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空間!城市生態陽臺,河內,越南
Wake Space Up! Urban Eco-Balcony, Hanoi, Vietnam, 2017
建築設計:耕種建築師事務所
Architects: Farming Architects
內景
我們是來自越南及義大利的青年建築師團隊,在越南開設了一家建築工作室。2016年10月,我們在河內租賃了一個辦公空間。在了解河內市周邊環境後,我們發現,可能由於市區裡的灰塵、噪音和防盜等問題,這裡有很多陽臺都未被實際使用。市民幾乎不與外部環境或附近的鄰居互動。我們把那些陽臺稱為沉寂空間。
考慮到上述情況,我們團隊計劃在市中心租賃一所帶陽臺的住房,以便通過建築設計手段打造友好、開放、多功能的空間,去喚醒這些沉寂空間。
概念圖
解決方案
以鋼梁-綠植系統作為住宅的新外觀,為陽臺區域創造了雙重空間。
最大限度地將玻璃門系統擴展到陽臺,充分利用建築物的自然光及自然風。在以陽臺作為防曬屏障和防雨結構的鋼梁-綠植系統中打造小微氣候,儘量將大氣候和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生態陽臺草圖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研發了此類陽臺的升級版。即運用複合養殖系統,將這些沉寂空間轉化為生態陽臺。複合養殖系統是一種水體淨化系統,其中,養殖魚類或其他水生生物產生的廢物,可以為水生栽培的植物提供營養物質。同時,由於定時水泵系統的存在,該系統不需要太多時間去護理。在結束緊張的市區工作之後,主人可以回家享用這個小小的陽臺空間養殖的魚類及種植的綠色蔬菜。
陽臺改造前後
模塊化的不鏽鋼熱鍍鋅鋼梁系統,讓普通人能夠輕鬆地安裝及搭建。選用了空氣淨化設備。此外,種植區可以靈活安排以便用戶按照其習慣輕鬆移動。外部的鋼梁系統也有助於防止從陽臺入室盜竊,確保安全。□(天妮 譯)
陽臺外景
項目信息
主持建築師: An Viet Dung, Roberto Iannetti, Pham Ngoc Linh
項目建築師: An Thanh Nhan, Nelly Agliardi, Quach Hai Linh, Bui Huu Tung, Le Van Tung, Do Thi Hien, Nguyen Phi Hung, Duc Chu, Bang Thanh.
建築類型: 改造
面積: 35m²
項目年份: 2017
攝影: Nguyen Thai Thach, Quang Tran
平面
複合養殖系統
評論
龍灝:世界各地城市居住建築中的陽臺都是被「垂直疊放、不接地氣」的城市居民在家中可以直接接觸戶外的主要空間,由於其建築物所在的大氣候區域、地點位置、建築間距、樓層高度、文化傳統和經濟現實下的住戶間社會關係等多種因素而呈現出不同的實際使用狀態。本案基於對具體建築所處越南河內的周邊環境分析與體驗,從改善建築空間內部使用狀態的角度出發,營造了陽臺與套內一體的化空間,室內外材料、形式延續的設計手法及相關生態技術手段的運用都可圈可點,溫馨而有趣。看上去整體投資應該也不會太多,算得上「性價比」較高的作品了。然而,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居住建筑陽臺為避免灰塵、噪音和防盜問題而被改造為內向性的空間是否因此失去了其空間的本質意義?技術上,在不時會被強颱風吹襲的地域,本案加建部分的建築材料、構件、構造看上去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陽臺內景
張昕楠:陽臺作為建築室內與場所聯通的中介,容納並喚醒了景物與事件的內外關聯,這也正如耕種工作室的河內城市生態陽臺項目所力圖表達的那樣。在該項目中,模數化的金屬格網體系,一方面完成了將陽臺空間界面與天花界面的空間融合,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容放自然與物件的格架,並以一個裝置化的垂直迷你花園豐富著展露於鬧市的圖景。這樣一種處理方式,提高了這個不大的房間的空間利用效率,更創造了一種可變的靈活。
複合養殖系統
全文刊載於《世界建築》202010期。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