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知道了很多育兒知識,可依然教不好孩子,為什麼?

2020-10-10 慢慢育兒記

周末的時候和樓下一位寶媽聊天。

聊到家長裡短,孩子教育等等。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在同一個幼兒園,很快我們就聊到了孩子。

孩子的教育


她說她的一個表姐,家裡比較有錢,生了兩兒子。大的當時養得比較好,上早教一年兩萬,學這個學那個,吃的都是進口的,教育加上平時生活花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是普通家庭比不了的。


早教

而她的孩子幼兒園都隨便上的,而且農村的幼兒園都是只要孩子不哭就行了,更別說教多少知識,孩子不願意去就接回家,貌似在她看來,幼兒園的學習不是很重要。

然後我很好奇條件不錯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以及跟她家孩子的差別。

我就問她你覺得有什麼樣的差別?

她告訴我那個孩子懂得多,因為畢竟上了早教,知道的東西比自己的孩子多些,孩子也很斯文,不怎麼主動跟人說話,因為幾乎都是關在室內學這個學那個,出來玩的時間比較少。

每個家庭環境不一樣,孩子形成的性格、品質不一樣,能給孩子的資源不一樣,教育方式不能不一樣,所以每個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越長大越不一樣了。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看看農村的孩子,同齡的孩子一群,在一起玩,家長也不會管太多,注意安全就行。

孩子社交是不成問題的,身體素質普遍不錯,吃的基本天然的,空氣品質好。

但卻沒有城市的孩子學得多,懂得多。

而大城市的孩子,知識來源更廣,孩子見的世面多些,眼界高些。

但卻缺少一些對大自然探索的機會,比如爬樹。

他們各有利弊,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眼光很重要。

其實父母的格局在孩子成長路上或多或少產生影響。

我的父母地道的農民,家裡雖然不是最窮的,但算是窮的了。如果眼光看不長遠,家裡沒錢送孩子讀書,那肯定就早早出去社會打工賺錢了。

但我的爸爸堅持送我們讀書,一直支持我們的決定。

他還跟我說,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所以現在的我十分地看重孩子的教育,並且在不停地自我修正。

孩子有著怎樣的未來,在沒有經歷前誰也看不到。只是子女未來的成就也許就在父母現在的引導和選擇中悄悄種了下因。

父母可能聽了很多道理和例子,依然教不好孩子。那也是正常的,因為道理可能是別人領悟的,例子是別的孩子的。

那麼針對獨一無二的孩子,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可能需要為自己的孩子定製育兒方式,不斷提升自己。

有錢有有錢的養法,沒錢有沒錢的養法。有錢沒錢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孩子未來是否優秀。

