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衛戰中西北野戰軍有幾個旅參戰,旅長是誰後來的軍銜是什麼

2020-12-18 天楓說

延安保衛戰是解放戰爭時期重要的一場戰役,當時國民黨全部進攻失敗,改為重點進攻,蔣介石命令胡宗南等為主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特別是邊區的首府延安。當時進攻陝甘寧邊區的總兵力共34個旅25萬人。由胡宗南直轄的15個旅由宜川、洛川向北推進,擔任主要突擊任務;以馬步芳、馬鴻逵、鄧寶珊部輔助突擊,企圖一舉攻佔延安,摧毀中共中央,或者逼迫中共中央東渡黃河,再在華北同人民解放軍進行決戰。

為了應對國民黨的進攻,成立了西北野戰軍,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剛成立的西北野戰軍由教導旅、第一、二縱隊和新編第四旅組成,一共三萬餘人,保衛延安。無論從人數還是從裝備上根本沒有辦法和國民黨抗衡,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進行了延安保衛戰,延安保衛戰進行了七天七夜,最終成功的掩護了黨中央的安全轉移。

當時西北野戰軍成立的時候一共有六個旅,他們全部都參加了延安保衛戰,那麼這六個旅的旅長都是誰,最後的軍銜是什麼?

教導旅

旅長:羅元發

軍銜:中將

教導旅是由原來的教導1旅和教導2旅,合編而成,由主席親自點將,羅元發擔任教導旅的旅長,而當時羅元發也是阻擊胡宗南軍隊的主要前線指揮官。

羅元發早年參加革命,紅軍時期歷任,歷任福建龍巖列寧青年隊隊長,紅12軍軍部特務連政治委員,紅13軍第14師機槍連政治指導員,紅14軍直屬隊黨總支書記,紅九軍團第14師42團代理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紅三軍團第五師15團政治委員,紅三軍團保衛局執行科科長,紅一軍團第一師一團政治委員,紅一師政治部主任。

抗戰時期羅元發歷任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政治處主任,獨立第一師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兼中共雁北地委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第二旅政治委員等職務,延安保衛戰的時候擔任教導旅旅長,指揮部隊給胡宗南以痛擊,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358旅

旅長:黃新廷

軍銜:中將

黃新廷當時擔任358旅的旅長屬於第一縱隊,黃新廷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在紅軍時期歷任區少先隊隊長、湘鄂西蘇區警衛營戰士、湘鄂西警衛團排長、1湘鄂西紅三軍九師連長、營長、紅二軍軍部作戰參謀、四師偵察科科長、管理科科長,十二團參謀長、團長等職務。

抗戰時期黃新廷任八路軍第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團長,1941年至1944年在延安軍政學院、軍事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至1945年任一二○師三五八旅副旅長、旅長。延安保衛戰中擔任第358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獨立第1旅

旅長:王尚榮

軍銜:中將

獨立第1旅當時屬於第一縱隊,王尚榮擔任旅長,王尚榮1931年參加農紅軍,歷任任紅三軍第九師二十五團、青年幹事,紅三軍司令員參謀、偵察科科長,龍山獨立團參謀長,第五師十五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師長,紅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師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王尚榮歷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團長,獨立第一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陝甘寧邊區綏德警備區副司令員,獨立第一旅旅長,第二師師長等職務,延安保衛戰的時候擔任第一縱隊獨立第1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359旅

旅長:郭鵬

軍銜:中將

郭鵬當時擔任359旅旅長一職,郭鵬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紅軍時期歷任紅16軍9師9團連長、紅18軍52團營長、紅6軍團17師50、51團團長、紅2軍團6師師長、紅二方面軍32軍參謀長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八路軍第120師359旅參謀長、副旅長、晉西北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八路軍南下支隊幹部大隊大隊長、支隊副司令員、湖南抗日救國軍副司令員等職務。延安保衛戰中擔任第359旅旅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獨立第4旅

