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Facebook收購WhatsApp創始人身價達68億

2020-12-16 TechWeb

2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Facebook今日宣布將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hatsApp。《福布斯》雜誌網站刊發文章,詳述了這家移動IM應用公司的成長經歷,以及其創始人的身世。

布萊恩·阿克頓與簡·庫姆(右)

以下為《福布斯》雜誌網站「Facebook新寵WhatsApp的成長經歷」一文節選:

今天早些時候,簡·庫姆(Jan Koum)挑選了一個頗有意義的地點,來籤署他同Facebook價值高達190億美元的交易。庫姆、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與紅杉資本的吉姆·格茨(Jim Goetz)從WhatsApp位於山景市的總部出發,開過幾個街區,來到了鐵路邊一處廢棄的白房子中。

庫姆在籤署Facebook收購文件

這幢建築就是以前的「北郡社會服務辦公室」。如今已是37歲的庫姆就曾在這裡排隊領取食物救濟券。還是在同一個地方,三人籤署了協議,將他們的移動IM應用作品賣給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而他們的產品在去年的營收就達到了2000萬美元。

按照《福布斯》的計算,庫姆擁有WhatsApp公司45%的股權,這樣他的身價就在一夜之間猛增到了68億美元。庫姆出生在烏克蘭基輔外的一個小村子裡,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他的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施工經理,負責負責建造醫院和學校。他兒童時的家裡沒有電也沒有熱水。為了防範國家的竊聽,他的父母極少使用電話。這聽起來很糟,但庫姆如今還是很喜歡過去田園牧歌式的生活,這也是他為什麼對廣告強烈反感的一個主要理由:對他來說,廣告熱鬧的過了頭。

鑑於老家複雜的政治事件與反猶環境,庫姆在16歲的時候和母親移民到了美國山景市,通過政府援助獲得了一間配有兩個臥室的小房子,而他的父親則一直未移民。為了免去美國的文具費用,庫姆的母親在手提箱裡裝滿了鋼筆和20本蘇聯配給的筆記本。為了填飽肚子,她找了一份保姆工作,而庫姆則為一家雜貨店擦地板。在母親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之後,全家就靠著她的殘障津貼過活。庫姆的英語說得很好,但是他討厭美國高中那種隨性、輕浮的朋友圈;在烏克蘭,孩子們在長達10年的校園生活中,面對的都是同樣一群人。「在俄羅斯,你能真正了解一個人。」

庫姆在學校是個搗蛋鬼,但到18歲的時候,他已經靠著二手書店出售的說明書,學會了計算機網絡技術。而且他在學成之後,又把這些說明書賣了回去。在名為「Efnet」的網際網路中繼聊天網絡上(IRC),他加入了一個叫做「w00w00」的黑客組織,鑽進了矽谷圖形公司(Silicon Graphics)的伺服器,並與Napster的聯合創始人肖恩·范寧(Sean Fanning)談天說地。

後來,他進入了聖何塞州立大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做兼職安全測試員。1997年的時候,他與雅虎第44號員工阿克頓會面,檢查這家公司的廣告系統。阿克頓回憶說,「你能發現他有點與眾不同。他非常嚴肅,會問『你們的政策是什麼?你在這裡做什麼?』一類的問題。」安永的其他員工一般會使用送瓶酒這樣的「迂迴」策略,而庫姆總是「開門見山」。

事實證明,庫姆也喜歡阿克頓的嚴肅作風,「我們倆都不會忽悠」。六個月後,庫姆前往雅虎面試,獲得了一個架構工程師的職位。在成功入職雅虎兩周後,公司的一個伺服器出了故障,而當時他還呆在聖何塞州立大學裡。雅虎創始人大衛·費羅(David Filo)向他打電話求助。「我在上課,」庫姆小心翼翼地說。「還上毛的課,趕緊滾到辦公室來,」費羅叫到。費羅只有一小隊伺服器工程師,需要所有人來幫忙。「不管怎麼說,我討厭學校,」庫姆稱,於是他便退學了。

庫姆的母親2000年死於癌症,他的父親於1997年去世,雙親過世讓庫姆成了孤家寡人。他很感激阿克頓給予的支持。「他會邀請我到他家去。」兩人會一塊滑雪、踢足球或是玩極限飛盤。

