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記載有這樣一件事:「(米芾)知無為軍,初入川廨,見立石頗奇,喜曰:『此足以當吾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言事者聞而論之,朝廷亦傳以為笑。」
至今,無為縣仍有米公祠,祠中有一奇石即為米芾「拜石」。
無為市地處安徽省中部江淮平原,長江下遊北岸,北與巢湖市、含山縣相接,南與蕪湖市鳩江區、銅陵市郊區相鄰,西與樅陽縣、廬江縣毗鄰,東與和縣相連。其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
無為縣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百強行列,是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三鮮」、無為板鴨、剔墨紗燈等中國聞名。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無為市旅遊必去的7個景點,其中有一塊奇石曾被著名書法家參拜。
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於無為縣城內西北隅,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於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任無為知軍時所建。
寶晉齋為米芾所題,以收藏晉人字畫墨跡。
齋前鑿有墨池,池中有一小亭,名投硯亭,是米芾讀書和揮毫的地方。相傳,米芾便取硯投池,蛙聲頓絕。從此,水池變成墨色,故稱「墨池」,而池中古亭便稱「投硯亭」。
池北有石丈(又名拜石),為石灰巖質太湖石,玲瓏竅然,即米芾所拜之石。
2004年,米公祠又一次進行全面修復,現米公祠內僅有米公祠、寶晉齋、聚山閣、墨池、投觀亭、杏花泉井、紅雨亭、拜石、浮玉峰、文人峰、竹深處、靈芝石等景點。
米公祠內還收藏有晉唐以下歷代名家碑刻150多方,彌足珍貴,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且堪稱古代書法藝術寶庫。
黃金塔
黃金塔座落於無為縣城東北5公裡的鳳凰山上,西河之畔,為一座仿木樓閣式磚塔,平面六邊形,面闊3·4米,塔高35米,共9層,層層仿木鬥拱,鴛鴦交手,結構牢固,逐層內收,造型挺拔,歷經千年,巍然屹立。塔內設折式臺階,可盤旋而上,每層均設有不同方向的塔門,以便人們極目遠望。
根據文獻記載和古建築學家的勘察,黃金塔建於宋鹹平元即公元988年,為安徽省現存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築。
1981年,省政府公布黃金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巨款對該塔進行全面的測繪、整修,現黃金塔已煥然一新,成為一處重要的文物古蹟和旅遊景觀。
天井山
天井山位於無為縣城西南40公裡,西接廬江,北臨巢湖,總面積約1.8萬畝,1992年經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井山因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而得名,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文化底蘊深厚,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是一片綠色的世界。
山中植物資源達千餘種,特別是雙泉寺旁有棵逾1200年的青檀樹,樹粗8人合圍,高數丈,冠幅1畝有餘,那盤根錯節的根基,將一塊寺碑摟入懷抱,融入肌體,仿佛敘述著人世間的千年滄桑,令遊人嘆為觀止。
泊山洞
泊山洞位於無為西南蜀山鎮境內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裡,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亙山下,交通十分便利。
泊山洞是形成於億萬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巖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子人們譽為「江淮獨秀」。
全洞共有三層,分18大景區,86個景點,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進洞遊覽,可一睹泊山洞大佛、龍王宮、靈霄寶殿、黃姑出嫁、鱷魚汲水、眾仙祝壽、泊山龍潭等名勝,尤其是洞中的石枝、石旗、石花、石鵝管精美絕綸。
西九華寺
西九華寺位於無為市六店鄉境內,坐落於蕪湖市無為市、合肥市廬江縣交界處的都督山,始建於宋景德年間,原名巖石寺,歷經戰火毀建多次。
整個寺院在著名都督山頂,依懸崖峭壁九丈石而建,在藍天白雲之下,有青山裹古寺,古寺饒巨巖,觀之雄偉,氣勢非凡。
寺院建築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百餘間房屋,錯落有致;建有山門,山門對聯為:都督靈山蘊藏南北千般景,九華古寺永結江淮萬裡緣;另有天王殿、三聖殿、鐘樓、娘娘廟、齋堂、客堂等設施。
寺院周圍,林茂木蔥,奇花異草,千姿百態,景色秀麗,晨鐘暮鼓,幽雅清淨,遊人深臨其境,頓感神志純清。
萬年颱風景區
萬年颱風景區位於無為鶴毛鄉萬年臺行政村,景區內具有奇山異石、蒼松翠竹、藍天綠水、鳥語花香等獨特的原始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最有特色的每年清明左右滿山遍野的杜鵑花開得如火如荼,令遊客沉醉不知歸路。
主要景點有:水簾洞、牛鼻洞、二郎神石、滴水巖、新月湖、鴛鴦谷、延壽寺等。
竹絲湖
竹絲湖位於安徽省無為市西南端的牛埠鎮境內,東臨長江,西靠大別山餘脈三公山,湖面1.6萬餘畝,水深平均3米,是無為境內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
竹絲湖深藏於無為西南山區的重巒疊嶂之中,湖水澄碧,波光粼粼,以「三公山下一翡翠」之稱而聞名,氣勢博大;湖岸盤曲,彎岔極多,無纖塵汙染,湖心有小島10餘處,似星星點綴。沿途湖岸綠樹成蔭,竹林小徑,掩映著民舍山村,粉牆青瓦,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景如畫。
以上就是今天的《無為市旅遊必去的7個景點,其中有一塊奇石曾被著名書法家參拜》,你還去過無為市哪些有趣的景點?歡迎在評論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