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逃避",90後新手奶爸"清單育兒"、"機器育兒"戰勝焦慮

2020-09-10 嘟嘟寶貝

初次為人父母,是什麼感受?

有人覺得感動和幸福,&34;;有人覺得懵懂,&34;;有人覺得慌亂和焦慮,&34;、&34;。

90後奶爸莊莊是最後一種。

他說自己工作非常忙,經常加班,沒想要孩子,生小孩不是計劃內的,孩子出生後,又怕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保障,心裡害怕,怕自己不稱職。

莊莊對孩子出生的&34;來自於三個方面。

一是還沒有做好當爸爸的準備,不想生孩子,自己沒房沒車,賺得錢不多。

二是老人還上班,幫不上忙,又沒有經濟實力請保姆,孩子只能自己帶。

三是孩子天天哭,影響心情,覺得家庭灰暗,人生灰暗,他說男人也會有產後抑鬱,因為生孩子後生活完全改變了。

不過莊莊是個負責任的爸爸,面對孩子的降生,他主動做了很多功課,成為妻子和朋友眼裡的好爸爸。

1、系統學習育兒知識。

他說養孩子需要一整套的知識,不能靠老人的經驗,老人的經驗有些是過時的,不科學,做了父母就要主動學習,他通過網絡、書籍等,系統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還主動和其他的爸爸交流,學習經驗。

2、整理清單,列出表格。

養孩子細節問題太多,吃喝拉撒,護理、早教,孩子各階段需要做什麼,需要哪些物品,從哪裡購買,莊莊整理了出來,做成表格,用到的時候拿出來,非常方便。

因為孩子出生後物品增加很多,他還學習收納知識,同樣也是整理表格,各類的東西怎麼收納,用什麼工具,放到哪裡,整理出來就好收拾多了。

孩子的時間表,也整理出來,按部就班,生活就會條理分明。

3、使用機器和工具,節省時間和精力陪孩子。

他自己稱為&34;,因為他的工作原因,經常加班,在家裡也要隨時處理工作,妻子主要帶孩子,他需要幫忙做家務,而他又想多陪伴孩子,於是他學習哥哥的方法,使用掃地機、洗碗機、廚師機等,讓機器來代替人工,節省了時間。

因為小時候父親工作忙,很少陪伴自己,他覺得他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他不能像父親那樣,他要多陪自己的孩子。

他也做到了,一有空就陪著孩子,女兒也很粘他。

莊莊的做法得到了妻子和父母的認可。

在我眼裡,年輕的莊莊也算是育兒達人了。雖然孩子出生前沒做好準備,但是孩子出生後,沒有逃避,而是積極面對,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好爸爸,他的做法值得很多新手父母學習。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人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多,據統計,2019我國生育率創歷年來最低。

年輕人不敢生孩子,不願生孩子,除了高昂的育兒成本,不會養孩子、育兒焦慮,也是很多年輕人對生孩子望而卻步的原因。

但是,養孩子雖然難,而孩子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卻是翻倍的。

&34;,有個媽媽坦言。

&34;。

很多新手父母焦慮,因為面對一個小小的嬰兒,會慌亂,會手足無措。

孩子會哭鬧,會生病,怎麼安撫嬰兒,怎麼科學餵養、科學護理,對新生父母是全新的考驗。

孩子不僅僅需要吃飽穿暖不生病,最大的問題還有教育,智力開發、科學早教、情商和習慣培養等,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幾乎是所有父母的願望。

怎麼能做到?卻是一項複雜而浩大的工程,所以有人建議,父母應該學習,合格之後再&34;。

當然,做父母是每個人的權利,不發合格證也可以生孩子,但是做父母是一項責任,也是考驗,缺乏做養育孩子的知識,可以學習,學習的途徑很多。

看視頻學習更直觀,也很方便,西瓜視頻上就有很多育兒方面的內容,包括科學餵養、生病護理、早期教育等。

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通過視頻的方式分享和傳播育兒知識、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

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新手父母可以確定各階段的學習重點。

一是1歲前,科學護理和餵養為主。

孩子在出生的第一年為嬰兒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脆弱,而且發育的變化最大,從一個只會哭和吃、睡的小不點兒,到可以爬、可以走路,可以牙牙學語,叫爸爸媽媽,一年的時間裡,孩子經歷了最大的變化。

在這個階段,也是新手父母最慌亂的時候,孩子吃飽了嗎?營養夠嗎?孩子為什麼哭?生病了怎麼辦?都是父母焦慮的來源。

一歲前的護理細節很多,比如洗澡、撫觸、運動能力發展等,生病更是常見,嘟嘟一歲前就鬧過腸絞痛、溼疹、鵝口瘡等。

一歲前的餵養也很重要,包括輔食添加,營養補充等。

二是1-3歲,要重視早期教育和習慣。

隨著孩子語言和運動能力的發展,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提上日程,早期教育不是去機構上早教課,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通過和孩子的互動,對孩子的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精細化動作等能力,開發孩子的智力。