在接下來的九年裡,兩人目睹了雅虎的數次起伏。阿克頓在網際網路泡沫時期進行了投資,結果到2000年泡沫破滅的時候虧掉了數百萬美元。雖然阿克頓現在不喜歡廣告,但在當時卻對此非常上心,他在2006年幫助雅虎推出了拖延多時的廣告平臺「巴拿馬計劃」。「和廣告打交道很沒意思,」他說。「廣告做得好,不等於你可以讓人過得更好。」他的激情耗盡了。「我能從他身上看出這一點,」庫姆說。庫姆也不喜歡廣告。在他的LinkedIn頁面上,庫姆毫無激情地描述了他在雅虎的最後三年,寫道,「幹了點事情。」

2007年9月,庫姆與阿克頓終於離開了雅虎。他們花了一年時間減壓,在南美旅行,玩極限飛盤。兩個人都向Facebook發過求職申請,但都失敗了。「我們就是Facebook被拒俱樂部的成員,」阿克頓說。庫姆就靠著他在雅虎攢下來的40萬美元生活。2009年1月,他買了一部iPhone手機,意識到當時僅成立7個月的蘋果應用網店將捧紅一個全新的產業。他拜訪了一位名叫阿里克謝·菲什曼(Alex Fishman)的俄羅斯朋友,後者經常在周末邀請當地的俄羅斯裔居民到自己家來吃批薩看電影。這種聚會有時最多會有40人參加,他們兩人就在菲什曼的廚房裡站上好幾個小時,討論庫姆關於一款應用的想法。

菲什曼回憶到,「簡給我看他的通訊錄,他想在每個人名旁邊都加上標註,這是件很酷的事情。」這些標註可以顯示出你是否在通話、電池電量是否過低,或者用戶正在健身。庫姆可以完成後端的工作,但他需要一名iPhone開發者協助。於是,菲什曼就把庫姆介紹給了伊格爾·索羅門涅科夫(Igor Solomennikov),一個他在RentACoder.com網上上找到的俄羅斯程式設計師。

庫姆馬上就選定了WhatsApp這個名字,因為它念起來就像「有事麼?」(what's up)一樣。一周後,在他生日的時候,也就是2009年2月24日,他在加州註冊了WhatsApp公司。「他做事滴水不漏,」菲什曼說——當時這款應用甚至還沒有開始開發。庫姆花了數天時間撰寫後端代碼,保證他的應用可以在全球所有的電話號碼上使用。為了做到這一點,他仔細閱讀了維基百科上一篇列有全球固定區號的文章。由於存在數百個地區差別,庫姆不得不花費數月時間進行升級程序,這讓他非常惱火。

早期的WhatsApp應用經常崩潰,當菲什曼在手機上安裝這款應用的時候,在他數百人的通訊錄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安裝了這款應用——大多還都是本地的俄羅斯朋友。就在聖何塞的一家肋排館裡,菲什曼仔細檢查了應用的故障,而庫姆則在筆記本上做詳細記錄。他用的筆記本還是多年前從蘇聯帶過來的。他特地把它們留下來記錄重要的項目。

項目開展了一個月,在和阿克頓玩了一次飛盤之後,庫姆不情願地表示,自己大概需要停手找份工作。阿克頓說道,「現在退出你就是個大傻瓜,再堅持幾個月。」

2009年6月,蘋果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時這家公司推出了消息推送功能。通過這項功能,即便用戶沒有打開應用,開發者也可以向他們發送信息。庫姆升級了WhatsApp,這樣用戶在更改狀態時都會向朋友圈中的其他人發送通知。菲什曼的俄羅斯朋友開始用這種狀態信息互相聯繫,內容就是「我起晚了」或者「我在路上」這些滑稽的消息。

「在某一刻,它有點變成了即時通信,」菲什曼說。「我們開始用這款應用互相問候,人們也會進行回復。」庫姆在聖克拉拉家裡的Mac Mini電腦上觀察這這些不斷變化的用戶狀態,意識到他創建了一種消息服務。「哪怕是距離半個地球,人們也能即時聯繫,而且進行聯繫的設備是隨身攜帶的,這非常強大,」庫姆說。

當時唯一的免費簡訊服務是黑莓的BBM,但這種服務只有黑莓手機能用。市面上也有谷歌的G-Talk和Skype,但WhatsApp的獨到之處在於用戶可以拿手機號碼登錄。庫姆在WhatsApp 2.0版中加入了一個簡訊息組件,活動用戶數猛增到了25萬。他去找阿克頓,那時後者還未找到工作,仍在考慮另一個沒有頭緒的創業思路。

兩人坐在阿克頓家裡的飯桌邊,開始在WhatsApp上面互相發送消息。當看到熟悉的雙選確定標記提示收到信息時,阿克頓意識到擺在自己面前的是有望深化簡訊體驗的服務——而且比所謂的彩信更加有效。「和你並肩作戰的,是完全開放的網際網路,」他說。

