧

孩子覺得委屈了,或是難過了,請陪著她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孩子覺得生氣了,那就先支持孩子把憤怒的情緒表達出來(注意不是鼓勵孩子去攻擊他人,而是把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可以是和您訴說,可以是對著空椅去表達。總之,要讓孩子真實的情緒和感受被接納並表達出來,畢竟很多研究都證明情緒宣洩有助於放鬆身心,有益於恢復心理健康。中醫也認為「百病皆生於鬱」,表達宣洩有助於氣血通暢,和諧身心。

此外,內向的孩子比較容易壓抑情緒,更需要鼓勵宣洩表達情緒。因此,孩子經常打電話給您哭訴,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情緒的宣洩和表達,實質上有助於緩解學習壓力造成的焦慮情緒。孩子因為可以在電話中哭訴,也能體會到放鬆的感覺,更能調整好狀態應對學習的壓力和挑戰。當然,也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有情緒宣洩作用的活動,比如運動、舞蹈、唱歌等都有表達情緒的作用。

情感陪伴: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向您傾訴,您耐心地聽,體會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這樣,您就走進了孩子的心裡,就能懂她,她也能感受到在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支持,不再那麼孤單害怕,就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困難和挑戰。在懂了孩子後,您的回應會很溫暖很貼心,不會只是理性的評判和建議,而是在情感層面真正發揮陪伴安慰的作用。

如果不太能懂孩子的感受,可以用角色交換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體會,即和孩子換一個位置,注意物理空間上也儘量置換,這樣讓整個人進入孩子的角色,會更容易體會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家長放平心態:讓孩子感受到愛而非壓力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成長之痛,也是其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把它當成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必然過程去看待,心態就會平和很多。此外,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練習覺察情緒。當孩子緊張哭訴時,覺察自己的情緒怎樣,有哪些想法。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時,告訴自己「我現在感覺到了焦慮、緊張」,然後嘗試調節情緒,就不容易陷入自動化的反應中。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是把焦慮和愛分開。俗話說,「關心則亂」,面對孩子,家長容易把焦慮和愛混在一起送出去,因此孩子往往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壓力。家長對孩子的目前的整體現狀應該有個客觀的認識,不要整天強調孩子必須考多少分,必須考什麼學校。家長要接受「孩子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不是一時就能扭轉過來的」這個現實,以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恰當的調適。

下面這個小技巧,可以幫助你區分:想像著你的右手放著愛,左手放著焦慮。當面對孩子時,把焦慮放到身後,把愛遞出來。家長要常問自己,孩子現在最需要的幫助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

體驗情緒:教孩子釋放壓力的肢體動作

處理焦慮最好的辦法是去面對它,體驗它,而不是試圖對抗或逃避。可以引導孩子在焦慮時多做深呼吸,把緊張和壓力呼出來。這裡中教君再給大家推薦一個自我安撫的方法——蝴蝶擁抱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1)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中指尖放在對側鎖骨下方,指向鎖骨的方向。你可以閉上眼睛,或者半合上眼。

(2)將你的手想像成蝴蝶的翅膀,像蝴蝶扇動翅膀一樣, 緩慢地、有節奏地交替擺動你的手,比如先左手,後右手。

(3)緩慢地深呼吸,留意你的思緒和身體感受。這一刻,你在想什麼?你腦海中有什麼樣的景象?你聽到了什麼聲音?聞到了什麼樣的氣味?

(4)觀察你的想法、感受,不去評判它們。把這些想法、感受看作天上飄過的雲彩。一朵雲彩來了又去,我們只需靜靜地目送,不去評價它的好壞。重複做6-8次「蝴蝶扇翅」。當你覺得身心平靜下來後,放下手。

社交互助:鼓勵孩子多和同學溝通

告訴孩子:「記住,不是你一個人在和『焦慮』戰鬥。高考前每個人都會焦慮,這是每個人在面臨重大事件時的正常反應。當你感覺到焦慮難耐時,請像往常一樣,多與同學或其他考生溝通。」

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可能會了解到大家都有「焦慮」的感覺,就不會再為自己的「焦慮」感到羞愧和緊張;同時還會從別人身上學會一些應對焦慮的方法,從而實現社交性「互助」。

保持希望: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

高考試題大約有90%考察的是多年的知識積累,當下的學習效果已經基本定格,出現「超常發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時要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己的學習水平,比較自己平常的學習成績與目標學校的檔次,不要妄自尊大,不切實際地衝好學校;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什麼學校都考不上。

這段時間,第一,抓每門課的大脈絡,不鑽細節,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節奏;第二,複習自己擅長的學科和基礎知識,保持掌控感和成就感。高考大約80-90%是考基礎知識和中等難度的題目,平時練了會了,知識上就基本沒有問題。

