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新手父母都在體驗著焦慮,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

2020-08-28 心理學充電時間

寫在前面:曾經需要依靠父母的少男、少女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更是成為了自己孩子的「天」,需要給孩子遮風擋雨。

現在的自己正在參與孩子的童年,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童年,卻可以影響、改變孩子的童年。


西瓜視頻採訪了一些新手父母並製作成了視頻短片《25歲之前結婚生小孩的他們,沒想到生活會變成這樣》,在短片中可以感受到新手爸媽的焦慮,短片中截取的只是一小部分新手父母的少許感言和體會,在中國每年有593萬人成為新手爸媽。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頭胎看書養,二胎當豬養。」先不去探討這樣對孩子的影響,從新手父母的角度來講,在養孩子上有很大的焦慮。而且這個焦慮,從準父母就開始了,只不過在孩子出生前後對比上,準父母時期的焦慮比較小,更多的是激動、喜悅,對小生命的期待。

可以說父母的焦慮貫穿孩子的一生,從孩子沒出生一直到孩子結婚成家。我們知道在女性懷孕的時候,是非常的艱辛的,但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生完就好了。可是真正當你生產完之後,父母的新生活才真正的開始,每天更多的是一種手足無措。

尤其對於女性來說,生產之後身材會發生改變,每天在家接觸外界的環境很少,逐漸的會失去自我,工作情況的改變,都會造成內心價值感的喪失。


同時在孩子出生之後,就變成了家庭的中心,家裡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圍繞著孩子,在準媽媽成為新手母親之後,焦慮體驗就會成倍的增長,很多新手母親看到孩子那麼小會不敢去抱,害怕碰到孩子,會擔心孩子那麼小能不能養活等等…。

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新手父母對於照顧孩子完全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即使之前做過大量的理論功課。這個時候,一般都會有一方母親幫忙帶,一方面傳授自己的育兒經驗,另一方面讓新手父母去適應孩子的到來和照顧孩子。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孩子的一切事情都是大事,都會激起強烈的焦慮體驗。


比如:在孩子前幾個月吐奶的情況,為什麼吐奶?吐奶正常嗎?孩子吃完奶為什麼要拍嗝,怎樣拍嗝?……。

又如:該怎麼給孩子選擇護理,選擇尿不溼;怎麼給孩子洗澡,洗澡時怎麼操作等等…。

這些看似是非常小的事情,但在新手父母面前都是考驗自己的大事,新手父母在面對的來自於孩子的一種「未知」,因「未知」所以害怕、焦慮。

因為母愛和父愛,父母把身心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不希望孩子出現危險,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不懂而讓孩子去「遭罪」或者說處於危險之中。

可以說,很多父母焦慮、擔心都是因為無法把握孩子目前的狀況以及即將出現的情況,換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新手父母缺乏對應的經驗以及孩子護理知識等等…。

試想一下,如果新手父母知道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每個孩子都會出現),那麼焦慮情緒就會比較弱。

比如:孩子突然不好好吃奶了,新手父母如果不知道原因,就會焦慮,會擔心孩子是生病了?還是怎麼了……?甚至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如果,在此之前知道孩子會有厭奶期,就不會這樣了,會首先考慮是不是孩子有點厭奶了,厭奶是屬於孩子生長發展的正常現象。


為了讓更多的新手爸媽去學習了解更多的科學育兒小知識,了解孩子生理發展以及緩解育兒焦慮,西瓜視頻專門把一些優質的內容整合成了一個「新手爸媽的新手禮物」,讓新手爸媽可以輕鬆了解育兒的方方面面,解救焦慮。

「六一」不只是孩子收到節日禮物,新手爸媽也能夠收到來自西瓜視頻的禮物,只要在西瓜視頻搜索:「六一禮物」,即可獲得新手爸媽技能包,讓育兒更科學、更合理、更輕鬆,同時在技能包的幫助下緩解自己的育兒焦慮。

