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和熊》爸爸帶孩子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媽媽要善於放手

2020-12-14 瀟常媽咪

這個假期,相信很多小夥伴看了《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了。電影講述了小女孩瑪莎和她的好朋友熊熊之間的故事。

開始的時候熊熊並不喜歡瑪莎,甚至有點討厭她,因為第一次見面瑪莎就把自己的家弄得一糟糕,而且這個女孩真的調皮至極。慢慢地,熊熊接受了瑪莎,當瑪莎沒有來玩的時候,甚至開始學著瑪莎的樣子在床上跳來跳去。從相遇相知相伴,與其說他們是好朋友,不如說更像是一對父女。熊熊像位父親一樣用寬容、巍峨的父愛保護、陪伴著瑪莎。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除。

說起爸爸帶孩子,我們腦海裡可能會出現一些圖片,其實,不是所有的爸爸看孩子都一樣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可以分為原始的兩大類,一是,爸爸可以搞定看娃大任,即使是有問題也能積極解決,也就是他們像熊熊一樣願意帶娃。另一類呢,他們從心底牴觸看孩子,原因可能是認為看孩子是女性該做的事,也可能是應付不了孩子的哭鬧,還可能是缺乏耐心,總之,他們不願意看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除。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媽媽的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媽媽能力特別強,加上孩子爸爸要工作,平時用不到孩子爸爸動手,真等到需要的那一刻更本插不上手。有的媽媽,擔心孩子的安全、知道孩子爸爸看不好,也就懶得改造了。其實,就像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母親一樣,做爸爸也是要學習的。作為父母的一方,孩子爸爸也是可以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的。

爸爸帶孩子有哪些好處

對於孩子,媽媽的要求都是極高的,不允許有一點失誤,尤其是除自己之外的人照顧孩子,難免有不放心的心理。然而,爸爸作為不同的物種,照顧9孩子還是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的。

做的少,鍛鍊孩子的自主性

男性有一個區別於女性的特點,就是心思沒那麼細膩。做起事來大大咧咧的,在媽媽看來顧頭不顧尾,其實是一种放手。比如孩子吃飯這件事,媽媽的做法是動手餵孩子,戴上口水巾,一邊餵一邊保持衣服上乾淨。孩子不想吃也強迫著再吃點。爸爸呢,所幸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那畫面讓很多媽媽慘不忍睹。然而也正是如此,爸爸在看孩子的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表現的並沒有那麼依賴成人。不僅在吃飯上,其他很多方面爸爸也無意間培養了孩子的自主性。

玩的新奇,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同款的媽媽,陪孩子玩玩積木、看看書、騎騎車、做做遊戲,總之就是一些常規玩法。甚至孩子累了看一會電視的功夫會抽空收拾家裡。娃爸和孩子一起就是截然不同的做法。閒不下來帶孩子出去玩,動手能力強特別強。同時,一款玩具總能玩出不同的花樣來,前幾天一個陀螺玩具,孩子還發不好需要我的幫助,我反覆一本正經的發動,發幾次就不想發了,孩子也看倦了。乾脆撤了,孩子拿著玩具找爸爸去了。先是讓陀螺在地上轉,再把發動起來的陀螺放在一個空心管子上轉動,還可以把轉動的陀螺通過硬紙張挪到桌子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在陪孩子玩這一方面,我代表傳統,孩子爸爸就代表創新。其實,很多爸爸都是創新派,孩子和他們一起,動手能力、創造力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消極情緒少,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女性愛嘮叨,做得多說的也多。有些事說了孩子沒做或者做了沒做好就嘮叨個沒完沒了,而且愛算舊帳,一個錯誤說上好幾遍,當然是出於好心,希望孩子改正,只是會給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傷害渾然不知。因為爸爸平時孩子帶的少,焦慮心理也少,不會只盯著孩子的缺點。加上本來男性的說就少,一般不說,當然說了也挺重。不會對孩子有過多的評價,孩子和爸爸一起的時間心情會更輕鬆。

爸爸看孩子有哪些

不好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也有弊,爸爸帶孩子的弊端也是有的。

帶孩子經驗不足,對孩子造成傷害

凡事做多了都有經驗,通常情況下,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做的更好更快,還可以幫助我們規避一些風險。照顧孩子也是需要經驗的,尤其是每個孩子不同,每個媽媽有熟悉自己孩子的經驗。如果爸爸平時孩子帶的少,也會缺乏相應的經驗。比如,孩子玩熱了就脫衣服,或者有時候衣服穿的少,自己不冷便認為孩子不冷,說不定孩子就著涼生病了。所以說,很多爸爸還是缺少實踐的經驗,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不過這一方面是可以提高的,慢慢的可以積累經驗。

