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僅有56名員工、營業收入不過2000萬美元的公司卻能讓業內大哥大Facebook拋出190億美元的「橄欖枝」。利文斯頓說:這就是WhatsApp讓我感覺像黑莓的原因。用庫姆的話說,手機的數字號碼就是你現實生活的網絡。
(圖為WhatsApp聯合創始人、新的億萬富翁簡·庫姆(Jan Koum))
網易手機訊 3月6日消息,一家僅有56名員工、營業收入不過2000萬美元的公司卻能讓業內大哥大Facebook拋出190億美元的「橄欖枝」。而它的創始人——一位靦腆的工程師當初背井離鄉踏上美利堅國土的時候還身無分文。驚人的收購背後有怎麼的幕後故事?請看國外媒體採寫整理的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內幕。
「一起幹吧?」
2012年春天,上面這個標題的電子郵件準確投送到簡·庫姆(Jan Koum)的收件箱,和其他所有拋出橄欖枝的郵件一樣。庫姆那段日子天天給投資者狂轟濫炸,他們都希望參與庫姆的公司WhatsApp,分一杯羹。WhatsApp誕生於2009年2月24日,那天恰好是庫姆的生日。成立以來,WhatsApp蒸蒸日上,成為舉世矚目的業內新星。只花了三年左右工夫,全球使用WhatsApp免費發送文本訊息和相片的用戶就達到約9000萬人,過去還從未有哪種社交工具像WhatsApp躥升得這麼快。Facebook滿三周歲的時候也不過有6000萬用戶而已。WhatsApp的近半數用戶每天都用這款應用回覆信息。
再說到開篇那個標題的郵件,庫姆一眼看到發件人那欄赫然填著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名字。社交網站的「元老」——Facebook的創始人竟然主動邀約,對庫姆來說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原來,扎克伯格以前就一直在用WhatsApp,他這次來信是邀請庫姆共進晚餐。庫姆呆了一下,最後回信時說自己很快就要出差了,要去處理伺服器問題。扎克伯格回復建議在庫姆出差動身前見面。庫姆將扎克伯格的回信轉發給兩位拍檔。一位是與自己一同成立公司的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另一位是當時WhatsApp唯一的投資方、風投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合伙人吉姆·吉茨(Jim Goetz)。除了轉發扎克伯格回信的全文,庫姆還在轉發來信的前面加了自己的內容:就一個帶著感嘆號的詞「堅持」。
見信中提到會面,阿克頓這樣向庫姆建議:「要是扎克伯格這種地位的人直接和你聯繫,你得回個電話。」就在收到扎克伯格郵件的那個月,庫姆後來和扎克伯格約在舊金山一家名叫Esther's German Bakery的德國烘焙店共享午餐。他謹慎地選了一個和公司所在地相比較偏遠的地方,那家德國風味店與Facebook所在的園區相距20英裡。席間,扎克伯格稱自己欽佩庫姆開創的事業,還暗示對兩家公司合併有興趣。
於是,科技史上投入最高的「牽手求愛」拉開帷幕。這場為期兩年的求愛追逐賽最初源於欽佩之情,進而產生了友誼,後來就演變為史無前例的財富轉移,在最後一刻匆忙地訂立「牽手盟約」。所有的財富接收協議都在庫姆那間辦公室裡籤署和封存。今年年滿38歲的庫姆當初還為兩家合作提心弔膽、心神不寧。今年2月,Facebook以過百萬美元大手筆收購WhatsApp。根據協議,WhatsApp將獲得40億美元現金,價值120億美元的Facebook股票(約佔Facebook股份總值的8.5%),另有30億美元為Facebook限制性股票。
這項協議鞏固了扎克伯格科技界新生代「億萬富翁締造者」的地位。而庫姆將加入Facebook董事會,協議還讓他稅後收穫了68億美元。想當初,靦腆又天資聰慧的工程師庫姆背井離鄉從烏克蘭來到美國,那時他身無分文。
據協議,與庫姆共同創業的布萊恩·阿克頓稅後可獲得30億美元。阿克頓現年42歲。他性情溫和,曾在雅虎做工程師,還曾應聘Twitter和Facebook,可惜都被拒之門外。阿克頓稱,Facebook的收購讓他「震驚」。此前唯一注資WhatsApp的風投公司紅杉資本也嘗到了甜頭。因全資收購WhatsApp,Facebook給予紅杉資本35億美元補償。紅杉資本起初為WhatsApp投入5800萬美元,這筆補償相當於紅杉資本的投資回報率高達60%。
