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隨筆,完全原創。7年育兒的經驗和教訓與大家實時分享。我們走過的彎路,您肯定不會再走;大家育兒投入的精力、花費的金錢真正能夠得到應有的、甚至是超值的回報;同時,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博士大叔育兒),我們會不定期免費給您發送我們購買過的育兒電子資源(育兒經、經典繪本、經典書籍影印版)。
俗話說:胎教進行早,孩子長得好!其實,跟每位新手父母一樣,為了能讓我們家娃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上,當時我們也很重視胎教這件事情,各大育兒網站也都在鼓吹胎教的重要性,相信你們也都讀過類似的很多文章,有的完全是把胎教神化了,現在甚至網上還出現了胎教機、胎教儀。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巨大的產業鏈在推動。當時,盲目的我們跑了好幾家胎教機構,堅持了兩個月後,覺得實在太貴也太累了。
於是,爸爸買了好幾本胎教故事書,然後自己選了一首兒童歌曲《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開始自己胎教生涯。
懷胎十月,也堅持做到了:今天晚上講故事,明天晚上唱歌,兩日復兩日,算是堅持了10個月。中間只有15天左右因為出差或者應酬而中斷了。
結果卻讓我們有點掃興,當孩子會說話的時候,我們把這首歌放給他聽的時候,問他有沒有印象,他毫無記憶;
2017年,認識了一位胎教做得很好的專家,他說胎教其實有點作用,但是真沒有商業背景下的媒體渲染得這麼好,但這個巨大的產業鏈誰都不願意說破,相比各大媒體、各大商家的大肆鼓吹,那些看破的家長的聲音早就被淹沒了。
他說:很簡單,隔著肚皮,孩子聽到的都是嗡嗡的聲音。而且確實,媒體所說的胎教的「能讓孩子動作感官更敏感」「孩子出生後更適應環境,不會經常哭鬧」「更早懂得與人溝通」等在我們家小傢伙身上還真沒有找到。
所以,現在想來,當初他老爹能堅持下來也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但是,既然我們把這一部分標題的主語說成是存在,那麼它還是相當的合理性成分的。
首先,胎教的作用其實不是作用於嬰兒,而是作用於孕媽,爸爸的長期陪伴能夠很好地調整媽媽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從而影響媽媽體內的激素,間接地影響孩子。
第二、確實有利於夫妻關係的進一步和諧,其實懷孕期間,特別是前三個月,媽媽的妊娠反應比較明顯,情緒也不穩定,爸爸能長期陪在旁邊,確實有利於夫妻關係。
第三、我們的胎教真不局限於唱歌、講故事,每天爸爸下班回來的,傍晚時的散步,其實也是一種胎教。
第四、也是迄今為止,我們感覺收穫最大的就是這10個月讓爸爸真正撿起了學習習慣。爸爸有的時候開玩笑說:那個時候學的童話故事比從小學到大學學的都多都深。
所以,我們建議,爸爸們勇敢地站出來吧!推掉一切不必要的飯局,堅持每天抽出20分鐘的時間,跟你的寶寶來場對話,陪孩兒他媽散散步,進行一場實實在在的胎教。當然,如果您不差錢,我就要去機構進行專業胎教,那是您的自由嘛。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們的分享完全不是教科書式的,而是我們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生動且實用。請關注我們,我們會有更多優質內容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