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依舊帶不好孩子?深剖新手爸媽們的產後焦慮

2020-08-24 禾果媽媽暖心說

文 | 禾果媽媽 原創


等待了很多個星期,你們曾猜想過寶寶究竟是男孩還是女孩,等到了最後關頭,無論產程是長是短,在經歷了讓人精疲力盡、痛苦不堪甚至是充滿驚險的分娩後,你們的孩子誕生了。

媽媽終於過了生孩子這一關,寶寶正躺在媽媽溫暖的臂彎,爸爸正倚在床邊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而這樣的安心與寧靜只是片刻的,作為新手爸媽,你們的辛苦才剛剛開始。

這個什麼都不會、離開你就無法的生存的人類幼崽,從此徹底改變了你們的生活,打亂了你們所有的計劃。儘管在懷孕期間,你們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學習很多育兒知識,然而隨著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第一次做爸媽的你們,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還是會鬧得人仰馬翻。你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想盡全力做最好的父母,但也因此,常常陷入焦慮。

西瓜視頻聯合「我要WHATYOUNEED"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邀請了10位新手爸媽聊了聊他們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成長。在採訪過程中,10位新手爸媽回憶著孩子從出生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講著講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新手爸媽的故事

莊莊,爸爸,94年生人,育有一女

她都是人生的第一次,要給她一個好的環境或者氛圍。

莊莊在成為爸爸後做了很多功課,主動去學習育兒知識,時常會幫助寶媽分擔家務。他認為好父母的標準就是「陪伴」。想要給女兒更好生活的他,目前沒房沒車,總會自責自己還沒賺到足夠的錢,無法提供更好的經濟條件。雖然已經盡全力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但仍然為自己與別人家的經濟差距而感到自己並不稱職。

除經濟問題外,最讓莊莊感到焦慮的是每日的作息時間被打碎,時間和精力都不夠用。沒有老人幫帶孩子,沒有錢請保姆、育兒嫂,凡事必須親歷親為。女兒溼疹嚴重時經常抓撓,哭鬧不止、睡不好覺,讓他很崩潰;和妻子育兒理念不合時會吵架,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讓他很無奈。莊莊直言「爸爸也會後產後抑鬱,但是很多會被忽略」。

Icy,媽媽,94年生人,育有一女

不能工作,社交圈很窄,一年10個微信都加不上。

以前喜歡社交的Icy,在有了孩子之後跟朋友聯繫的越來越少,就連最好的朋友也因為時間和距離的關係,已經兩年沒見過面了。Icy表示帶孩子要隨時待命,沒有自己的空間,甚至連上廁所都要憋到孩子睡著才能去。孩子一直粘著媽媽,媽媽根本沒有辦法管理自己的時間。然而,老公的個人生活節奏卻幾乎不受什麼影響。在育兒方面,她已經走了一百步了,但老公才走了十步。

Icy也為自己脾氣差而感到焦慮,特別是因為要帶孩子而無法重歸職場,使她對女兒有埋怨。她知道女兒愛自己、粘自己,不會生自己的氣,因此也常常會反省自己做得不好。她對著鏡頭對女兒說「我想疼你一輩子,我不想生老二老三,等你結婚後就不要找我們了,我和你爸爸要過二人世界」,然而,本想開個玩笑,Icy卻忍不住落淚了。也許,捨不得孩子長大,也是父母的一種焦慮。

Erica,媽媽,95年生人,育有一子

我已經做好了很充足的心理準備,但是還是覺得很辛苦。

最讓Erica感到崩潰的是寶寶哄睡很困難,有了孩子後很難睡上一個完整的覺。另外,寶寶體質也比較弱,不僅牛奶蛋白過敏,溼疹也很嚴重,拉肚子便血。寶寶13個月,去醫院次數就超過了24次,照顧生病寶寶的辛苦與煎熬,相信很多媽媽都能感同身受。Erica說覺得自己已經學了很多知識,但還是沒把孩子帶好,有自責挫敗感。

在育兒過程中,也時常會和老一輩人產生理念衝突。比如,她想要讓寶寶多去嘗試一些東西,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感受,但老人就會擔心孩子的安全,給孩子過度的保護。這也是大多數家庭都會面臨的問題,照書餵養的年輕爸媽與照經驗餵養的老人總會在帶娃問題上產生分歧和矛盾,年輕爸媽不僅要堅持科學餵養的方法,還要照顧老人的情緒和想法。