很多研究證明,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比如飲食、睡眠等,兒時的習慣可以影響一生,所以從孩子開始吃飯就培養好習慣,以後會非常受益。

三是3-6歲要建立規則意識。

3歲以後,孩子的理解和溝通能力進一步發展,也需要上幼兒園了,3-6歲是學齡前階段,也需要為將來上學做準備。

開始集體活動,也會更多的進入公眾場所,需要遵守規則,所以規則意識必須要建立了。

孩子有規則意識,出門會省心很多。

&34;,第一次做父母,更需要學習,在西瓜視頻搜索:&34;,即可獲得新手爸媽技能包!

做更好的父母,才可以擁有更好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新手爸媽必須要知道的育兒智商稅清單
    家長們好,我是奶爸阿熠。 養娃,絕對是新手爸媽的智商稅的重災區今天阿熠為家長們總結了一份比較完整的育兒智商稅清單。請新手家長們惠存。 在買買買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千萬別踩坑。 1:胎教 沒用,穿過羊水到達孩子耳朵的基本是噪音2:防吃手套 寶寶口欲期,吃手很正常,不需要焦慮3:綁腿神器 只有副作用,會影響孩子腿型發展
  • 「奶爸」集中修煉超級育兒秘笈 樂享首屆奶爸節
    第七期「超級奶爸」公益訓練營開營紅網長沙8月8日訊(通訊員 李雅雯 熊月娥)「從今天起,我決心按照奶爸守則照看孩子,一日為奶爸,終生是奶爸……」一句句鏗鏘有力的《奶爸宣言》響起,這是在湖南省兒童醫院倡導成立的首屆「奶爸節」暨第七期「超級奶爸」公益訓練營開營儀式上19名奶爸們的集體宣誓現場
  • 90後奶爸激情帶娃!每天5條育兒小貼士,不收藏你就虧了!
    作者有話說 17年12月份,90後的我喜提了一枚摩羯座的小公主,我也成功走上了奶爸之路。 剛開始和安安媽媽面對網上零零散散的育兒信息,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我們信過謠言,也踩過雷。現在兩年過去了,我也算是有些經驗的全能奶爸了,所以入駐這個公眾號的時候,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好的育兒經驗,幫助到更多的新手爸媽。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90後新手爸媽育兒「四宗罪」,對孩子成長沒益處,你是不是也犯過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帶娃的主力軍已經是80後和90後,他們大部分都追求時尚和外在,在很多育兒方面與老人有一定的矛盾,他們認為一些老觀念比較落伍,因此會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
  • 奶爸育兒篇01全職奶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次正好再過一個月老二就要出生了,不想再讓老婆不高興,也不想讓自己心裡留下遺憾。就想著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回家陪著老婆孩子,順便休息一陣,放鬆一下心情,等過來年再找工作。在陪產這段時間,老婆和我商量讓我回家帶娃。
  • 一個奶爸的育兒花費
    2020年,我算了算,作為一個奶爸,沒花多少錢,因為消費主力在媽媽那邊。但是,我自己精心挑選了幾樣東西,感覺蠻好的。一、童書我給孩子們買了一套法國巨眼叢書,裡面有圖有文字。小米(MI) 米兔點讀筆幼兒童英語早教機0-3-6歲三、大人書籍養育孩子,大家都知道要養育,但是該如何養育孩子,對於新手爸媽來講,大家都是摸不清楚。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育兒知識。通過與其他人分享育兒經驗,來改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 從「訓練趴睡背後的父母育兒焦慮」談:基督徒如何應對信仰後新的...
    筆者曾經見過一個新手母親,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表現出育兒焦慮的特徵,在孩子出生之後更是加劇。孩子出生後,她加入了四十多個微信育兒群,每天按照群裡各位媽媽或者育兒師的意見實踐在孩子身上,因此她可能每天換一套玩具、隔幾天就換一套輔食、隔幾天就換一套育兒方法……這種頻繁更換的育兒生活,讓老公不堪重負被拖累的無法工作,因此不得不在一場激烈衝突之後,強行刪掉了她手機裡的所有育兒群。
  • 如何讓新手爸爸參與育兒活動
    大家晚上好,我是琪妙麻麻,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何讓新手爸爸參與到育兒活動中來。你們或者你們的丈夫,身邊的朋友有超級奶爸嗎?我身邊就有一位,就是我們家的老宋同志,大家可以點擊上方視頻號,觀摩老宋5年的帶娃生活!你們知道爸爸參與到育兒有多重要嗎?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但是有的時候,會出現相左的意見,讓你看了更加不知所措,依舊很焦慮。這個時候,最權威的應該就是去救助一名兒科醫生了。所以,當那天我看到這本書名為《你身邊的兒科醫生:0-3歲嬰幼兒健康護理全書》的書時,我簡直驚喜壞了,馬上買了一本。看完後就有一種感覺——相見恨晚。
  • 《你身邊的兒科醫生》:解決新手爸媽的焦慮,在育兒路上更加輕鬆