新手父母養孩子一直是痛並快樂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養孩子越來越難?3個原因
    老一輩的時候,一家四五個孩子,在那個年代他們養孩子都沒覺得多難,那現在,在各方麵條件都比之前好的情況下,為什麼會覺得孩子越來越難養呢?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問題真相,供大家參考一.教養標準不一樣老一輩,物質極度匱乏,有啥吃啥,沒吃的餓著,更別提其他了,而且絕大部分人的人生都過著同樣的生活,那誰家要是出個大學生,那可是不簡單的呀,而現代的我們正處於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爭取到對以後最有利的資本,所以現在的父母從孩子一出生那可謂是下足了血本,要真用父母那輩的標準去對待,他們只能一長大就跌落到社會底層
  • 告別焦慮,新手父母的必讀之物
    文|夢寒若打開知乎,便看到幾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在晚上老是哭呀?剛餵完奶,沒有多久又哭了,是因為餓了嗎……照顧孩子,難嗎?答案是:難,而且會心煩意亂,很多新手寶媽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剛懷孕時,滿懷期待。對於孩子到來後的情景,在腦海裡想像過無數次。可等到孩子真的到來時,各種問題也隨之而至。
  • 現在的孩子比過去更難養嗎?
    而涉及給寶寶辦理各種手續、證件、去醫院檢查看病等事務,現在絕大部分都可以通過網絡,在電腦或手機上預約和辦理,大大簡化了流程,也減少了父母跑來跑去的麻煩,這也可以說是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吧。科技發展:現在更方便,孩子更好養。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對比,我們得出的結論都是「孩子更好養」,那麼有沒有相反的情況呢?
  • "不想逃避",90後新手奶爸"清單育兒"、"機器育兒"戰勝焦慮
    年輕人不敢生孩子,不願生孩子,除了高昂的育兒成本,不會養孩子、育兒焦慮,也是很多年輕人對生孩子望而卻步的原因但是,養孩子雖然難,而孩子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卻是翻倍的。&34;,有個媽媽坦言。&34;。很多新手父母焦慮,因為面對一個小小的嬰兒,會慌亂,會手足無措。孩子會哭鬧,會生病,怎麼安撫嬰兒,怎麼科學餵養、科學護理,對新生父母是全新的考驗。
  • 都是新手爸媽,為何你比別人更焦慮?可能是因為你沒掌握這個技能
    ,他說有孩子前,夫妻兩都是月光族,有了孩子後,老婆全職在家帶娃,他獨自支撐經濟,最難的時候卡裡只有0.46元,也沒和父母張嘴要,現在雖然能養活家庭,但是很多東西都捨不得買,總會想著買這些的錢又能買幾罐奶粉了。
  • 沒有好「孕」氣,現代人想當父母,越來越難了
    現代人做父母,都是認真的。出於對寶寶的健康與智力考慮,新手媽媽們要提前鍛鍊身體,調整飲食;新手爸爸們要預先控制飲酒,克制吸菸;備孕期間,新手爸爸媽媽們要相處融洽,保證「愛愛」頻率與質量……孩子不是想生就能生生孩子,還真不是「我願意」「我努力」就「我可以」的。
  • 別怪孩子不養你,這兩種父母年輕時犯錯,晚年也難被贍養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孝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對於父母,孩子理應尊重和贍養。尤其在父母年老時,作為子女要擔起責任,好好的照顧父母的晚年。這之中有很多父母是因為年輕時對孩子犯了錯,所以晚年得不到孩子的贍養。
  • 生兒容易養兒難!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做人5句話,少一句都不可以
    文/寧媽育兒經 俗話說的好:生兒容易,養兒難。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個家庭想要多少個孩子,只要政策允許,只要經濟條件好,只要家庭成員都同意,那麼小兩口想生幾個都不是啥大問題。比起生孩子,養孩子就難多了。
  • 有溫度的家庭,很難養出沒溫度的孩子,更難養出沒教養的孩子
    可是很多人都認為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僅僅限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之中,卻忽略了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父母的恩愛才是給孩子最溫暖的禮物,而這個禮物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禮物。這似乎顛覆了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這個觀點,現在不少的家庭,兩人幾乎是靠著孩子維繫婚姻,甚至很多人說「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從小看著父母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更有甚者會大打出手。
  • 為什麼新手媽媽們覺得孩子難帶?不是孩子難帶是媽媽犯了三個錯誤
    作為新手媽媽,很多媽媽會覺得孩子特別難帶,遠遠超出自己的預期,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好帶,媽媽們會急功近利的去走一些彎路。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難帶,而是媽媽們犯了三個錯誤。因為過於心急,過於想要達到目的,媽媽們總是輕易的相信網上販賣焦慮的課程,從而導致忽視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最終的結果就是媽媽們越著急,孩子越沒有規律。