心思不夠細膩,意外危險

爸爸們大大咧咧、粗心,對孩子有好處也有弊端。

前段時間,娃爸帶著孩子玩小煙花,點著有火花。孩子拿著左右搖,搖過頭頂,把頭髮點著了一撮,頭皮還有一個小坑。

回家爸爸解釋說孩子當時用手拍打頭皮他沒在意,結果就燒傷了,這是有多粗心,孩子的反應全當看不見,導致孩子受傷了。

許多研究發現父親和母親行為的差異對兒童發展具有互補性。也就是說爸爸媽媽分工好、合作好,才是最完美的黃金組合。如何促進爸爸參與到親子養育的過程中?

就像熊熊和瑪莎的相處過程一樣,很多爸爸通過和孩子多接觸可以更好照顧孩子,多些參與便會多些收穫,當然了,需要媽媽們多些幫助、支持。

多肯定爸爸帶孩子的行為

孩子帶不好自己心裡有數,如果此時媽媽又有諸多抱怨,無疑讓孩子爸爸感受到失敗感,不好的感受體驗更深,嚴重打擊積極性。避免此種情況,媽媽們可以多給爸爸一些肯定,循序漸進做引導。

高期待就有高要求,要求達不到會有失望,失望難免產生情緒。

有時候我看到孩子爸爸看會兒孩子,衣服髒了、家裡到處亂糟糟的,明明處在崩潰的邊緣但還是極力控制。我們可以協調孩子和家務,新手不行。多些時間,期待放低慢慢來。

多給爸爸帶孩子的機會

爸爸參與到育兒中,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媽媽們也可以休息一下。因此自把目標放長遠,做不好也是暫時的,多加鍛鍊就好了。想想自己可以放手,有事隨時離開、心情壓抑可以出去走走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收起自己的不放心,把孩子交給爸爸,不久我們就有「出頭之日」了。

多一起溝通交流

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造就了我們的育兒觀念,即使是生活多年的夫妻,也會有不同的觀點。平時爸爸媽媽要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育兒理念,爭取在育兒上達成共識,如有不同的意見也要及時處理,避免混淆孩子的認知。