    很多新手爸媽面對小寶寶都會感到毫無頭緒,手足無措。雖然我們雖然已經是大人了,養育孩子卻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想要做好,只能像個學生一樣,從頭學起。新生兒帶給我們幸福與驚喜,卻也會伴著焦慮與迷茫。作為一個新手寶媽,我對此深有體會。
  • 學了很多育兒知識,依舊帶不好孩子?深剖新手爸媽們的產後焦慮
    西瓜視頻聯合「我要WHATYOUNEED"在六一兒童節這天邀請了10位新手爸媽聊了聊他們育兒過程中的焦慮和成長。在採訪過程中,10位新手爸媽回憶著孩子從出生後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講著講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 第一講:新手爸媽不得不知的999個育兒宜忌(000)
    新手父母到底會有多焦慮在這三年裡寶寶從呱呱墜地到學走路、學說話,繼而成長為一個愛蹦愛跳,活潑可愛的大寶寶。從看到寶寶的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媽媽的憂慮、擔心、疑惑就不停的冒出來,考驗著為人父母的耐心和細心。
  • 抓住奶爸、孕媽、90後寶媽三大核心人群,讓母嬰生意不再難做!
    從過去的寶寶經濟延伸至媽媽經濟、家庭消費,再到如今奶爸、孕媽以及90後寶媽成為母嬰消費的主流群體,母嬰市場的新鮮活力不斷。與2018年調研結果相比,新生代爸爸的育兒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有76.1%的奶爸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在於陪伴和教育孩子,有19.1%的奶爸認為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是其重點任務,可以看出,當下,越來越多的奶爸群體逐漸從「男主外」向「內外兼顧」轉變,除了物質生活的供給外,更多的開始參與到深度育兒的過程中。
  • 小紅書PK小藍書,媽媽們的科學育兒指南,誰能更勝一籌?
    90後的寶媽似乎和傳統意義上的寶媽有明顯的差異,他們即追尋科學有效,輕鬆自然的育兒方式,比如佛系帶娃、自由生長;又追求更加專業的育兒指導和服務,比如藉助垂直類專業平臺寶寶樹、媽媽網等獲取相關知識。隨著母嬰垂直平臺的需求正不斷的增加,導致母嬰垂直平臺的競爭愈發激烈。
  • 新手媽媽育兒手忙腳亂?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緩解育兒焦慮
    然而,育兒過程並非如此簡單,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裡,親子間時常出現的交流、溝通障礙,該如何應對?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新手寶媽也不會慌了手腳。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也就是說,孩子會隨著閱歷、經驗、思維等方面的不斷變化,而完成認知的發展。
  • 新手爸媽畫出高顏值育兒手帳 專家:科學育兒從0歲開始
    近日,在淮海中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一場有顏值有內容的新手父母沙龍正在舉辦。現場的一側通道上展出了一些媽媽們自製的育兒手帳,有的記錄成為新手媽媽後的一日生活作息,有的記錄寶寶成長軼事,有的用精煉的文字描述,有的則塗鴉照片齊上陣,顏值頗高。據悉,這些手帳是主辦方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提前從達人媽媽處收集而來的。
  • 疫苗接種時間表、輔食添加順序表……25 個育兒清單快來拿
    每次,丁香媽媽老編輯在糾正一些育兒誤區、傳授帶娃小竅門的時候,評論區總有媽媽驚呼:你——怎——麼——才——發——其實,咱們的醫生私藏的育兒知識有很多很多,今天丁香媽媽給大家整理成了一個大禮包,免費放送,力爭解決你育兒路上 90% 的難題!
  • 80後媽媽育兒焦慮:拼完EQ、IQ,還要拼人類機器智商?
    文 | 熊熊(熊出墨請注意)其實中國家長的育兒焦慮還遠不於此。懷孕的時候開始焦慮寶寶是否健康,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孩子出生後,又開始焦慮代購的奶粉是不是安全,網購的尿不溼會不會紅屁股;好不容易上了幼兒園,又開始焦慮為何孩子三天兩頭生病,是不是體質比別人差;要上小學了,又開始焦慮給孩子報什麼課外輔導班,是不是要帶他去遊學,學完奧數學編程,究竟哪個比賽能給孩子小升初加點分……今年上半年,UC大數據發布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顯示,在十大家庭焦慮因素中
  • 養娃不焦慮,送給新手父母的一份育兒避坑指南
    當得知自己即將成為父母,很多新手爸媽從最開始的喜悅漸漸地就會變得忐忑。從備孕到育兒,毫無經驗的你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難免掉進坑裡。俗話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為了避免新手父母走入育兒誤區,有哪些知識是一定需要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