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隨筆,完全原創。7年育兒的經驗和教訓與大家實時分享。我們走過的彎路,您肯定不會再走;大家育兒投入的精力、花費的金錢真正能夠得到應有的、甚至是超值的回報;同時,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博士大叔育兒),我們會不定期免費給您發送我們購買過的育兒電子資源(育兒經、經典繪本、經典書籍影印版)。
當您在百度裡搜索早教的時候,各色各樣比胎教還專業的機構廣告就跳出來了。又或者您身邊的同事、朋友只要參加過早教的都會說:這確實有作用,我們家兩歲不到就認識26個字母了,我們家兩歲半就會背唐詩了,而且能被好多首,怎麼樣?搭個伴一起去報唄?
於是,爸爸或者媽媽回到家就開始商量就開始策劃了。咱們這個時代的父母心,跟老一輩的父母心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購買力似乎高於父輩,我們的消費理念也迥異於父輩,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智商和判斷力會直線下降,更多的是媽媽(說是一孕傻三年嘛,開玩笑,請媽媽們不要生氣哈)會說別人都報了,而且有效果,我們也報吧,南京的機構平均10000一個學期吧。
於是乎,到了周末,爸爸媽媽們比上班上學都準時。
這裡,我說個真實案例吧。我的侄子和我的表侄女年齡一樣大。堂弟家裡的條件一般,也沒有去上早教。表哥表嫂能掙錢,表侄女不到半歲時,表嫂就報了一年五萬的早教班,一周三次課,全英文。
表侄女三歲,有一次五一到我們家玩,她看著停在門口幾輛車的車牌,很快地讀了出來,包括前面的漢字「蘇」,侄子啥都不會。表侄女五歲時,能夠很有條理地數到1000,20以內的加減法也能走,外甥只會10以內加減法,有時還會出錯。
家人都說,這孩子真聰明,厲害!我清晰能記得當時大姑和表嫂那高傲的表情,嘴上還說:沒什麼沒什麼,她還會寫呢。表嫂跟我姐還在抱怨:帶她去上早教真的是累死了。
時間拉回2019年的春節,他們同上二年級,當我們還想恭維似的去問表嫂這次期末考的怎麼樣?大姑搶著說,說是考的題型老師沒講到,什麼的。結果是侄子考的還稍微好一些。
我想,大家應該抓到幾個關鍵點了吧,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跟您分享一下:
1. 孩子從出生開始到三歲,其實智商跟狗狗沒有差別,如果你抱著一隻狗天天去上課且它能夠說話的話,假以時日,它也能認識並讀出26個字母,它也能算出加減法。理由很簡單啊,這樣的灌輸性的教學,天天如此的話,怎麼可能不認識呢?
2. 我們再看,早教的目的是什麼?當然,那些專業機構的廣告語實在太誘惑人:能夠讓寶寶的性格更好,讓寶寶更好地與人相處,能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但是,我從表嫂的口中聽到更多的是累啊。我從孩子的行為中看到更多的是這個孩子越大與早教機構所標榜的理念差的越遠。
3. 我們來算個經濟帳,建議土豪爸爸媽媽們也好好看看哦。把參加早教每年兩萬以及每次的通勤時間和精力都當做成本的,再看看您的收益,是不是有點不划算呢?
如果您把這兩萬省出來,把您賺兩萬塊的時間省出來,劃到每天晚上多給孩子半個小時自己進行早教的話,是不是會更划算呢?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們的分享完全不是教科書式的,而是我們孩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生動且實用。請關注我們,我們會有更多優質內容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