新手爸媽面臨的挑戰


以上列出的三位新手爸媽的故事,相信大多數初為父母的人看後都會產生共鳴,因為大家都面臨過同樣的挑戰,都有著相似的焦慮。

寶寶睡眠沒規律,大人睡眠被剝奪

我的兩個寶寶都是傳說中的「睡渣」,做全職媽媽這三年,我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睡不好覺」幾乎是所有新手爸媽在娃出生後的第一個噩夢,特別是對於那些睡眠需求很高的成年人來說,支離破碎的睡眠會讓他們整個人都不好了,從情緒到身體可能都會出現問題。無情的睡眠剝奪,足以讓新手爸媽體力透支、精神崩潰。

孩子哭鬧帶給人的壓迫感和無助感

孩子餓了哭,困了哭,冷了哭,熱了哭,拉臭臭了哭,腸絞痛了哭,長溼疹了哭,著急了哭,見到生人了哭......哭是孩子表達情緒、與人交流的方式。新手爸媽常常搞不清楚寶寶哭鬧的原因,面對哇哇大哭的孩子手足無措,經常會因為不能有效安撫寶寶而感到產生深深的挫敗感。孩子的聲聲哭喊帶給人的壓迫感和無助感讓人很容易就情緒失控。

被孩子拴住自由,失去自己的生活

有了孩子後便有了牽絆,二人世界時的輕鬆自在不復存在。出門逛街看個電影,需要背奶;遊戲打到一半孩子哭鬧,要立即哄娃;想追個熱劇需要等到晚上孩子熟睡之後......化妝品、高跟鞋都被束之高閣;足球賽、NBA都放棄看直播。對於選擇辭職在家帶娃的一方來說,更是幾乎放棄了自己整個社交圈,就連自己的興趣愛好可能都要暫時放在一邊。新生寶寶,成了你世界的全部。

母乳餵養太艱辛,寶媽承受身心雙重壓力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除了寶寶令人頭疼的睡眠問題外,最讓人感到困難的就是餵養問題。尤其是寶媽需要忍受開奶之痛、漲奶之苦,還會遭遇乳頭皸裂、乳腺炎、回奶、追奶、背奶、斷奶等一系列痛苦的事情。純母乳餵養?混合餵養?還是純配方奶餵養?媽媽親餵還是瓶喂?厭奶期怎麼辦?如何斷夜奶?寶寶營養不良或是餵養過度?一個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接踵而至,艱辛的餵養之路,讓寶媽時時面臨著沉重的身心壓力。

家庭與工作兩頭奔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對於需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職場爸媽來說,總是會面對「陪孩子」還是「忙工作」這樣的兩難選擇。正所謂「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寶寶成長的每一天都彌足珍貴,寶寶的一顰一笑一個進步,都想要親眼見證,然而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基礎,許多新手父母不得不忍痛割愛、疲於工作。寶寶得不到足夠的父母陪伴會缺乏安全感,爸媽也會因為無法更多地陪伴孩子而感到憂慮。

家庭成員的育兒理念衝突造成彼此之間關係緊張

在有老人幫帶孩子的家庭,兩代人截然不同的育兒方法和育兒理念很容易引發矛盾,如果再遇到夫妻雙方其中一人拉偏架,那麼矛盾便會進一步升級。生完孩子,你會發現,好像每一個人都有話語權。三代人同處一室,年輕爸媽作為尷尬的「夾心層」,既不能不尊重老人,又不能放任孩子不管,的確感到心累。即便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僅是夫妻兩人,就能在養育孩子方面產生許多分歧,甚至吵架冷戰,幸福感降至冰點。


新手爸媽的自我救贖


焦慮者最後只會收穫這兩樣東西:

一、無效的焦慮帶來的強烈壓力,嚴重影響當事人的認知和正確判斷。因此,可能進一步產生挫敗感。

二、由於不停歇的思考和忙碌,帶給周邊的人很多壓力和連帶行為(例如要求別人完成一些事情),進而遭到他人的反感。

新手爸媽過度的焦慮源於自己認為「應該做得足夠好」或者「有義務做得足夠好」,心理學家把這個稱之為「道德糖衣」。深陷焦慮的人不但不能正確地面對和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導致心情抑鬱、人際關係緊張等問題。因此,新手爸媽必須學會採取以下措施幫助自己實現自我救贖: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育方式,讓自己和寶寶都感到快樂

在育兒方面,很多問題就連專家都存在爭議,更不要說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了。今天聽這個朋友這樣講,明天聽那個同事那樣講,最後也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是對的。其實,在很多時候,爸媽還是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判斷,根據自家的情況決定養育方式。

