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安徽省轄縣級市,由蕪湖市代管,市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地處安徽省中部,長江下遊北岸,介於東經117°28′48″至118°21′00″,北緯30°56′21″至31°30′21″之間。全市總面積2022平方千米,下轄20個鎮,2019年常住人口106.2萬人。
無為市地貌總的特徵是「山環西北,水驟東南」,兼有平原區和低山丘陵區,呈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顯著,四季分明。位於皖江城市帶的核心區域,處在南京都市圈、合肥經濟圈、馬蕪銅經濟圈的交匯區域,境內有京福高鐵、北沿江高速、蕪湖長江二橋連接線、蕪銅高速、廬銅鐵路等縱橫交錯,坐擁59.3千米的長江岸線。境內有米公祠、泊山洞、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天井山森林公園、竹絲湖等景點。
2019年9月21日,無為市入圍安徽省製造業發展綜合10強縣(市)榜單。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第54名。
無為名「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夏朝末年,成湯將桀流放到古巢國,也就是在無為境內。春秋戰國時,無為市境屬楚居巢。東周時(周頃王四年起),楚國和吳國多次在此交戰。起初楚國在爭奪中佔優勢,於靈王二十四年佔領了巢國全境,後於景王七年滅巢。但此後吳國於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擊敗楚國,並最終於吞併巢國。
無為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溼潤,無霜期長,但雨量年際變幅大,旱澇頻繁。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5.8℃。年際變動在15.1~16.9℃之間,變幅1.8℃。常年最熱月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氣溫在36℃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9.5℃(1966年8月7日)。最冷月為1月,一般最低氣溫在-7℃左右,極端最低氣溫為-15.7℃(1969年2月6日)。
無為繡溪公園舊有迎春樓、沂春亭、挹秀亭、文峰塔等,最有名的當數北宋大書畫家米芾題寫匾額的文昌閣,該地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流連忘返之所。前清舉人方六嶽特於繡溪西側設一熟館,名「繡溪草堂」,教授生徒。其學生中有後來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毛澤東共事、「五四」時期被稱為「安徽三傑」(另兩人為陳獨秀、胡適)之一的李辛白,十三歲時曾作《呈六嶽師》讚美繡溪的美景。
西九華寺位於安徽省無為縣六店鎮的都督山上,與巢湖市、廬江縣山水相連。和國家森林公園天井山、江北地質奇觀"泊山洞"、聞名遐邇的竹絲湖遙呼相應,構成安徽江北西部旅遊帶。相傳兩千多年前,楚王項羽曾屯兵駐此,留下"霸王城"、"跑馬道"等勝跡,因都督周瑜路過此山而得名。
位於無為縣無城繡溪公園西南部,佔地面積15097平方米,建築面積2120平方米。陵園迎面是一處佔地2500平方米的廣場,廣場中央屹立著一座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正面刻著「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背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樣。紀念碑四周是650平方米的草坪廣場。陵園南面安葬著原皖江行政公署主任呂惠生和被我黨稱為「黨外的布爾什維克」的胡竺冰等革命烈士。
原名寶晉齋,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知無為軍時所建。米公祠歷經兵火,曾於明、清兩次重修。祠內書藏晉唐以來歷代名家碑刻150多方,於60年代被嵌於館內走廊上,既珍藏了文化遺產,又豐富了遊覽和觀賞米公祠的景致。祠內墨池、投硯亭、拜石等著名景觀,訴說著一頁頁米芾刻苦習書、恃才傲物的傳奇典故,意味雋永綿長。
雙泉寺,原名雙泉福緣禪寺,坐落於安徽省無為縣天井山國家森林公園周家大山腳下。雙泉寺創自六朝,三國吳赤烏甲申年已有該寺,是安徽佛教祖庭之一。久享盛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雙泉寺遭難於歷代兵燹,原貌已非復存。現僅存清朝康熙年間石佛兩尊和清朝重建的大雄寶殿,地藏殿、天王殿和寮房,已經修復還原。
位於無為縣城西南40公裡處,西與廬江縣接壤,北與巢湖市居巢區毗臨,總面積1.8萬畝。山中有貓頭鷹、黃鸝、杜鵑、白鷺及各種龜蛇等近百種動物。植物資源更是豐富,達千餘種,其中喬灌木42科234種。天井山公園著名的山峰有靈壁、陡壁、天井山、筆架山、周家大山等。山頂有一口天井,終年不枯不溢,故名天井山。
泊山洞位於無為西南蜀山鎮境內的下泊山,距縣城38公裡,地處無為、廬江、巢湖交界處,軍二公路橫亙山下,交通十分便利。泊山洞是形成於億萬千萬年前的古老的石灰巖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子人們譽為「江淮獨秀」。 全洞庭湖面積約定4000平方米,遊程長城500餘米,共有三層,分18大景區,86個景點,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時而狹窄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