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原本能用75萬美元收購谷歌,卻因為對方一句話而放棄!

2020-12-10 NEXTMIND

矽谷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決定,也有不少愚蠢的決定,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EXCITE公司拒絕以75萬美元收購谷歌。

這個決定有多愚蠢呢?這麼說吧,谷歌今天的市值是10621億美元,相比之下,75萬美元連零頭都不是。

你可能沒聽說過Excite,這沒關係,但在上世紀90年代,它是雅虎最大的競爭對手。Excite有一個門戶網站,上面有新聞、天氣、電郵、即時通訊和搜尋引擎。

正因為如此,作為門戶網站,Excite的流量幹到了全球第6,甚至連微軟都對它拋媚眼,希望將其併入自己的msn網站。

那個時候,Excite並不缺錢。首先,它背後有風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和有線網絡公司@Home Network撐腰;其次,75萬美元僅相當於當時Excite市值的1%。

另一方面,Excite是典型的技術公司,它的6個創始人都畢業於大名鼎鼎的史丹福大學,學術背景極好,因此不可能不明白谷歌的價值,那為何他們不願意花區區75萬美元拿下谷歌呢?

美國知名記者史蒂文.列文(Steven Levy)曾寫過一本書叫《迷霧重重》( In The Plex ),他在書中披露了原因。

大概是1998年,Excite的CEO喬治.貝爾(上圖)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公司投資人韋諾德.科斯拉打來的,他說想投資一個新的搜尋引擎——谷歌,但如果管理層不同意,他不會投資,畢竟靠Excite賺了不少錢,這個面子還是要看的。

貝爾沒有馬上拒絕,只是讓科斯拉介紹一下情況。

原來,谷歌聯合創始人拉裡.佩奇想回到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他認為自己的算法能讓Excite每天增加13萬美元的收入,但作為補償,他需要75萬美元才能出讓核心算法。

貝爾立即邀請了谷歌的人來公司,想親眼目睹他們的算法到底有多好。第一個測試是輸入internet(網際網路)這個詞,Excite的第一個結果是中文網頁,但谷歌的第一個結果是告訴你如何使用瀏覽器,很顯然谷歌的搜索結果更精確,對用戶幫助更大。

貝爾的面子掛不住了,畢竟和谷歌的技術差距太大,他認為沒必要收購谷歌,因為如果搜尋引擎太好,用戶會立即離開門戶網站,這樣就失去「用戶黏性」了,而用戶黏性是當時網站最看重的衡量指標。

拉裡.佩奇

不過,用戶黏性也許只是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罷了。

佩奇後來回憶說,他很喜歡Excite,而且雙方對75萬美元的收購價沒有分歧,只不過他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用谷歌的搜尋引擎取代Excite,而這一點讓雙方談崩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與其說是Excite要收購谷歌,不如說是谷歌想通過「特洛伊木馬」的方式接管Excite,畢竟兩者的技術差距太大。

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足夠的視野和胸襟,Excite不可能收購谷歌,這與那75萬美元無關。