舉個最簡單又最普遍感到困惑的例子,究竟是母乳餵養好還是奶粉餵養好?母乳餵養的優勢當然是顯而易見的,母乳有著奶粉無可替代的營養價值,母乳餵養更方便,還能省不少奶粉錢。可是,不論寶媽是奶水不足還是工作太忙,抑或是情緒不佳,任何原因導致不能再堅持母乳,其實都不必焦慮!奶粉餵養的寶寶也可以很健康,瓶餵時懷抱寶寶也可以培養和寶寶的親密關係,最重要的是爸爸也可以直接參與到餵養過程中,寶寶不會一直黏在媽媽身上。

沒有絕對正確的養育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養育方式,特別是在餵養方面,只有媽媽好,寶寶才會好,讓自己和寶寶都到輕鬆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成為父母需要適應期,承認自己的情緒狀態

母愛抑或是父愛,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從懷胎十月時,準爸爸準媽媽就開始和這個小生命產生了奇妙的感情。然而產後,不少爸媽會因為焦慮、抑鬱而產生厭煩的情緒,感覺自己像是被綁架了,不想接受自己已經生育的事實。其實,母愛和父愛不會一開始就很強烈,而是在一天天的陪伴和付出中逐漸滋長的。在孩子帶來的衝擊和顛覆中,母愛和父愛會來得晚一些,對於孩子的到來,新手爸媽都是需要一個心理上的適應期的。承認自己的不成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學會如何扮演好父親、母親的角色。

增強自己的掌控感,分配好各個家庭成員的育兒角色

作為孩子的父母,自然應該是育兒方面重要問題的決策者,應該對孩子的生活做自主安排。尤其是對於寶媽來說,對於別人不恰當的要求應該學會說不。當很多家庭成員都參與到育兒過程中時,應當分配好每個人的任務,彼此之間是合作互補關係,不越界幹預不屬於自己角色的事情。通常,我們會建議老人更多地負責後勤工作,比如爺爺帶孩子遛彎、接送孩子上下學,奶奶做家務做飯,而爸爸媽媽應當決定採取什麼理念、什麼方式來育兒,如何為孩子做好啟蒙早教等。

當好爸爸媽媽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

在孩子剛剛出生的前半年裡,父母幾乎是全身心陪在寶寶身旁,事無巨細地照顧寶寶,沒有太多屬於自己的時間。隨著寶寶的長大,慢慢變得獨立,爸爸媽媽可以獲得的自由時間也相對多一些,儘管可能只是零零碎碎的自由時間,但也不要浪費。尤其是對於全職媽媽或者全職爸爸來說,利用這些可支配的自由時間,堅持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

無論是外在的穿衣打扮、容貌形體,還是內在的精神世界,都應該在為人父母后得到更好的管控和提升。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範本,父母的形象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做好自己,才能為孩子做好榜樣;做快樂的父母,才能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尋找可靠的聯盟支持,多渠道學習育兒知識

新手爸媽一定會或多或少地加入一些母嬰類、育兒類的分享交流群,這沒有問題,特別是群內多是自己熟知的同學、朋友、同事的話,大家一起聊天吐槽,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也有助於心理疏通。但是,一定不要盲目加入一些號稱「權威」「專家」的社群,還有一些母嬰產品推銷類社群也應當謹慎。加入一個群體後,這個社群裡討論的內容一定要讓自己有舒適感、安全感,如果不信任這個社群就趁早退出。

身處這個海量網絡媒體資訊的時代,信息、知識唾手可得,建議新手爸媽們多關注頭條號、西瓜視頻等母嬰類領域的優質原創作者或視頻創作人,這裡從備孕到孩子上學,所有你想知道的問題幾乎都能找到答案。利用碎片時間,比如餵奶、吸奶、睡前等時間,看一些育兒文章、育兒視頻,更快更方便地掌握育兒技能。就在這個六一,在西瓜視頻搜索:「六一禮物」,即可獲得新手爸媽技能包!用更輕鬆更直觀的方式才能更快地進步。

尋求專業機構的評測和幫助,防止焦慮情緒惡化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和家庭情況有很大差異,情緒的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新手爸媽可能只是有點負面情緒,通過以上講到的這些辦法可以做出改善,自身的心態總體還是積極的;而有的爸爸媽媽焦慮的情緒會不斷惡化,甚至到了焦慮症、抑鬱症的程度,無法通過自己的調整或家人的勸解而緩解,那麼這時候,必須要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用科學的心理評測工具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客觀評測,在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的幫助下進行恢復治療。