他與庫姆開始在「紅石咖啡館」工作,這裡專為創業者服務;整個第二層到現在還擠滿拿著筆記本的人,伏在桌邊默默地編程。這兩人經常光顧這裡,阿克頓在紙上寫寫畫畫,庫姆在計算機上敲敲打打。10月份的時候,阿克頓從以前的雅虎朋友那裡拿到了25萬美元種子投資,這保證了他的創始人身份與股份。他在11月1日正式加入了公司。(這兩名創始人目前還聯合持有公司60%以上的股權。對科技行業的創業公司來說,這是相當大的一個比例。外界普遍認為庫姆擁有較多的股份,因為在阿克頓加入前9個月,庫姆就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據稱早期僱員的持股比例接近1%。庫姆未就此置評。)

iPhone用戶發來的郵件就如同潮水一般。兩人對網際網路免費簡訊這種前景十分激動,又迫切想挖到諾基亞和黑莓那裡的朋友。在安卓還未成勢的時候,庫姆招聘了老朋友克裡斯·培福(Chris Peiffer)來打造黑莓版的WhatsApp。「我不太看好,」培福稱。「人們不是已經有了簡訊麼?」庫姆解釋道,人們只能在國家的範圍裡發簡訊。「簡訊太糟了,就像70年代就開始被拋棄的傳真機一樣,運營商居然還以此大掙特掙。」當培福看到驚人的用戶增長時,他也加入了。

通過在雅虎的關係網,他們在伊夫林大街上找到了一家轉租小房間的庫房。這棟建築的另一半都被Evernote公司佔據——Evernote後來把WhatsApp踢出了這間庫房。他們當時就披著毯子,在廉價的宜家桌子上辦公。即便在那時,辦公室還沒有WhatsApp的標識。WhatsApp的首個黑莓工程師回憶初次面試的場景時說,「他們就告訴你,找到Evernote的大樓。繞到後門,有一扇沒標記的門,敲就是了。」

在開始幾年裡,庫姆和阿克頓都沒有任何報酬。他們最大的成本就是向用戶發送驗證簡訊。庫姆和阿克頓一直依靠Click-A-Tell這樣不講情面的簡訊經紀商。這些公司在美國發送簡訊只要2美分,但是發到中東就要65美分。今天,WhatsApp的簡訊驗證費用一個月大概是50萬美元。在當時這項成本還沒有這麼高,但也足夠耗幹庫姆的銀行帳戶。幸運的是,公司逐漸有了收入,2010年初每月能有5000美元進帳,足夠支付當時的成本。兩名創始人偶爾會把應用從「免費」切換到「收費」狀態,從而避免過快的增長。2009年12月,他們升級了iPhone版的WhatsApp,加入了發送圖片功能。到了這時,即時貼上下載收費1美元的價籤,用戶還是不斷增長。「你看,我們可以一直收費了,」阿克頓對庫姆說。

到2011年初,WhatsApp在蘋果應用網店美國區擠進了下載量前20的排名。在一次員工午餐會上,有人問庫姆為什麼不讓媒體進行報導。「營銷和媒體只會弄得塵土飛揚,」庫姆說。「喜歡上了這些東西,你就不會專注於產品了。」

沒有媒體,風投也能知道WhatsApp的瘋狂傳播。庫姆和阿克頓回絕了所有談判請求,阿克頓只是將風投視作是一種保險。但紅杉的合伙人吉姆·格茨苦苦堅持了8個月,試圖和其中一位創始人交流。格茨見過了Pinger、Tango和Baluga等移動IM領域的其他公司,不過很明顯WhatsApp才是領先者。而且讓格茨吃驚的是,這家公司已經開始在繳納企業所得稅了。「在我的風投生涯中,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事情。」他最終與庫姆、阿克頓在「紅石咖啡館」碰面,回答了「一籮筐」的問題,承諾不會把廣告模式強加給他們,而是作為戰略顧問的角色出現。兩人最終接受了來自紅杉的800萬美元投資。

兩年後,也就是2013年2月,WhatsApp的活躍用戶數已經擴展到2億左右,而員工也增加到了50人。阿克頓與庫姆同意再籌一些錢。「為了保險起見,」阿克頓說。他想起了他的母親曾自己開著貨車送貨,因為開不出工資睡不著覺。「你永遠不想走到開不出工資那一步。」他們決定秘密進行第二輪融資。紅杉又投了5000萬美元,將WhatsApp的估值推到15億美元。阿克頓給WhatsApp的戶頭拍了張照片,把照片發給了格茨。那時公司自己的戶頭上有825.7萬美元,比前幾年收到的投資還多。