旅長:頓星雲

軍銜:中將

獨立第4旅,當時屬於第二縱隊,由頓星雲擔任旅長,頓星雲在1929年參加少年先鋒隊。紅軍時期歷任紅六軍第四十六團班長、紅三軍第二十三團排長、連長、第七師十九團連長、紅二軍團總指揮部作戰科科員、第四師十二團營長、紅二軍第六師十六團團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副團長、七一四團團長。延安軍政學院學員兼區隊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獨立第四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獨立第四旅旅長,參加延安保衛戰,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新編第4旅

旅長:張賢約

軍銜:中將

張賢約曾經皖西地區爆發六霍農民起義,紅軍時期張賢約歷紅4軍第12師36團警衛排長、紅四方面軍第4軍11師31團連政治指導員、紅4軍第11師31團營政治委員、紅4軍交通隊隊長、第12師34團團長、援西軍隨營學校校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賢約歷任八路軍第129師教導團團長。129師先遣支隊支隊長、晉冀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129師幹部輪訓大隊大隊長、後調任延安軍政學院第3隊隊長等職務,1944年3月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4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旅長。參加了延安保衛戰。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張賢約中將

可以看出來當時西北野戰軍最初成立的時候只有六個旅,而且六個旅全部投入到延安保衛戰中去了,並且所有的旅長在後來都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西北野戰軍進行延安保衛戰,6天戰鬥殲滅國軍5200餘人
    1947年春,國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指揮所屬整編第1軍、第29軍及炮兵、裝甲兵等部,共20個整編旅20萬人,其中以15個旅為第一梯隊,在空軍一部配合下,採取重點進攻方針,向我陝甘寧解放區猖狂進犯。國軍的意圖是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奪取邊區首府延安,消滅首腦機關和邊區部隊。此時保衛邊區的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只有6個主力旅37000餘人,還有一些地方部隊配合,在總體力量對比上處於較大劣勢。但陝北地區廣大,且有優越的群眾條件,我軍迴旋餘地較大。
  • 新四軍重建時有18個旅,旅長們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將部隊劃分為七個師,一共18個旅,那麼,1955年我軍授銜時,新四軍這18名旅長都授予什麼軍銜呢? 先說新四軍第一師,大家都很熟悉了,底下三個旅長各個都非常出名,1、2、3旅旅長分別是粟大將最喜歡用的葉、王、陶。
  • 賀龍元帥解放大西南,統帥5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一共是5個軍的兵力,配合劉鄧率領的第二野戰軍解放了大西南,而他統帥的這5路大軍軍長都是何人?後來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八兵團60軍軍長張祖諒張祖諒,河南人,土地革命時期,擔任特務科連長,軍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參加了開闢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在129師386旅772團擔任鋤奸科科長,參加了百團大戰,神頭嶺戰役。
  • 359旅前後共有幾位旅長,他們都是什麼軍銜,有上將也有中將
    359旅是八路軍最初的六個旅之一,是一個光榮的番號,是一支英雄的部隊。359旅名將輩出,戰功赫赫,那麼,它前後共有幾位旅長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先說第一位旅長,有人說了王震,非也。359旅成立之初的旅長並不是王震,而是陳伯鈞。
  • 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第128師師長龍書金。龍書金是湖南茶陵人。
  • 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通常,「大團」在師的編成內,作為戰術兵團(師)的一部分遂行戰鬥任務,或作為配屬部隊(如特種兵旅)在合成軍團內進行協同作戰,這類旅旅長的軍銜大都為上校;而「小師」則可作為戰術兵團使用,其旅長軍銜一般為將官的最低一級。如美軍的師屬旅旅長是上校,獨立旅旅長是準將。二戰結束前日軍的旅團長(日軍的旅稱「旅團」)軍銜為少將,這是因為日本的軍銜沒有準將這一級,少將即為將官最低一級。
  • 井延坡工作室丨軍隊中的旅是怎樣演變的?旅長是什麼軍銜?
    旅長的軍銜在少將和上校之間旅長的軍銜一般為準將,過去一些國家稱準將為「旅將」,法文「準將」一詞就是由「旅」和「將軍」這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旅長也有為少將或上校的,這主要由旅的編制規模和所屬國家的軍銜體制而定。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解放戰爭:毛爺爺手中王牌,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是上將