養育是一面鏡子,透過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希望新手爸媽可以勇敢地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那些焦慮不安的日子,最終也會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育兒路上,爸爸媽媽一邊播種一邊收穫,雖然萬分辛苦,但也萬分幸福。最後送給新手爸媽們一首詩,希望大家學會釋然: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紀伯倫


我是禾果媽媽,英國曼大理學碩士,90後二胎美媽,家有高顏值小姐姐和小弟弟,喜歡閱讀與分享。敬請關注我的頭條號@禾果媽媽暖心說,學習育兒知識,分享親子故事。



相關焦點

  • 焦慮的新手爸媽們
    這類知識並不冷門,在百度、知乎等平臺上就可以隨意查找到。育兒需要知識、需要技巧,但這些知識和技巧是公開的、成熟的、經過檢驗的,可以從專業的科普平臺、科普書籍、有資質的專業人士和醫生那得到。請拒絕把自己包裝的高大上的撈錢育兒指導機構,這些人哪怕有一點點良心,多查查專業指南,也做不出這種無知的事情。
  • 帶娃滿臉疲憊,一對黑眼圈,育兒路上為什麼滿是焦慮?
    表妹說: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擔心孩子,這種焦慮的心情讓我吃不好睡不好。育兒焦慮,是幾乎每個新手爸媽都會遇到的問題。曾有人進行過一項關於中國父母焦慮問題的調查,大多數父母都會有孩子的餵養、睡眠等生活習慣方面的擔憂。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還有的男人認為「帶娃是女人的事情」,放著孩子不管,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懷胎10月,痛苦分娩,而爸爸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能夠與可愛的孩子相遇,這不正是爸爸要積極承擔育兒責任的理由嗎?本書的作者一直在強調「爸爸的角色很重要」。作為寶媽,要學著鼓勵爸爸參與育兒,即使對方的育兒方式不對,也不要立刻指責。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作為一個新手寶媽,我對此深有體會。
  • 做不焦慮的新手爸媽,需要三個必備育兒技巧,看看你少了哪一個?
    有人說:進入一段婚姻,再生一個孩子,就可以讓人變得焦慮。事實上,只有過來人才能過真正體會焦慮的感覺是什麼。許多新手爸媽自從有了孩子後才變得焦慮,以往美好的二人世界已經不再,面對這個突然降臨的小生命,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 如何成為合格的新手爸媽,這份育兒指南請收下,幫你度過新手期!
    為此,父母願意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給孩子。而且相信每一對新手爸媽們,在新生兒到來之前,都會看遍各是各樣的育兒百科全書。可即便如此,當新生兒出現的那一剎那,很多之前新手爸媽們學到的知識就全部被「忘掉」了。所以這致使了很多的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當中,一直處於手忙腳亂的一個狀態之下。
  • 解除產後焦慮,新手爸媽的「新手禮物」,送給初為父母的你們
    這時候,那種對於未來無法擺脫的深深恐懼,伴隨著煩躁和焦慮,瞬間就在心裡瀰漫開來。對當下的無能為力以及對未來的無助恐懼,是新手爸媽們陷入焦慮情緒的重要原因。或許這時候,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剛剛誕生的新生命,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
  • 科學育兒:新手爸媽了解這些育兒知識,對寶寶健康成長有好處
    很多女孩在沒有當媽之前,生活得自由自在,輕輕鬆鬆,根本不會考慮怎樣去照顧一個小寶寶。但當他們結婚懷孕以後,那種母性光輝就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想著肚子裡的寶寶多大啦,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呀……特別是寶寶從準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和寶爸就自然有了責任和義務去能照顧寶寶的衣食住行了。
  • 被育兒焦慮折磨的新手媽媽,這5個方法幫你搞定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對於所有的新手父母來說,第一次帶寶寶必然都是手忙腳亂的。特別是對於媽媽來說,十月懷胎一個坎、生產一個坎、產後恢復一個坎、帶新生兒又是一個坎……真是難上加難!如果把育兒比作升級打Boss,新時代的父母在「新手村」就開始早早做準備。
  • 都是新手爸媽,為何你比別人更焦慮?可能是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技能
    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有超過60%的新手爸媽曾在育兒的過程中感到壓力和焦慮,可見,這份「工作」對於新手爸媽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其實寶寶生病是免不了的,尤其是像嬰兒溼疹等寶寶常見病,所以作為新手爸媽,一定要事先學習相關知識,最起碼掌握最基本的護理技巧,當寶寶出現這類問題時,就不用如此焦慮和不安,也會讓寶寶免受很多罪。
