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公司炒掉了一個同事,原因是他在公司抱怨太多,傳播負能量。其實這位同事的工作能力挺強的,擅於提出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工作效率高,業務上手快,之前還曾在幾家上市公司待過。
可見身在職場,只有工作能力是不夠的,還得有好的心態。
有人說,沒有不合理的職場,只有不合理的心態。
或者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快樂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態度。
「我」是一切的根源,也許我們不能選擇外部的環境,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
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傘的,小女兒是賣布鞋的。晴天的時候,她就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下雨天的時候,她又擔心小女兒的布鞋賣不出去。為此,老太太整天憂心忡忡,弄得自己疾病纏身。
後來遇到一名智者,智者對她說:「你可以反過來想,晴天的時候,小女兒的布鞋賣得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的傘賣得好。」老太太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以後每天都開開心心,身體也健康起來了。
這個小故事詮釋了著名的ABC理論,A代表事件,B是個體對這個事件的看法或想法,C是看法所導致的情緒或行為結果。每個人看法或想法都不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結果。看法不一樣,行為也就不一樣。
人的一生難免會遭遇一些不如意,也許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事件,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看待它的心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