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個視頻,一位寶媽生完孩子之後,一個護士抱著孩子出來,當護士走出產房的時候,門外的家人瞬間激動了起來。
孩子爸爸最為興奮,他看到近在眼前的孩子,剛要伸手去接。卻發現孩子已經被奶奶一把抱在了懷裡,爸爸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崽,爸爸委屈極了,在一邊抽泣起來。
看到這一幕,有網友說:你不用委屈,成了爸爸,你抱孩子的日子還長著呢。
作為新晉升的爸爸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喜悅肯定是無以言表的。但伴隨著孩子出生的喜悅,新手爸爸媽媽,面對著這個軟糯的小人兒,一想到要開始對一個生命負責,深感為人父母的責任重大,就要考慮該如何才能承擔起父母的職責,更好地養育好孩子?
養育孩子,對新手爸媽是個挑戰,剛開始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那麼,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西瓜視頻採訪了10位父母,他們也是育嬰達人,其中有幾位寶媽在視頻中,也分享了在育兒中遇到的各種育兒焦慮和情緒。
媽媽要面對的生育後的身體勞累,精神損耗遺症,開奶的痛苦,寶寶不正確吃奶造成的乳頭破損、睡眠的不足、恢復期子宮的收縮痛.....對於媽媽來說,都可能會帶了焦慮情緒。
寶媽藍冰(女兒1歲):
不僅生理的痛,生完全身上下都是痛的頭痛哪裡都痛,剛開始沒有奶,不停要追奶,不停喂,像永動機一樣,每天要餵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但是奶水追上來之後,奶水太多了容易堵塞,就會漲奶,像石頭一樣爆炸了,吃也吃不下,還因為堵塞還發燒了,老公陪我去醫院第二天退燒。後來乳頭被寶寶吸破了。
寶媽曉彤(女兒3歲):
剛生完沒有多久,老公壓力比較大每天很累,我身體不舒服,但我每晚都要起來餵奶兩三次,一天睡五六個小時,很崩潰,但是又沒有辦法,整天處於很累心裡不開心的狀態。
《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中提到,所有讓我們焦慮的事情中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未知」。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知道誰會出現在哪裡,不確定某件事的結果會是什麼,這些都是觸發焦慮的導火線。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孩子的養育是個未知的領域,從沒有經歷過,所以面對著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就會產生焦慮情緒。
寶媽Mc(女兒2歲):
我一開始很糾結寶寶育兒方式的問題,對育兒方式特別緊張,看到公婆不科學的育兒方式我是很緊張的,不願意讓他們長時間照顧寶寶,導致跟公婆和先生的關係緊張了。
寶媽Bowbow(孩子2歲):
早產兒,黃疸退得很慢,體重長得慢,月子中心的人說母乳不夠,叫我加奶粉,我覺得是孩子成長進度比較慢,不是母乳的問題,跟我婆婆就有衝突。
孩子對父母的重要不言而喻,就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關切和愛,擔心自己是否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怕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等,這些想法會讓父母倍感壓力,從而產生焦慮。
寶媽藍冰(女兒1歲):
最焦慮孩子陪伴的問題,我剛大學畢業,理性希望先出來工作,感性覺得孩子不能沒有媽媽的陪伴,教育觀念的問題媽媽教最好,但是兩者不能兩全,就覺得很焦慮。
寶媽曉彤(女兒3歲):
經濟,疫情嚴重,收入減少,未來方向改變,寶寶上學,會做很多的安排,是否能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焦慮。小孩想要一個東西儘量滿足,如果說家裡買不起,可能會對她三觀有影響。
寶媽ICY(女兒2歲半):
脾氣不好,隨著我對工作的欲望越大,我對女兒有埋怨,覺得「因為是你所以我沒辦法出去工作」,雖然我知道這是家庭的原因,不是女兒的原因,但是這樣做不好。一旦我生氣,她也會很傷心,她不理解我為什麼生氣,我也不可能跟她解釋。
當媽媽的焦慮情緒如果得不到排解,不但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斯霍勒博士,在鮑比的「依戀關係理論」的基礎上,指出了嬰兒的情緒管理也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模式有很大的關係,而母親的情緒更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模式有著深刻的影響。
斯霍勒博士說,孩子在出生後,就有自己的情緒,需要有人去引導。而這個人是與孩子親密接觸較多的人,一般都是母親。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然後,靜止臉實驗開始,母親換成了面無表情。孩子已經發現不對勁,開始想辦法引起母親注意。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孩子最後崩潰大哭。
所以,媽媽的情緒影響狀況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一個快樂的媽媽,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新手媽媽的焦慮情緒如何排解?
爸爸的關心和支持。
懷孕時,準媽媽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達到了峰值,而在分娩後,雌激素和孕激素驟然下降到基礎水平,新手媽媽生產後經歷的坐山車的荷爾蒙的變化,讓新手媽媽情緒極為不穩定。
再加上身體上的種種不舒服,常常讓媽媽感到崩潰,如果相對於身體上的難受,媽媽在心理上更需要關心和理解,讓她知道她不是在「孤身奮戰。」爸爸的關心和理解,是對媽媽最大的安慰。
因此,這個時候,爸爸的作用非常重要,一定要關心和支持媽媽,幫助媽媽度過這個難關。
一、爸爸儲備育兒知識。
爸爸可以主動學習必要育兒的知識,在遇到問題時,能幫助媽媽共同解決,更有利於對孩子的成長。
有位寶媽,分享孩子爸爸是這樣做的:在月子中心準備出月子,護士會教寶寶怎麼洗澡,爸爸去學了,轟動了整個月子中心,他們開業以來他是第一個爸爸去學,像記者發布會一樣,我老公在遊泳池學習,有一堆護士在圍觀,「你們看幾號房的居然是爸爸出來」,我幸福感很爆棚。
二、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爸爸除了不能哺乳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幫助孩子換尿布、哄睡等。
有位寶媽在生了孩子後,她的先生是這樣做的:先生很體貼,對育兒一竅不通,也沒有很花時間研究,但是他很關注我的情緒,新生兒夜起要餵奶,餵完收拾,收拾完孩子又醒了,雖然先生餵奶幫不上忙,但是他也會坐起來陪著我,我就覺得我不是孤軍奮戰。
當我和公婆有育兒分歧的時候,他也會主動跟公婆溝通,畢竟是兒子,自己說什么爸媽也不會生氣,如果是我說就不一樣,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大家都更開心。我上班,先生會主動包辦家務,讓我陪孩子閱讀,餵奶。.
三、讓媽媽感覺到爸爸的關愛。
這點非常重要,爸爸的一句「你辛苦了」,都會讓媽媽感動很久。平時在生活上多關心、體諒媽媽。
新手爸爸媽媽需要互相扶持。
作為新手父母,會面臨著各種考驗,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兩個人要互相扶持,很多事情要互相配合,一個人很多事情做不好,已經發生了就儘量改善,多說好話,多點互相鼓勵。
發生了矛盾,要多溝通,切忌不要埋怨,互相指責,有些地方沒有體諒到的就儘可能去體諒,後續就騰時間去幫忙。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的共同付出,新手爸爸媽媽也是一次當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更需要不斷學習。
西瓜視頻有豐富的內容可以幫到新手爸媽,同時六一節西瓜視頻把這些內容整合成了一個「新手爸媽的新手禮物」。「在西瓜視頻搜索:「給爸媽的禮物」,即可獲得新手爸媽技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