  • 看別人帶孩子容易,自已帶就苦不堪言。其實育兒是有方法可循的
    在父母圈子裡,有一個心照不宣的說法:看別人帶孩子特容易,一段時間不見,人家孩子長得又好又可愛。自己帶孩子才知道其中的滋味,並不是看別人養娃那樣一蹴而成。尤其是新手爸媽帶娃更是不易。保持學習力是新手媽媽釋放焦慮強而有力的方法,也是讓我們可以更從容育兒的法寶。二,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從別人的經驗吸取育兒知識我們前面說到新手父母要保持自己的學習力才可以釋放焦慮和從容育兒,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如何去學習呢?
  • 這些新手爸媽的焦慮和苦惱,你一定也有過,致敬每一位愛娃的父母
    他只能多學習育兒知識,向身邊的寶爸寶媽取經,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相信這些育兒路上的焦慮和無助,你我都經歷過。在寶寶出生前,我懷孕的每一天都是粉紅色的,對他的到來充滿了美好的幻想。直到寶寶出生後,各種現實的育兒問題撲面而來,我才發現在這個小生命前,我是多麼無知和無助。我不知道他為什麼哭,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哄他睡著。
  • "不想逃避",90後新手奶爸"清單育兒"、"機器育兒"戰勝焦慮
    在我眼裡,年輕的莊莊也算是育兒達人了。雖然孩子出生前沒做好準備,但是孩子出生後,沒有逃避,而是積極面對,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好爸爸,他的做法值得很多新手父母學習。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人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多,據統計,2019我國生育率創歷年來最低。
  • 媽媽的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怎樣排解?
    但伴隨著孩子出生的喜悅,新手爸爸媽媽,面對著這個軟糯的小人兒,一想到要開始對一個生命負責,深感為人父母的責任重大,就要考慮該如何才能承擔起父母的職責,更好地養育好孩子?養育孩子,對新手爸媽是個挑戰,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麼,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 3月寶寶意外窒息,新手爸媽線上學育兒,這幾條原則要記牢
    看著網上孩子在監控中的掙扎的畫面,不禁陷入了沉思,想起了我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母嬰自媒體人。新生命的降臨伴隨著喜悅,但也伴隨著恐慌。至今我都能想起來,自己在面對那團軟軟小寶寶時內心的誠惶誠恐。想必這也是很多新手爸媽的感受。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西瓜視頻「反套路」:兒童節獻禮新手爸媽,5分鐘視頻引熱議
    越來越多新手爸媽開始關注育兒焦慮這個問題,並在話題爭鋒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啟發,成長為更好的父母。三、雙向賦能的實踐:西瓜視頻六一獻禮「育兒經」。洞察真實問題,深度呈現現狀,引發大眾情感共振之外,作為視頻的發起者與內容分享平臺,西瓜視頻在話題引發思考後找準新手爸媽的痛點,針對育兒知識匱乏這個源頭,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努力。
  • 很多新手爸媽都說,產後一年是婚姻中最難的一年?
    跟身邊很多朋友聊起之前的育兒經歷,他們都覺得產後一年是婚姻中最艱難的一年,一則兩人世界忽然增加一個新生命,打破新手爸媽之前生活的平衡狀態;二則因為雙方父母的介入,因為各種事情而產生矛盾,或者新手爸爸不負責任,使彼此婚姻陷入困境。我回想起我的產後一年,很幸運,對我來說,它並不是我最難的一年,而是我最無憂的一年。
  • 大多數新手父母都在體驗著焦慮,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
    ,焦慮體驗就會成倍的增長,很多新手母親看到孩子那麼小會不敢去抱,害怕碰到孩子,會擔心孩子那麼小能不能養活等等…。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新手父母對於照顧孩子完全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即使之前做過大量的理論功課。這個時候,一般都會有一方母親幫忙帶,一方面傳授自己的育兒經驗,另一方面讓新手父母去適應孩子的到來和照顧孩子。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大事,都會激起強烈的焦慮體驗。
  • 一個人帶娃很崩潰?試試這四招,擺脫產後焦慮
    帶娃時各種無所適從,那就努力多學些育兒知識,讓自己育兒有道,減少焦慮。和婆婆有矛盾時,要不就退一步海闊天空,要不就當面好好溝通下,達成共識,別憋著,別委屈自己,也不要劍拔弩張,攪得家裡一地雞毛。罵聲一起,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