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希望均衡發展,實際上,這二十年來,是一個資源不斷向大城市集中的過程。教育也是如此。
舉個例子。黃岡中學,以前何等輝煌,我上高中時,用的就是黃岡秘卷。但是,現在已經不行了。10年前,我的一個同學去了黃高當老師,一年後就離職了。當然,他是為了愛情,去了湖北的另一個城市。但是,黃岡中學教師待遇遠低於武漢,則是不爭的事實。很多優秀教師離開黃岡到武漢任教,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
在湖南長沙,一直有四大名校的說法,分別為:長沙一中、湖南師大附中、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據我所知,安化一中有好些優秀教師考進了這四所名校。此外,還有很多老師去了益陽的益陽一中和箴言中學。這個箴言中學,前身是晚清名臣胡林翼捐資辦的箴言書院。
兩湖地區歷來是教育競爭激烈的區域。而現在,教育資源集中於武漢和長沙的現象非常明顯。城市越大,教育資源越豐富,競爭越激烈。而且,在城市內部,教育資源也是不均衡的。比如,武昌區、洪山區、江岸區、江漢區的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而漢陽區就要差很大一截。除了外國語小學,漢陽最好的學校似乎就是墨水湖小學,掛華師附小的牌子。至於黃陂區、江夏區等郊區,學校質量和黃岡、鄂州、宜昌等地級市的差距都很大。
所以,圍繞幾個好一點的學校,家長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比如瀋陽路小學,想進去,少說也得花掉武漢市一年的平均工資。至於武漢外國語小學,入門券達到了六七年的平均工資!
學區房的價格也非常高。對口瀋陽路小學的房子,均價基本都在3萬以上。買一個60平的房子,連各種稅收一起,基本在210萬以上。這樣的老房子,又小又破,沒有任何舒適感可言!但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們也只能咬牙拼了!
別說小學,現在幼兒園的競爭都很激烈。我們小區門口有一個新開的幼兒園,是公立的。才開始我們非常高興,因為出了小區就是校門口。但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根本排不到我們家,因為小孩出生於8月份,是同一批兒童裡面年齡最小的。因小區適齡兒童多,園方只好按出生日期排序,從大到小依次錄取。妻子回來很感慨,懷孕原來也是一門技術活!小孩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生,優勢非常大。
附近也有幾家公立幼兒園,但門票都是兩紮往上走!而且,有錢也未必能進去。最後,我們只好選擇去附近的私立幼兒園。他們的服務態度非常好,把學生家長當上帝!而這就是公共資源佔有者所缺少的必備的態度。
教育資源向大城市集中,除了導致大城市競爭激烈外,農村學校空心化也是其中的一個後果。我妹妹妹夫都在鄉村學校教書,相對而言比較輕鬆。我妹妹算是非常負責的老師,屢次將全鎮倒數第一的班級帶成順數第一。我小孩放鄉下一個多月,一直都是她帶著,確實教會了很多東西。我們夫婦兩個華中師範大學師範專業的畢業生沒有搞定的事情,她輕輕鬆鬆搞定了。但是,像我妹妹這樣的老師並不多!就他們學校而言,有些年級的學生只要各科全部及格,基本上都能進全校前五名!
我妹妹沒有什麼大志向,不會想著跳出去另尋高枝。但是,好一點的生源會逃離農村,跑到好一點的學校去。比如,去梅城鎮,去安化縣城,再不濟也要去樂安鎮。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以後,隨著人口越來越少,農村的學校可能會繼續採取合併的方式,一個鄉鎮就留一所中學,幾所小學。上學路程遠,又會成為新的問題。(2020年9月2日於武漢地鐵三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