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價值的鹹魚,和人有什麼區別。
工作沒價值?逼出來的鹹魚
今天聊一個職場中人常見的問題:工作沒有價值感和成就感,缺乏剛進入職或剛參加工作那時候的激情,這種情況要怎麼調節。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換領導了,換工作內容了,遇到辦公室政治了,或者自身健康狀況出了點問題。這些有客觀因素的,不去討論,我想說的是非客觀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一種基於自我保護,以外在拖延為表現的價值感不足。
先說個例子,我的高中同學老丁頭(綽號),是出了名的學霸,大學去了帝都某985院校,畢業後保研,工作後在馬爸爸公司,一年掙我幾年的薪酬。富有激情,業務能力強,這麼說吧,是相親時可以挑本地姑娘毛病的那種優秀。
上周我向他請教個專業問題時,閒聊起工作狀況,他說遇到中年危機了,表現就是對工作提不起興趣,沒有激情,感覺沒有價值。
「我隨便處理下的工作,也能有還過得去的結果。很多事情哪怕我拖到最後一刻再開始,也還是能在截止期前搞定,並且有些任務我拖著拖著竟然都不用做了。」
聽到老丁頭這個吐槽,我立馬來了興趣,外在拖延的表現,感覺認真工作和敷衍工作沒有什麼區別,沒有價值的體現。原來精英人士也會有如我這般普羅大眾的煩惱,所以周末我約了他一頓酒。
幹得好幹不好不都一樣?
在喝了我一瓶奔富BIN28,擼了5斤小龍蝦後,我可能了解到老丁頭的癥結起因了。
年初那會受疫情影響,老丁頭在家辦公了一段時間。他負責的項目由於缺乏足夠的調研樣本(沒法出去,很多合作方的數據都無法採集),導致數據的統計學意義不夠,得出的結果不具備實用價值。雖然他很努力地帶團隊撲在項目上,也採取了多種補救措施,但項目最後依然被砍掉了,成員解散調往其他項目組(大公司就是殘酷,前一秒你還是項目經理,下一刻可能就去其他項目組打雜了)。
按理說這個事情沒什麼,確實客觀因素影響較大。是我的話該幹嘛幹嘛去,哪裡的渾水不摸魚是吧,畢竟像我這般老油條被調來調去是常有的事,別說項目了,我公司都幹倒了好幾個。可老丁頭一直覺得這是對他能力的否定,項目本應該有更好的結果。
調去新項目後,老丁頭就開始摸魚了,一開始只是沒有全情投入,但慢慢地發現自己即使沒放太多精力在工作上,還是可以輕鬆應付需求。
而後開始拖延、敷衍,到現在覺得工作沒有價值,幹好幹不好都差不了多少。職場老油條們,你們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SO,知道經過後,我不負責任地猜測,老丁頭和同樣有這種情況的朋友們,是陷入了固定心態的自我保護中。
我只是還沒有全力以赴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固定心態」,這是相對於「成長心態」的一種心理學概念。
「固定心態」認為聰明才智是天生的,成功是為了證明自己,所以自己做的每件事都理所當然要成功。
而「成長心態」認為聰明才智是可以成長的,失敗會讓我們積累更多的經驗,掌握更多技能,從而走向成功。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遇到困難,在某些事情是表現不好,固定心態的人就會懷疑是否自己能力不足。為了消除這種懷疑他們會怎麼做呢?把你自己代入進去想一想,是不是會找藉口?
「我只是還沒有投入全力去做」,這聽起來是個很好的自我說服的藉口對不對?我相信大部分人平時也是這麼應對不佳工作結果的。
那什麼客觀原因下最可能「沒有投入全力」,是工作時間不足,沒法認真準備。所以呢?拖延吧!
明明是3天的工作,我拖到1天再開始,最終結果不佳時,你會告訴自己「我呈現的並不是最好的自己,並非我個人能力不足」,「如果再給我1天,我會表現得更好」。
如果最終結果還過得去,你會告訴自己「即使我拖延了,但我還是在截止期前完成了工作,並且完成得還不錯,我的個人能力果然很強」,看吧,人就是這樣口是心非,哪怕對自己也一樣。
有些人寧願忍受拖延所帶來的痛苦後果,也不願意承受努力之後卻沒有如願以償帶來的挫敗感。對他們來說,拖延是種自我保護,責備自己邋遢、懶惰和不協作,比把自己看成無能和無價值,明顯心裡上更過得去一些。
在對自己不自信上一直很自信
回到話題,如果你覺得工作沒有價值,你認真工作和敷衍工作也沒有太多區別,並且你可能已經開始拖延工作,來達成自己並沒有盡全力的自我諒解的話,那麼你得改變心態了。
單一事件的失敗與個人能力甚至個人魅力之間是不劃等號的,還記得上篇文章裡,那個開會沒表現好就覺得自己要妻離子散的職場人嗎?拖延者的蝴蝶效應,往往會放大自己想像中的糟糕結果。因拖延症蝴蝶效應,回到3周前的我,能逃過死亡宿命嗎?
能力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經驗積累逐漸提升的,固定心態不可取,而這又往往是那些天賦異稟的學霸精英們常犯的思維誤區(說白了還是失敗得太少了)。
如果說精英心態還好,怕就怕你不是精英,卻又按照精英的完美主義來要求自己。你別說,這真的是很大一部分現代人的心態。
在《拖延心理學》中這被描述為完美主義者的適應不良類型,表現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是又對自己的能力不抱希望,選擇拖延去維護自己的自尊,達成自我諒解。
他們會和固定心態的精英們一樣,去制定一些嚴苛的法則要求自己:①平庸招致輕蔑,盡力就要最好,無法忍受失敗,而不去做就沒有失敗;②優秀的人從不用努力,敷衍、拖延並最終完成任務會帶來滿足感和優越感;③一切都自己搞定,求助別人是主動承認自己能力不如人的行為;④總有正確的解決方法,再等等,我要再思考一下;⑤要麼全部完成要麼沒有完成,不存在中間態。比如說制定1個月減肥10斤的目標,過了一周只減了1斤,這就是沒完成,自暴自棄吧。
認真想想你是否出現過上述這些心態,如果有的話,那這很可能就是你會覺得工作沒有價值感的重要原因。
學會接受失敗,包容不完美的自己,對內自我和解,對外儘量自律。如果這樣你還是覺得工作很沒有意思,感覺不到價值和成就。也別擔心,因為:
工作本身就沒意思,我上班的夢想就是不上班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