對僅有56名員工、營業收入約2000萬美元的WhatsApp來說,這樣的收購真是讓人欣喜若狂。對Facebook而言,它也不無道理。別看WhatsApp在舊金山灣區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總部大門上連個標誌都沒有,這家公司的應用如今可是全球最普及的通訊工具之一,其普遍性僅次於電子郵件和電話。此後,該公司還將在今年推出語音呼叫服務。
WhatsApp用戶多達4.7億,已經產生330億美元SMS即時訊息的相關收入,「沾光」的無線運營商們財源滾滾,因為他們會向每條以WhatsApp發送的文本收費。用戶第一年可以免費使用WhatsApp,滿一年後WhatsApp會要求每年支付一美元。該應用的服務不附帶任何廣告,也不貼任何表情貼圖,即使應用升級也不會額外收費。在收購協商的後期,扎克伯格向WhatsApp的兩位創始者承諾,不會對他們施加絲毫壓力。他說:「我會很樂意見到,今後五年你們為40到50億人溝通聯繫。」
WhatsApp可能最終讓扎克伯格日進鬥金。現在WhatsApp支持每位用戶的成本為5美分,該公司的收費客戶僅限於英國和美國等少數國家,那些國家的行動支付領域比較成熟。WhatsApp預計,隨著公司的服務日益增長,Facebook投入的資金逐步到位,到2017年,公司的年度營收將達到10億美元。WhatsApp內部人士向國外媒體透露,該公司的應用可能也會開始向航空公司或租車公司Uber這類企業用戶收費,日後這些公司向WhatsApp的用戶發簡訊要取得WhatsApp許可,他們將為獲得這種特許權買單。
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樣,WhatsApp面臨的一大風險是用戶喜新厭舊,會因為下一批新應用冒頭而失去大量用戶。眼下這種風險哈不可能發生。阿克頓表示,2013年12月1日以來,WhatsApp日均新增100萬用戶。
(圖為WhatsApp的兩位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與簡·庫姆。《福布斯》Robert Gallagher拍攝。)
在香港,幾乎每位智慧型手機用戶都在使用WhatsApp。來到阿聯,你會在電視上看到以WhatsApp命名的研究會。WhatsApp在荷蘭擁有950萬活躍用戶,相當於半數以上的荷蘭國民都積極使用WhatsApp。Whatsappen現在已經成為荷蘭字典裡收錄的動詞,它的意思是用WhatsApp發送一條簡訊。在巴西職業足球聯賽期間,球員們還利用WhatsApp的群聊功能組織罷工。
紅杉資本的吉茨預計:「未來某個時候,不會太快,WhatsApp產生的信息數量可能會讓整個地球的SMS都黯然失色。」(上周國外媒體報導,為緩解許多電信公司對Facebook和WhatsApp這類免費網絡信息服務的擔憂,扎克伯格與20家電信公司的高管私下舉行會談。聯繫下吉茨這樣的預測,也許我們不會有絲毫意外。)
回想下2012年,在所有上述看似瘋狂的表現發生以前,庫姆還有時間便和扎克伯格吃午餐便好好尋思。他和阿克頓得到了紅杉資本的800萬美元,兩人都希望保持獨立。他們很少參加矽谷的活動打通關係,對買家提出的收購報價也沒沾沾自喜。所以,從那時起,Facebook的提議再也沒有以書面報價的形式體現。扎克伯格與庫姆反而成了朋友,每個月會見一次面或是一起吃頓晚飯。
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WhatsApp朝著讓用戶超過3億的目標全力以赴。這一年6月,庫姆和阿克頓偶遇谷歌公司安卓系統和Chrome瀏覽器的負責人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他們聊起很喜歡清潔又簡約的數字產品。2014年年初,皮蔡認為,庫姆和阿克頓應該見一見谷歌的執行長拉裡·佩奇(Larry Page)。兩人同意皮蔡的提議,決定2月11日周二會面。
那次會面前一周的周五,一名WhatsApp的員工急忙找Facebook的企業開發主管阿明·祖佛奴恩(Amin Zoufonoun)通風報信,告訴他庫姆很快就要和佩奇見面。祖佛奴恩曾在2012年4月促成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一接到消息,他立即趕回公司,加快速度提出收購WhatsApp的要約,當時Facebook已經花了一段時間制定收購計劃。