當前的備考階段,不是看大家是否能複習更多的知識,而是能不能堅持更久。因此,保持對未來生活的希望,保持對學習的掌控感和成就感,在中等壓力的狀態下,進行張弛有度的生活和學習,才有助於取得良好的考試效果。

科學治療:必要時果斷向專業人員求助

如果孩子的焦慮狀況過於嚴重,通過自己的努力難以調整過來,甚至伴有明顯的身體不適如頭昏,頭緊,頭皮發麻,腸胃功能失調,睡眠欠佳,食慾下降等,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質量,家長要第一時間向專業人員求助,不要擅自給孩子服用補品或補藥,切忌拖延。

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越是在特殊時期,孩子越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給予理解、尊重、陪伴和希望。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願接下來的時間,您和孩子都能調整好心態,沉著冷靜,勇敢面對。

祝願廣大考生:2020高考,旗開得勝!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在即,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一)
    在往年這個時候,高考的孩子們都基本知道了自己的成績,而今年由於高考推遲一個月,考生們仍在緊張的備戰狀態中。如今,距2020年高考不到10天,臨門一腳保持好狀態至關重要。症狀二:孩子平時成績比較穩定,但模擬考試意外成績下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大哭一場,情緒提振不起來。症狀三:有的孩子平時成績不是很理想,內心已經給自己的高考判了「死刑」,因為覺得自己考不上而完全放棄了複習。
  •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
    高考衝刺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父母們可能忽略了一點,你的情緒也在深深影響著孩子,幫孩子紓解壓力、調節心理,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備考保駕護航!今天,我們就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
    高考衝刺 【家長如何安撫好孩子的情緒?試試這8個方法!】父母們可能忽略了一點,你的情緒也在深深影響著孩子,幫孩子紓解壓力、調節心理,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備考保駕護航!今天,我們就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
  • 高考在即,家長不知如何安撫孩子情緒?試試這幾個方法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高三學子的學習生活,寒假延長、上網課、高考延期……很多考生出現不同程度的「考前焦慮綜合症」。 高三學子們該如何調整心理狀態,平穩順利應對考試?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考前心態調整,希望能幫助大家緩解焦慮,用最好的姿態迎接高考!
  • 高考前如何安撫學生情緒?家長要做到這8點
    如今,距2020年高考不到10天,臨門一腳保持好狀態至關重要。今天,小編為考生家長支招,試一試下面這8個做法,和孩子一起給焦慮的心靈按按摩——一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你最堅定的支持者(注意不是鼓勵孩子去攻擊他人,而是把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可以是和您訴說,可以是對著空椅去表達。
  • 孩子遇到困難就緊張,如何緩解「畏難情緒」?不妨試試這2個方法
    據統計學表示,每次高考當中有11%的人考生會因為過於緊張而導致發揮失利,本來保持平常心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如果情緒不穩定,陷入緊張的狀態當中,往往會導致自己的寫錯更多的題目,難以取得高分。因此,家長該如何緩解孩子緊張的情緒呢?方法一:及時安撫孩子一旦有緊張的情緒,會從表情上表露出來,或者通過一些肢體的語言透露出內心的不適,這個時候家長應當上前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他們正在父母的保護下。
  • 寶寶經常哭鬧,家長不要故意忽視,兩個方法安撫他們情緒
    導語:對於新生寶寶愛哭的現象,這一行為讓很多家長感到不知所措。為什麼孩子總是愛哭?這個階段的寶寶愛哭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這個時候ta們的語言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不會開口說話,那麼只有通過用哭的方式告訴父母一些事情。
  • 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家長該如何安撫?不妨試著當一個「情緒容器」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負面情緒,有時候確實能夠引起家庭的矛盾和不和諧,這不僅是關係到孩子叛逆期的問題,同時也是原生家庭和親子關係的綜合影響。這時候,如何安撫孩子就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對於深陷情感困境的孩子來說,講道理和打罵,是無濟於事的。
  • 高(中)考在即,給畢業班家長的三點建議
    (藉助此圖,祝願2020年的所有畢業生:高(中)考順利,得償所願!)高(中)考在即,給畢業班家長的三點建議講座人:賈傑老師 整理者:嚴焱 引子高(中)考在即,畢業班的家長和孩子們都非常的焦慮,紛紛向各大心理諮詢機構求助。
  • 高考在即,如何處理高考前的焦慮緊張情緒?
    2020高考在即,又一批18歲的少年走向考場,今天我就說說怎麼解決焦慮的情緒。很多同學在高考前7、8天就開始出現失眠、吃不下東西等狀況,每時每刻都在為高考擔心。我曾經有個同學就在高考前幾天打籃球而導致右手指骨折,拿不起筆,而這一錯過,那可是三年的努力啊,真的很惋惜。