一切都是宿命。

相關焦點

  • 谷歌曾有意100萬美元出售給Excite遭拒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今天在TechCrunch的Disrupt大會上表示,谷歌曾有意以1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當時的網際網路門戶網站Excite,但最終未達成交易。  科斯拉簡單說道,谷歌有意出售,但Excite不願意購買。
  • 本周大新聞:谷歌眼鏡二代來襲,North獲4000萬美元融資
    本周大新聞,AR方面,谷歌推出第二代Google Glass企業版,售價為999美元;韓國ETRI正研發72K垂直堆疊架構顯示屏,具備全息顯示效果;谷歌推出基於單目的AI 3D建模方案;保時捷推出AR選配飾定製應用;Facebook AR眼鏡或採用骨傳導音頻方案。
  • 切瑞頓:全球最富有教授 曾10萬美元投資谷歌
    不過,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還是他1998年給兩位史丹福大學博士生開出的10萬美元支票,這兩人分別名為拉裡(Larry)和謝爾蓋(Sergey),這筆投資換成的谷歌股票現在價值超過10億美元。「我覺得在投資方面我非常幸運,但在花錢這個問題上我的思維方式跟乞丐沒什麼兩樣。」
  • SONY 11.75億美元收購歐美動畫流媒體平臺crunchyroll
    SONY對於crunchyroll的收購終於塵埃落定了,SONY旗下的Funimation Glabal Group將完成對crunchyroll收購,售價的價格為11.75
  • 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內幕
    一家僅有56名員工、營業收入不過2000萬美元的公司卻能讓業內大哥大Facebook拋出190億美元的「橄欖枝」。利文斯頓說:這就是WhatsApp讓我感覺像黑莓的原因。用庫姆的話說,手機的數字號碼就是你現實生活的網絡。
  • 天利控股集團(00117)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公告 天利控股集團(00117)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2017年3月3日 21:49:58
  • 谷歌21億美元買下Fitbit,可穿戴設備領域五巨頭即將交戰
    是的,除了蘋果之外,還有什麼公司能在智能設備領域擁有比谷歌更好的資源呢?同時,市場的反應也很積極,在周五,受此消息影響,Fitbit股價大漲15%,目前股價為7.14美元,總市值18.45億美元。 一直以來,谷歌在手機和可穿戴式智能設備領域做得很不成功。
  • 谷歌收購雲計算公司CouldSimple 強化雲計算能力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9日早間消息,谷歌已收購又一家小公司CloudSimple來加強雲計算業務。CloudSimple的軟體幫助企業基於VMware的伺服器虛擬化技術來運行計算負載。這筆收購的條款沒有公布。
  • 天利控股集團斥資1037.75萬美元收購房產基金合夥權益
    天利控股集團(00117)公布,於2017年3月3日,公司間接全資附屬Tianli Capital擬向普華收購天利
  • 谷歌21億美元收購Fitbit,野心在哪?
    【谷歌21億美元收購Fitbit 與蘋果競爭蔓延至健康硬體領域】 來源:第一財經 當地時間周五美股盤前,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以21億美元收購Fitbit,這將讓谷歌和蘋果公司的競爭從作業系統進一步蔓延到硬體領域。
  • 谷歌收購一印度開發商SIGMOID LABS
    為了擴大在印度的業務,谷歌收購了熱門列車跟蹤應用程式「我的列車在哪裡」的製造商和所有者。根據外媒報導,谷歌對Sigmoid Labs的收購,據說在3000萬到4000萬美元左右,儘管還沒有官方消息來源證實這個數字。
  • 谷歌收購Divide 推進安卓企業化
    據外媒報導交易的條款未獲披露,但Divide將加入谷歌的Android部門。Divide的前身為Enterproid,公司使用一種稱為「容器」(container)的方法,將一臺設備上的公司信息與個人信息分開,這允許公司在非自己擁有的設備上管理的數據,同時讓個人用戶正常使用自己的手機。Divide曾獲得谷歌風投、高通投資等多家公司2500萬美元的融資。
  • Path:下一個10億美元級收購對象
    在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後,Path被認為是下一個10億美元級別的收購對象——要知道,在上線僅幾個月之後,Path就拒絕了Google 1億美元的收購提議,而當時它還只是一個簡單的私人圖片分享網站。
  • 孫正義放棄收購WeWork 儘管他已經投了100億美元
    公告顯示,WeWork聯合創始人、前首席執行長Adam Neumann及其家人以及Benchmark Capital等機構投資者原本將從該收購要約中獲益最多。該公司表示,終止收購要約不會對WeWork的運營產生任何影響。
  • 每日全球併購:家樂福將在西班牙收購172家門店,谷歌CEO確認沒有...
    家樂福將在西班牙收購172家門店 家樂福(Carrefour SA)周四表示,已達成協議,將收購西班牙Supersol旗下172家門店。家樂福稱,這筆交易的企業價值為7800萬歐元(9230萬美元),預計將於2021年初完成。
  • 高通宣布放棄 440 億美元 NXP 收購計劃;美團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
    高通公司宣布將放棄收購恩惠浦半導體美國晶片公司高通公司表示,將放棄其原本使用 440 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的計劃,原因是其中必須批准該協議的國家之一中國拒絕批准這一併購。
  • 谷歌3.8億美元價格收購其董事所創公司Bebop
    獵雲網1月5日報導 (編譯:竹子)1月5號消息,據本周一提交給證券監管機構的一份文件稱,由VMware聯合創始人Diane Greene創建的科技新創公司Bebop,已被谷歌以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11月中旬時,收購消息第一次公布,只是當時沒有談及價格。
  • 谷歌到底做了什麼 會如此賺錢?
    排除罰款,GOOG的每股盈利可以達到11.75美元,大大高於分析師統一預測的9.64美元。預期和結果之間如此大的差距是因為他們在證券市場上賺到10.6億美元,在新的會計準則下,Google的母公司的投資額度進一步增加。GOOG的管理層在周一的電話會議中並沒有被問及有關投資的事,顯然周一的分析師對於他們額外從哪賺了十幾億美元並不是很感興趣。
  • Kahoot650萬美元收購北歐兒童閱讀應用Poio,一周內的第二次收購
    Kahoot650萬美元收購北歐兒童閱讀應用Poio,一周內的第二次收購 作者:阿宅 發布時間:
  • 陽獅Q3營收28億美元;谷歌用機器學習控制廣告頻次,第三方Cookie...
    不過,在Safari和Chrome等瀏覽器環境中,因為不能用第三方cookie定向,在DSP平臺中內置機器學習還是很有用的,Harris說,「(我)預計,當希望平衡廣告主對可尋址性的需求以及消費者對隱私的需求,在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概率模型類的工具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