社群裡一位寶爸分享自己關於母乳餵養的看法以及妻子進行母乳餵養時自己所做的事情,一看就知道是自己親身體驗的,每一個爸爸都是潛力股,媽媽要多多開發。

相關焦點

  • 《瑪莎和熊》:解讀這位成功的「熊爸爸」,陪伴孩子的正確方式
    「熊孩子」和「熊爸爸」的故事最近,每天陪兒子觀看3集風靡全球的動畫片《瑪莎和熊》。每一個小故事都很有意義,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瑪莎和熊》講述的是小女孩瑪莎和她的好朋友熊在森林裡發生的有趣故事。
  • 《瑪莎和熊》:幽默搞怪中呈現的是家庭教育的痛點
    今天我就詳細解讀一下瑪莎身上的特質(分為調皮的方面和懂事的方面),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談談熊爸爸是對待調皮的孩子以及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犯錯之後,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且給予改正,是非常寶貴和難得了。而瑪莎就是這樣一個知錯就改,善於彌補自己過錯的孩子。動畫片中有多處瑪莎尋求幫助的情節。在第六集中,熊在製作果醬,由於瑪莎把熊摘的果子全吃了,又把熊正在煮的一鍋果醬倒翻了,導致熊不得不重新去摘果子。
  • 《瑪莎和熊》:彪悍小蘿莉與憨憨熊爸爸,一段與眾不同的成長之路
    今天我要分享的這部動畫片就與人與自然有關。這部動畫片就是《瑪莎和熊》。《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動畫片,2017年俄羅斯太空人尤爾奇欣在國際空間站在觀看《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不僅在俄羅斯家喻戶曉,還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2015年《瑪莎和熊》獲得Kidscreen Awards(相當於動畫界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獎。
  • 爸爸帶孩子竟然好處這麼多,媽媽快放手!
    是的,你沒有聽錯,讓爸爸帶孩子好處多多,畢竟爸爸身上有很多媽媽不具備的品質,可以通過與孩子互動,將爸爸的品質傳承,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下面就來看看爸爸帶孩子有哪些好處吧~◆ ◆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爸爸在家中大多扮演「責任承擔者」的角色,孩子會在日常與爸爸互動的過程中觀察到爸爸的言行,從而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 看憨熊如何制服「魔頭娃」?《瑪莎和熊》,家長必備成長手冊!
    每個孩子都有著和瑪莎一樣的天性,可作為父母的我們,卻鮮少有狗熊對待瑪莎的那份貼心。講真,很多時候,我們都未必如狗熊做得好。又要忙家務,又要帶孩子,還得兼顧工作的我總是一邊不耐煩地敷衍著孩子:「媽媽等會陪你玩」,一邊又埋怨著孩子把剛剛收拾好的家又搞得一塌糊塗。有時候孩子等不及鬧脾氣,自己甚至會忍不住衝他發火……還記得孩子眼淚汪汪地說:「媽媽,你就先陪我玩一會再做事情嘛!」
  • 《瑪莎和熊》:孩子靜悄悄,準是在作妖,別以為逃避可以解決問題
    雖然工作有些輕鬆,但是上了一天的班也是很累的,可是每次回到家之後,孩子都要纏著她讓她講故事,或者陪她一起玩。不過對於玲玲來說,剛回家就是希望能夠躺在床上稍稍休息一下,不願意有任何人打擾。有一天玲玲照常回家之後,她剛躺在床上睡覺,孩子就黏糊糊的跑過來,說是要和媽媽一起玩。
  • 豆瓣9.6分的《瑪莎和熊》:在做父母這件事上,你可別輸給這隻熊
    《瑪莎和熊》是一部俄羅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豆瓣評分高達9.6。瑪莎是個調皮搗蛋的小女孩,熊熊是她的好朋友,瑪莎和熊的相處,可不像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那麼和諧。瑪莎是精力充沛的破壞王,把熊熊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 《瑪莎和熊》:從三個方面,淺談這部俄羅斯動畫的成就和魅力
    昨天朋友打電話來說,自己要被自家熊孩子折磨瘋了,以前還可以帶他出去玩,現在特殊時期,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完全不夠他搗蛋的。聽完她的訴苦,我向她推薦了一部動畫片叫《瑪莎和熊》,建議她陪孩子一起看。她連忙說:「別推薦了,網上推薦的動畫片我都帶孩子看過,不是他不感興趣,就是我沒耐心看,他看見我不耐煩,緊接著也不想看了。」
  • 觀看親子動畫片《瑪莎和熊》,可以收穫什麼?「文章四」
    引子之前君餘味陸續寫了三篇文章,解析了《瑪莎和熊》裡面有趣的教育啟發。今天這篇文章,是對第一季的最後一篇解析了。很高興因為《瑪莎和熊》,與你結緣!第18集 靈機一動的角色扮演在這一集裡面,暖熊趁著暖洋洋的好天氣,開始了大清潔。瑪莎式感慨:「 多麼勤勞愛衛生的熊熊啊!」這一集非常適合媽媽們觀看,當然手巧如暖熊的爸爸們也一定要看。
  • 《瑪莎和熊》|運用「爭搶好鬥」心理,誘導孩子做有價值的事
    引子繼我之前的兩篇文章:今天要給大家分析《瑪莎和熊》,另外也很有教育啟發的一集內容。我們要開始解析思考了哦,興不興奮?第15集 如何讓熊孩子服服帖帖暖熊有一位遠方親戚來訪,竟然是小小隻的熊貓!跟瑪莎差不多大,瑪莎很開心交新朋友,雖然瑪莎喜歡跟小熊貓較勁,搶東西,爭著表現自己的好。
  • 育兒電影《瑪莎與熊》: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有利孩子成長