  • 如何幫孩子戒掉「奶嘴」?家長可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心甘情願戒掉
    只要是寶媽們都知道,安撫奶嘴絕對是安撫寶寶的第一神器,但是好用不好戒,如何讓寶寶不再使用奶嘴是家長們的一個共同挑戰。 如果孩子快三歲吃安撫奶嘴的習慣還沒改掉,那麼孩子的牙齒就會受到影響。
  • 如何安撫孩子作業過程中的情緒?
    本期溧陽家校共育為大家帶來的是:如何安撫孩子作業過程中的情緒。本期講師:陳建蘭,常州市中小學高級班主任,常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168愛生優秀教師」、溧陽市學科帶頭人。作為陪伴的家長,該如何安撫孩子在作業過程中的煩躁情緒,使孩子順利愉快地完成作業
  • 如何應對孩子的哭泣?了解客觀原因,3招安撫孩子負面情緒
    孩子傷心痛哭,家長要如何安撫孩子情緒呢?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泣,都會下意識地前去安慰,但立刻安慰孩子,會讓他們的心理防線瞬間&34;,負面情緒會&34;,可能會作出一些偏激的行為。相反,家長訓斥孩子,讓其停止哭聲,也會使其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孩子會將哭聲再次&34;,轉為&34;的痛哭。孩子之所以喜歡不停地哭泣,也是因為哭聲可以安撫內心的負面情緒。
  • 可以試試這些安撫方法
    這不僅代表寶寶自己初次為人父母,也標誌著他們的肺部非常健康。但是時間一長,寶寶的啼哭只會讓父母緊張或鬧心。我們都知道,孩子啼哭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飢餓、尿溼、疲倦、身體不舒服,或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安撫。不過很多父母往往搞不清楚,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這就給安撫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不過無需擔心,雖然沒有一種安撫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但每個父母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那種。
  • 如何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二)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老不能集中注意力,家長除了對孩子喊叫外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像我們肌肉的記憶力一樣,需要常規的訓練。當然有的孩子先天就在這方面強一些,但大多數孩子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學會如何能集中注意力的策略及方法的。
  • 高考臨近,家長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一、高三家長焦慮眾生相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30多天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不比孩子少,這種焦慮源自疫情前後深深的對比帶來的恐慌和失落:1、現代版「忍者神龜」:疫情期間,在家裡家長精心伺候著寶貝們,但是大多數高三寶貝是拒絕讓家長進他們臥室的,美其名曰
  • 高考在即 給家長們的一些建議
    關於夢想有網友表示,高考在即,盡力拼搏,不到最後,切莫氣餒。同是寒窗苦讀,怎願甘拜下風。——Rayhanes乾坤皆未定,你我皆黑馬。——情感魚貓願你合上筆蓋的那一霎那,有著戰士收刀入鞘的驕傲。許多學生在過去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都偶爾出現過一、二次考試發揮失常,同學們自然害怕在這關鍵的一考中又出現失誤。實際上所謂考試發揮失常,它產生的主要原因往往與出題過偏、怪、難有關。因此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高級別的正規考試,出題是比較嚴謹認真的,反而不會出現有時在學校考試出現的怪題、偏題,不會讓你看到題摸不著北。二、學生有哪些壓力?
  • 孩子寫作業磨蹭,家長試試給他明確「最近發展區」,比催促更管用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許多孩子做事沒有目標,喜歡拖拖拉拉的,像寫作業就很經常磨蹭,削個鉛筆能削小半個鐘,橡皮擦也可以玩得不亦樂乎,就是寫作業不肯寫。為此家長們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孩子變得有動機和動力。
  • 新生家長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記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
    無論是老生還是剛入學的新生,都建議家長,要記住第一天幼兒園接娃放學的時候,注意「三個不要」和「二個安撫」,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考慮孩子的焦急心情,家長一定注意,不要遲到或者是晚接孩子,這也有利於親子關係。
  • 8個蒙特梭利技巧,幫助家長安撫孩子亂發脾氣
    家長利用什麼方法去處理,亦會產生很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因應各種情況提前制定策略,可以幫助家長保持鎮定,更有效及時處理問題。家長可以看著他們,但不要立即和他們交談,或與他們有身體接觸。因為對於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小朋友而言,這可能會讓他們感到過度刺激。另外,家長亦要避免做出一些似乎想發脾氣的事情,觀察並保持冷靜便可,藉此向他們傳達整體安全的感覺,以先安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