戶頭裡的錢多了,阿克頓去找了當地的一位地產商,想要在街角回租一幢三層樓高的房子。地產商不知道WhatsApp是什麼來頭,但錢是實實在在的。這幢新樓目前正在建設中,WhatsApp會在今年夏天搬到那裡,公司的員工數會翻番,增加到100人。

2014年2月,庫姆駕著保時捷飛馳過這幢新樓,去參加他的拳擊課程。原來他總是缺課,現在則是經常遲到。「WhatsApp」的標識會被掛出來麼?「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要做一個標識,它只會讓人膨脹。我們都知道自己在哪工作,」他說到。他把車停在聖何塞一幢不起眼的建築前,拿起運動包,走進一間燈光昏暗的健身房。一位矮個教練就站在音箱旁,嘴裡嚼著口香糖,笑眯眯地說,「他喜歡卡內(美國說唱歌手)」。教練舉起拳靶,庫姆揮拳擊打。他動作緩慢,但力道很足。每練幾分鐘庫姆就會歇一下,脫下拳套檢查一下阿克頓發來的關於WhatsApp伺服器的信息。

教練說,庫姆打拳非常專注。他不想像其他人那樣練自由搏擊,而是只想打拳。人們會說,這就像那個儘可能直來直去的移動IM應用一樣。

的確如此,在穿上襪子和鞋的時候,庫姆已經打得滿臉通紅。他說,「我只想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好。」