到了第二周周一,扎克伯格請庫姆到自己家,在庫姆和佩奇見面前晚終於和盤託出收購WhatsApp的想法。扎克伯格向庫姆說明會讓WhatsApp獨立,還做出讓庫姆成為Facebook董事的重要決定。庫姆這樣回憶:「那是種合作,我會幫他做公司的相關決策。那天討論的各個方面我們都很感興趣。」
次日,庫姆與阿克頓驅車前往坐落在山景城的谷歌總部,在谷歌明亮的會議室和佩奇與皮蔡面談。他們談了約一小時,談到全球移動領域,還有WhatsApp的目標。「這是一次愉快的談話。」庫姆這麼說。他還評價,佩奇是「個有頭腦的人。」
當問到那次交談是否產生了佩奇有意收購WhatsApp的印象,庫姆頓了頓,然後說:「沒這個印象。」那佩奇有沒有可能暗示過?庫姆回答:「也許我沒興趣弄懂他的心思。」
即便真如最近一些媒體報導暗示的那樣,佩奇的確曾有意收購WhatsApp,那次他和庫姆的會面可能也為時已晚。Facebook的總部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在WhatsApp,兩位創始人和顧問在估算,與Facebook商談時他們可以出到什麼價。一位接近WhatsApp的人士透露,庫姆和阿克頓更關心公司的獨立性,對金錢倒沒那麼感興趣。另一位消息人士說,兩位創始人自信,WhatsApp至少價值2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根據目前300億美元的Twitter市值、WhatsApp的全球用戶和公司未來盈利計劃估計得來。
就在與谷歌兩大高管暢談兩天後,庫姆與阿克頓周四晚7點一同出席了扎克伯格的家宴。那是阿克頓第一次與扎克伯格會面。
「我希望有一天你們的用戶數能超過我們,」扎克伯格告訴兩人,「你們做的是比我們更常用的東西。」扎克伯格說,希望兩位創始人繼續現在的事業,但他們可以藉助Facebook的力量,Facebook會提供法律、融資和工程方面的資源。
阿克頓那時候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那晚9點就回家了。庫姆留下來和扎克伯格玩高賭注的撲克遊戲。有位消息人士說,扎克伯格那晚的賭注至少150億美元,有些都高於這個數。庫姆卻說要出到接近200億美元。扎克伯格為此不得不請求暫停考慮。
第二天是個周五。《福布斯》安排在庫姆和阿克頓的山景城辦公室裡給兩人拍照。攝影師下午6點半離開,然後庫姆就開著自己的保時捷去扎克伯格家,又在那裡逗留了一陣。那天正好是2月14日,後來有篇報導就說,庫姆做了不速之客,攪黃了扎克伯格的情人節溫馨晚餐。庫姆本人矢口否認:「那可不是什麼浪漫的燭光晚餐。我是走前門大搖大擺進去的。」
情人節那天晚上,庫姆打算告辭的時候,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才下班回家。就著零食,庫姆和扎克伯格敲定了WhatsApp和Facebook合作相關的最後細節,確定了WhatsApp最為看重的獨立性,這家公司將成為Facebook麾下獨立的一分子。可兩人還沒就收購達成協議。
最後,到那周六,庫姆和扎克伯格邊走邊聊,從扎克伯格家的廚房聊到了客廳的沙發上,終於,扎克伯格提出了190億美元的報價和庫姆欣然同意的協議條款。庫姆當時回應扎克伯格,這是「我們可能竭盡全力為之奮鬥的。」
接著,庫姆等著扎克伯格表態,正巧接到阿克頓從家裡打來的電話,便走進另一個房間。那時大概晚上9點。庫姆向這位朋友介紹了最後敲定的細節,然後說:「我只想了解你有沒有做決定,是不是合作。你希望再進行下去嗎?」
「我喜歡馬克(·扎克伯格)這人,」阿克頓回答,「和他可以共事,咱們就談成這筆生意吧。」
庫姆走出房間,來到扎克伯格面前,對他說:「我剛和布萊恩商量過。他覺得我們應該合作,你是個好人,我們該聯手。」
話音剛落,兩個人握住對方的手,又抱在一起。扎克伯格稱那一刻「興奮得要命」,兩人很快幹掉了一瓶尊尼獲加藍方威士忌(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他知道庫姆喜歡的就是這種蘇格蘭威士忌。兩人打電話叫來各自公司的企業開發主管,確定了整個收購流程。約一小時後,庫姆開著保時捷回了家,安然入睡。