關鍵在於父母是否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盞明燈,是否花了心思指引出前進的方向。


慢慢育兒,分享育兒點滴和身邊的育兒故事,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如果您看了文章後覺得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聽過很多育兒知識,依然當不好父母!怎麼回事?
    「我知道父母情緒自控很重要,可看到孩子撒潑打滾,就忍不住朝孩子發脾氣」;「我知道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可看到孩子遲遲不能穿好,就忍不住幫孩子穿」;「我知道親子閱讀很重要,可看到手上的事情很多,就忍不住做『
  •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育兒知識,卻依然養不好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養孩子和過日子是一模一樣?都是「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養不好孩子(過不好一生)」。白天勸說自己千萬遍,「心態要好,脾氣要順」,回家面對不會寫作業的孩子,還是忍不住胖揍一頓。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 學了很多育兒知識卻教不好孩子?因為嚴格來說,你學的是育兒技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也自認為懂得了很多,但是在教育孩子時,仍然感到束手無策,學得所有的育兒方法好像都沒有真正的作用,並沒有幫助我們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父母們喜歡育兒技巧,而不喜歡育兒理念了,畢竟誰都喜歡快速簡單的解決問題方法。2、實踐的難度不一樣育兒技巧和育兒理念的可操作性是不一樣的。育兒技巧屬於乾貨類,可操作性強,父母拿來就可以用,不用費腦子,照本宣科就是,按照步驟就可以操作了。但是育兒理念呢?
  • 為什麼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教不好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的手機裡,都收藏著大量關於家庭教育的文章,平時聽了很多講座,也看過不少案例分析,功課做得不可謂不深。但實踐過後,很多父母又深有感觸:道理知道了很多,還是茫然無緒;方法用了很多,總難見預期效果。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還是教不好孩子?
  • 為什麼很多父母都是教師,卻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看完這篇就懂了
    為什麼我見到的很多老師都是很會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而且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本科實習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初中數學老師,這位老師所在的學校處在的位置比較尷尬,離縣城比較近,導致的結果就是學校的人很少,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去縣城裡上學了,所以這位老師平時工作相對比較輕鬆。
  • 育兒書籍看了那麼多,還是教不好孩子?育兒從來不只是家長的事
    很多爸爸媽媽們肯定感受過,即使按著教科書上的教育方法實行,孩子依舊不聽話,還是狀況百出。為什麼育兒書籍看了那麼多,家長還是教育不好孩子?是家長的原因還是書籍的原因?可是明明已經按著書籍的流程做了,為什麼一點效果都沒有?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分析原因。
  • 為什麼看了幾十本育兒書,還是教不好孩子?家長該醒悟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為什麼我聽了這麼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在育兒方面,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困惑。其實所有的育兒書都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讀者與自己的孩子關係是好的。如果讀者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有問題,那這些方法幾乎都不會有用。很多時候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 聽了那麼多「李玫瑾育兒講座」,還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為什麼?
    但是為什麼很多父母,看過之後都覺得很有道理,但是輪到自己孩子身上,好像又全無效果呢?他們看很多的書,聽很多的講座,孜孜不倦的尋找著可以幫助孩子改變的法寶。但是,要知道,孩子行為問題的產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無數個點點滴滴的往日,錯誤的教育方法,給孩子養成的壞習慣。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育兒錦囊請收藏
    很多家長都是在抱怨著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這麼笨,不論怎麼教都教不好,其實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罷了。說到教育孩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方法,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說,這種方法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讓小寶媽媽感覺到比較心煩的是,它的寶貝兒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但是學習成績仍然比較差勁。
  • 為什麼學了很多教育方法,卻還是教不出優秀孩子?
    可是這樣一位媽媽,卻突然來諮詢我說,孩子多麼不聽話,自己內心多麼焦慮,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可能很多父母都有過,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教育知識,卻教不好自己家的孩子?每次我們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孩子油鹽不進啊!」「你確定對我家孩子有效果嗎,你們能做到嗎?」
  • 讀了那麼多育兒書,為什麼還是教不好孩子?答案你可能沒想到
    其實,有很多父母和我這位朋友一樣,為了養育孩子,各種育兒書毫不猶豫地買買買,各類育兒課程不看價格報名手都不抖一下……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總是很「豪」……可是,令家長們不解的是,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聽了那麼多課,還是不知道怎麼來教育孩子呢?我想給大家分享一部電視劇裡面的某些情節。
  • 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
    導讀: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被父母吼了,不會記恨父母?三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即使被父母吼罵了,但他們的內心卻還是不會記恨父母,其原因讓人感覺到倍加暖心。所以有些孩子能夠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因此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意,通過主動承認錯誤來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態度。除此之外,孩子還想要得到父母的愛意,他們不想要惹父母傷心。
  • 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依舊帶不好孩子?深剖新手爸媽們的產後焦慮
    儘管在懷孕期間,你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學習很多育兒知識,然而隨著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第一次做爸媽的你們,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還是會鬧得人仰馬翻。你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想盡全力做最好的父母,但也因此,常常陷入焦慮。西瓜視頻聯合「我要WHATYOUNEED"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邀請了10位新手爸媽聊了聊他們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成長。
  • 為什麼讀很多育兒書,還是教育不好孩子?這3個坑不要踩
    今天收到了一個讀者的留言,她說:為什麼我看了那麼多育兒書,還是教育不好孩子呢?孩子不願意自己上廁所和收拾東西,怎麼破?其實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困惑,看了很多育兒書,企圖用書裡的東西去套用在孩子的教育上,結果還不如孩子奶奶的經驗起作用。難道真的看書無用?當我在深夜裡再次翻起了育兒書,我突然發現了一直以來被我忽視的問題。有三個原因導致了育兒之路的一些問題。
  • 1歲娃竟有百來度的近視,父母懊悔來不及,很多家長依然不在意
    在過去,小學和中學很少看到戴眼鏡的孩子。可現如今,近視卻越來越低齡化,也令很多家長擔心不已。看著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變成了「四眼貓」,家長也確實要重視這個問題了。本期話題:1歲娃竟有百來度的近視,父母懊悔來不及,很多家長依然不在意。網絡上有一則新聞一個1歲的孩子,就患上了百來度的近視,引發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爸爸,爸爸必須給孩子的8種品質
    導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爸爸,爸爸必須給孩子的8種品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爸爸,爸爸必須給孩子的8種品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看了很多教育類書籍,網上學了育兒知識,為什麼實際感覺用不上?
    經常有家長交流,很重視孩子教育,看了很多育兒書,學習了一些教育的知識和技巧,但是遇到自己孩子的實際問題,感覺效果不靈,怎麼辦?專家總結出來的育兒經驗、教育知識都是經過驗證的,肯定是對的。家長教育孩子,總結起來就是2點:1、以身作則。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孩子,基本從孩子身上,就能知道家長是個什麼狀態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和家長在一起。看到什麼,就學習什麼。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有些沒讀過書的家長,能教出很優秀的孩子,就是言傳身教,將自身的優秀品格傳導給了孩子。
  • 超前教育危害多,可家長們為什麼還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知識
    您為什麼要急著提前教孩子小學的知識,超前教育的原因無外乎有三:1.家長之間的攀比。盲目攀比,擔心自己家孩子被落下,或想在親戚朋友面前賺足面子。您為的不是孩子的未來,為的是成全您過去的夢想。郭德綱說過:父母是龍都不應急著趕孩子下水,更何況許多父母不是龍呢?那為什麼你就偏逼著孩子一定要先飛出去?
  • 馬伊琍反思育兒方式,很多父母中招,這一點或影響孩子一生
    馬伊琍其實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在育兒初期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就是從小訓練孩子的獨立感、延遲滿足、甚至有些父母會故意給孩子製造挫折,進行所謂的挫折教育,所以在嬰兒哭鬧時,很多家長不主張抱孩子,擔心抱習慣了就放不下了,哭幾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