註:除交易支付的160億美元現金與股票外,在收購總額中,《福布斯》等媒體還將WhatsApp僱員未來四年可以獲得的30億美元受限制股票單位計算了進去。

相關焦點

  • 指數型增長,160億美金被收購,WhatsApp的網絡效應之路|打造增長核...
    但回到2014年初,Facebook已經坐擁9.45億移動端用戶,作為當時的全球社交之王的它,自身就有極強網絡效應,能夠讓facebook當時心甘情願支付190億美金天價來收購的whatsapp,包括當時有非常多的分析師質疑這筆交易的合理性
  • WhatsApp創始人:從領救濟到身價68億
    布萊恩·阿克頓與簡·庫姆(右)網易科技訊 2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Facebook今日宣布將以1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hatsApp。《福布斯》雜誌網站刊發文章,詳述了這家移動IM應用公司的成長經歷,以及其創始人的身世。以下為《福布斯》雜誌網站「Facebook新寵WhatsApp的成長經歷」一文節選:今天早些時候,簡·庫姆(Jan Koum)挑選了一個頗有意義的地點,來籤署他同Facebook價值高達190億美元的交易。
  • Facebook天價收購WhatsApp的理由都是扯淡!
    本來是打算睡個自然醒,但還不到8點,就接連不斷地被手機上各大媒體APP推送的消息鬧醒,打開一看,WhatsApp居然被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了,這是什麼概念, 這相當於是收購了19個Instagram,5.9個Nest, 32.8個MySpaces,11.5個 YouTube,2.64個諾基亞
  • 為什麼微信在美國無法挑戰WhatsApp?
    文/張琳 發自美國紐約Whatsapp在尚未商業化的前提下被Facebook做價190億美金收購
  • 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內幕
    而它的創始人——一位靦腆的工程師當初背井離鄉踏上美利堅國土的時候還身無分文。驚人的收購背後有怎麼的幕後故事?請看國外媒體採寫整理的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內幕。「一起幹吧?」2012年春天,上面這個標題的電子郵件準確投送到簡·庫姆(Jan Koum)的收件箱,和其他所有拋出橄欖枝的郵件一樣。
  • Facebook190億刀收購WhatsApp
    +收購後向WhatsApp員工發放30億美元受限制股票福利的方式收購移動IM應用WhatsApp,總收購成本190億美元,雙方已籤署併購協議。Facebook收購WhatsApp此併購交易已被Facebook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文件證實。
  • Whatsapp聯合創始人:是時候刪除Facebook了
    3月21日,Facebook子公司、即時通信軟體Whatsapp的聯合創始人Brain Acton在推特(Twitter)上發文稱,是時候刪除Facebook了。Brain Acton在「是時候了」的推文後面,加上了「刪除Facebook」(#deletefacebook)的標籤。
  • WhatsApp創始人曾領救濟 應聘臉譜網遭拒
    WhatsApp被收購後,創始人庫姆(左)的身價將會達到68億美元,埃克頓也有30億。(來源:美國媒體) (來源:網際網路)據美國媒體2月20日報導,美國社交網站臉譜網( Facebook)當天宣布,計劃斥資190億美元(包括部分現金和股權)收購智慧型手機即時通訊應用提供商WhatsApp。這是Facebook成立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收購。
  • Facebook收購域名F8.com
    至於價格,我們不妨參考同類V8.com(超200萬元),小編猜測facebook收購這樣收購2雜域名的並不多,我們不禁疑問,facebook為何要收購F8.com呢?因此,小編認為facebook收購F8.com可能是因為這個「F8開發者大會」。
  • WhatsApp創始人最後的贖罪
    WhatsApp創始人號召卸載Facebook  四年前,阿克頓和他的聯合創始人簡·庫姆(Jan Koum)以220億美元的價格將WhatsApp賣給了Facebook,當時的WhatsApp盈利狀況不佳。此次收購成為本世紀最令人震驚的收購案例之一。
  • Facebook砸190億美金收購WhatsApp的背後:移動IM為什麼這麼值錢?
    大早上被一個噩夢吵醒,我夢見了大學時期的girl嫁人了,夢裡自己砍了一批人,被自己嚇醒了,打開手機看到Facebook以190億美金收購移動IM  WhatsApp的大新聞,這個讓人驚訝的數字已經在微博上引發大量驚嘆號,這個移動IM為什麼如此值錢呢?
  • 與190億的WhatsApp相比 微信值多少錢?
    這筆交易是網際網路領域金額最大的收購之一,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併購案,也是有史以來針對風投支持的創業公司規模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要知道,谷歌收購摩託羅拉移動用了125億美元,微軟收購Skype也才花了85億美元。為什麼一款即時通訊應用能值這麼多錢?與WhatsApp相比,微信又價值幾何呢?
  • WhatsApp聯合創始人建議用戶刪除Facebook
    WhatsApp聯合創始人建議用戶刪除Facebook2019-03-17 14:1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Brian Acton是我們今天所知的WhatsApp背後的創始人之一,他與Jan Koum一起於2009年創建了WhatsApp,後來在2014年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把公司賣給了Facebook。
  • Facebook瘋了?190億美元收購小公司WhatsApp
    庫姆本人,加上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BrianActon)以及來自紅杉資本的創投人吉姆·戈茨(JimGoetz),驅車來到一座橫跨在鐵路上的廢棄白色建築物,這裡曾經是北縣社會服務(NorthCountySocialServices)辦公室,距離WhatsApp在山景城的寒酸總部只有幾個街區,今年三十有七的庫姆,當年曾在此排隊領過救濟食品券。
  • Facebook或六位數美金收購workplace.com
    西部數碼(west.cn)7月17日消息,除了幣圈在域名方面動作頻繁以外,其實社交巨頭facebook近段時間也沒閒著。繼拿下NewsFeed.com、React.com等域名以後,外媒獲悉Facebook又收購了英文組合域名workplace.com。
  • 《福布斯》又發榜單:從12億到420億美元身價,馬雲只花了10年
    記者 | 王付嬌12月24日,《福布斯》發布了過去十年億萬富豪身價漲跌盤點。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高居榜首,10年之間身價暴增974億美元,從2010年的123億增至現在的1097億美元。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排名第三,身價從 2010 年的 40 億美元增至 720 億美元,增幅為 680 億。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排名第四,身價從 2010 年的 530 億美元增至 1076 億美元,增幅為 546 億。
  • WhatsApp 創始人的真心終究還是「錯付」了
    導讀這篇文章選自《福布斯》雜誌的一篇獨家報導,是 Forbes 員工 Parmy Olson 對 WhatsApp 創始人 Brian Acton 的採訪內容,發生在 Acton 發布了那條令人震驚的熱點推特 「It is time. #delete facebook」 之後。
  • 微信、whatsapp與LINE到底有啥區別?
    目前總用戶據稱已過7億(2013年底6億左右,但後期官方一直未公布總用戶數)。  Whatsapp:小而精,專注於通訊社交產品WhatsApp聯合創始人、執行長簡·庫姆(Jan Koum)2015年1月表示,WhatsApp的月活躍訪問用戶已突破7億人。WhatsApp從誕生之初起的定位是手機簡訊的替代品,只要手機通訊錄中有對方的手機號碼,就可以直接通過whatsapp給對方留言。
  • 左擁LV右抱Dior,LVMH老闆身價超1000億美元
    01LV老闆身價已超1000億美元 全球排名第三據彭博社消息,歐洲首富、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老闆Bernard Arnault身價已達1004億美元,加入了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行列,成為全球僅有的3位身價超過千億美元的富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