那個周末,兩家公司聘請的律師與銀行家爭分奪秒完成協議文件。因為2月巴塞隆納就要舉行2014年年度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所以要趕在會議期間公開收購消息以前、也就是最遲在第二周的周三以前籤署協議。不過,這份協議並沒有在WhatsApp的總部籤訂,而是聽取了吉姆·吉茨的建議,WhatsApp的高管驅車到距公司總部兩個街區的墨菲街101號(101 Moffett Boulevard)。那裡有棟廢棄的建築,庫姆少年時代曾在那兒領取政府派發的福利食品券。二十多年後,他又在那棟老房子邁出了關乎自己企業未來的一步。
回到辦公室後,庫姆向名為「全體WhatsApp」的公司員工聊天群發了一條WhatsApp信息,召集大家當天下午2點在會議室開會。
「請注意,現在有件大事,」庫姆等員工全部到場以後這樣做開場白,「我們要和Facebook合併了。」看到員工們一臉吃驚的表情,庫姆和阿克頓解釋說,這不會帶來什麼變化,大家還會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到了2點半,會議室的門又打開了,馬克·扎克伯格走了進來。他對WhatsApp的幾十名員工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和與會者逐一握手。接下來,WhatsApp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會議,會議結束後,庫姆埋首照常工作。
「我們還有一家公司得經營。」庫姆平靜地說道,口氣裡聽不出來任何感情。
現在,扎克伯格與庫姆肩負著一項特別任務,他們要找到方法,讓WhatsApp體現Facebook那190億美元的投入物有所值。為此,他們走的第一步棋是保證WhatsApp的應用始終正常運轉。宣布收購後的第一個周六,WhatsApp伺服器發生故障,服務癱瘓長達四小時。不少用戶一怒之下轉用其他同類應用,WhatsApp的競爭對手增加了大量新用戶。阿克頓澄清,這次事故發生的時點純屬巧合。儘管如此,對WhatsApp這樣一家以可靠性為傲的初創企業,這次宕機是不折不扣的壞消息。
庫姆和阿克頓非常重視系統的正常運行時間,所以規定,在聖誕節到來前幾個月,任何人都不得與負責WhatsApp伺服器的技術人員閒談,因為要保證他們集中精力,為聖誕假期用戶發送巨量訊息的挑戰做準備。公司也很少允許訪客進入辦公區域,唯恐員工受到幹擾分心。辦公室的白板上顯示著逐日變化的數字。它代表,自上次系統癱瘓事故以來WhatsApp正常服務了多少天。這種做法類似於發生工傷事故的工廠可能每天公示傷亡人數。
阿克頓最近剛做了父親。向國外媒體表明WhatsApp的態度時,他用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打了一個比方:「某一條訊息好比你的第一個孩子。我們永遠不能放棄哪怕一條訊息。」阿克頓還取出自己繼父的相片,2012年4月,他給老人家的手機發過這張照片。「這就是我討論Snapchat的原因,」阿克頓解釋,「只要是用它分享相片等訊息,收信人看過以後,訊息就無影無蹤。」
WhatsApp的成功可以歸結為幾個技術優勢。首先,庫姆讓它成為史上第一批可以和手機聯繫人互動的移動應用之一。當初,庫姆實在無法忍受忘記個人Skype用戶名和密碼的煩惱,於是自己動手想辦法。經過絞盡腦汁的研發,他讓手機號碼轉換為WhatsApp能接受的登陸方式,拋棄了輸入用戶名與密碼的方式,讓WhatsApp的服務像發送一條SMS簡訊那麼簡單。用庫姆的話說,手機的數字號碼就是「你現實生活的網絡。」
庫姆與阿克頓利用在雅虎期間構建網絡的多年經驗,用這些寶貴經驗擴大應用的規模。兩人還挑選了功能強大的伺服器,那種超級伺服器即使處理數億人的數據也不會出崩潰。他們知道,在應用發展初期,要限制用戶增長的速度。其他的初創企業在起步期可能都會一味追求增長。
阿克頓說:「我們並沒有那種一心要『快點長大』的常見心態……」庫姆接過話頭:「我們的方式截然不同。」WhatsApp並沒有選擇亞馬遜的雲服務,而是採用專用伺服器,讓專用的伺服器在電信業專用的小眾作業系統Erlang上運行,還選用老式作業系統FreeBSD作為備選,可以用它替代更普及的Linux。這樣的方式使庫姆和阿克頓能更嚴格地控制WhatsApp的基礎架構。