    熊就像是瑪莎的"假想夥伴",無論是調皮搗蛋後的認錯,還是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搞怪動作,瑪莎心中都有一隻熊來陪伴她。實際上,很多孩子都會有"假想夥伴",這個夥伴可能會陪伴孩子說話,或者和孩子一起調皮搗蛋。如果孩子經常對家裡的娃娃說話,或者做了壞事不肯承認,非說是"小夥伴"做的,那麼家長就應該注意到孩子的此類行為。看完《瑪莎和熊》,帶給人最深刻的感受是熊在瑪莎的生活中擔任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它像父親一樣照顧引導瑪莎,也如媽媽一般溫暖包容瑪莎。對於孩子的"假想夥伴",家長首先要學會尊重,因為尊重孩子的"假想夥伴"有利於孩子成長。
  • 《瑪莎和熊》:從3個角度解讀這部動畫片的成功因素及教育意義
    最近,風靡俄羅斯的國民動畫片《瑪莎與熊》上映中國。這部動畫片的背景是在俄羅斯的原始森林。那裡有一條鐵路從中穿過,鐵路旁邊有個小木屋,那裡生活住著曾經的馬戲明星大狗熊米沙和人類女孩瑪莎。當然,要看一部動畫片優秀與否還是看它的內容。這部動畫片與中國《熊出沒》同樣有人類有熊,也體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一面,但不同之處也是可貴之處,便是其中所蘊含的多元親子溝通、兒童教育價值,體現其重視教育、重視家庭的觀念。也因這個原因,它在海外廣受家長與孩子的歡迎,甚至可以說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能讓父母和孩子都愛看的動畫片"。
  • 《瑪莎和熊》:打破吉尼斯紀錄的動畫片並教我們如何為人父母
    一個朋友打電話說他將被他的熊孩子折磨瘋了,以前,他可以帶他出去玩,現在,在特殊時期,家庭一畝三分地不足以讓他製造麻煩。聽了她的抱怨後,我推薦了一個名為《瑪莎和熊》的動畫片,並建議她和孩子們一起看。她很快地說:「別推薦了,網上推薦的動畫片我都帶孩子看過,不是他不感興趣,就是我沒耐心看,他看見我不耐煩,緊接著也不想看了。」
  • 《瑪莎和熊》:看看新手家長米沙,如何與怪物戰鬥升級
    兩個孩子在房子裡轉來轉去,不同意就走了。此時,動畫片可以讓兩個孩子安靜下來。不幸的是,值得再次關注的動畫片太少了。在這裡,我強烈推薦動畫片《瑪莎和熊》/俄羅斯,他已經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他是俄羅斯國寶動畫片,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動畫片之一。這一集《瑪莎和粥》曾因單播量大而被收錄在金氏世界紀錄中。
  • 繪本《熊爸爸不怕》世上有怪物嗎?屬於孩子和爸爸的逗趣故事!
    同時,他為很多雜誌繪製岔圖,包括《英國時尚雜誌》和《星期日泰晤士報》。之後,他出版了自己的diyi書《當瑪莎不在家》,獲得極高的評價,並贏得1996年度國家藝術圖書館獎。他還被譽為英國受歡迎的童書新銳作家,榮獲聲望極高的鵝媽媽童謠獎。截止目前,他已經出版了很多極具特點和特色的童書。布魯斯住在英國倫敦。
  • 《瑪莎和熊》「我再也不調皮了」|你的孩子理解為什麼他錯了嗎?
    引子在上篇文章:,君餘味簡單介紹了《瑪莎和熊》,並提出:瑪莎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孩子的閃光點,與壞毛病。孩子們可以跟著瑪莎的快樂而快樂,也可以把瑪莎當反面鏡子而成長。第14集 多視角回顧的教育方法這集的情節安排很有創意。開頭瑪莎竟然說,「我再也不調皮了。」接著看到暖熊頭頂那個碩大的包!令人心生好奇,瑪莎又怎麼闖禍了?
  • 通訊:走向世界的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
    製作這部動畫片的俄羅斯動畫公司執行長弗拉基米爾·戈爾布利亞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瑪莎和熊》不久將正式進入中國大陸。《瑪莎和熊》講述的是淘氣的小女孩瑪莎和善良的熊共同生活的故事。動畫片從2009年開始在俄羅斯等國播出,目前已播完了前三季共78集,第四季剛剛開播。
  • 育兒中媽媽理應「挑大梁」?耶魯大學:爸爸帶的孩子智商更高
    孩子會出現食慾減退,焦躁不安,易怒等表現。 由此可見,爸爸育兒的好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彌補媽媽的不足。因此,在育兒道路上,我們該放手時,就要學會放手。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樣樣都大意不得。這麼多的事情,其實並非每件事都需要由媽媽負責。反而育兒路上的四件事情,如果由爸爸來做,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好處。 第一、讓爸爸主動分擔家務 在家裡,總是感覺媽媽在不停地收拾衛生,不是擦桌子就是掃地。
  • 俄羅斯動畫片《瑪莎和熊》首次登陸中國大陸
    《瑪莎和熊》講述了小女孩「瑪莎」和憨態可掬的大熊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故事中,愛冒險的瑪莎總是為大熊的生活意外地增添許多快樂和小麻煩;而大熊則會像一個溫柔的父親一般,對充滿著好奇心的瑪莎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引導。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這是一部為數不多的會讓父母和孩子同樣著迷的動畫片。
  • 從育兒角度解析《瑪莎和熊》:探究「假想夥伴」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瑪莎和熊》:大部分家長,可能都沒一個熊理解孩子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在看完這部動畫片後,會發現自己居然連一個熊的比不上,為什麼這會給家長們這麼強烈和真實的感受呢?其實動畫片雖然表現形式是"假"的,但是其內核是源於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