    四位縱隊司令員都是我軍中傑出的悍將,智勇雙全,戰功顯赫。1955年,我軍授銜時,四人都被授予上將軍銜。解放戰爭劇照那麼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都有誰?他們有哪些光輝戰績?張宗遜是陝西渭南人,1955年時張宗遜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排名第三,僅次於蕭克和李達。相對於很多將軍而言,他的資歷是非常老的,他是參加過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的5位開國上將之一。張宗遜在紅軍時期擔任過警衛團連長,親自保衛毛爺爺的安全。
  • 八路軍386旅,最初的四個負責人是誰?解放戰爭曾擔任什麼職務?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紅四方面軍第31軍改編而成的八路軍第386旅,可以說是八路軍六個主力旅之中戰功最為突出的一個旅,在敵後戰場上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甚至被日本侵略者貼上了「專打」的標籤。那麼,在八路軍第386旅組建之後,最初的4個負責人都是誰呢?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勝利後,陝甘寧軍區部隊和晉綏軍區部隊合組為陝甘寧晉綏野戰軍,後來,這支部隊的番號先後經歷過陝甘寧野戰集團軍、西北野戰兵團、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的變遷,橫掃胡宗南、馬繼援,解放大西北,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建國初期,全國設有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六大軍區,這一體制僅存在了五年之久。到了1955年,全國軍區重新劃分,原有的六大軍區改為十二大軍區(1956年又增設福州軍區)。這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其中有九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著名的太行軍區,後來發展形成了三個縱隊,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1945年10月,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實現從遊擊戰到運動戰的轉變,將太行縱隊改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三縱隊,下轄第8、7、9旅。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中旬,在擴大部隊規模的同時,晉冀魯豫軍區又以太行軍區為第六縱隊,組成第十六、十七、十八旅。1947年7月,晉冀魯豫軍區又將太行軍區新建的部隊,組成第九縱隊,隸屬第25、26、27旅。
  • 黃埔軍校一期中的開國將帥都有誰?有什麼成就?授了是什麼軍銜?
    31年後的1955年9月27日,這群「誓以我血澆灌革命之花」的五百同窗中,僅有徐向前、陳賡、周士第、彭明治、閻揆要、陳明仁6名同學走進了懷仁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大授銜!那麼這6位黃埔軍校一期學員,軍事生涯取得了什麼成就?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南京軍區首任司令員是許世友,第二、第三任司令員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許世友之後的南京軍區第二任、第三任司令員分別是誰?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二任司令員是丁盛。丁盛於1973年至至1977年擔任南京軍區第二任司令員。丁盛出生於1913年,江西於都人。抗日戰爭時期,丁盛擔任過八路軍的團政治委員、旅長,參加了百團大戰等。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在長生口、七亙村、神頭嶺、響堂鋪、長樂村、香城固、黃崖底等八路軍軍史上著名的戰鬥中,第386旅給予了侵華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美大使館武官卡爾遜來到第386旅考察時,稱讚說「386旅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按照當時的編制,386旅下轄兩個主力團,分別是771團和772團,每個團下轄3個營,一共6個營。
  • 他從旅長到兵團司令,用了不到三年時間,1955年授銜成為第十大將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將領,在抗戰勝利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他還僅僅是一位旅長。不過,他後來的成長卻非常快,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當上了兵團司令員。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度的時候,他還躋身十位大將之列,名列第十位。說到這裡,或許大家就知道了,這位將領就是許光達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