  • 千萬對父母感慨,生兒容易養兒難!樊登教你《讀懂孩子的心》
    文/撿書小逸圖源網絡養孩子比生孩子更難,這大概是無數父母的心聲了。雖然聽過很多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話語和道理,但是當自己的孩子降臨的時候,作為新手爸媽除了喜悅與感動之外,對孩子的百般呵護與寵愛自然是少不了的。可是,從小到大都視為珍寶捧在手心裡,長大了那真是不得了。
  • 這樣的父母,很難養出快樂的孩子
    很多父母口口聲聲說,一定要讓孩子過的比自己快樂。可是父母自己沒有的東西,如何給予孩子?比如說幸福、快樂。01憂傷的父母,很難養出快樂的孩子。電視劇《清平樂》迎來了大結局,劇中王凱成功演繹了一位君王宋仁宗的一生。
  • 中國父母終極焦慮:承認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好難
    一路鬥智鬥勇,焦慮一定是有的,隨著年齡漸長,他開始更多地彰顯自我意識,我們也不可避免地爆發過「權力之爭」,幸而,都能及時化解。  在此之前,我以為由於親子關係的崩裂,而導致「你死我亡」的現象只是極少數的案例,或是影視作品的藝術需要。殊不知,每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都可能上演,或正在上演,情節程度不一,飽受煎熬的父母和孩子卻不在少數。
  • 養育孩子,難的不是養,而是育,是情感上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
    馮侖VS俞洪敏:不生孩子人生不完整嗎/共識第三期中討論到一個很棒的觀點。馮侖說,有一種觀點:如果孩子教育的好,你是他的股東,他會不斷地給你分紅。父母與孩子之間就像是股權關係;但是如果孩子教育的不好,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是一種債權關係,父母永遠是債權人。
  • 所有人都勸你生孩子,但沒有人會告訴你,養孩子究竟有多難?
    所有人都認為,只要生完了孩子,才算是完成了做人的價值。而那些不打算要孩子的夫妻,往往會招來異樣的眼光,就連家裡的老人們也是閒言雜碎,說個沒完。可是他們從來都不會告訴你,養個孩子究竟有多難?而現在還養孩子之所以如此的難,主要還是因為觀念的轉變,現在養一個孩子特別不容易,不僅僅要上學上輔導班補課,而且還要買學區房。也正是因為多了這些,所以導致每個父母經濟壓力都很大。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特別不容易,每個父母都要拿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在這過程之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
  • 養娃不焦慮,送給新手父母的一份育兒避坑指南
    「自從有了你,生命裡都是奇蹟。」這句歌詞仿佛說的就是有了寶寶以後的感覺。當得知自己即將成為父母,很多新手爸媽從最開始的喜悅漸漸地就會變得忐忑。從備孕到育兒,毫無經驗的你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難免掉進坑裡。俗話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為了避免新手父母走入育兒誤區,有哪些知識是一定需要了解的呢?
  • 出生後的三個表現,暗示寶寶性格難養,可能和父母基因有關
    聽說過寶寶的顏值,智商,身高,視力會同寶寶的基因有關,還沒聽說過,寶寶的性格會和父母的基因有關。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體的DNA序列列表中,基因組序列中的一些基因,甲腎上腺素都能影響孩子的性格。,但在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都表示孩子的性格會和父母的性格較為相似,這也說明了,孩子的性格是父母共同決定的。
  • 難!今年超三成備孕人群難懷孕,一線城市不孕比例最高
    · 2進入三十歲,面臨的挑戰不止是備孕時機少,懷孕成功率也更低。· 3雖然未育用戶的不孕佔比要遠高於已育用戶,但對於有孩子的用戶,其不孕佔比仍直逼30%。現代人做父母,都是認真的。出於對寶寶的健康與智力考慮,新手媽媽們要提前鍛鍊身體,調整飲食;新手爸爸們要預先控制飲酒,克制吸菸;備孕期間,新手爸爸媽媽們要相處融洽,保證"愛愛"頻率與質量……上半年疫情無情,但值得欣慰的是,不少夫妻也意外收穫了在家中長期的相處時間,借這個時間開始備孕,剛剛好。
  •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因為我們太焦慮了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以前, 我們做孩子時,什麼也不懂,只要聽父母的話就行了。以前,我們的主流媒體宣傳的是父母之愛的無私與偉大,教導孩子要尊敬和聽從長輩。在我們以前的人生經驗裡,父母總是正確的,父母比我們懂得多,經驗比我們豐富,所以,聽他們的大多沒有錯。
  • 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我遇到了4個棘手的問題,新手媽媽提前準備
    懷孕的時候總以為生完孩子就可以卸貨了,生完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生孩子才是真正困難的開始。累不是從懷孕開始,是從生孩子開始。和帶孩子相比,懷孕的那段時間真的是人生中還比較幸福的階段。嬰兒的難帶大部分集中在小月齡寶寶,也就是半歲前的寶寶身上。