WhatsApp的速度和它那看似簡單、實則不凡的界面堪稱兩大法寶。有了它們相助,WhatsApp得以在與對手的競爭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這與Facebook擊敗兩大對手MySpace和Orkut如出一轍。不過,WhatsApp採用老派的商業模式,這倒顯得它不同尋常。其他訊息應用顯然在大量效法WhatsApp吸引活躍用戶的方式,比如中國的微信、韓國的KaKao Talk和加拿大的Kik。但他們在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也出售廣告、遊戲和數位化的表情貼圖,這些業務給他們帶來了更高的收入。
騰訊旗下的微信在進行電子支付實驗,讓2.7億活躍用戶可以利用微信購買北京地鐵站自動販賣機出售的零食。巴克萊的分析師預計,這項業務的收入可達300億美元。Kakao預計,2013年營業收入為2億美元,其中半數來自遊戲。外界普遍預計,日本的「微信」LINE今年會首次公開募股(IPO),據稱公司估值達80億美元。2013年,LINE營業收入3.36億美元,數位化的表情貼圖、應用內遊戲和廣告商的特殊帳戶收費都是該公司的收入來源。
阿克頓認為,上述讓同行獲利的添加物是「垃圾」。他擔心表情貼圖會使WhatsApp淪為做內容的公司。LINE的多個小熊與小兔系列貼圖形象已經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上亮相。而WhatsApp肩負一項絲毫沒有挑逗性的任務,那就是可靠性。
一旦WhatsApp與無線運營商籤下那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支付協議,這款應用就會開始收到更高的回報。庫姆不希望冒著失去用戶的風險使用複雜的請求付款系統,擔心那種系統會將用戶驅趕到免費服務的競爭對手那兒去。目前,WhatsApp僅向美國和英國這樣的少數國家用戶收費。這些國家信用卡滲透率高,行動支付業務成熟。雖然荷蘭的半數國民都是WhatsApp的用戶,但考慮到荷蘭的行動支付有待發展,所以眼下荷蘭用戶還不在WhatsApp的收費對象之列。
谷歌正在與代表所有安卓應用的運營商協商支付協議,但進展緩慢:谷歌的運營商只能在21個國家提供支付服務,而讓其他開發者越來越惱火的是,行動支付還沒有標準化。庫姆預計,到2017年,WhatsApp將開始真正盈利,屆時用戶將達到10億。
WhatsApp的企業開發經理尼拉傑·阿羅拉(Neeraj Arora)表示:「我們還處於達到實現盈利這一目標的初期階段。營業收入對我們沒那麼重要。」阿羅拉曾與約50位運營商達成合作關係,提前將WhatsApp與文本簡訊的套餐計劃捆綁在一起。WhatsApp還同諾基亞結為非商業性的合作夥伴,在諾基亞平價的Asha 210手機上增設了一個WhatsApp按鍵。
對WhatsApp而言,避免用戶改用其他服務是緊迫性僅次於可靠性的當務之急。正是由於擔心失去大眾的關注,扎克伯格才下決心慷慨解囊,重金收購WhatsApp。可WhatsApp的對手們認為,與Facebook聯手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WhatsApp依然無法制止用戶流失,而且,WhatsApp的創始者目光短淺。
「過去五年,WhatsApp專心致志提供『免費SMS』,他們確實做得很棒。可到了一定時候,用戶不會滿足,會走得更遠。」說這番話的是前黑莓公司工程師泰德·利文斯頓(Ted Livingston)。利文斯頓成立的公司推出一款適合青少年使用的移動通訊工具Kik。他的公司現在也出售表情貼圖,並且允許用戶彼此對打遊戲。
利文斯頓說:「這就是WhatsApp讓我感覺像黑莓的原因。黑莓多年來專注於電子郵件,可一旦消費者察覺了這點,他們就會問『智慧型手機接下來有什麼本事?』iPhone回答了他們的疑問,所以,仿佛一夜之間,黑莓就被蘋果甩在身後。」
現在,庫姆一直著重於兩大優先要務:保持WhatsApp正常運轉和避免用戶流失。他可以雙管齊下,並且不會像其他完全獨立的公司那樣要為此背負構建財務和法律基礎框架的包袱。庫姆認為:「我們關心的實質上就是創造一款產品,提供出眾的用戶體驗。(扎克伯格)了解網絡的力量,他總是說,要讓這個世界更開放,人們彼此聯繫更緊密。聯繫正是我們的切入點。」(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